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兒童教育應以兒童天性發展為依據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一、教育的本質是促進兒童發展
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培養人”是教育與其他社會活動的本質區別。那麼,教育要培養什麼樣的人?又該如何培養人?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影響到教育者的教育觀念與教育行為,進而影響著兒童的成長與發展。
長期以來,社會本位論在我國教育界具有相當廣泛的影響。這種觀點從“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視角來理解教育的本質,非常重視對受教育者的“培養”。學校要依據社會發展對各類人才的需要,制定相應的人才培養目標,再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將受教育者塑造成符合社會需要的人。作為一種社會活動,教育與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之間存在相當複雜的關係,不斷發展的社會必然會對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並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教育的發展。從這一角度看,成人在教育兒童時必須為兒童的將來著想,要考慮兒童長大之後能否適應社會生活?能否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
在這種觀點的影響下,為了使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急不可待地讓孩子學習各種在將來的生活中可能“有用的”知識、技能。為了孩子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不惜犧牲孩子的快樂童年。在這種追逐功利化教育目標的潮流中,承擔兒童教育重任的學校也未能免俗。“應試”成為學校教育的核心任務,“升學率”成為衡量學校教育質量的硬性指標,“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全面提高兒童的素質水平”成為一句空洞的教育口號。
上述觀點誇大了社會對教育的制約作用,過分強調兒童對社會的被動適應,將兒童的學習指向遙遠的將來,忽視了兒童當下的生活經驗與體驗,忽視了對兒童健全人格的培養。“把教育作為社會的一種工具,以工具來要求教育,泯滅了教育自身的特性。”
這種“無兒童”的教育,導致求知慾最旺盛的兒童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造就出一批“早衰的”兒童。
從本源來看,教育這種社會實踐活動從產生之日起就承擔著雙重任務:一方面要促進兒童的發展,另一方面要為社會培養人才。在這兩者之中,促進兒童的身心發展應當是首要任務。如果沒有兒童的健康成長,就談不上合格社會成員的養成。“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兒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
兒童不同於成人,其身心發展具有自身的特點與規律。兒童的發展與社會需要之間並不總是一致的,這就要求教育者妥善處理二者之間的關係。
從科學發展觀的角度分析,教育應當以人為本,促進受教育者的全面、自由發展,進而提高全體人民的素質,並在此基礎之上促進社會的全面發展。在兒童教育中,貫徹“以人為本”精神的具體表現就是將“育人”作為教育活動的核心目標,將促進兒童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作為教育的本質要求。
為了實現這個育人目標,教育者應當關心人、了解人、研究人。因此,兒童教育的視野中必須“有兒童”,必須對兒童有科學的認識。
兒童教育的對象是正在發展中的兒童。“發展通常是指個體從胚胎髮育、出生、成熟、衰老至死亡的整個生命進程中所發生的一系列身體和心理變化。”個體的身心變化有固定的程序,是不可逆的。
人們通常將兒童的發展分為生理髮展、認知發展、人格發展與社會性發展幾個方面。兒童正處於個體生命的早期,其發展的首要任務指向生命的生長和成熟,這是兒童身體各系統、器官的發育及功能的發展。這種生理髮展的程序與時間表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在沒有特殊干擾的情況下,兒童身體的發育與成熟會隨著生命的成長自動地展開。兒童在認知、人格及社會性方面的發展則是兒童個體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要受到個體遺傳素質和其他先天素質的制約。也就是說,社會環境和教育確實會影響兒童認知、人格及社會性的發展,但這種影響不是無條件、無限制的。“人的成長是通過本身的力量,通過人的本性的力量”,社會環境與教育只是影響兒童發展的外部條件。
二、兒童發展的內在根基是天性
兒童是源於自然的生命存在。作為一個自然人,兒童從父輩那裡繼承了人的解剖生理結構及其功能,獲得了複雜的人的本能體系。兒童生來具有聲、色、嗅、味等生理本能,具有趨利避害、趨樂避苦等自我保護的行為傾向,還具有感知、探究、好奇、模仿等心理特性。這些與生俱來的生理心理要素、結構和功能就是兒童的天性,它是兒童保持自然生命的物質基礎,也是兒童成長、發展成為一個真正的合格社會成員的內在根基。
兒童的“生長是由於內在生命潛力的發展,使生命力量呈現出來,他的生命力就是按照遺傳確定的生物學的規律發展起來的”。發育生物學的研究表明:兒童的成長過程復演了人類種系的發育模式,兒童自然生命的發展遵循著由遺傳基因決定的生物學規律,人力難以控制。隨著時間的推移,處於潛伏狀態的生命力逐漸顯現,兒童的自然生命不斷發育、成熟。作為外部條件,社會環境與教育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兒童的發展水平、發展速度,但不能決定其發展的程序、具體時間與方式。
兒童先天的特性為其出生後形成正常人的心理特徵、社會性行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兒童出生之後,生存的需要促使兒童主動與周圍環境中的人、事、物相互作用,隨著兒童身體、大腦和神經系統的逐步成熟,他們的心理和社會行為循著“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向高級、由不分化向分化”的順序發展。可見,兒童身心發展的順序、時間節點都有內在的依據,這個依據就是兒童的天性。“天性是人成長的內部依據,是人之所以在不斷成長、不斷自我否定和自我發展中依然保持自身的根據。”天性是兒童的社會生命、精神生命發展的內在根基。沒有這個基礎,兒童根本就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
天性具有先天性,可以主動發展。兒童的天性源於自然,是人類自然進化的產物。“種子如果種在地下,它便會向下生出根芽,向上長出嫩枝,嫩枝憑著它們的天生的力量,日後便可以長成枝條與樹葉,垂著綠蔭,點綴著花兒與果實。所以,我們不必從外面拿什麼東西給一個人,只需把那暗藏在身內的固有的東西揭開和揭露出來,並重視每個個別的因素就夠了。”
兒童生來就蘊藏著各種能力和力量的萌芽,它們都渴望得到發展。兒童的天性依據特定的規律發展著自己,就如同地下的種子會自己生長成美麗的花朵一樣。天性發展的動力來源於兒童自身的內部力量,而不是外部世界的東西。只要外部條件適宜,兒童的天性就會循著自身的內在規律自然成長。
天性具有非人為性,可以循序發展。天性的發展遵循自然的法則,人力難以控制,更不能壓制。比如,趨樂避苦、趨利避害的行為傾向就是兒童的一種天賦慾望,兒童在潛意識中總把維持生存、保存生命作為自己的最基本需要。出於保存自我的需要,每個人都有利己之心或自利之心,這是一個人自愛的表現。植物的生長具有固定的順序,要經歷萌芽、生長、開花、結果等不同階段,在每個階段都表現出各自的特點。與之相似,兒童天性的發展也具有固定的內在順序,不同年齡兒童的身心發展表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點。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在天性中包含了兒童多方面的內在需要,正是這些內在需要構成了兒童發展的動力來源。如果教育與兒童的需要之間存在根本的對立和矛盾,那麼就很難取得預期的教育效果。因此,兒童教育要儘可能符合兒童天性發展的內在邏輯,要儘可能調動兒童天性中的積極因素。
三、天性的發展需要適宜的教育
適宜的教育要求教育者在合適的時間、選擇合適的內容、採用合適的方式引導兒童成長。能否遵循天性發展規律是判斷教育適宜與否的標準。我們通常從如下兩方面衡量兒童教育的適宜程度:一是教育與兒童的年齡階段特徵是否相適應?兒童天性的發展存在一個普遍的、可以預知的順序與時間表。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天性發展的任務各有側重。
比如,學前兒童的身體和心理都處於最初的發育期,他們的主導活動是遊戲。在遊戲過程中,學前兒童的天性可以得到最好的展現。到了學齡期,兒童的身心發展逐漸成熟,專門化的學習活動越來越成為他們的主導活動。因此,教育者應根據兒童發展的年齡特徵創設相應的學習環境,引導兒童積累相應的學習經驗。二是教育與兒童的個體差異是否相適應?每個兒童生活於不同的家庭、社區環境中,每個兒童都有獨特的成長經歷、發展速度與發展水平,他們在性格特徵、學習風格、能力傾向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教育者應充分考慮兒童之間的差異,有針對性地施加教育影響。
那麼,如何實施適宜的教育呢?首先,教育要回歸兒童的生活。兒童的發展與兒童的生活是同一個過程,兒童“總是不停地‘進入生活’,不停地變成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兒童的天性得以完全展示,兒童的身心得以不斷發展。也是在現實生活中,兒童逐漸長大,成為一個真實意義上的人。兒童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促進兒童的發展,兒童是在自己的生活過程中以自己的方式長大的。因此,兒童教育與兒童的生活就統一在兒童的發展之中。兒童在自己的生活中接受教育的影響,教育則在兒童的生活過程中展開。兒童教育理應為兒童創造美好的生活。
“童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時期,它不是為未來生活做準備的,而是真正的、光彩奪目的一段獨特的、不可再現的生活。”
兒童教育回歸兒童的生活,就是要讓兒童過上本該屬於他們自己的童年生活,使童年充滿歡欣和樂趣,要用遊戲填滿兒童的生活時間,要讓自由占據兒童的生活空間。兒童教育只有走進並立足於兒童當下的生活,才能體現教育的人本意識和生命意識,體現教育對兒童發展過程的關注。
適宜的教育要等待最佳的時機。兒童的發展就像植物的生長一樣,是一件自然內發的事情。發展著的是兒童自己,教師只能從外部促進兒童的發展。真正的教育要順應兒童的天性因人施教,也就是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教育。所以,“應當將等待這一概念作為兒童教育學的一個重要範疇來看待。對於兒童教育我們必須學會等待”。急功近利的教育只能損害兒童的身心健康,毀壞他們童年的幸福生活。
適宜的教育要選擇合適的內容。第一,兒童教育的內容要與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相適宜。首先,要從群體的角度關注兒童。教師要熟悉不同年齡段兒童在身心發展上表現出來一般的、典型的特徵。
其次,要從個體的角度關注兒童。每個兒童的身心發展都具有自己的特點,存在著差異性。教師要了解兒童的身心發展狀況,了解兒童的需要、興趣、能力傾向以及現有的經驗水平。第二,兒童教育的內容要與兒童所處的社會文化相適宜。在不同的社會文化中,人們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行為習慣等方面都有顯著差異。這種社會文化環境構成了兒童成長的背景,他們在需要、興趣等方面表現出來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社會文化的影響。兒童教育的內容必然要對社會文化做出反映,使教育內容的發展與文化的發展相適宜。
適宜的教育還要採用恰當的方法。好奇、愛玩、受情緒左右是兒童的天性。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特點,採用生動有趣的教育方法引導兒童。“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當兒童的學習興趣被激發起來時,他們必然會愉快主動地進入學習狀態,他們就能像沐浴時雨春風的幼苗一樣舒展成長。
總之,天性的發展離不開教育的影響,但教育的目的絕不是改變兒童的天性。“我堅持任何教育改革必須依據人的天性。人本身必須成為教育的中心。”因此,兒童教育要以兒童的天性為依據,教育應當對兒童的天性保持敬畏。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