靜網PWA視頻評論

當下面臨飼料減量和養殖減抗的雙重挑戰,該如何應對?

2023年10月31日

- txt下載

飼料是動物生長、繁殖和生產的物質基礎,也是決定養殖業生產力的主要因素。作為全球最大的飼料生產國,我國飼料行業發展迅速。尤其是步入21世紀以來,我國飼料產業開始逐步的從“以量為主”向“高質量發展”轉變,進入到整合提升階段。
事實上,我國飼料資源相對匱乏,供需間缺口大,當下又面臨非洲豬瘟、新冠肺炎疫情、飼料原料漲價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進一步優化畜牧業結構,促進畜牧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已經勢在必行,尤其是當下面臨飼料減量和養殖減抗的雙重挑戰,該如何應對
  飼料糧減量替代

當下面臨的問題
資源相對匱乏,供應存在壓力
2021年中國大豆產量為1640萬噸,較2020年減少了320.18萬噸,同比減少16.33%,而2021年中國大豆需求量為11125.69萬噸。2020年中國魚粉產量為70.8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14.7%。中國是全球魚粉消耗大國,每年的需求量約為170萬噸,國產魚粉的生產總量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主要依賴進口。
蛋白原料的短缺和依賴進口,使得蛋白飼料原料價格頻繁波動,增加了飼料和養殖業經營風險,給養殖產品價格波動埋下隱患;另一方面導致低質、劣質蛋白飼料原料充斥市場,對飼料和養殖產品質量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另一方面,近年來我國玉米播種面積逐年增加,產量連續大幅提高,國內能量飼料供應基本處於供給略大於需求的平衡狀態。但是在這種平衡背後,飼用玉米消費正在快速擴大。2021年我國玉米產量27255萬噸,增產4.6%,玉米飼料消費量為18800萬噸,同比增加1000萬噸,增幅5.6%。
從供應情況看,我國確立的新糧食戰略“口糧自給,飼料糧適度進口”也決定了滿足口糧需求的耕種面積優先保障,飼料糧耕種面積後期不會有大的增長空間。同時稻穀、小麥口糧消費的增加,或將導致飼用消費的減少,需要更多的飼用玉米作為替代,我國能量飼料供給同樣面臨著巨大壓力。
原料價格高企
2022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轉向、地緣衝突加劇等多重因素影響,國內玉米、大豆、大麥、高粱、麩皮等飼料原料價格整體上漲,給畜牧養殖帶來較大壓力,也給國內市場保供穩價帶來挑戰。上游豆粕、玉米等飼料原料價格節節攀升,推升飼料企業生產成本,導致飼料行業利潤空間收窄,國內飼料企業紛紛提價應對原料價格上漲。實際上,自疫情發生以來,全球糧價持續攀升,在上游原料價格上漲和下游養殖需求的刺激下,國內飼料價格一直持續上漲。
目前情況看,提高飼料價格對提振飼料企業業績的作用有限。如果價格上漲勢頭短期內得不到控制,飼料行業或將面臨重新洗牌。小型飼料加工企業原料庫存少,規避風險手段差,抵禦市場風險能力弱。而大型飼料企業庫存充足、產業鏈完整,不僅能夠部分消化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還能熟練運用期貨、期權、基差等衍生品市場工具對沖原材料價格劇烈波動的風險。
飼料糧供需區域性失衡
目前,我國飼料生產主要集中在我國東部地區,主要以華東、華中、華南地區為主,其中山東和廣東是我國飼料生產大省。
2021年全國飼料產量超千萬噸省份13個,比上年增加3個,分別為山東、廣東、廣西、遼寧、江蘇、河南、四川、河北、湖北、湖南、安徽、福建、江西。其中,山東省產量達4476.3萬噸,比上年增長3.2%;廣東省產量3573.3萬噸,增長18.7%。山東、廣東兩省飼料產品總產值繼續保持在千億以上,分別為1597億元、1482億元。像廣東作為飼料大省,飼料糧幾乎全部依靠外調,飼料糧的長途調運不但增加了養殖成本和市場風險,尤其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之下,又受到運力的制約,可能會導致局部地區飼料糧出現短缺。
如何持續加大開源提效力度,進一步促進飼料原料品種多元化和飼料產品高效轉化利用,助力糧食節約行動已成為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
開發“非糧”飼料,充分合理利用飼料資源
我國非糧飼料資源來源廣、種類多、總量大,主要包括農林業加工副產物、中藥及其加工殘渣、食品加工副產物和屠宰加工廠下腳料等。我國飼料原料目錄中絕大部分為非糧飼料原料。據初步估計,我國每年有4億噸非糧飼料原料,利用非糧飼料代替部分常規飼料,可降低飼料成本,減少環境污染,具有很大應用潛力。
隨著穀物和蛋白質飼料原料價格不斷上漲,使用非糧飼料原料可有效控制飼料成本,對養殖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開展養殖動物營養代謝和非糧飼料資源安全高效利用的前沿基礎、核心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不僅可以緩解飼料資源不足以及由此引發的糧食安全等問題,而且將大幅降低養殖動物飼養成本,提高養殖業經濟效益,對保障我國動物養殖安全具有長遠戰略性意義。
大力推廣高品質低蛋白日糧,減少豆粕飼用需求
2021年飼料蛋白轉化為動物蛋白的效率只有27.7%,而2020年的轉化效率是29.6%。這是由於在推進配方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大宗原料使用的比例發生了一些變化,但飼料原料給動物所提供的胺基酸總量出現了一個缺口,造成了飼料蛋白轉化為動物蛋白的效率出現了下降。
規模養殖企業的實踐證明,添加5種至6種必需胺基酸,配合應用凈能體系,可以將育肥豬全程飼料蛋白水平降至13%左右。
下一步,可繼續大力推廣豬雞高品質低蛋白日糧配製技術,積極推動異亮氨酸等小品種必需胺基酸生產,滿足低蛋白日糧配製需求,進一步降低飼料中豆粕等蛋白原料用量。同時,加快研究低蛋白日糧在其他畜禽品種中應用的可行性,逐步擴大技術應用範圍。
創新科技賦能 飼料糧減量替代
大力支持新產品的創製應用。有關部門也將積極加快新蛋白原料的審批,支持發酵生產的小品種胺基酸。
其中,新的蛋白質飼料原料重點支持兩個方向,一個是支持高效利用低質原料快速增殖的微生物菌株,生產新型的單細胞蛋白的原料。第二個是支持發酵生產線上的一些副產物,就微生物培養物的開發利用,經過安全評估以後納入飼料原料目錄。
2021年北京首鋼的乙醇梭菌蛋白獲得了了第一個飼料原料證書,乙醇梭菌蛋白是利用一氧化碳作為碳源,就是利用無機物作為碳源和氮源來發酵生產有機的蛋白產品。目前生產效率很高,動物利用效率也非常高,可以跟魚粉相近,它的利用效率還有各種胺基酸的組成都比豆粕好。
養殖減抗
2019年農業農村部又頒布194號公告,規定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將在2020年全部退出,開啟了飼料禁抗的新里程。養殖業減抗、替抗,產品無抗已是大勢所趨。實現全面“無抗”養殖,落腳點在於養殖場如何做好“替抗”工作,養殖端企業對飼料“禁抗令”的態度非常關鍵。
中短期面臨的挑戰
將增加畜禽的發病率及養殖中的醫療成本
飼料中不再添加抗生素,畜禽在短期內對細菌的抵抗能力會大幅降低,特別是畜禽幼崽更容易生病,飼料“禁抗”將大大增加畜禽發病率和病死率的可能,這已經從以前歐洲一些國家飼料禁抗的過程中得到了驗證。
可以設想,如果在畜禽飼料中禁用抗生素,或將增大養殖場的醫療成本,尤其是在我國養殖條件相對較差的中小養殖場,這樣的情況會突出些。
將增加畜禽的養殖成本
由於作為動物生長促進劑的抗生素類飼料添加劑可以促進動物生長,提高飼料的利用率,降低飼料生產成本,如果“禁抗”,或導致畜禽出現生產緩慢,抵抗力下降,胃腸道疾病易發多發的情況。
飼料行業要尋找替代品會增加成本,而為做好相關的疫病防控,養殖場內配套設備的升級,預防疫病傳播等措施的加強。同時“禁抗”後畜禽生產速度或將變慢,使得生產周期延長,導致養殖成本增加。
應對之策
提高現場飼養管理水平
可通過提高飼養管理水平減少疾病的壓力。可採用更嚴格的生物安全防護措施,從豬場的設計、生產模式變化、適當推遲斷奶日齡、動物的全進全出、嚴格的人員和物品進場流程管理、動物轉出後的徹底清洗消毒等各個細節上做出變化和徹底落實。
立足全鏈條管控採取綜合技術方案
在動物養殖全鏈條各環節做到減少病源接觸機會,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包括種源無病源,實施疫病凈化,確保種苗健康;飼料無病源,通過對飼料原料採取熱處理或生物發酵等熟化預調製技術,減少飼料中的致病菌,消除抗營養因子,改善飼料品質,改進飼喂工藝,嚴防“病從口入”;機體抗病源,通過採取精準營養、精準配方、精細飼養等措施,實現營養均衡供給,應用抗病營養策略,增強機體免疫力,改善腸道健康,提高動物自身抵抗致病菌侵害的能力;環境少病源,加強養殖環境控制和糞污管理,為動物生長提供乾淨的空間環境。
綠色飼料添加劑大有可為
綠色飼料添加劑,就是指添加於飼料中能夠提高畜禽對飼料的適口性、利用率、抑制胃腸道致病菌感染,增強機體免疫力;對機體不產生毒副作用,不在畜禽體內殘留;能改善畜禽產品品質,對人體無害,且對環境無污染的飼料添加劑。
從抗生素替代品的角度,可大體上將綠色飼料添加劑分為兩大類:效果替代和功能替代。包括具有調養機體、健康腸胃、改善吸收等作用的天然植物提取物,通過養分和定植競爭作用排斥致病菌、產生營養性代謝產物的有益微生物,促進腸道有益微生物生長的寡糖多糖類物質,調節免疫系統、增強機體主動防禦能力的生物活性肽,以及其他改善動物健康的產品。
重視養殖場的硬體設施
須重視現代化的養殖場的建設或改建,新的功能性飼喂設備的開發,以及科學的疾病檢測與預防制度的配合,積極推動養殖觀念向著更為先進、科學、健康的方向轉變。
發展安全、優質、高效的畜牧業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也是養殖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物質基礎。新形勢下,更應改變觀念,充分利用現代動物營養學的研究成果,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畜牧業體系,大力推進畜牧業科技進步。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畜牧行業的發展更要把握當下重要的戰略機遇期,不斷的提高綜合生產能力,積極的發揮更強大的發展韌性。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