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他辭掉高薪工作,帶14歲厭學兒子游中國:家有10套學區房,也不如有個好爸爸

2023年08月27日

- txt下載

作者丨小樹媽媽
來源丨小樹媽媽
ID丨tree2050
去年,一位爸爸辭工作,帶著 14 歲厭學的兒子全國旅遊的新聞在網上引起不少的爭議。
這位爸爸之前因為忙於工作,對兒子疏於管教,把他交給了自己的岳母照顧。
轉眼孩子到了青春期,開始越來越任性叛逆,不聽家長管教,不想上學,因為作業和父母撒謊……
爸爸開始反思自己,決定讓孩子休學1年,自己也辭掉工作,陪孩子全國旅遊。
他們開著房車,從遼寧丹東出發,途經山海關、洛陽、西安等地,朝著雲南麗江出發,總行程 1 萬多公里。
爸爸的想法是,如果孩子不能讀萬卷書,自己就帶孩子行萬里路。
自己跟孩子朝夕相處,可以教孩子做飯、給孩子講相關城市的風土人情、也能跟孩子一起解決旅途中的各種問題。
旅途中遇到過很多困難,父子倆也吃了不少苦。爸爸希望這樣的「相依為命」式的陪伴,能夠重新修復與孩子的關係。
前幾天,我看到了這則新聞的後續,父子二人已經回到了家裡,孩子跟家裡的每一位親人擁抱。
孩子表示:
「第一次離開家這麼久,真的體會到了家人的愛是需要珍惜的。
我現在開始知道,學習不止是為了學歷,更多的是家人希望我是一個有學識正直的人,我不想讓家人失望,就算學習很苦,我也會逼著自己吃這個苦。」
經過50多天的旅行,原本叛逆厭學的兒子,慢慢地軟化了下來,希望重新回到學校。
事情暫時有了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但是卻還是值得深思。
我們都說教育是講因果的,孩子現在的叛逆和厭學,跟父母的缺位之間,其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好在這位父親及時醒悟,開始用行動彌補裂痕。
雖然孩子未來怎樣尚未可知,但是從這一路上孩子的轉變可以看出,爸爸對孩子的影響非常重要。
很多家庭中,都是媽媽或老人承擔了大部分的教育責任。但實際上,父親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
心理學家弗洛姆說過:父親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爸爸陪伴孩子的質量,甚至影響著他的整個人生。
爸爸帶的孩子,往往更聰明
世衛組織表明:每天和爸爸相處兩個小時以上的孩子,智商會更高。
真是如此嗎?
之前看過一部 BBC 紀錄片叫《父親的生物學意義》,片中花了 50 年的時間跟蹤調查了 11000 名孩子,最終得到的結果是:
有爸爸帶的孩子,在語言、獨立性等方面表現會更突出。
因為爸爸和媽媽的陪伴,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模式。
同樣是跟幼兒說話,媽媽會自覺換成「兒童語」,孩子只需要接受或拒絕就可以,而爸爸則喜歡用複雜、陌生的單詞、長句和孩子交流。
根據蘇聯著名教育家維果斯基提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
在孩子潛能範圍內的,提供帶有難度的內容,他們的知識將獲得更好的增長。
爸爸無形中給孩子提供了更多新鮮的詞彙和句式,讓大腦的語言中樞發揮得更好。
比起媽媽帶娃的溫柔細膩,爸爸帶起娃來明顯就非常野。
他們會和孩子一起嬉戲打鬧,玩一些有點刺激的遊戲,比如摔跤、探秘、捉迷藏等。
和爸爸的打鬧中,孩子會學會如何協調自己的身體以及控制情緒,讓大腦越發活躍。
美國《神經影像學》曾報告說:
運動能對人的大腦結構產生中重大影響。
這種早期運動無形中刺激腦細胞「生長」和「擴容」,記憶力、專注力、反應力都會大大提高,變得越來越聰明。
爸爸帶的孩子,性格更健全
心理學家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說:
母親代表大自然、大地與海洋,是我們的故鄉。
父親則代表人類生存的另一個極端:
思想的世界,法律、秩序和紀律等事物的世界。
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性格發育上,爸爸有著幾個獨特的優勢,是媽媽無法替代的。
▍安全感: 
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
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礎,孩子有安全感,才能有自信和自尊,才能與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際關係。
這種安全感,是由兩部分構成的——媽媽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和愛,而爸爸讓孩子感受到的是力量和依靠。
在電影《完美的世界》中,男孩菲利普成長在一個只有女性的家庭中,他習慣了媽媽為自己做好一切,性格軟弱,缺乏主見,經常被人欺負。
一場意外,菲利普被一個逃犯劫持,在這場意外之旅中,他卻從這位臨時爸爸身上,學到了許多男子氣概,變得越來越自信勇敢。
很多孩子在成長中的疑惑,可能只有爸爸才能給出答案。
▍規則意識:
相比媽媽,爸爸更理性嚴謹,更注重公平,不會因為孩子小就心軟而放棄原則。
去年,有位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得主陳逸賢引起了網友熱議。
原因無他,他的履歷實在是太過優秀——論文得獎,英語演講第一名,還有唱歌、寫作等豐富的業餘愛好。
培養出這樣一個兒子,爸爸起到的作用相當關鍵。
陳逸賢的爸爸曾經被孩子的班主任提問:
孩子老是玩手機該怎麼辦?
他掏出了自己的老人機,回答道:
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必須做到,否則是不公平的,也有失公允。
弗洛伊德曾說:孩子眼中的父親是集法律、約束力、威嚴、權力於一身的超人。
當父親以身作則,態度強硬,能夠讓孩子儘早的建立起規則意識,變得更加自律。
▍獨立性:
朋友圈有句廣為流傳的話叫做——爸爸帶娃,要求不高,活著就行。
爸爸帶娃的方式,總是粗獷又狂野,他們也會帶著孩子嘗試更多具有挑戰性的活動,也不會像媽媽那樣,事無巨細。
這種「放養」和「偷懶」,可以讓孩子從媽媽給的舒適圈中,走向更寬廣的世界。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人生下來有兩個發展方向,一是親密性,二是獨立性。
前者母親有天然的優勢,而後者是父親的優勢和責任。
爸爸能讓孩子意識到:
世界不是以自己為中心的,父母不可能滿足自己的全部需求,只有自己努力,才能收穫滿足,變得獨立自強。
而這種教養,也會讓孩子的同理心更強,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所以說,一個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孩子,少不了媽媽,更少不了爸爸。
父親的陪伴
影響孩子的性別認知
父親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個男性形象,他是男孩日後要成為的模板,也是女孩未來想要嫁人的標準。
一個男孩通過模仿、學習爸爸的行為,收穫性別認同感,變得更堅毅果敢。
反之,如果爸爸缺席,男孩就失去了同性的正向榜樣,終生缺鈣。
而對女兒來說,父親的存在也同樣不可或缺。
正如心理學家武志紅所說:父親和女兒的關係,決定了女兒一生的幸福。
在紀錄片《父親的生物學意義》中,那些和爸爸關係良好的女孩,會更傾向於選擇和爸爸外貌、性格相似的異性。
心理學家也對女孩們的照片進行了合成對比,結果發現:
那些缺乏父愛的女孩,青春期會提前 6 個月或 1 年,並且容貌也會更成熟一些。
這是出於一種防禦,因為沒有父親的保護,女孩會提前早熟,但他們心裡會更渴求著父愛,長大後更容易成為大叔控。
無論對男孩,還是女孩,父親的地位,都是無人能取代的。
就如溫尼科特所言:父親,應該擁有永不退場的勇氣。
母愛如水,父愛如山,雙方互補合作,才能養育出一個快樂的孩子來。
那些忙於工作的爸爸,請停一停,放下手頭的工作,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一旦錯過,就無法重來。
因為他們在育兒上,真的有一些特有的優勢。
冒死連救7人的汶川地震15歲小英雄,被判刑12年……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