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滿族過年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2024年01月04日

- txt下載

滿族過年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春節對於滿族和漢族來說是一個共同的節日,滿族人也將春節稱為“過年”。滿族過年的風俗習慣有哪些呢?下面是的滿族過年的風俗習慣資料,歡迎閱讀。
滿族過年的風俗習慣
滿族的春節古稱“元旦”,滿語稱“阿涅業能業”,是滿族傳統的盛大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舉行。節期一般為三至五天,舊時有的地區延至正月十五日。流行於全國各地滿族地區。
滿族春節源於漢族習俗。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後,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進入遼陽、瀋陽地區,在漢族經濟文化的影響下,滿族社會發展起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皇太極即位後,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山海關定都北京,大批滿族居民遷移關內,與漢族雜居共處,在經濟文化彼此交流,互相影響,關係密切。天長日久,漢族許多習俗文化被滿族人民所吸收,春節便隨之而成為滿族與漢族共俗的傳統節日。
滿族人的節日食品主要有:粘豆包、粘火勺、薩其馬、白肉血腸、豆面卷子(驢打滾)、蘇子葉餑餑、大黃米乾飯、火鍋等;喜飲喝的酒,主要是自己用大黃米釀造的“米酒”;客人來家拜年,喝的飲料是用炒糊的大黃米、高粱米沖的“糊米茶”。臘月二十三:滿族人過小年,要做粘豆包、豆面卷子等粘食。粘豆包逐漸被漢族接受,豆面卷子就是大家所俗稱的“驢打滾”。
除夕:滿族人除夕要做滿族傳統糕點———薩其馬,張貼對聯、窗花,掛箋(按八旗所屬,分別貼紅、黃、蘭、白色)、福字,互贈繡有“歲歲平安”的荷包。薩其馬是用精粉、雞蛋、糖、芝麻、青紅和瓜仁等原料製做而成,色美、味香、可口,是人們喜愛的具有獨特民族風味的節日佳品。
除夕下午要擺供、祭祖。不常打開的祖宗龕,年三十中午打開。把擦得錚亮的錫供器擺上五件,主食擺上兩摞饅頭,一摞五個,豬頭擺在正中間,豬鼻孔插上大蔥,還有乾飯五碗。供菜更有特點:第一碗是煮熟的“豬肉方子”;第二碗是過油鯉魚;第三碗是炸粉花;第四碗是素菜大蔥;第五碗是豆腐方塊。供方子肉為四時吉慶;供魚為吉慶有餘;供粉花是保佑後輩發家;供大蔥要剪去蔥根,紮成一把,標誌著本家後輩聰明伶俐,光宗耀祖。這些擺上桌案的祭品,祭祀之後由家人分吃。
除夕,要接神,接神後在大門口放一橫木以阻鬼魅進來。除夕也掛門神,以驅邪避鬼,這是吸收了漢族風俗的結果,門神約分為“將軍門神”、“福祿門神”、“判子門神”、“娃娃門神”等。今瀋陽故宮藏有宮廷門神。除夕夜分發“神紙”,其後晚輩男子到族內各家“辭歲”。
新年夜子時,家家吃餃子,還要把幾枚銅錢暗放餃子中,吃到者則“終歲大吉”。然後接神、辭歲要燃放鞭炮。家家院內豎燈籠竿,高挑紅燈。
正月初一:新年伊始,滿族人家家皆早起,全家團聚吃團圓餃子,俗稱“揣元寶”。煮餃子時,家主要吆喝:“小日子起來了嗎?”其他人同時回答:“起來了!”他們把餃子從鍋底浮起來比作日子起來了。然後讓小孩爬上柜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個高”。然後穿戴新衣帽,互相拜年,恭賀新春。不過,過去滿族婦女要等到初六,才可以出門拜年。這天晚輩要向長輩叩頭拜年(舊時女性行跪拜撫鬢禮)家長要給小孩守歲錢。宗族近-親也要互相拜年,親朋好友則筵宴相邀,一起敘舊話新。男孩子成群結隊鳴放煙花、鞭炮,玩耍木爬犁,或興高采烈地溜冰;姑娘和少-婦們則身著盛裝,玩耍嘎拉哈(用豬或牛膝關節骨製成的玩具)。
正月十五,元霄節,又稱燈節。滿族除接彩燈外,還製作“冰燈”,張燈三日。早年有舊俗,在瀋陽市四平街(今中街)舉行燈市,商家預製各式彩燈、懸於門際,有人物、瓜果、禽獸、魚蟹燈,奇技淫巧,角勝爭奇,還雜陳龍燈、獅子、高蹺、旱船、秧歌、燈官等劇,士女游觀,填溢街巷。
歌舞是節日活動的重要內容。據《渤海國記》記載:“官民歲時聚會作樂,先命善歌舞者,數輩前行,士女相隨,更相唱和,迴旋婉轉,號曰‘踏追’。”踏追即踩高蹺。至今,此俗仍沿襲不衰。初一至初五,人們都相聚一處,唱歌、跳舞、踩高蹺、盡情娛樂,有的地方,年輕人還自發組織演出隊,走村串屯進行表演,祝賀新年,節日氣氛更加濃郁。


滿族過年有哪些習俗


滿族的傳統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一致,所謂“奉省歲事,滿漢舊俗不同,久經同化,多已相類”(《奉天通志》卷九十八)。但“滿漢舊俗不同”,滿族年節有特殊的風情。
春節:節前要做滿族傳統糕點----薩其瑪,張貼對聯、窗花、掛箋(按旗屬分別貼紅、黃、蘭、白色)、福字(瀋陽市新民縣遼濱塔村瓜爾佳氏家中有印福字的桃木印板)。滿族喜戴荷包,春節節前宮廷要例行賞賜王公大臣“歲歲平安”荷包,民間也互相贈送。除夕下午和元旦上午要祭祖、祭天。除夕要接神,接神後在大門口放一橫木以阻鬼魅進來。除夕也掛門神,以驅邪避鬼,這是吸收了漢族風俗的結果,門神約分為“將軍門神”、“福祿門神”、“判子門神”、“娃娃門神”等。今瀋陽故宮藏有宮廷門神。除夕夜分發“神紙”,其後晚輩男子到族內各家“辭歲”。除夕半夜子時家家吃餃子,還要把幾枚銅錢暗放餃子中,吃到者則“終歲大吉”。接神、辭歲要燃放鞭炮。除夕夜家家院內豎燈籠杆,高挑紅燈,由除夕至初六,夜夜不熄。宮廷中於臘月二十四日掛“天燈”,每夕上燈,至次年二月初三日。
元旦,俗稱大年初一,人家皆早起,穿戴新衣冠,互相恭賀新春,謂之“拜年”。
吃餃子叫"揣元寶" 滿族春節擷趣
滿族春節古稱"元旦",滿語稱"阿涅業能業",是滿族傳統的盛大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舉行。節期一般為三至五天,舊時有的地區延至正月十五日。流行於全國各地滿族地區。
滿族春節源於漢族習俗。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後,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進入遼陽、瀋陽地區,在漢族經濟文化的影響下,滿族社會發展起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皇太極即位後,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山海關定都北京,大批滿族居民遷移關內,與漢族雜居共處,在經濟文化彼此交流,互相影響,關係密切。天長日久,漢族許多習俗文化被滿族人民所吸收,春節便隨之而成為滿族與漢族共俗的傳統節日。
節前,人們積極地置辦年貨,清掃庭院,張貼對聯、掛箋(亦稱掛旗)、窗花和福字,蒸年糕、烙粘水勺。初一凌晨子時,家家戶戶鳴放鞭炮,辭舊迎新。同時,在自家西牆祖宗板下擺設供品、點燃韃子香,叩拜祖宗,祈求神靈保佑全家大小在新的一年中平安無事,萬事如意。新年伊始,全家團聚吃團圓餃子,俗稱"揣元寶"。煮餃子時,家主要吆喝:"小日子起來了嗎?"其他人同時回答:"起來了!"他們把餃子從鍋底浮起來比作日子起來了。然後讓小孩爬上柜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個高"。
這天晚輩要向長輩叩頭拜年(舊時女性行跪拜撫鬢禮)家長要給小孩守歲錢。宗族近親也要互相拜年,親朋好友則筵宴相邀,一起敘舊話新。男孩子成群結隊鳴放煙花、鞭炮,玩耍木爬犁,或興高采烈地溜冰;姑娘和少婦們則身著盛裝,玩耍嘎拉哈(用豬或牛膝關節骨製成的玩具)。
歌舞是節日活動的重要內容。據《渤海國記》記載:官民歲時聚會作樂,先命善歌舞者,數輩前行,士女相隨,更相唱和,迴旋婉轉,號曰"踏追"。踏追即踩高蹺。至今,此俗仍沿襲不衰。初一至初五,人們都相聚一處,唱歌、跳舞、踩高蹺、盡情娛樂,有的地方,年輕人還自發組織演出隊,走村串屯進行表演,祝賀新年,節日氣氛更加濃郁。
滿族過年,習慣用精粉、雞蛋、糖、芝麻、青紅和瓜仁等原料製做"薩其瑪",其色美、味香、可口,是人們喜愛的具有獨特民族風味的節日佳品


滿族的過年習俗有哪些


滿族過年(春節)基本與漢族差不多,從農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到新一年的二月二日龍抬頭。
滿族人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要做粘豆包、豆面卷子等粘食。
滿族人除夕要做滿族傳統糕點——薩其瑪,張貼對聯、窗花,掛箋(按八旗所屬,分別貼紅、黃、蘭、白色)、福字。互贈繡有“歲歲平安”的荷包。
滿族人除夕下午要擺供、祭祖。不常打開的祖宗龕,年三十中午打開。把擦得錚亮的錫供器擺上五件,主食擺上兩摞饅頭,一摞五個,豬頭擺在正中間,豬鼻孔插上大蔥,還有乾飯五碗。供菜更有特點:第一碗是煮熟的“豬肉方子”;第二碗是過油鯉魚;第三碗是炸粉花;第四碗是素菜大蔥;第五碗是豆腐方塊。
滿族人祭祖用的祭品,祭祀之後由家人分吃。供方子肉為四時吉慶;供魚為吉慶有餘;供粉花是保佑後輩發家;供大蔥要剪去蔥根,紮成一把,標誌著本家後輩聰明伶俐,光宗耀祖。
除夕半夜子時,家家吃餃子,還要把幾枚銅錢暗放餃子中,吃到者則“終歲大吉”。然後接神、辭歲要燃放鞭炮。家家院內豎等燈籠竿,高挑紅燈。
大年初一,人家皆早起,穿戴新衣帽,互相拜年,恭賀新春。不過,過去滿族婦女要等到初六,才可以出門拜年。正月十五,上元節,又稱元宵節、燈節。滿族家家除吃元宵、挂彩燈外,還有製作冰燈、堆雪人習俗,這也是北方氣候所致。
“二月二,龍抬頭”滿族人正月不剃頭,大都等到二月二這天,才肯剃頭。滿族人還有“領龍”的習俗,用草木灰從水缸一直撒到井旁,灰道彎曲如龍,然後在院中舉行祭祀,以求一年風調雨順。
滿族人臘月殺豬,三十祭祖用豬頭,過了初六,將豬頭放到“哈什里”(倉房),這個豬頭一直放到二月二,才拿出來煮熟了吃,此舉稱為“龍抬頭”。
過年節日娛樂,滿族人有參加人數眾多的“滿族秧歌”,俗稱“韃子秧歌”。滿族秧歌除以走陣式來表現生產、生活和打仗外,還通過人物的扮相、服飾、道具、舞姿動律來反映。
正月里,婦女、兒童在火炕上玩“繃繩”、“抓嘎啦哈”等遊戲;孩子們在室外,玩起了踢毽子、打冰嘎、藏貓貓、放鞭炮等。
滿族人的節日食品,主要有:粘豆包、粘火勺、薩其瑪、白肉血腸、豆面卷子、蘇子葉餑餑、大黃米乾飯、火鍋等。
過年滿族人喜飲酒,主要是自己用大黃米釀造的“米酒”;客人來家拜年,喝的飲料是用炒糊的大黃米、高梁米沖的“糊米茶”。
姥姥用一大銅盆給孩子洗熱水澡,邊洗邊嘮叨:“洗洗頭,做王侯;洗洗腰,一輩倒比一輩高;洗臉蛋,做知縣……”。最後用一根大蔥打三下,邊打邊說:“一打聰明,二打伶俐,三打明明白白。”

↓↓↓點擊下一頁還有更多精彩的滿族簡介↓↓↓


滿族神話


滿族神話
滿族文化非常發達。大量的神話、傳說內容豐富,風格獨特,是薩滿教的精神核心及概括性展示。既有口耳相傳的,又有經文記載的。
起源神話
包括人類起源、萬物起源、文化事物起源等。
宇宙關係
在薩滿族神話中,宇宙是一個喧囂的多層的立體世界,即所謂“登天雲,九九層,層層都住幾鋪神”,每層天中都有人和動物、植物、惡魔和善神等,各層間互通。
靈魂神話
滿族神話的特點,是動、植物神話、祖先神話,自然神話共融一處,並有圖騰崇拜的遺蹟。
喪葬風俗
停靈
一般人家老人死後,要順炕放三塊木頭,俗稱“停屍排子”,把死人放在上邊。要頭朝西,腳朝東。死者的嘴裡要放一個銅大錢,或者硬幣,叫“含殮”。
要停靈三天。第一天,報喪。通知遠近親友,當晚家人不能睡覺,叫做“守靈”。死者頭前放一盞豆油燈。用棉花捻成長捻,一半在碗里,一半在碗邊,豆油燈一夜不滅,俗稱“照屍燈”。死人,一般要在屋裡停放一夜,第二天入殮、祭奠。當人們抬屍首時,不能走門,要走窗戶,因為門是留給活人走的。第三天出靈,即出殯。
祭奠
第二天,中午開始“祭奠”。親朋好友得信前來,要獻上“帳子”和禮錢。“帳子”就是整幅白布,上邊別上用白紙寫的大字“某某千古”、“某某萬世流芳”等,喪家要把帳子懸掛在靈棚里,供人觀看。棺材頭旁邊,站著一個主持儀式的人,子女和家人跪在棺材兩旁,叫做“陪孝”。弔唁的親友要站在棺材前頭,由主持人高喊:“某某老人家,你老聽真,這位是你老的什麼什麼人,前來給你老弔孝來了!”隨後向憑弔的人喊:“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叩首!”憑弔者三鞠躬後跪下磕頭。主持人喊:“平身!”憑弔人起來走開。下面繼續第二人。
順序是先長輩,後晚輩。
滿族人家死人成殮後,在院內要掛紅色幡旗,有一尺多寬,一丈多長,掛在院內西邊一根兩丈多高的木頭杆子上,滿族人認為幡是死者的靈魂。每天太陽出來之前,將紅幡掛起,太陽落山之後,將幡取下,放在棺材蓋上。
出殯
出殯的時候,長子手舉“靈頭幡”,走在靈車前頭。靈車後,其他子女們打著“銘旌”,就是細長的.布條,像旗幟一樣,結在一根長棍上。布條的周圍鑲著狼牙邊。旗的顏色,要根據死者是哪旗人而定。
滿族死人,不寫“殃榜”,這點與漢族不同。所謂“殃榜”,就是在一張白紙上寫明某人某日某時“含殮”,某年某月某日為死者生日,某月某日某時辰為“四熬日”,某月某日某時辰為“避忌日”,告知親友,按時參加儀式,按時迴避。
喪葬分類
滿族人的棺材與漢族人的不一樣,漢族人的棺材是平頂的,滿族人的棺材是起脊的,上尖下寬,跟起脊的房屋一樣。滿族人叫“旗材”或稱“滿材”。
棺材不能白茬,要著色,一般是紅土色。兩邊棺材幫,要畫上山水花紋、雲子捲兒,俗稱“韃子荷包棺材”。棺材頭要畫雲子捲兒和仙鶴等,也有的畫上各種花卉,俗稱“花頭棺材”。
棺材頭的橫批,一般是“駕鶴西去”。棺材後頭,要畫上蓮花,叫做“腳踩蓮花上西天”
燒飯風俗
滿族喪葬中,有“燒飯”之習俗。遼金時女真人就有將“其祭祀飲食之物盡焚之”的燒飯之俗。滿族沿襲此俗,富貴人家還將生前所御狗、馬焚燒的。後努爾哈赤等一再告戒要節省食物器具,除燒飯外,也不再焚燒狗馬,只將生前所用狗、馬在燒紙時,用鞭棍催打狗馬從火堆上跳過就可以了。
出殯回來,要擺筵席宴請參加送葬的親戚朋友,叫做“辭靈飯”。
祭奠日期,有“一七”,也叫“頭七”,就是人死後的第七天。家人和子女要攜帶供飯、供果等到墳頭焚燒。以後是“三七”、“五七”、“七七”祭奠。
到了一百天,還要照樣祭奠,叫“燒百日”。祭奠完畢,家人和子女在墳前脫去孝服,叫做“脫孝”。
到了一周年時,要“燒周年”,舉動比較大。再以後,要“燒三周年”。每年到了清明節,家人和子女要上墳祭奠
用菜風俗
滿族烹調以燒、烤見長,擅用生醬(大醬)。蔬菜隨季節不同而變化,雜以野菜(蕃蒿、蕨菜等)及菌類。滿族先人好漁獵,祭祀時除用家禽、家畜肉外,還有鹿、麂、獐、狍、雁、魚等。尤喜食豬肉。豬肉多用白水煮,謂“白煮肉”。設大宴時多用烤全羊。
常見菜肴
秫米水飯:將秫米放寬水中煮熟,撈到冷水中浸涼即成,多在夏季食用。
白肉血腸:將鮮豬血灌入鮮豬腸內煮熟,切片,與白水煮成的豬肉切片後同碼盤中,佐以韭菜花、蒜泥、辣椒油吃。
壇肉:將豬肉切小塊,煸炒後加蔥、姜、大料、腐乳汁,放壇中文火煨爛。
豆泥酸菜湯:將泡發的黃豆搗成泥,酸菜切塊炒透,放入肉湯、黃豆泥,調好味,燉透即可。
炸雞蛋醬:將雞蛋液攪勻,倒入熱油鍋中,邊攪邊炒,再倒入醬油、大醬。食用時配大蔥、黃瓜或青菜蘸食(也可拌食)。
芥末墩兒:將大白菜去老幫,整棵橫放,切成3厘米長的圓墩狀,用沸水燙一下或者隨便坐在鍋灶上或火塘邊;不准在鍋灶口或塘上烤腳、襪子、鞋靴;禁止將吃剩下的食物、骨頭、魚刺等扔進鍋灶或火塘里。
滿族春節
“阿涅業能業”是滿語,即滿族的春節,是滿族傳統的盛大節日。
歷史
滿族春節源於漢族習俗。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後,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進入遼陽、瀋陽地區,在漢族經濟文化的影響下,滿族社會發展起了很大的變化。
尤其是皇太極繼位後,順治元年( 1644年)清軍入山海關定都北京,大批滿族居民遷移關內,與漢族雜居共處,在經濟文化彼此交流,互相影響,關係密切。天長日久,漢族許多習俗文化被滿族人民所吸收,春節便隨之而成為滿族與漢族共俗的傳統節日。
慶祝方式
節前,人們積極地置辦年貨,清掃庭院,張貼對聯、掛箋(亦稱掛旗)、窗花和福字,蒸年糕、烙粘水勺。初一凌晨子時,家家戶戶鳴放鞭炮,辭舊迎新。同時,在自家西牆祖宗板下擺設供品、點燃韃子香,叩拜祖宗,祈求神靈保佑全家大小在新的一年中平安無事,萬事如意。
新年伊始,全家團聚吃團圓餃子,俗稱”揣元寶”。煮餃子時,家主要吆喝:”小日子起來了嗎?”其他人同時回答:”起來了!”他們把餃子從鍋底浮起來比作日子起來了。然後讓小孩爬上柜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個高”。
這天晚輩要身長輩叩頭拜年(舊時女性行跪拜撫鬢禮)家長要給小孩守歲錢。
宗族近親也要互相拜年,親朋好友則筵宴相邀,一起敘舊話新。男孩子成群結隊鳴放煙花、鞭炮,玩耍木爬犁,或興高采烈地溜冰;姑娘和少婦們則身著盛裝,玩耍嘎拉哈(用豬或牛膝關節骨製成的玩具)。
歌舞慶祝
歌舞是節日活動的重要內容。
據《渤海國記》記載:”官民歲時聚會作樂,先命善歌舞者,數輩前行,士女相隨,更相唱和,迴旋婉轉,號曰’踏追’。”踏追即踩高蹺。至今,此俗仍沿襲不衰。

初一至初五,人們都相聚一處,唱歌、跳舞、踩高蹺、盡情娛樂,有的地方,年輕人還自發組織演出隊,走村串屯進行表演,祝賀新年,節日氣氛更加濃郁。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