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關於小學低段學生課外閱讀情況調查報告

2023年08月09日

- txt下載

  一、調查目的
  現代媒體雖然已經非常發達,但文獻仍然是知識的主要載體,閱讀也仍然是人們獲取知識的基本方式。
  對學生來說,閱讀的重要性更為明顯。閱讀是學生學習功課、接受新知識的主要途徑;而閱讀教學分課內、課外兩方面。課內閱讀為我們大家所熟知,那麼課外閱讀呢?原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凡是除了教科書以外什麼書也不讀的學生,在課堂上掌握的知識就非常淺,而且必然把全部負擔轉嫁到家庭作業上去,而由於家庭負擔過重,他們就勢必失去了課外閱讀時間,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因此,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搞好課外閱讀是開發學生智力、減輕學生負擔的重要手段。
  現階段,創書香校園,創書香班級正在各校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但真正的效果如何呢?學生是否熱愛閱讀?學生的閱讀量是否增加?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否提高?為了找出城鄉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差異,為了更好地加強課外閱讀的策略研究,提高課外閱讀的質量,特進行了此次調查活動。
  二、調查對象、方法及內容。
  (一)調查對象:
  小學三年級171名學生。
  (二)調查方法:
  本調查採用問卷調查、談話法。利用晨會,發放問卷調查,要求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填寫。發放調查問卷180份,回收180份,回收率100%。利用課間,與學生進行談話,了解情況。
  (三)調查內容:
  根據低段孩子的年齡特點,自編相應的題目進行問卷調查。如:你喜歡讀課外書嗎?你喜歡讀什麼樣的課外書?你經常讀課外書嗎?你每天讀多少時間的課外書?你父母贊同你買課外書嗎?雙休日你去圖書館看書嗎?你不能去圖書館看書的原因是什麼?等等。
  三、調查結果及結果分析。
  (一)調查結果。
  在對三年級171名學生的問卷調查反饋結果如下:大部分學生非常喜歡讀課外書,但也有3.2% 的學生不喜歡讀課外書。學生讀課外書的時間,經常讀的占74.2% ,偶爾讀的占25.8%;每天讀1小時的占總數的37.6% ,讀半小時的有46.2% ,而不到半小時的有16.2% 。認為讀課外書對自己有幫助的占100%。父母贊同孩子讀課外書的占96.8% ,但也有3.2% 的家長不贊同孩子讀課外書。雙休日去圖書館看書的有52.7%,不去的占47.3% ,原因96.8% 的學生是家長沒時間陪。學生的藏書量,10本以內的占39.8% ,10本20本之間的占23.7%,20本以上的有36.6%。學生讀的課外書種類,漫畫類占59.1%,文學類占47.3%,科普類占21.5% 。
  (二)調查結果分析:
  通過調查發現我校自創書香班級以來,同學們已基本養成了讀課外書的好習慣。但也不得不看到,學生還並沒有真正與課外書交上朋友。部分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並不濃,許多小學生是在老師和家長的督促下進行課外閱讀的。經調查發現他們情願在課餘時間做遊戲,看動畫片。部分家長並不同意給孩子買課外書。更沒時間帶孩子去圖書館看書。在他們的心目中能自覺完成家庭作業的孩子,就是一個乖孩子。還有課外閱讀涉及的範圍較小:在家長和小學生的頭腦中,一聽說要買課外書,80%的家長、學生買的是優秀作文籍。形成了優秀作文等於課外書籍這樣一種狹隘的概念。一部分學生只喜歡看漫畫類的書籍。學生課外閱讀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優秀名著、民間傳說、科幻讀物。
  四、調查反思。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自創書香校園、書香班級以來,雖然小學生課外閱讀情況已有所好轉,但離課程標準的要求還有很大的距離。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水平還有待於進一步的提高。因此,我認為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點燃興趣火花,激發閱讀慾望。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應重視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課外閱讀的內容安排、組織形式等儘可能地滿足於學生的心理、生理特徵,使學生樂讀、愛讀,使閱讀成為學生生活中的一種樂趣。具體做法如下:
  2、活動體驗法。開展與課外閱讀有關的活動,在有趣、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學生體會到課外閱讀的樂趣。如《寫家鄉的一處景物》,課前讓學生大量閱讀寫景散文,摘錄好詞好句,來幫助學生減輕作文的壓力,以課外促課內,相得益彰,體驗收穫的喜悅。.以此來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熱情。
  3、吸引注意法。根據學生的興趣,在學生生活空間內儘可能地提供有較大選擇餘地的閱讀材料。並把這些閱讀材料放到學生容易看到的地方,便於學生隨時閱讀。例如讓每個同學上學時都要帶一本自己喜歡的課外書,課間還要把書放在課桌上。當學生看到這些書的時候,注意力會很自然地被吸引過來,從而在不知不覺中進入閱讀狀態。
  (二)指導閱讀方法,提升閱讀能力。
  只有導之以法,學生閱讀起來才能如魚得水,順風行船。根據小學低段學生的特點,我認為可以做到如下幾點:
  1、讀一讀。孩子的好奇心十分強,教師應放手讓學生借閱最感興趣的、最想知道答案的圖書讓學生讀一讀。這樣,學生在無半點重負的潛意識中,不知不覺得愛上了課外書籍。課間十分鐘、課外活動時,細心的老師也可以和孩子們一起讀一讀課外書。
  2、劃一划 。 在愛讀的基礎上,指導學生用簡單的符號劃出自認為優美的詞句,欣賞、誦讀、學生樂而為之,效果不錯。
  3、查一查。 怎麼知道學生所劃詞句是否美呢?可以採用指名讀、開火車讀等方法來檢查,教師加以評判後,讓全班同學互相交換書本,讀別人已劃出的妙詞佳句。這樣做,學生鑑別優美詞句的能力就會很快提高。
  4、摘一摘。 字詞句的積累非常重要。我們可要求學生每天摘抄一兩個最感興趣的詞句,做到邊抄邊讀。這樣即使學生逐步養成邊讀邊記的好習慣,又能滲透寫讀書筆記的方法。
  5、評一評。 對於小孩子來說,表揚,獎勵是最好的辦法。 我們可在 學習園地中開闢好詞佳句欄,每周貼換一次學生從課外讀物中搜集到的精美詞句,並對他們的積累給予評價。學生有了充分展示語言成果的舞台,其閱讀興趣、閱讀水平都會逐步提高。
  6、講一講。 隨著學生閱讀量的增加,口頭表達能力的增強,可專門進行講故事比賽、演講會等。比賽時,可根據學生各自的特點,先講已讀過的故事,再根據所提供的圖畫讓他們編故事,還可以戴著頭飾分角色自編自演故事等。這種形式,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可開發他們的創新思維。
  (三)拓展閱讀量,積累知識。
  1.推薦書籍,引導課外閱讀。課內外結合,向學生推薦書籍。如學習了課文《陶罐和鐵罐》,老師可告訴學生這篇課文是根據《伊索寓言》中的一個故事改編的,裡面還有很多精彩、有趣的故事;學習了《醜小鴨》,我們便可向學生推薦《安徒生童話選》……這樣課內外結合,增長了學生的見識,培養了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對讀書樂在其中。
  2.建立圖書角,借閱書籍。要求每一個學生至少貢獻出2本自己喜愛的圖書,並給每本圖書編號,列印好目錄,放在圖書架上。制定借閱制度,自己製作圖書借閱證,每周評選出借閱圖書最多的小讀者。當然圖書的內容都要教師好好把關,既要健康又要文學性強。 此外,我們還可以鼓勵他們到學校圖書館借書來讀。
  3.美文交流,提高認識。每天的10分鐘晨會時間,老師可選擇精彩內容讀給孩子們聽,然後進行交流。可以評論朗讀者的朗讀水平,可以說自己的感想,可以交流文章的寫法,還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在受到美的情感的陶冶的同時,提升每個孩子的思想認識。
  總之,課外閱讀有助於學生開闊視野,提高表達能力,促進學生思維、心理品質的成長。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積極拓展渠道,為學生的課外閱讀保駕護航。讓書香滋潤每個學生的心田,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愛讀書的好少年。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