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關愛睏境兒童,教育要主動作為

2023年09月16日

- txt下載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困境兒童」概念,引人關注。去年留守兒童等未成年人群體得到社會廣泛關注,李克強總理在今年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回應了這一社會關切,他說,要織密扎牢民生保障網,「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城鄉困境兒童保障」。
什麼是「困境兒童」?國務院在2016年6月印發的《關於加強困境兒童保障工作的意見》中做出了明確規定:「困境兒童包括因家庭貧困導致生活、就醫、就學等困難的兒童,因自身殘疾導致康復、照料、護理和社會融入等困難的兒童,以及因家庭監護缺失或監護不當遭受虐待、遺棄、意外傷害、不法侵害等導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或侵害的兒童。」
從《意見》中我們不難看出,困境兒童的保障工作是一個需要「家庭盡責、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全社會性的工作,只有全社會關愛保護兒童的意識明顯增強,困境兒童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將保障政策落地、做實,將惠及困境兒童的政策做細做好,才能確保困境兒童生存、發展、安全權益得到有效保障。
然而,近些年來,雖然教育與財政、民政、醫療衛生等部門及社區、團委、關工委等社團組織聯動,為困境兒童的保障工作做了諸如減免教輔費用、發放貧困補助、提供特殊教育、隨班就讀等許多實事,但是,對於困境兒童的關愛和精準幫扶,學校、教師做得還不夠好。
現在很多教師對困境兒童的概念都是一知半解甚至一無所知,更別說如何做好對困境兒童的關愛、精準幫扶工作了。這表面看來是宣傳不到位的原因,從根本上來說是一個自上而下思想上不重視、工作上不主動的問題。就拿當前絕大部分教師對學生的了解方式來說,主要是來自於學生在校表現、家長的校訪以及老師與家長的電話、QQ、微信溝通等,而傳統的家訪幾乎已經要「絕跡」了。
筆者認為,家訪是讓教師深入全面了解一名學生的最佳途徑。所謂「百聞不如一見」,教師只有通過家訪,才能了解一名學生的家庭成員、經濟狀況、生活環境、學習環境等,才能親身感受學生的所思所想,才能做出真實的判斷,才能對「精準扶貧」、精準施教做到心中有數,也才能準確無誤地做好對困境兒童的幫扶工作。
要保障困境兒童的受教育權,做到對困境兒童的精準教育扶貧,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教師還應主動作為。
一是要加大自上而下的宣傳力度,讓整個系統工作人員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視,樹立起主動作為的意識。二是通過家訪、走訪群眾等形式,對全體學生做出地毯式的全面排查摸底,對困境兒童分類建檔,真正做到精準無誤。三是在學校師生中做好教育引導、心理輔導等工作,不歧視、不排斥困境兒童,更是要形成從物質到精神各個層面的師生齊心協力關愛、幫扶困境兒童的氛圍。四是主動聯繫村組、社區及相關部門,盡力為困境兒童爭取各項保障政策。五是要做好監督工作,既要監督學校、教師內部,也要監督家庭及相關部門,讓保障困境兒童的政策落到實處,不放空炮。
關愛、幫扶困境兒童,是教育、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實在不應再漠然視之了,而是要發揮出教育自身的優勢,主動作為,為編牢織密困境兒童的保護網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