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中學生鄉村中國讀書心得五篇

2023年09月19日

- txt下載

費孝通先生在序言里就直接說了,他寫《鄉土中國》的目的就是介紹「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並且他從實際出發,介紹了鄉土社會人們的生活、知道、人情、禮俗血緣、道德等的特點,讓讀者從實際中理解了鄉土人們的內心世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學生鄉村中國讀書心得,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鑑。
中學生鄉村中國讀書心得範文一
我是來自鄉村的孩子,對自己的家鄉有著深厚的感情,這份感情或許就是《鄉土中國》中描述的,由那份鄉土本色灌溉澆築而成的吧。
在《鄉土中國》一書中,費老從普通鄉下人的「土氣」入筆,一反常人對「土氣」這個詞的藐視,稱讚「土」字用得精當,因為中國傳統社會的小農經濟依靠的正是土地。
也正是因為有了「土」的滋養,才有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才有了聚村而居、與世無爭的傳統生活,才有了中國人生生不息的傳統文化根源。
鄉土社會的本質不是別的,正是這種「土氣」。
此等的精闢見地,如果沒有一種流淌在靈魂深處的傳統文化意識以及鄉土中國情結,恐怕是很難抒發出來。
《鄉土中國》所透露的正是這種對本民族文化的認識,或者說是對傳統文化的社會學層面的解析。
《鄉土中國》談論了民族歷史、文化對個人根深蒂固的影響。
差序格局更為深遠的影響仍然是對中國人行為方式、道德觀念的傳統導向,「公私不分」、「私人道德」盛行,在現代化的今天也不能說是完全消解。
而這對於市場經濟的發展、現代化的轉型,無疑是起著消極的作用。
根據自身的理解,本書的第一篇介紹的是背景,描述了中國的鄉土本色,也就是中國的特殊性。
何為鄉土中國,它的特殊性是什麼?本篇寫得非常透徹。
比如,作者說中國鄉下人多,「土」就是他們的特性,沒讀過本書的人或許以為這土氣是貶義詞,但是,其實正是因為靠土地謀生的理想使鄉土社會是那麼的穩定,即使戰亂遷移的也不是社會的主流。
費先生也順便比較鄉土中國和美國的不同,指出我們是聚村而居,並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離,結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會圈子。
同時,村落裡面大家都是特別熟悉,就成了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在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法律其實處於次要的可有可無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大家重視的是信用而不是法律。
當然在我們現在這個處處都成了陌生人的社會,「土氣」就成了罵人的話,那些禮俗也逐漸被法律所代替。
第二三部分主要介紹了文字在鄉土中的不適應性,在《鄉土中國》一書裡面他所討論的問題裡面很大程度上認為鄉村社會是不需要文字的,經驗的傳播往往是手把手地教,在一個地區住的幾百年,世世代代面臨的問題很大程度都是一樣的,解決的辦法都是一樣,不需要什麼理論、什麼創新。
當然先生在這兩篇文章裡面分析很多,也很深刻。
第四到七主要介紹差序格局對於私人道德、家族甚至男女關係的影響。
什麼是差序格局?很簡單就如同一顆石子砸到水上盪起的一圈圈水紋,最中心的那一點是自己,其餘的就是按遠近程度來劃分。
對於中國人自私,沒有公德心的論調很多,但是先生在裡面把這個問題做了一個梳理,他發現中國人之所以與西方人不一樣,就在於人我劃分的基礎不一樣。
西方人是什麼樣子呢?是團體。
團體內外的人很清楚,他就從最基本的家庭這個概念分析的。
在中國就不一樣。
他的伸縮性非常大,你得勢的時候可以賓客三千,親戚多的是,假如你不得勢,也許一個人都不認識你。
可以說我們的網絡是以自己為中心,結果就造成了沒有一個人和你的網絡是一樣的。
平等,一是神對每個個人的公道。
差序格局中道德體系的出發點最主要的是「一切皆以修身為本」,在這個意義上說,差序格局中並沒有一個超乎私人關係的道德觀念,這種超己的觀念必須在團體格局中才能發生。
孝、悌、忠、信都是私人關係中的道德要素。
這樣說的話,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西方一些國家政府工作更透明、更廉潔有效、公民參與程度更高,更重視自己的權利,更強調公平了。
時間的流逝總是在不停記錄歷史的進程,越過世紀的門檻,回首總結上個百年的中國社會學發展,總會有許多名字讓人銘刻在心。
費孝通先生作為一代學人的典範,在幾十年的學術生涯中孜孜以求,為建立中國化的社會學傾其一生心力,可謂著作等身,學問深厚;而其代表作《鄉土中國》更是影響深遠,堪稱經典之作,至今仍嘉惠後輩學人,引領我們探究中國傳統社會的特質,發掘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
中學生鄉村中國讀書心得範文二
《鄉土中國》我沒有讀之前心裡就想鄉土中國是一種以怎麼樣的形式反映出來的當時的時代背景,當我讀完了《鄉土中國》之後給我的答案是腦袋裡出現一幅畫面裡面有的父親和母親辛勤勞動的背影和我家鄉父老鄉親他們在田地里播種辛勤勞動的畫面呈現在我的眼前,淚水悄悄的滑落下來打濕了我的衣服我開始想家人以及家鄉的人民和山山水水了。雖然農村沒有像城市那麼的繁華但有寧靜清新的空氣有樸素人民,燦爛的微笑待人友善,他們懂得珍惜生活和努力創造財富。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給我們打開了認識中國農村的一扇大門。
有人也許以為這本書寫的早了,對於現在的情況很不實用,我覺得倒不是。這本書的理論價值到現在還閃爍著光輝。至少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讀過哪本社會學的著作在理論和語言上勝過這本薄薄的小書。
有人認為費孝通在這本書最主要是提出了,"禮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這兩個概念。我倒是覺得他的成果是把鄉土中國的根子挖出來了,指出來為什麼我們最近百年的變遷會如此之艱難。
何為鄉土中國?它的特性是什麼?先生在第一篇已經很好指出來了。比如他就說中國鄉下人多,"土"就是他們的特性,當然土氣不是貶義詞,靠土地謀生的鄉土社會很大程度是很穩定的,即使戰亂遷移的也不是社會的主流。他也順便比較和美國的不同,指出我們是聚村而居,並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離,結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會圈子。同時村落裡面大家都是特別熟習,就成了沒有陌生人的社會。在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法律其實處於次要的可有可無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大家重視是信用而不是法律。當然在我們現在這個處處都成了陌生人的社會,土氣就成了罵人的話,那些禮俗也逐漸被法律所代替。
他在談論文字下鄉的問題裡面,他認為,在鄉村社會很大程度上是不需要文字的,經驗的傳播往往是手把手的教,在一個地區住的幾百年,世世代代面臨的問題很大程度都是一樣的,解決的辦法都是一樣,不需要什麼理論,什麼創新。當然先生在這兩篇文章裡面分析很多,也很深刻。
"差序格局"是費先生的獨創,在書中,他打了個比方,將西洋的"團體格局"和中國的"差序格局"區分開來:西洋的社會有些像我們在田裡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捆,幾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里都屬於一定的捆、扎、把;而中國的社會格局不是一捆一綑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通過這個比喻,費先生把中國傳統社會的特點形象具體地表現出來了:
首先是執行私人道德。"私"的毛病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實在是一個較為嚴重的弊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物上霜"就可以顯現這點。而在西洋的團體格局中,道德的觀念是建立在團體和個人的關係上的,團體是超於個人的存在。其次是判斷標準的隨機性。中國社會富於伸縮的社會圈子會隨著勢力的大小而變化,對於不同的環境和人事,自然就會有不同的對待方法,我們往往講的是攀關係,講交情。而西洋社會將的是權,社會對每個人是公道的人對人遵守的是一樣的規則,就是要互相尊重權利,而團體對個人也必須保障這些個人的權利。再次就是模糊的社會組織的界限。比如在書中提到的關於"家庭"的概念,在中國,"家庭"這詞是含糊得很,可以是自己和太太,可以是加上孩子,還可以是加上其他的伯叔侄子之類的。而在西洋社會,"家庭"就是指他以及妻子,未成年的孩子,明確得很。最後就是社會結構的層次化。中國的傳統社會向來就是階級社會,上下級關係的明確規定,使得社會層次分明,鄉土中國的社會網絡是由等級差別的。而在團體格局中,人是平等的,是被一視同仁的。
中國傳統的鄉土社會在向工業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城市化的過程中受到了很大的衝擊。禮治秩序的全面打破,血緣和地緣的分離,劇烈的社會變遷,使得人們不再圈定在一定的範圍內,而是更加迅速地流動,這就導致了更多的鄉土本色被花花世界所淹沒。
當然,中國的本質還是鄉土的,即使她從"農業大國"到"工業大國"。中國人骨子裡的私德是不會一下子消失的,卻反而有一種加重的趨勢,社會上盛行的"各走各路"的風氣使得這個社會更加地冷漠。中國的五千年文化是孕育於農業文明中的,中國人身上的"泥土味"是不會失去它的香氣的,所以老有一些"城市人"在那裡鄙視"鄉下人",那就有點可笑了。
中學生鄉村中國讀書心得範文三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一書可謂名聲在外,好像在很多不同的地方都看到過對這本書的推薦。還有很多不同的老師也對其進行推薦。而為完成一次思修作業,我選擇了閱讀《鄉土中國》。《鄉土中國》是費孝通老先生在20世紀40年代後期,根據在西南聯合大學和雲南大學所講授「鄉村社會學」一課的內容,應當時《世紀評論》之約,整理寫就、分期連載的14篇文章(約六萬字)。在重刊序言中,費老說了成書的因由:「當時在大學講課,不喜歡用現存的課本教材,而企圖利用和青年學生們的接觸機會,探索一些覺得有意義的課題。無所顧忌的想打開一些還沒有人闖過的知識領域,一面探索一面講,費老提出的觀點完全是討論型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沒有經過琢磨,大膽樸素。」
全書讀來,感觸最多的就是書中經常提到的中國農村是個熟人社會。中國農村是「自來熟」的人的聚集地,在農村裡村民之間很少使用契約、合同等城市裡規範的文本,人與人之間有時候借錢也只是一句話的事情。在農村裡白天往往是不關門的,這是與城市中截然相反的。再吃飯的時候村民們往往選擇蹲在自家門口吃飯。於是就會有相識的鄰里在門前說各種各樣的八卦。村民之間的熟悉程度是城市裡左鄰右舍均不認識的人所無法想像的。人們從出生開始,除了少部分人因升學、工作等原因離開,絕大部分人從生到死均在這個村莊度過,對於這些村民來說這個村莊便是它們的全世界。每個人的一生像鏡子一樣,十分的通透,別人看著你長大,你看著別人老去,對周圍每個人的性格、每家的具體情況甚至每家的親戚都了如指掌。可能因為這種熟悉降低了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心理成本,降低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大家相互都知根知底彼此之間做事很放心。這與城市裡面人與人之間不僅僅有厚厚的牆壁相隔,人心之間還缺乏一種相知與熟悉形成鮮明對比。在城市中人們往往連住在上下樓的人都不知道是誰。再加上城市裡面人的流動性較大,人與人之間始終隔著一層壁壘,始終保持戒備。
在文中鄉土本色,這章的關鍵詞是「熟悉」。「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時的可靠性。」鄉土社會最基本的單位是村落,那裡的人們,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對他們成長的鄉土的熟悉是一種經驗式的總結。而這種熟悉,使他們構建出了一個中國農村的熟人社會。在下鄉中,這一章解釋了鄉土社會文盲的普遍存在的原因「在鄉土社會中,不但文字是多餘的,連語言都並不是傳達情意的象徵體系。」在鄉間,人與人的距離太近,口耳相傳即可滿足鄉間的交流。而在農村中,時不時字並不能對他們的生活構成太大的影響,文中奶奶一生未食過字,卻仍被認為是一名非常明事理的人。這就像文中所提到的「我要辨明的是鄉土社會中的文盲,並非出於鄉下人的『愚』,而是由於鄉土社會的本質。
鄉土社會是相對靜止,穩定的,所以它的發展進程就相對比較緩慢,從鄉土社會進入現代社會的過程中,很多突然迅速湧入的東西無法用鄉土社會的根生於土地的習俗來應對,所以土氣就成了罵人的詞彙,鄉再也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而且我覺得作者說的很對,不同的社會環境不能用同一種標準去衡量。他們的起點不同那麼他們所接受的比較規則也必須有所不同。
農村與土地的關係密切相關,溶於骨子裡,血緣總會有排斥性,人口不流動,所以新客想要融入一個村子是非常難的事情,除非他有土地。
作者對於鄉土社會的不成文的秩序特別推崇,他認為這是一種出乎與道德上的禮制,現代社會的法律會破壞會誤解,是一種被動和強制。但是我覺得傳統固然可貴,穩定的社會結構不代表不發展,在劇烈的新時代的潮流中,新問題的湧出會加劇,那麼按照原有的進程,相關秩序的出現是會落後的,但是法制是可以實時更新。
以上便是淺讀《鄉土中國》的全部感受。
中學生鄉村中國讀書心得範文四
費孝通是蘇州吳江人,《鄉土中國》的主要內容來源於他20世紀40年代後期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講授的《鄉村社會學》課程中的內容。這本薄書顯然談不上是鴻篇巨作,只針對一個主題分了十幾個篇章闡述觀點。感覺當時30多歲的費孝通無論在思路觀點,還是研究學問本身,已經相當成熟。這本書直到現在來看,依然感覺很有道理。不夠,這並不在於中國沒有發展,相反我們的國家在經歷了40年的改革開放後,實際上發生著巨變。
費孝通在序言里講到,鄉土中國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裡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全書整體來看,鄉土中國不只是說中國鄉土或者中國農村,《鄉土中國》是對整個中國社會結構、國民性格,以及這種結構和性格成因的分析。
熟的關係是不能談錢的,所以走很遠也要去集市這麼個環境下去交易,或者讓外來人當商業媒介。沒有血緣(換成其他「緣」也類似)關係,外來人很難融入鄉土環境。鄉土的人際關係形態上孤立隔膜,本質上卻一點不孤獨,相比之下城市的人際關係,形態上倒是很緊密,本質上卻是異常孤獨的。法律、道德約束人,在中國最能約束人的非「禮教」莫屬,能量要強大百倍。倒是有一點,原來男女不講愛,不講私情,講的是三綱五常,忠孝義悌,君臣父子的紀律,追求的是有利於家庭團結的效率,好打造事業共同體,夫妻間關係淡漠是常規。如今受西方觀點影響較多,開化不少,男男女女的,好關係既是夥伴,也講情愛,一年中情人節也得一中一洋兩個。還有一點,原來的家族概念淡了,大型家族也越來越少,有些形式上還有,但長老的乏力,只是年齡大但發揮不出族長的功能。但那些還能保持家族規格的,家族及其家族成員的事業就能綿延與成就。隨了西方觀點的夫妻小家庭成了當前社會的主角,尤其在城市中。
書是分節點分析,便於理解便於閱讀,十四個節點合起來,又是個完整的社會脈絡。鄉土中國換個說法其實就是傳統中國,是我們今天這個中國的邏輯前提。中國的社會脈絡,長久以來都是如此的,感覺長久以後大概也還會是這樣的。當然,伴隨環境的變遷和歷史的演進,顯然感到鄉土中國的變化,可是,有更多根深蒂固的東西烙在文化中,不易改變。鄉土中國只是四季的轉化,而不是時代的變更。所以本書的參考意義應該會是極其長久的。讀此書,再聯繫生活的實際,便能理解許多世道、許多相處的章法。幾千來來,文化未曾斷過,也還將綿延下去。大家都是不能置身事外,而得感同身受的觀世、處世。
中學生鄉村中國讀書心得範文五
經朋友介紹,拜讀了費孝通先生的代表作《鄉土中國》一書,感觸頗深。在閱讀過程當中,一度是感到相當困惑的,找了一些別人寫的有關鄉土中國的分析和書評,看完了以後,再去閱讀原書,這才有一點自己的感悟與理解。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一書主要收集了40年代後期先生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任教時所講的關於「鄉土社會學」的14篇文章。一開始閱讀是有點晦澀難懂的,裡面涉及到很多理論方面的東西。但細細品讀,竟另有一番收穫。
第一篇《鄉土本色》中有兩句話,一句是「熟悉是從時間裡、多方面、經常的接觸中所發生的親密的感覺。這感覺是無數次的小摩擦里陶練出來的結果。」另一句是「在一個熟悉的社會中,我們會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規矩不是法律,規矩是『習』出來的禮俗。從俗即是從心。換一句話說,社會和個人在這裡通了家。」它們凝練而充滿意蘊,引發了我的深思。這兩句話說明了什麼呢?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講,直接靠農業來謀生的人是黏著在土地上的,以農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徙是變態。在中國,農民長久以來聚村而居,因此鄉土社會人口的流動率相當小,社區間的往來也十分稀疏,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為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也具備了微妙的特點:每一個孩子都是被長輩看著長大的,在孩子的眼裡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了的。——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在熟悉的鄉土社會裡,鄉民之間在生產、生活等各個方面頻繁地、長時期地接觸,天長日久生出親密的感覺,並且,這份親密的感覺會使人和人之間獲得天然的信任。在熟悉的鄉土社會,彼此間無條件的信任來得似乎沒有根據,但卻是最可靠的,它已經成為了深入鄉民骨髓的規矩。比如,我們今天依然常常在農村聽到這樣的話:「我們大家都是熟人,打個招呼就行了,還用得著多說麼?」萬一多說甚至像現代社會一樣怕口說無憑,必須得簽個字、畫個押,那鄉民恐怕就要說:「這不是見外了麼?」
熟悉爾後親密、信任,這和「自由」有什麼關係?這就要提到費孝通先生《男女有別》一文中的觀點:「穩定社會關係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所謂了解,是指接受著同一的意義體系。同樣的刺激會引起同樣的反應。」「親密感覺和激動性的感情不相同的。它是契洽,發生持續作用;它是無言的,不像感情奔放時鏗然有聲,歌哭哀號是激動時不缺的配合。」這兩句話說明——了解是穩定社會關係的力量,親密感覺是一種「了解」,熟悉也是一種「了解」。鄉土社會中,各個人之間有著高度的了解,知根知底了,熟悉的、親密的、信任感覺便產生了,人與人之間形成一種穩定的社會聯繫,並且,這種社會聯繫到某種程度會使人感覺到是自動的,即鄉民之間無條件的信任已經內化為鄉土社會的禮俗之一,成為鄉民自然而然的行為了。
禮是社會公認的行為規範,而傳統正是維持禮的這種規範。《禮治秩序》有言:「傳統是社會所累積的經驗。行為規範的目的是在配合人們的行為,想到這裡,鄉土社會中「熟悉-親密-信任-自由」的發展規律已然明晰,但是我們不妨進一步思考此種社會學規律和當代社會的關係。我思考的結果是——鄉土社會中「熟悉-親密-信任-自由」的發展規律與「學而時習之」的古訓有共通之處。《論語·學而》有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在這裡,「學」是學習,「時」指的是時間,「習」即溫習、實習,「說(悅)」就是內心高興、喜悅的意思。與上文所講的社會學的理論相對應,「學」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觸,「時習」是經常性的、無數次的陶練,「說(悅)」是熟悉之後的親密感覺。
作為當代社會的組成人員,我們在最初學習了知識之後也應該按照一定的時間常常去溫習它、實習它,讓原本陌生的知識在腦海里和我們的思想經歷一遍一遍的摩擦之後熟悉起來,產生一種親密的感覺,爾後與我們的思想融會貫通,構成穩定的知識結構。這時,我們對腦海中的知識是充分信任的,它們已經從書本上融入到了我們的記憶、思想和性格里。經歷過如此學習過程的人必是錦心繡口、清詞麗句脫口而出的,絲毫不受書本的束縛,這就達到學習層面的一種自由。此外,書本是文化的載體之一,通過對書本知識的學習,我們接觸、理解傳統的教化,並在不斷熟悉的過程中對傳統的教化進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篩選,自覺地將精華部分內化為個人修養的一部分,從而不自覺地指導自身的行為。這時,面對「尊師重道、孝敬父母、刻苦學習」等基本的社會道德,我們也能獲得「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了。

收藏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