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如何有效解決師生衝突

2024年01月04日

- txt下載

如何有效解決師生衝突
  在師生的相處過程中,免不了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或衝突,問題處理得當,會加深師生情誼,促進後續工作有效開展,倘若處理不好,會進一步惡化師生關係,對後續教育產生嚴重影響。如何有效處理師生衝突?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如何有效解決師生衝突 篇1


  1.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一個老師的學生觀,就是我們如何看待學生。學生是一個個處於人生髮展成長期的,有思想、有觀念的鮮活個體。他們有著自己對周圍世界的探索、了解、認識和看法,由於心智的不夠成熟和社會閱歷的不足,他們對周圍人、事、環境的看法和自己的言行舉止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
  作為老師,我們要允許學生出現「成長性」的不足或者「幼稚」,甚至是「不可理喻」,把它們看作是學生成長中的一個現象或者一個部分。只有我們接納了學生,我們才可能了解學生想法、看法和困惑,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從「抗爭」的狀態中走出來,以更加理性、積極和有效的方式應對自己遇到的問題。
  (1)我們批評學生要留有餘地,不能把學生的錯誤與學生的人品人格混為一談;不能因為學生犯了幾次錯誤就據此對這個學生下結論、貼標籤;不能從人格人品上否定學生,把學生至於絕望境地。否則就免不了出現學生的「拚死抵抗」。
  (2)改變對學生的認識和看法。正在成長的少年兒童也難免犯錯誤,所以老師要盡力善待學生的缺點和錯誤,並努力通過優點的發現去促進學生成長。
  (3)允許學生犯錯誤,不等於縱容學生犯錯誤、幹壞事。允許學生犯錯誤,是承認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犯錯誤是客觀存在的,有的甚至是難以避免的,但這樣不等於說老師可以等閒視之,任其發展。相反,應通過適當的方式激發學生內在的能量去認識和改變自己不適當的行為。
  (4)老師不一定永遠正確。老師首先是一個普通人,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一個普通人,然後才是一個老師。所以,我們有時也會有些不合適或者錯誤言行,這是正常的。不因為我們是老師就沒有或者不允許別人提及,或者為了面子也要硬撐下去,致使衝突升級。作為老師,要努力減少不合適的言行,但如果出現了,一個知錯敢認、知錯能改的老師也同樣可以成為一個受學生尊敬和歡迎的人。
  2.接納學生,用肯定、認可和引導代替指責、訓斥。
  與人交往和互動中我們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如果一個人接受我們、理解我們,我們就會願意跟他交往和相處,否則就不願意和他交往相處,甚至會有意地遠離或排斥。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自我觀念和獨立意識越來越強,他們希望能被周圍的人尤其是師長認可、肯定,加上正值青少年期的學生是情緒與行動極易衝動的時期,指責、訓斥或者一些過激的行為可能不僅達不到我們原有的目的,而且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導致衝突。
  在發生師生衝突的時候,老師要願意花時間去聆聽學生的真實感受,衷心接納學生的意見與感受,並進一步樂於幫學生找出問題的癥結、解決問題,而不是,急於表達自己的看法,急於告訴學生應該怎麼去做。這樣不僅有利於衝突的澄清和處理,也有利於師生關係的進一步優化。
  3.尊重學生,堅持讓學生把話說完。
  在教育教學中,聽話的學生常常討老師的喜歡,愛「頂嘴」的學生卻往往遭到老師的訓斥。在出現問題尤其是發生衝突時,這些「經常被批評、訓斥」的學生往往會被有意無意地被剝奪了解釋的權利。其實,學生犯了錯誤試圖找出理由,是為了求得老師對自己的諒解,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老師武斷地阻止學生申辯,學生會認為老師不相信自己。同時,對老師這種蠻橫的做法,學生雖不敢言,但內心不服,以後學生即使被誤解也不會再申辯了。從表面看,好像學生被征服了,老師的批評有了效果。其實,學生會由此形成一種敵對心理:表面上忍氣吞聲地對待老師的訓斥,實際上把訓斥當成耳邊風,甚至在內心深處生出了更多的怨恨。而且,一旦種下逆反的種子,衝突就在所難免了。
  4.當師生發生衝突時,作為老師一定要努力保持冷靜,切不可大發雷霆。
  在發生師生衝突尤其是突發性事件時,一般老師習慣迅速處理。但此時可能我們和學生都處在生氣、壓抑、不滿等負性情緒之中,此時急於處理問題難免說出過激的話,做出過激的事。此時,面對師生衝突,作為老師首先要保持冷靜,切不可跟著感覺走,大發脾氣或者一走了之。而是要先試著處理自己內心冒出來的情緒,在短暫的停頓、深呼吸或借著板書的機會讓自己內心的情緒得以平靜。切忌用過激的言語和行為進一步激化矛盾,當然也不能用體罰的方式解決衝突,而應迅速考慮引起衝突的原因,採取適當的方式加以應對。
  在處理與學生的衝突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如何有效解決師生衝突》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1)學生正在極度恐懼、傷心的時候不要處理。現在的中學生獨生子女比較多,整體上講挫折承受力不強,在重大失誤面前會產生非常脆弱。有時會做出反常,甚至出格的事來。此時老師如果非要窮追不捨,有可能會產生意料不到的嚴重後果。
  (2)上課之前的事不要急於處理。上課之前,時間緊張,處理問題可能會應學生上課的狀態和情緒,甚至因為老師處理而在急躁中出現簡單、粗暴。如果不是非立刻解決不可,一定要緩一緩。
  (3)放學之前不要急於處理。
  5.多方攜手形成教育的合力,但努力靠自己解決問題。
  有些老師在遇到學生的頂撞、不服從管理等不當行為時,習慣找領導給學生處分或者喊家長來教訓孩子。這種做法有時看來是「有效」的,好像學生「順服了」,但在學生心裡卻可能會認為老師無計可施。他反而會有「得勝」的感覺,瞧不起老師,使師生矛盾無法真正解決。所以,作為生活老師,如果可能,還是努力把問題化解在自己那裡,而不是直接交由班主任或教育處處理,那樣可能表面上解決了問題,省了心,實際上卻可能造成師生間的隔閡,或者引起學生的不滿,為以後的管理埋下禍根。
  當然,對於一些重大矛盾需要學校、領導、家長配合也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在學生教育過程中我們要和班主任加強溝通,攜手努力,形成教育的合力。當然,這種合力的形成和作用的發揮更多地還是在日常教育過程中而不是在發生衝突或者學生出現問題之後。如果是一種後續的教育手段要注意試著引導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問題,讓他意識到大家希望他能有一個更好的'發展,而不是聯合起來「整治」他。
  6.快刀斬亂麻,但不能一斬了之。
  有時一些突發的事件或衝突需要立即加以控制和處理,否則就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此時,就需要老師「快刀斬亂麻」,先通過提高聲音、大聲呵斥、強行控制等手段穩住局勢。此時控制住了局面,可能學生的一些行為舉止也停止了,但事情並沒有解決。作為老師,要在雙方平靜的狀態下,與學生深入的溝通和交談,讓學生明白問題出在了哪裡?該如何解決?老師又為何要採取那種方式?從而在交流和溝通中讓問題得以真正的化解。中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逆反心理很強,「硬」的批評後,還需「軟」的教育。讓學生通過老師持續的教育和自身的反省,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加以改正;反思所處理問題的方法和分寸是否恰當,如不恰當,就要採取各種措施進行補救。
  7.講究學生教育的藝術。
  (1)體面地退一步。
  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這句話也適應於師生矛盾衝突的解決。特定情況下,老師理智地讓一步,不但不會損失老師的尊嚴,反而會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因為當我們都處在情緒之中時,是沒有辦法真正解決問題的,如果都帶著情緒去處理還會讓衝突升級,讓情況變得更糟。
  師生矛盾衝突後,應該說沒有贏家,損失最大是老師,所以果斷地結束衝突是明智之舉。也就是說,在衝突進入初始階段,老師就該果斷地結束。不要與學生爭一時之高低。衝突時間越長,老師損失越大,即使是勝了,也是慘勝。
  (2)適當運用肢體語言。
  老師在與學生溝通時,是直接面對學生的,點頭和微笑可用來表示對學生的關切,有時用一些肢體語言,效果會更好。所以,微笑、點頭、輕輕拍拍學生的肩膀等都是一種溝通。但要注意的是,對於中學階段的孩子儘可能的不要摸他們的頭,尤其是男孩子,隨著學生成人感的增強,這個動作會讓他們感覺老師還是把他們當作小孩子,內心會出現不舒服的感覺。
  (3)尊重學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中學時期是自尊心很強的時期,同時因為閱歷、心智不夠成熟等原因不能正確的對待別人的看法和評價。作為生活老師,我們在管理中要對事不對人,學生出了問題之後具體地告訴學生問題出在哪裡了,為什麼出了問題,然後努力引導他去解決問題。切忌用諷刺、挖苦等方式去批評、指責學生,或者因為一件事或出了幾次問題就給學生下結論、貼標籤,什麼沒出息、沒臉沒皮等等的話不要說。
  (4)要把帶有指責意味的「你」改成表述、說明的「我」。
  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讓學生感覺到老師是想讓他明白事情和道理,而不是在指責他。
  (5)肯定和認可會讓學生更充滿幹勁。
  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我們不能有意無意地要求不同的學生都能達到一個標準,對學生表現出來的一些好的行為要及時、公開的提出來,而批評一般不宜公開。
  (6)說有效的不是應該的。
  在教育教學中,要說有效的不是應該的。按照要求和常理而言,學生做的一些事情的確是不合適的,但我們教育和管理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知道不合適(很多時候學生也已經明白),也不是批評、訓斥學生,而是讓學生能夠改正不適當的行為。所以,我們應當努力說有效的,就是能讓學生聽進去,觸動學生內心並願意努力去克服和改正。在管理和引導學生的過程中我們要多做正性的引導,少做負性的批評。
  《如何有效解決師生衝突》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去喝酒的男人……
  你就不能學點好!
  不要想紅色的蘋果;想綠色的葡萄。
  8.以正確的老師威信影響學生。
  老師在處理衝突時,要在平等、尊重的基礎上,公平、公正、合理地處理衝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老師威信沒有強迫的意思,也沒有強制性的力量。它不只是權力,它是學生對老師的尊重,是學生對老師的報答,是學生對老師的評價。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的老師為了樹立其威信,採用「高壓」的手段,動輒恐嚇、斥責、挖苦或體罰學生,結果適得其反。學生敢怒而不敢言,就會形成反感情緒,這種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導致心理危機或者爆發出來產生師生衝突。
  9.加強溝通,增進理解。
  老師與學生溝通之間,需多花點時間去了解學生,可利用各種正式或非正式的機會與學生閒聊,詢問是否有學習或生活上的困難。老師真心樂意去幫助學生,必會讓學生感受到溫馨、親切,自然會想多親近老師。
  溝通是構建和諧、理解型師生關係的基礎。只有通過交流,交談,交心,才能做到師生之間的相互理解、相互融合。而溝通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師生之間只有通過各種活動和交往,進行情感聯絡及信息交流,才能化解矛盾,增進理解,減少衝突的發生。
  良好的關係是一筆財富,更是一種有效的教育資源。在孩子和父母之間是這樣,在師生之間也是這樣。而良好關係的建立是以彼此了解,並能逐步實現互相理解為基礎的。所以,作為教師,平時要注意和學生的溝通。
  10.與家長保持順暢的溝通。
  在學生的成長中,教師和家長的責任雖然不同,但在學生管理和教育中的方向和目標是一致的,在管理中我們要在和家長的溝通中形成家校的合力。所以,作為教師要多跟家長進行溝通,互通信息,而不是等到學生出了問題或者出了自己處理不了的問題再去找家長。沒有哪個家長喜歡聽別人說自己孩子不好,等到出了問題再去找家長也會影響我們跟學生的關係和相處。
  在與家長的溝通中,遇到問題時我們要如實地說明問題,說出自己的看法、分析和意見;此外,我們更要說明學生好的變化和和進步,讓家長了解學生的狀況、變化並對他們進行肯定和表揚。
  11.用幽默化解問題。
  學生出現一些不符合要求和規定的行為總是難免的,但不同的處理方式帶來的效果卻可能有很大不同,甚至完全相反。如果我們因為一個學生的問題而多次或長時間糾正或者批評,不但被批評者會有情緒,其他的同學因為受影響而出現情緒,甚至對老師產生意見。如果我們用點幽默的話,有些問題可能就在無形中被化解了。
  某班有個學生在上課時總是下意識地會用手敲擊桌面,聲音很響,影響了別的同學也影響了老師講課,儘管被多次批評,但他有時還是會下意識地去敲。一天,在新來的語文老師的課上,他又開始敲了。語文老師聽了之後沒有直接批評他,而是說:哦,我們的課上還有伴奏,同學們真是多才多藝!不過呢,現在暫時不需要伴奏,等需要的時候我會告訴大家的,好嗎?聽了老師的話,那個同學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12.真誠對待學生,真心關愛學生。
  和其他老師一樣,作為生活老師我們也要真誠地對待和關愛學生,這樣我們才能和學生更好地相處。當我們真心對學生好的時候學生是可以感知到的,儘管有時他們還會和我們鬧情緒,但當學生感到老師的真心時他們不會和老師起大的衝突。在學生遇到問題時,如果有可能我們在教育的同時也要給他們提出可行的方法和建議。
  13.人前表揚,人後批評
  作為生活老師,在宿舍管理過程中批評學生是難免的,但要注意的是儘可能地做到人後批評。中學時期是自尊心和自我意識迅速增強的時期,他們很在乎別人尤其是同齡人的看法,都希望給別人留個好印象。所以,一般情況下不要在很多同學之前批評人。而對學生進步和好的表現的表揚則要當著大家的面進行,表揚應當是如實的、具體的,這樣會更容易出動學生的內心。儘管有人可能對批評或表揚好像沒有什麼反應,但其內心還是會出現不好的或者好的體驗和情緒,當體驗和情緒出現時,影響就已經發生了。
  14.就事論事,不要秋後算賬。
  在宿舍管理中,學生出現問題之後我們批評教育學生是正當的,但要就事論事,說清楚事情和方法就行了,切忌就事論人,因為某件事或幾件事就對學生下結論、貼標籤。
  另外遇到問題要採取適當方式及時處理,不要把學生的問題攢到一起處理,或者把某個學生的問題積累起來「秋後算賬」。這樣做一是不利於學生問題的解決,延誤教育的機會;二是容易導致發火、貼標籤等行為。
  15.抓好養成教育。
  在教育教學中養成教育是很重要的一項教育內容,就是從入校開始就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作息等習慣,當學生逐步適應之後,出現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少。可能最初的時候會有些費神費力,但當學生習慣養成之後就可以少花費精力了。如果最初不注意引導和養成教育,等學生形成了一些不好的習慣之後,再去改可能就費時費力也效果不佳,甚至還可能會引發師生衝突。

  如何有效解決師生衝突 篇2


  有人驚呼,現在的學生怎麼了。竟然跟老師吵嘴?甚至出現傷害老師的極端事件。老師和學生朝夕相處,難免產生矛盾。面對矛盾,老師如果缺少理智,採取過激言行,往往導致矛盾激化,進而演變成衝突。而師生衝突必然傷害師生身心,導致教育的失敗。那麼。如何理性地化解師生矛盾,避免對抗性衝突呢?
  一、從自我出發,做一個出色的老師
  一般來說,受學生尊敬的老師很少與學生發生衝突。因為受到學生尊敬的老師往往有自己的優勢,比如過硬的教學基本功、高度的敬業精神、風趣幽默的談吐、整潔洒脫的衣著儀容、健康向上的心態、輕鬆愉悅的表情、正直豁達的個性、廉潔無私的品行,甚至精湛的絕活……
  但是,說實話,如今當老師越來越難。現在的學生眼光高、想法多、膽子大。老師要形成自身的優勢,僅靠大學裡所學的那點東西,肯定杯水車薪,沒點真功夫,還真拿不下教育這「瓷器活兒」。「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要想出色,必須不斷學習、不斷追求。知識要不斷更新,吐故納新;思想要不斷升級,與時俱進;身體要經常鍛鍊,活力四射;愛好要廣泛,懂點時尚。終身學習不僅是為了學生的發展,更是為了自己的生存和發展。
  二、用表揚代替斥責,師愛使學生平和
  那些容易與老師發生衝突的「問題學生」,在班裡往往得不到老師的表揚。老師習慣於對他們大聲斥責、批評,卻極少關心、關注他們。久而久之,這些學生便對自己失去了信心,於是破罐子破摔,以至耽誤自己的一生。
  其實,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有時候,缺點也正是優點,優點也恰是缺點。任何人都會有缺點,也肯定有優點。我們應該用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去審視學生。如果我們真心愛學生,一定會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對於「問題學生」,老師若能用表揚代替斥責,用關愛使他們的心回歸班集體之中,他們一定會因為感激而平和,因為回歸而自愛。
  三、讓學生把話說完,創造對話的機會
  在生活當中,聽話的學生常常討老師的喜歡,愛「頂嘴」的學生卻往往遭到老師的訓斥。被剝奪解釋的權利。學生犯了錯誤試圖找出理由,是為了求得老師對自己的諒解,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老師武斷地阻止學生申辯,學生會認為老師不相信自己。同時,對老師這種蠻橫的做法,學生雖不敢言,但內心不服,以後學生即使被誤解也不會再申辯了。從表面看,好像學生被征服了,老師的批評有了效果。其實,學生會由此形成一種敵對心理:表面上忍氣吞聲地對待老師的訓斥,實際上把訓斥當成耳邊風,甚至在內心深處生出了更多的怨恨。而且,一旦種下逆反的種子,衝突就在所難免了。
  另外,一些學生犯錯誤,往往是由於認識水平有限,他們並沒有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以才跟老師爭辯。如果這時不給學生爭辯的機會,不讓他通過「頂嘴」來分清是非,就無法真正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錯誤的認識得不到糾正,會影響到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甚至會影響到學生的`一生。
  所以,老師應該有足夠的民主作風,切忌為了面子而置學生的「苦衷」於不顧。要有耐心,真誠地傾聽學生的理由,要營造一種辯論的氛圍,讓學生們相互辯論,甚至多次辯論。真理越辯越明,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明理。學生的創造性也會得到保護和開發,從而終身受益。更重要的是,學會傾聽,可以讓我們減少「冤假錯案」。
  四、智慧的妥協是一種美麗,會把學生髮展的路拓寬
  一個巴掌拍不響,發生衝突肯定是雙方互不相讓。客觀地說,在衝突當中,老師起著決定作用,是事態演變的主導方。誤解學生、語言失控、行為失控等等,都是表面現象,本質上是我們缺少平等思想,缺少對學生的尊重,缺少多元化意識。
  從某種角度說,因材施教其實就是妥協,是一種智慧的妥協。不要強人所難。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別人。多樣性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這個社會需要知識分子,也需要農民、環衛工人、汽車司機……我們沒有必要,事實上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學生都培養成大學生。老師們,讓我們學會妥協,就讓學生像花兒一樣,自由地開放吧!
  師生之間和諧相處,共同進步,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如何有效解決師生衝突 篇3


  師生衝突,在教育當中是一種常態,是一種客觀存在。那麼,衝突是怎麼產生的呢?我們應該怎樣去應對呢?可能的情況很多,很難窮盡,在我看來,主要有三。
  一是認知差異。
  學生和老師是兩代人,年齡、閱歷、學長環境、思維方式、情感和個性都有很大的差異,這就決定了,他們對同一個事情會不同的看法,分歧自然在所難免。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出現不同程度的衝突也在情理之中。
  具體的對策是,求同存異。師生關係的建立和維護,老師始終占有主動權,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我們老師要堅定不移地相信,任何事情是有不同的解讀的,而我們,未必是絕對掌握真理的一方。如此思考,能對學生的行為,多一份理解和接納,規避衝突的風險。
  二是管理過度。
  學生作為未成年人,沒有監管容易放任自流,作為教師應該秉持愛心與責任,嚴格管理服務於學生的健康成長。不過,我們也清晰地看到,衝突更容易發生在特別負責的老師身上。畢竟,管理過度,死盯學生不放,學生會感到壓抑,甚至錯誤地認為老師吹毛求疵和他過不去,最終導致衝突的發生。
  具體的對策是,學會屏蔽。班級里有乖巧懂事的,也一定有調皮搗蛋甚至屢教不改的'。學生的差異,決定了教育很難一刀切,一定要拿捏好那個度。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改變不良習慣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對於那些沒有改變願望的,只要不是原則問題,必要的時候可以選擇忽視甚至是屏蔽。屏蔽不是放任,而是給他適度的空間,為的是讓他更好的成長。畢竟,長久持續的否定,於誰都是不痛快的體驗,激發不了學生成長的慾望,老師也體驗不到教育的幸福,更多的是教育的挫敗。作為老師,學會眼裡能揉進沙,或許,對老師和學生都是極好的!
  三是方法不當。
  好方法事半功倍,方法不當適得其反。縱觀很多師生衝突,正是源於方法不當,或語氣過於強硬,或措辭令人不悅,或胡亂下結論,或處罰力度超限,等等。某一種方法,放在一個學生身上是可行的,放在另外學生的身上,可能是他不能接受的。方法妥不妥當,也是因人而異的,但總體的評價的標準還是客觀存在的。
  具體的對策是,有話好好說。曾經,有個寢室屢屢扣分,我在教室里批評:這還叫寢室嗎?簡直是豬圈!事後,有學生和家長反映,說我罵他是豬,還到學校領導那裡告狀,說我是法西斯老師。無獨有偶,曾有學生留長發,希望他整改,他不樂意。我說:不整改到位,就別再跨進教室的門。結果,他摔門而走,留下我獨自一人。往事悠悠,這些事,給我的教訓是深刻的。
  現在的孩子,絕大部分是獨生子女,都是在呵護備至的環境中長大的,接受批評聽重話的能力薄弱。青春期的孩子,身心發展暴風驟雨,情緒變化跌宕起伏。對抗沒有出路,順毛捋是理想的選擇。不論天大事情發生,不妨等一等,緩一緩,問一問,請相信,天塌不下來,事情已經發生,即便要塌也已經塌了。
  教育,面對一個個獨特的生命個體,非常考驗老師的智慧。要學會迂迴曲折,要懂得妥協圓融,而這,需要深入學生,充分了解精準研判,不斷實踐深度反思。期待你我,迎來雲淡風輕的那一天!

  如何有效解決師生衝突 篇4


  第一方面做好學生工作
  (一)從即時的角度出發,輔導教師可以從幾方面入手來幫助這些孩子
  1.以傾聽來處理學生的情緒
  和教師發生矛盾的學生,常常是帶了許多自己的情緒,在情緒狀態下人容易不理智,產生衝動行為。因此,遇到這樣的學生要先處理他的情緒,待其情緒有一定的緩解之後,再做其他處理。
  處理情緒的最簡單方式就是傾聽。不做任何判斷,先讓學生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完,把自己的觀點表達完整。注意在傾聽中教師不要急於加入自己的看法,也不要做任何評價。
  2.對學生的苦惱表示理解
  學生和教師的衝突,往往都有自己的苦衷,輔導教師要更多地從共情的角度來了解學生,深入孩子的角色來了解孩子具體的煩惱。這樣可以拉近教師和孩子之間的距離,以便後面問題的進一步解決。
  3.幫學生區分自己的苦惱和對教師情緒的關係
  當學生的情緒漸漸平復,感到自己的問題有人理解,他們會漸漸變得理智起來。這個時候,輔導教師慢慢幫助他們看待自己和教師之間發生的衝突,分析其中學生由於個人問題衝動的部分及教師自身問題的部分,將兩者區分來看待。這樣可以降低學生對教師的指責,看到自己身上的問題。
  4.重新看待教師,更客觀地評價自己的老師
  幫助學生看到教師的心理狀況,指出教師也是人,也有自己的缺點,降低學生對教師的不合理期待。和學生一起重新評價自己的老師,讓學生看到她的優點,也理解她的局限,並為今後和發生過衝突的教師的繼續相處做好姿態和心理準備。
  (二)從長遠的角度出發,可以對這樣的學生進行行為上的訓練
  1.情緒控制上的訓練
  和教師容易發生衝突的學生,也往往是情緒自控能力不強,容易衝動的學生,因此在情緒控制方面的訓練可以對他們的衝動行為改善有許多幫助
  情緒控制小方法
  數數法:當情緒激動時,先讓自己數10個數,再把想說的話說出來,而不要讓話語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這種延遲的方式,可以讓我們的大腦度過衝動期,在情緒下降後再採取行動避免了衝動造成不良後果。
  小標記法:用一個小標誌,比如某枝筆,某個圖案等來代表「冷靜」,時刻把它帶在身邊。每當自己感覺要發怒時,就把它先拿出來看看,它所代表的另一個聲音就會在心中響起。
  離開現場法:我們的情緒常是和當時的`情景有關的,當我們覺得自己要失控時,主動地離開引起情緒的現場,會有利於我們情緒的平復。因此,不著急解決問題,而是先離開一段,等待自己平靜下來,再去看待問題,可能角度就有所不同了。
  2.問題處理上的訓練
  從積極看待衝突的角度來對學生進行身心調整。因為這樣的學生容易將衝突看成是教師對自己的貶低、進攻,幫他們從意識上區分教師的關心和方法的問題。指導他們辨識什麼是關心,什麼是方法的不恰當。
  同時,在遇到問題時,如何以非衝突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可以用情景訓練,提出一個問題情景,而後和學生一起找出不同的處理方法,可以允許學生提出更為極端的方法,然後對每種方法的利弊來做分析,再和學生一起選擇最恰當的、最有長遠效益的方法。
  注意這個過程應該是由學生自主選擇的過程,教師只是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不要過分強加學生。學生的認識有一個過程,教師的循循善誘非常重要。
  這個方法可以用小組的方式,做一個小的團體,請大家一起來選擇和建議,這樣對學生的影響會更大。在小組成員選擇上,可以考慮請不同質的學生來一起參與,這樣可以增加看待問題的角度,有利於學生擴大眼界。
  第二方面做好老師和家長的工作
  (一)對教師的工作
  作為輔導教師,在做學生工作的同時,也需要對其他教師進行一些相關的培訓,以幫助現代的教師轉變觀念,學會更好地應對越來越多、越激烈的師生衝突問題。這方面,心理輔導教師可以做如下工作:
  1.幫助教師們了解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規律,懂得青春期的孩子的苦惱與掙扎,多從學習、生活等方面關心他們。因為有的時候,學生並不是真的要和教師作對,而是受成長過程中的苦惱與情緒的左右,又不知如何解決與排遣造成的。這時,就特別需要教師的關懷與耐心。
  2.過去,人們都認為衝突是壞事,它會對衝突雙方的關係造成破壞。其實,衝突也是師生共同成長的好機會。因為:
  第一,要理解這是青少年發展階段的必然。處在青春期的中學生們經常帶有情緒化,他們經常以反抗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與願望,作為成年人要善於聽出他們情緒化的語言之外的含義;
  第二,衝突創造了一個建立新關係、新制度的好機會。衝突使那些本來隱藏的問題表面化了,如果能夠建設性地解決衝突,師生關係反而改善。
  第三,青少年由於發展還不成熟及家庭教養模式的影響,還未形成良好的人際溝通方式及交往模式,而衝突的發生正是一個好的機會,使教師能通過言傳身教,教會青少年如何處理各種情緒及與人的關係。
  第四,衝突過多、過強,衝突過少、過弱,乃至沒有衝突,對組織的發展都是不利的。適當的衝突、恰到好處的衝突,對組織的生存與發展不但不是壞事,反而是好事。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師生衝突的發生與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也沒有必要避免,關鍵是將衝突控制在適當的水平上,使之發揮建設性的作用,避免其破壞性的影響。
  (二)對家長的工作
  當孩子和教師發生衝突時,家長很容易兩極化,要麼一邊批評孩子,要麼站在孩子一邊,譴責教師。這種兩極化的做法都是不成熟的。輔導教師可以對家長做如下指導:
  1.當孩子和教師發生衝突時,家長首先把孩子帶離情緒現場,暫時屏蔽師生之間因衝突而引發的情緒,這就使矛盾不致於激化。
  2.家長不要根據一方的信息做出判斷,而是要給孩子說話的機會,獲取更全面的信息。因為信息豐富,家長不僅能夠看到孩子處理問題上的缺欠,也看到了孩子的優點。通過對孩子優點的肯定,讓孩子感到自己是被理解的、被信任的。在這樣的心理背景下,孩子也更容易聽進批評。更重要的是,家長最好還要幫助孩子去理解教師,理解人性的複雜,既不委屈自己,也學會諒解別人,在解決衝突的過程中爭取「雙贏」。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