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中小學推進素質教育面臨的體制問題分析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載

[摘要]健全的體制是實施素質 教育 的根本保障。中小學應試教育現象難以遏制、素質教育難以推進的深層原因在於:無論教育系統內外,目前均存在尚未消除的體制性障礙——內生性體制性障礙與外生性體制性障礙。體制性障礙的突破及體制創新是進一步推進中小學素質教育的關鍵。我國要充分認識到推進素質教育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調整高等教育的結構與改革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中小學的辦學體制,形成基礎教育多樣化的辦學格局;改革中小學的學校管理體制。
  [關鍵詞]中小學;素質教育;教育體制
  
  素質教育是促進人全面 發展 的教育,是落實以人為本的 科學 發展觀、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集中體現。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提倡素質教育已二十多年,並在一些關鍵問題上取得了較大成效:我國招生和 考試 評價制度發生著積極的變化;教育結構方面的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取得了重大進展;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整體上有所提高;等等。但由於諸多緣故,至今素質教育仍然步履艱難,其根本原因在於教育系統內外均存在尚未消除的體制性障礙。我們有必要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和思考,以利於素質教育進一步推進與展開。
  
  一、中小學推進素質教育的總體狀況
  
  中小學是提倡素質教育的始發地,但其應試教育現象至今難以遏制、素質教育難以推進。通過認真調研和思考, 「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體制性障礙及對策研究」課題組認為,中小學應試教育現象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問題。
  第一,尊重學生的成長 規律 不夠。青少年兒童的身心發育是分階段的,處於不同年齡段的青少年兒童具有不完全相同的身心發育特點及思維特點;同一發展階段的青少年其身心發育狀況和思維方式也不完全相同。因而,在教育工作中,我們不僅要尊重青少年兒童發展的一般特點,同樣要尊重每個青少年兒童發展的個體差異。從我國中小學當前的教育教學實踐來看,無論是課程安排還是教學組織方式均缺乏一定的靈活性,不能真正適應學生身心成長的特點和需求。如:學業負擔的安排沒有真正考慮不同年齡學生的身心承受能力;教學組織方式包括教室的布置單調古板,沒有充分考慮不同年齡學生的身心特點等。這必然導致中小學教育枯燥乏味,質量和效率低下,並成為學生厭學與輟學的重要原因所在。
  第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不夠。一個全面發展的人並非與他人千人一面,而是一個有個性特長且人格健全的人。有人測算,當前我國小學生一天的學習時間普遍在8-10小時,中學生一天的學習時間普遍在14個小時左右。[1]過重的學業負擔導致學生體質下降、心理問題凸顯、道德品質滑坡等,嚴重妨礙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另一嚴重後果在於,應試教育現象看似重視智力教育,但大部分時間都在重複做題或背標準答案,其智力教育也必然是片面的。
  第三,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不夠。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關鍵在於對學生創新性思維方式的培養。一個人只有具備創新性思維方式,才能提高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當前我國中小學普遍採用的題海戰術不僅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且還導致學生思維僵化、創新品格缺失。長此以往,這必然會影響我國國民整體素質和民族創新能力的提高。
  總之,我國中小學推進素質教育的總體狀況不容樂觀,集中體現在學生的升學壓力過大,學業負擔過重。一些地方或學校仍以「分數」作為其教育教學的核心。「分數」不僅成為評價學生的根本標準,也成為評價教師的根本標準,還成為決定學校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標準。這種情形使得中小學教育過分功利化,教育過程中各種人際關係不同程度地被異化,中小學生普遍感到不快樂,聲稱恨老師、恨學校者眾多,校園極端事件時有發生。
  
  二、體制性障礙是素質教育難以推進的深層原因
  
  通過多年的研究與實踐,素質教育思想已日益深入人心,素質教育的實踐模式正處在積極探索和建設之中;但素質教育是一個「老問題、大問題、難問題」[2],這也成為業內人士的共識。我國的傳統文化、社會環境、獨生子女政策、教育系統內外的體制機制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其中體制最為根本,是素質教育難以推進的深層次原因。正如周濟部長所說: 「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一些制約素質教育推進的體制性障礙尚未消除。」[3]
  
  (一)外生性體制障礙
  對中小學推進素質教育有制約作用的外生性體制性障礙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第一,城鄉二元結構。我國長期以來存在的城鄉二元結構造成了城鄉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巨大差異,同時也造成了城鄉居民在福利待遇和社會保障方面的巨大鴻溝。在這種非常現實的背景下,人們想通過上大學改變命運的願望十分強烈,導致升學競爭十分激烈。
  第二,社會用人制度。各行各業的用人標準缺乏科學定位,唯高學歷是追;就業崗位與需求缺乏必要的預測性和計劃性;勞動准入制度與就業培訓機制不夠成熟與健全。由於健全用人制度的缺席,社會用人方面的腐敗現象不可避免,人們追求高學歷的主要目的是摘得一塊就業與晉級的金字招牌。
  第三,教育投資體制。長期以來,我國政府對教育的總體投入不夠,並且在有限的教育投入中,地區之間、城鄉之間、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之間、名校與薄弱校之間差距較大,對教育的均衡發展很不利。另一方面,社會力量辦學的籌資渠道不暢,對教育資金使用的監督機制也不夠健全。
  第四,教育的外部管理體制。教育管理體制可相對區分為教育系統內部和外部的管理體制。教育的外部管理體制是指各級黨政部門對教育系統的管理體制。當前,我國基礎教育實施「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實際上也實行「以縣為主」的投入體制。管理與投入合二為一的體制在實際工作中的缺陷主要是縣與縣之間的財政狀況很不平衡,導致一些貧困地區的教育經費十分緊張。此外,有些縣市的黨政領導僅僅從自身「政績工程」的角度來管理教育,必然導致急功近利、片面追求升學率。有些縣市的人事組織部門在考慮一個縣的教育局長或一所學校校長的時候,仍然存在「官本位」與外行領導內行的情況。
  
  (二)內生性體制障礙
  教育系統自身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內生性體制性障礙,這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教育評價體制障礙。目前,符合素質教育精神的評價體制並未真正建立起來。在實地調研中,校長和教師們普遍認為, 「應試教育」愈演愈烈的最直接原因還是在於高考制度。高考指揮棒不僅「指揮」高中,左右初中,對小學甚至幼兒園的輻射或導引作用也很明顯;中考和中小學日常教育教學活動的評價都深受高考指揮棒的影響。
  第二,教育內部的管理體制障礙。教育系統內部存在的管理體制障礙主要包括:對教師的管理體制,對學生的管理體制,對德育工作的管理體制,對課程、教研與教學過程的管理體制等。比如:在新課改背景下,教育行政部門對課程和教材的管理就存在一定的體制性障礙,導致課程體系缺乏科學依據且繁雜,與之配套的教材版本繁多且與 經濟 利益相攪和,這種狀況使學校不堪重負,一些教師出現嚴重的職業焦慮,學生苦不堪言。
  第三,來自教育體系的障礙。健全的國民教育體系是順利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保證。在一個區域之內,在健全區域教育體系上也可以有所作為,以便素質教育在本區域內順利推進。我國當前的國民教育體系仍然帶有計劃經濟的烙印,各級各類教育的宏觀結構、專業結構、課程結構等還沒有形成銜接合理、四通八達的立交橋結構,不利於為我國的 現代 化建設事業提供多樣化的人才選擇,也不利於為人民群眾提供多樣化的教育選擇。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