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湖南省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專項規劃

2023年11月13日

- txt下載

湖南省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專項規劃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湖南省建設教育強省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湖南省建設教育強省「十二五」規劃》的要求,結合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義務教育發展實際,制訂本規劃。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落實建設教育強省戰略,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理順義務教育辦學體制,改善農村學校、城鎮薄弱學校辦學條件,建立和完善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機制,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切實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二、實施原則
1、政府統籌原則。義務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必須堅持政府統籌原則。省人民政府負責制定全省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宏觀政策和整體規劃,統籌推進全省區域之間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市州人民政府制定本地總體實施規劃和政策措施,理順市州、縣市區兩級義務教育辦學體制,統籌推進轄區縣域間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縣級人民政府結合轄區實際,提出本地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目標、任務,統籌推進轄區內義務教育城鄉之間、校際之間均衡發展。各級政府要統籌相關部門,履行各自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職責,共同推進區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2、以縣為主原則。縣級人民政府應當依法履行義務教育主體工作職責,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對縣域範圍內的教育投入、資源配置、師資調配和其他教育資源實施區域統籌,按經濟發展水平、教育發展基礎以及均衡發展的硬性需求合理分配教育資源,有效抑制縣域內的發展差距,積極協調縣域之間的發展關係,不斷提升縣域義務教育發展活力,實現動態的區域協調發展。
3、弱勢補償原則。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應當在公正平等原則的基礎上實行弱勢補償,給予社會處境不利的地區、學校和群體以額外的教育補償和關懷,不斷縮小區域之間、校際之間、受教育群體之間的教育差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優先扶持薄弱學校,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提升薄弱學校辦學水平。公共教育資源應向農村地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傾斜,保障其實施義務教育,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高全省義務教育整體水平。
4、分步實施原則。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面臨的問題具有區域性、多樣性特徵,同步整體推進難度大,要因地制宜,分步分期實施。各級政府應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教育發展基礎,尊重客觀規律,在保證總體目標不變、辦學標準不降的基礎上,堅持全面規劃,因地制宜,分步實施,區域推進,逐步提高。
三、發展目標
總體目標是:義務教育學校條件建設不斷加強,到2015年全省完全小學以上的義務教育學校達到合格學校要求,城鎮大班額現象明顯緩解,學科、骨幹教師配備大體均衡,通過信息化手段初步實現全省優質教學資源全覆蓋;到2020年全省非完全小學和教學點基本達到合格學校要求,骨幹教師配備基本均衡,逐步實行小班化教學,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體系基本建立,保障特殊群體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權利,縣域之間、城鄉之間和校際之間的教育差距相對較小。
階段目標是:到2012年,全省義務教育學校班額初中控制在55人以內,小學控制在50人以內;基本建成涵蓋各學段、各學科、各版本教材教學資源庫,50%以上的縣(市、區)和學校共享優質公共教學資源。
到2015年,全省100%的縣(市、區)完全小學以上義務教育學校完成合格學校建設;班額小學不超過45人,初中不超過50人;學科教師基本配齊,骨幹教師大體均衡;構建省、市、縣、校四級教學資源共建共享體系,實現公共優質教學資源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80%。
到2020年,全省100%的縣(市、區)非完全小學和教學點完成合格學校建設;50%的邊遠艱苦農村地區義務教育學校基本完成教師周轉宿舍建設任務;學科教師配齊配足,骨幹教師基本均衡;班額達到國家規定標準,逐步實行小班化教學;建成學科全覆蓋、資源更新快、使用更便捷的管理服務平台和教學資源庫,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保證有就學能力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入學。
完全小學和初中合格學校建設年度目標:2010年,全省7個縣(市、區)完成合格學校建設任務;2011年,全省13個縣(市、區)完成合格學校建設任務;2012年,全省43個縣(市、區)完成合格學校建設任務;2013年,全省10個縣(市、區)完成合格學校建設任務;2014年,全省5個縣(市、區)完成合格學校建設任務;2015年,全省45個縣(市、區)完成合格學校建設任務。
非完全小學和教學點建設年度目標:2016年前,全省34個縣(市、區)完成合格學校建設任務;2017年,全省3個縣(市、區)完成合格學校建設任務;2018年,全省12個縣(市、區)完成合格學校建設任務;2019年,全省6個縣(市、區)完成合格學校建設任務;2020年,全省68個縣(市、區)完成合格學校建設任務;
教師周轉房建設年度目標:2010-2015年,全省30%的縣(市)完成教師周轉宿舍建設任務;2016-2020年,全省50%的縣(市)完成教師周轉宿舍建設任務。
四、主要任務
(一)加強義務教育學校條件建設
1、加快合格學校建設。各地要按照《湖南省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標準》和義務教育合格學校建設規劃的要求,統一部署,分區規劃,分步實施,逐年推進。要將合格學校建設作為建設重點,將其與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初中改造、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等國家重大項目統籌實施,提高學校建設綜合效益。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應以配套建設為重點,加強功能教室、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學生生活設施配套建設,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城市義務教育學校條件建設應以生均資源達標為重點,實現學生學位、功能教室和教育教學設施達標,學校不得舉辦學前教育機構,擠占義務教育資源。在城鄉學校條件建設中,應優先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優先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
2、實施標準化學校建設。各地要在全面完成合格學校建設的基礎上,認真總結合格學校建設經驗,積極創造條件,考慮發展需要,更高標準規劃學校建設,進一步加強義務教育學校條件建設,保證義務教育學校達到國家和省規定的學校建設標準和條件裝備標準。
3、啟動農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建設。各級人民政府要將農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建設納入合格學校和標準化學校建設範疇,堅持周轉宿舍產權歸學校所有、教師在校工作期間使用的基本原則,認真做好周轉宿舍建設的規劃與實施。
(二)實施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
1、規範學校布局調整程序。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要根據城鄉人口變化和城鎮化進程,適時制定義務教育學校建設和布局調整規劃,並報同級人大審議通過後實施。城鎮居民小區應按照城鄉規劃、義務教育學校設置規劃的要求,配套設置相應規模的學校,並與居民區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投入使用。依法保障學校建設用地。
2、合理布局義務教育學校。各級政府要為轄區內適齡兒童少年,包括進城務工隨遷子女提供足夠的公辦義務教育學位。學校布局應實行縣級統籌,整體規劃,按學生就近入學要求設置義務教育學校,城市小學、初中分別按服務半徑1.5公里和2公里設立,農村小學、初中分別按服務半徑2.5公里和3公里設立;農村學校超過服務半徑設立的,當地政府應為學生提供寄宿生活條件,或者在道路安全具有保障的前提下,為學生提供規範的交通服務,方便區域內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在地方政府提供適齡兒童少年就近入學足夠公辦學位的前提下,可以適度發展民辦教育,滿足人民群眾選擇的需求。
(三)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
1、推進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省、縣兩級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義務教育發展城鄉一體化機制,在財政撥款、學校建設、教育資源配置等方面向農村傾斜,整體提高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和水平。縣級人民政府要根據縣域內義務教育辦學實際,採取同層次學校之間結對扶持、聯合辦學和兼并重組等多種形式,統籌安排義務教育優質資源,促進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城區要加強公辦初中建設,農村要重視非完全小學和教學點建設,將其納入質量較好學校統一管理。鼓勵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口援建農村學校、薄弱學校。各級人民政府不得利用財政性資金集中建設或支持少數超標準學校和示範學校。
2、建立健全教師均衡配置機制。縣市區要定期提出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編制調整方案,保證新增教師優先滿足農村學校需求,提高農村學校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比例,逐步縮小城鄉師資隊伍差距。建立骨幹教師培養認定製度,培養名額向農村學校傾斜,並將骨幹教師按學科需要統一均衡配備到校,充分發揮骨幹教師在學校學科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中的帶頭作用。實行縣(區)域內教師、校長交流制度和工作任期制度,建立城鄉學校校長、教師交流服務制度,以校長、教師流動推進師資配置的動態平衡。城鎮學校教師晉升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參評特級教師和縣級以上優秀教師,應有農村學校服務經歷,服務時間不少於1年;已評定的特級教師和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應定期到農村學校服務;鼓勵引導農村學校校長、教師定向到城市學校交流服務。
3、加強義務教育信息化建設。各地要加強基於信息技術環境的課程資源建設,建立課程資源開發與共享機制,發揮學科教師在資源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建立學科教學資源庫,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和方式實現優質教育資源校際、城鄉和區域之間共享;學校要結合實際以多媒體教室、衛星接收和光碟播放三種模式實現「班班通」,有條件的地方實現網際網路終端進教室;建立學校信息技術持續發展應用機制,創建區域、學校、教師遠程交流合作機制,加強城鄉之間、校際之間、教師之間的遠程互動,廣泛開展教學教研協作活動,促進區域義務教育共同發展,提高義務教育辦學整體水平。
(四)提高義務教育教學質量
1、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義務教育學校要建立和完善教育教學制度,規範常規教學管理,深入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創建民主、輕鬆、和諧的師生關係,營造利於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張揚的教學氛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要積極開展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實踐與探索,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有效整合,充分發揮信息技術手段在突破教學重點、難點過程中的積極作用,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提高學生適應現代信息社會發展的能力。加強教育教學研究工作,創新校本教研形式,農村地區可以鄉鎮為單位,或多個鄉鎮聯合組成校本教研協作體,分校、分區域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共同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區域內義務教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
2、加強人文校園建設。義務教育學校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根據學生身心特點和多樣化、個性化發展需要,建設並形成鮮明特色的課程文化、制度文化和環境文化,豐富教育資源,提高教學質量,辦出學校特色;組織開展各種各樣的文化教育活動,如平安校園創建活動,切實加強校園公共安全,結合傳統節日、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開展特色鮮明、有吸引力、感染力的專題教育活動,支持學生成立志願者、科技創新、文藝與體育等社團組織,營造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提高學生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特長發展。縣級人民政府要統籌區域內人文、自然、科技、文藝、體育等相關資源,制定各類教育資源綜合管理使用辦法,積極為義務教育學校開展各類文化教育活動創造條件、提供服務。
3、建立健全質量評價體系。建立省、市(州)、縣三級義務教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制定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標準,實行分級管理,分級評價。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對市州義務教育質量進行評價,市州教育行政部門對縣(市、區)義務教育質量進行評價,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對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進行評價。要對質量評價結果進行合理運用,省、市級教育部門應將評價結果作為教育獎勵經費、評先評優、教育行政負責人考核的重要依據,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應將評價結果作為學校建設和管理、校長調配的依據,但不得按評價結果給學校排名,更不得與學生評價掛鈎。
(五)保障特殊群體平等受教育機會
各地要切實保障殘疾兒童少年、農村留守兒童、貧困家庭學生、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基本權利和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機會。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特殊教育學校建設和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工作,加大特殊教育經費投入和教師培養培訓力度,整合有關部門資源,統籌殘疾人教育、康復和職業技術培訓,提高特殊教育學校綜合效益。到2012年,每個市州都要建成一所容盲、聾、培智教育為一體的中心特殊教育學校;到2015年,30萬人以上、殘疾人少年較多的縣市應建有一所特殊教育學校,
五、保障措施
1、加強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領導。各級人民政府要成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對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的領導。領導小組每年至少召開兩次會議,研究推進工作,探討存在問題,提出針對性政策措施,進行統籌指導、部署推動。各級政府要明確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職責,制定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規劃,分年度分階段實施。
2、全面落實義務教育經費政策。依法落實教育經費「三個增長」和新增教育經費主要用於農村義務教育的規定。依法落實各市州、縣市區預算內教育經費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例必須保證每年同口徑提高1-2個百分點,各級財政每年超收部分,按不低於年初確定的教育經費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例用於教育。切實保證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教育專項、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等上級轉移支付資金全額用於農村(含縣鎮)義務教育。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按照實際繳納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三稅稅費的3%和2%徵收,且不得抵頂教育事業性撥款。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和城市維護建設稅按照省人民政府規定的比例專項用於城市(含縣鎮)義務教育設施建設。切實落實教師繼續教育經常性經費不低於教職工工資總額的1.5%。逐步提高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標準,辦學規模較小的學校要給予傾斜,落實農村寄宿生生活補助。進一步增加對國家和省開發扶貧縣、財政困難縣、民族自治縣的投入,促進農村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3、規範義務教育辦學行為。義務教育要堅持以縣級人民政府為主管理。義務教育學校主要由縣市區人民政府舉辦,市州人民政府直接舉辦的義務教育學校要逐步移交縣市區人民政府舉辦。市州人民政府舉辦的完全中學和省級公辦示範性高中的完全中學要嚴格實行高初中剝離,剝離出的初中資源要整體移交縣市區人民政府統籌,不得將其改為民辦初中;進一步規範原剝離改制的民辦初中,一般應依法將其規範為完全公辦初中。公辦示範性普通高中不得參與舉辦民辦初中,嚴禁以公辦示範性高中校名冠名公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義務教育階段不得設置重點學校和重點班,嚴禁以各種學科類實驗班名義招生,不得以各種名義舉行入學考試,不得舉辦或參與舉辦以選拔生源為目的的各類培訓班,嚴禁以各種名義收取擇校費或將捐資助學與擇校掛鈎。
4、改革義務教育教師管理體制。各地要建立健全義務教育教師管理制度,建立教師培養培訓長效機制,按新課程標準逐步配齊配足學科專任教師,逐步建立一支年齡、學歷、職稱、專業結構合理、思想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教師隊伍。繼續實行初中起點5年制專科小學教師公費定向培養計劃,省本級開展初中起點本科小學教師公費定向培養試點;繼續實施國家和省級農村教師特崗計劃,逐步擴大特崗計劃規模,鼓勵支持市州實施本地特崗計劃;鼓勵師範院校優秀學生頂崗實習。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在教師總編制內統一調配教師到校,未經教育行政部門批准,任何單位不得借調在職在崗教師,嚴禁聘請代課教師。要統籌管理城鄉教師編制,並適當向農村學校傾斜;根據農村教師年齡、學科和素質結構需要,採取退一補一辦法適時補充教師;嚴格執行預留省級定向培養小學教師和特崗教師編制規定。各地根據實際,逐步提高農村教師績效工資水平,有條件的縣市區對農村邊遠地區教師發放特殊津補貼,繼續實行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特殊崗位津貼制度;農村教師評優評先比例要高於農村教師占全體教師比例;在農村學校連續任教15年參評高級職務和連續任教20年參評特級教師時,突出實際工作業績,論文不作公開發表要求。
5、建立健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監督檢查機制。各地要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列為人大義務教育執法檢查的重點內容之一。省政府教育督導室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督導評估指標體系,並將經費保障程度和學校發展均衡度作為重點,定期公布縣市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進展情況。市州政府教育督導部門對縣級人民政府和同級政府有關部門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定期開展督導評估,將督導評估結果向社會公布,並作為地方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領導幹部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對轄區內義務教育學校間的差距進行逐校監測和分析,並採取措施促進均衡發展。要對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成效顯著的地區、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對未按規定落實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政策,或者有違均衡發展規定行為的,要依法依規追究有關政府、部門及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6、創新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推進方式。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各地要結合實際,實行整體規劃、重點突破、梯次推進。要堅持以育人為根本、條件建設為基礎、師資建設為關鍵、質量提升為內涵、教學現代化為途徑的工作思路,實施省級政府整體規劃,縣域均衡為突破口,分區規劃,分步實施,按照三類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地區分類指導,梯次推進,最終實現省域內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地區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中的積極作用,以縣(市、區)為單位整體推進義務教育學校信息化建設,通過校校通寬頻、班班通網絡建設,通過天網地網合一,建設省、市、縣、校四級互聯互通的絡體系,通過遠程方式縮短時空距離,實現全省義務教育信息資源共建共享,以信息化促進教育現代化,加快推進全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