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中醫感冒的分類和用藥

2023年09月26日

- txt下載

中醫感冒的分類和用藥
 凡因感受四時不正之氣或外界風邪侵襲人體所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噴嚏、聲重、惡寒、發熱和咳嗽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外感疾病,統稱為感冒。感冒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以冬春兩季多發。由於四季氣候的變化和感受的病邪不同、患者的體質強弱不同、感受風邪輕重深淺的不同,因此,中醫在證候表現上可分為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暑濕感冒及體虛感冒幾大類。若在一定時期和環境內,感冒有廣泛的流行,呈集體發病趨勢,不論男女老少,證候多相類似,醫學上稱為時行感冒,也就是現代醫學稱為的流行感冒,簡稱流感。
  
  體虛感冒
  
   體虛感冒多發於年老且氣血兩虛者,或體質素來虛弱,或大病後正氣不足、衛外不固、免疫力低下者。
  1.氣虛感冒症見惡寒發熱、頭痛鼻塞、咳嗽痰白、氣短懶言、四肢倦怠、舌淡苔白,這是由於素常氣虛、衛外不固、風寒束表、內合於肺、肺失宣暢所致。治宜採用扶正祛邪、益氣解表之法,可選用參蘇飲加減,方藥為人參、桔梗各6克,茯苓、葛根、陳皮、枳殼各12克,蘇葉、前胡、半夏各15克,甘草9克,水煎服,每日1劑。中成藥可服用參蘇理肺丸,方中蘇葉、葛根發散風寒,治頭痛無汗、惡寒等風寒表症為主藥;橘紅、桔梗宣肺散寒、止咳祛痰為輔藥,北沙參合天花粉、黃芩滋陰潤肺、生津潤喉,療虛熱咳嗽、聲啞,浙貝母、前胡、法半夏、苦杏仁清熱降氣、止咳化痰,厚朴合半夏燥濕化痰、下氣降逆,大棗、生薑健脾和中,共為佐使藥。此藥為水丸,每袋重9克,口服1次1袋,1日1次,白開水送服。食療可服用蘇粳粥:將蘇葉10克布包先煎去渣取汁備用;取粳米100克,如常法煮粥,待粥熟後兌入蘇葉汁,攪勻稍沸即可服食。
  2.陽虛感冒症見頭身疼痛、惡寒重、發熱輕、無汗或自汗、面色恍白、語聲低微、四肢不溫、舌淡體胖、苔白,這是由於患者素來陽氣不足,衛外不固,易感風寒,而寒多熱少所致。治宜助陽解表,方選參附再造丸加減。方藥為人參、羌活各6克,黃芪15克,附子、肉桂、甘草各3克,防風9克,細辛1.5克,水煎服。此方發汗解表而不傷正氣,扶正而不戀邪。
  3.血虛感冒症見頭痛身熱、微寒無汗、面色不華、唇甲色淡。這是由於陰血虧虛,復感外邪營衛失和而感冒。治宜採用養血解表之法,方用蔥白七味飲加減。方藥為葛根15克,淡豆豉、麥冬各12克,地黃9克,蔥白1段,生薑5片,水煎服,每日1劑。隨證加減:若惡寒重,加荊芥、防風、蘇葉;若熱重,加銀花、連翹、黃芩。食療可取荔枝肉(肉厚者為佳)5枚,入黃酒100克煮之,每次服用1盅。
  4.陰虛感冒 症見頭痛身熱、微惡風寒、無汗或微汗、頭暈心煩、口渴咽干、手足心熱、乾咳少痰、舌紅苔少,這是由於陰虛內熱、津虧液灼,論文聯盟Www.LWlm.com復感風邪所致的感冒。治宜採用滋陰解表之法,可選用葳蕤湯加減,方藥為葳蕤24克,淡豆豉15克,桔梗、白薇各12克,薄荷9克(後下),甘草6克,大棗5枚,蔥白1段,水煎,每日1劑。隨證加減:若表邪重,酌加荊芥、防風以祛風解表;若咳嗽咽干、咳痰不爽,加牛蒡子、瓜蔞皮、桑白皮以利咽化痰;若心煩口渴較甚,可加淡竹葉、石膏、天花粉以清熱除煩、生津止渴。
  
  風熱感冒
  
  主要症狀為發熱、微惡風寒、或有汗出、鼻塞涕濁、口乾而渴、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黃黏稠、舌質紅、苔薄黃,這是由於風熱上受,首先犯肺,衛氣失暢,肺失肅降,傷津灼液所致。治宜用辛涼解表、肅肺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