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老師師德論文 注重師德研究 獻身教育事業

2023年10月01日

- txt下載


臨泉縣城南小學 杜秀芹
加強師德建設是時代的需要,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教師隊伍建設的關鍵。在未來的世界競爭中,只有高素質人才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要培養造就高質量、高規格的人才,就必須有優良的教育事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教師是推動教育發展的主體,肩負著光榮而神聖的使命。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必須把師德教育放在首位,教師的師德決定教師的素質,教師的素質又決定教育的質量,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有高質量的教育。因此,本人認為,從事教育,安身立命,一定要注重師德研究,做到「七個必須」。
一、必須愛崗敬業、獻身教育。
愛崗敬業、獻身教育是師德的基本要求。教師的職業平凡中見偉大,有苦也有樂,只有愛崗敬業,教師才能積極面對自身的社會責任和社會義務,才能自覺、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動中有所收穫。教師總體收入不高,獻身教育是一種精神境界,教師必須具有偉大的無私奉獻精神,付出艱辛的勞動,苦中有樂,樂在其中,在教學中不斷地奉獻、汲取、更新、升華,充分地享受照亮別人、充實自己的最大樂趣。正是這種成就感、幸福感,激勵著千千萬萬的教師不辭辛勞地為教育事業獻身。
二、必須有博愛思想,熱愛學生。
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核心。要熱愛學生,了解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不歧視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同時教師對學生的愛,也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係的博愛。這種愛是神聖的,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才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在老師的眼裡不應有教不好的孩子,愛學生就要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能用簡單粗暴的做法對待學生或歧視學生。應當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三、必須牢記使命,教書育人。
教書是途徑,育人是目的,教書育人是教師為塑造學生健康人格而展示自身人格的根本途徑,是教師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具體表現。因此,能否真正實現教育的目的,關鍵在於通過教書育人實踐來塑造教師群體的理想人格。「教育者」與「文化人」都擁有知識,區別就在於:教育者能從教學目標上認識知識的智能內涵、品格內涵和方法內涵,而不是把知識看作只是知識,從而通過教學,加強對學生進行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教育,把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結合起來。
四、必須更新觀念、努力創新。
傳統意義的傳道、授業、解惑是對為師者業務職能的概括,今天教師的角色正在發生變化,從「傳道」者轉向學習知識引路人,從「解惑」者轉向發現問題啟發人,從「授業」者轉向解決問題參與人。目前,一些教師常犯「三多三少」的毛病:對學生現狀看得多,學生髮展看的少;知識要求多,能力訓練少;分數看得多,實際才幹看得少。這種育人的觀念與知識經濟對人才的要求距離甚遠。「育人」不能一般地理解為培養學生,而是應把它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和社會環境中認識。教師一定要目中有人,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以明日建設者的素質和德才要求,指導今日的教育教學工作,千萬不能「重術輕人」。任何一名教師都不可能把學生步入社會後幾十年中所需要的知識都傳授給他們,但如果學生具備了自學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探求新知的能力、動手實踐的能力以及創造的激情與精神,同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就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終生受益不盡。所以教師要從以「教」為出發點轉變為以學生的「學」為出發點,教為學服務,教不是統治學生學、代替學生學,而是啟發學生學、引導學生學。課堂要成為學生學習的用武之地,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獲取知識、訓練能力、發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薰陶的場所。
五、必須轉變理念,注重差異。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要立足於學生的成長。因此教書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從大處著眼。有些教師受舊的教育理念的影響,習慣於只看眼前,不顧將來,以剝奪學生個性為代價換取教師的師道尊嚴,以犧牲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代價,過分苛求學生的成績,換取暫時的高分。事實表明,學習成績與創造力無明顯的聯繫。創造力有早晚、先後之分,越是有個性的人,創造力越突出,個性是創造的前提,把個性多樣性作為一種有價值的東西、一種財富來加以接受,我們就不會按成績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我們眼中就會沒有差生,只有差異。實施有差異的教育,實現有差異的發展。
  六、必須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師德的人格力量。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書育人,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范。教師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導師,他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質、學識學風上全面以身作則,自覺率先垂範,這才能真正為人師表。高尚的師德就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學生的影響是耳濡目染的、潛移默化的、受益終生的。「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範、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學生們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為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為舉止、音容笑貌、板書筆跡等。因此,可以說教師道德素質比教師文化素質更為重要。師德才是教師的靈魂,「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的規範,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特徵的體現。教師要模範履行師德規範,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響學生,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從而成為一個有公民意識的人,一個具有良好品行的人,一個真善美的人。教師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自強,以身作則,言行一致。要學生做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學生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在行動上為學生做出表率。
七、必須終身學習、不斷進取。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和技術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每個人都會面臨落伍的危險。有人研究過,認為一個科技人員應用知識的總量,大約只有20%是在傳統的學校學習中獲得的,其餘80%是在工作和生活中為適應需要而獲得的。在科學和技術發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經常處於學習狀態,人們的知識結構很快就會落後於實踐的要求。所以,教師必須轉變學習觀念,確立邊學邊干、邊干邊學、終身學習、不斷進取的觀念,堅持繼續學習,堅持終身受教育,與時俱進,不斷充實自己,才能獲得生存空間和自己的社會位置,實現自己作為教師的人身價值。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