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中藥抗菌研究進展

2023年09月26日

- txt下載

作者:劉華鋼, 申慶榮, 劉麗敏
【摘要】
通過查閱5年來國內外有關中藥抗菌研究的 文獻 ,對抗菌中藥實驗方法、抑菌成分、聯合抑菌作用和抗耐藥菌感染這四個方面的研究進行了補充和 總結 ,為抗菌中藥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依據和新的思路。
【關鍵詞】 中藥; 抗菌; 逆轉耐藥
  Abstract:This study consulted the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in antibacteria effects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complemanted and summarized four aspects of research,including experimental methods,antibacterial composition,joint bacteriostasis and anti-drug-resistant infection.It provides a basis and new ideas for the antibacterial medicine.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tibacterial; Reversal of drug resistance

  近年來由於人們濫用抗生素從而使很多細菌產生了耐藥性。由於中藥抗菌的特殊機理,不易產生耐藥性,因此,抗菌中藥引起眾人的關注,逐步成為研究的熱點。為此我們將從抗菌中藥實驗方法研究、中藥的抑菌成分、中藥的聯合抑菌作用和中藥抗耐藥菌感染的作用這4個方面進行總結。
   1 抗菌實驗方法研究
  1.1 體外抗菌實驗
  1.1.1 常用的實驗方法早在2O世紀5O年代我國醫藥工作者即開始了中藥抑菌作用與抑菌成分研究,並發現許多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藥。常規的藥敏實驗方法:有①紙片瓊脂擴散法;②試管稀釋法;③平板稀釋法;④打洞法;⑤挖溝法;⑥微量稀釋法等。

  然而這些方法也存在著其缺陷或局限性,因此我們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較合適的方法。試管稀釋法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但具有實驗工作量大,操作繁瑣,一個系列稀釋度含藥培養基只能測一種菌,營養要求高的菌無法培養等弊端;打洞法同紙片擴散法,存在藥物擴散問題,又沒有中藥標準紙片,實驗結果難以控制;平板稀釋法只需制兩個系列稀釋度含藥平板,一個稀釋度可同時測多種細菌,操作簡便,結果準確,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方法,但是必須注意細菌之間交叉感染的問題;微量稀釋法準確可靠,重複性好,且簡便易行,但是結果不易觀察,加顯色劑以後不適用於需要加血的培養基。
  1.1.2 國內研究狀況以往抗菌中藥的篩選方向集中於清熱解毒、清熱燥濕等藥物中,如大黃、黃柏、穿心蓮等。隨著中藥的研究取得了較大的進展,發現瀉下、祛濕、止血活血、補虛等類藥物也具有抗菌、抗病毒功效[1]。

  李建志[2]對黑龍江省的地產中藥兩頭尖、升麻、荊芥穗、威靈仙、艾葉、澤蘭、獨活、木賊、苦參、紫丁香等進行研究,發現其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很有研究價值。李仲興等[3]採用新的中藥抑菌實驗方法(M-H瓊脂稀釋法)定量抗菌實驗對五倍子乙醇提取物進行140株腸球菌的最低抑茵濃度測定,結果五倍子乙醇提取物對93株糞腸球菌、4O株尿腸球菌和7株其它腸球菌的MIC分別為0.315,0.63,0.63 mg/ml,顯現出較強的抑菌能力。周峰等[4]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丁香、肉桂、八角茴香、大蒜、薄荷、肉豆蔻、香茅、藿香、艾葉、乾薑、魚腥草和荊芥等12種中藥的揮髮油,用培養基平板連續稀釋法進行體外實驗,結果表明這12種中藥的揮髮油均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枯草芽孢桿菌、酵母、黃麴黴和綠色木霉等6種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其中尤以大蒜、肉桂、藿香和丁香抗菌作用明顯。
  1.1.3 國外研究中草藥在其他國家也是有所應用的,WHO曾經做出過這樣的估計,全球使用中藥的人數占全世界人口的65%~80%[5],因此,一些國家也對某些抗菌藥用植物進行了研究,主要是本地藥用植物。Yakubu M Bello等[5]對狹葉長穗木(木馬鞭、假馬鞭)進行研究發現其水和醇提取物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糞鏈球菌、志賀菌、沙門菌、奈瑟菌有抑制作用,有效成分是皂苷和酚類。Eleyinmi Afolabi F[6]研究了Gongronema latifolium水和70%甲醇提取的抗菌活性,對13種菌株進行實驗,結果乙醇提取物對鼠傷寒沙門氏菌,腸道菌,銅綠假單胞菌有抑制作用,MIC為1 mg/ml;水提取物對銅綠假單胞菌和大腸桿菌有抑制作用,MIC分別為5,1 mg/ml。
  1.2 體內抗菌實驗
  1.2.1 常見的體內研究方法目前細菌感染動物模型主要有:(1)家兔細菌性角膜結膜炎;(2)家兔腹膜炎;(3)實驗性敗血症;(4)小鼠實驗性葡萄球菌感染;(5)局部感染。但由於動物對一般細菌感染抵抗力較強,實驗模型均系注射大量細菌引起暴髮型感染,作用不強的藥物在這種模型上不易顯示療效。
  1.2.2 國內研究在證實中藥體外抑菌作用的同時,也有研究以動物為實驗性感染模型,研究中藥體內抗菌作用的報道。如李忠海等[7]對海南產檳榔果的不同提取物進行體內研究,以受感染的小鼠為動物模型,發現水和醋酸乙酯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較好。
然而,有時候體外實驗結果,體內實驗結果和臨床療效並不是完全一致的。有的藥物在體外有抑菌作用,但是體內沒有效果;有的藥物體內體外都沒有明顯的效果,臨床卻有抑菌作用。如蔣錦琴等[8]的研究表明,中藥結核丸體外抑制結核分枝桿菌的作用較弱,但劑量≥4 mg/只小鼠時有明顯的體內抗結核分枝桿菌活性。

  這可能與模型建立的可靠程度,有效成分在體內的轉化,以及能否到達作用部位,體外和體內的作用劑量不同等有關。
1.2.3 國外研究Mohammed Ibrahim等[9]對無患子科油患子(Sapindus mukorossi)及大黃屬的桃兒七(Rheum Emodi)在雄性Wistar大鼠體內進行了抗菌作用的研究。發現油患子的乙醇、氯仿提取物(MIC為2.5 mg/ml)和桃兒七的乙醇、苯提取物(MIC為3.0 mg/ml)在比較低的濃度下,7 d就可以 治療 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Hyun Ae Kwon等[10]研究了黃連、烏梅、五味子的甲醇提取物對沙門氏菌的抗菌作用,他們以26種沙門氏菌感染的小雞為動物模型,結果表明小雞的死亡率大大降低。
   2 中藥的抑菌成分
在中藥體外抑菌實驗的研究中,一方面證實了其具有抑菌作用,另一方面也試圖發現其中的有效抑菌成分。到現在為止,發現有效地抑菌成分很多,而且有很多已經直接或經過改造後投入使用。
從20世紀50年代起我國醫藥工作者開始了對中藥抑菌作用的與抑菌成分的研究,發現了很多有抗菌作用的中藥和其抗菌的主要成分。根據以往的研究,傅文棟[1]對常見的抗菌抗病毒中草藥的主要有效成分進行了列表,對此做出了總結,如穿心蓮的主要活性成分為穿心蓮內酯、穿心蓮內酯苷;金銀花為綠原酸、異綠原酸、新綠原酸;黃連為小檗鹼、黃連鹼、巴馬亭;大黃為大黃酸、大黃素、大黃鞣酸等。
  2.1 中藥成分的抑菌作用隨著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抗菌中藥及其成分被人們所發現和挖掘,特別是揮髮油成分,報道很多。抗菌成分是很複雜的,它主要包括有生物鹼、有機酸、萜類、黃酮、醌類等。
  2.1.1 生物鹼類P.K. Tarus等[11]由Zanthoxylum davyi提取確定的成分白屈菜紅鹼、二氫白屈菜紅鹼等生物鹼具抗菌活性。並且這些生物鹼廣泛存在於罌粟科、芸香科、紫堇科的植物當中,其中白屈菜紅鹼還存在於無患子科中。
  2.1.2 有機酸類常銀霞等[12]報道蟬翼藤屬藥用植物中三萜酸2β,3β,27-三羥基齊墩果-12-烯-23,28-二羧酸(遠志皂苷元)具有抗菌消炎活性。
  2.1.3 萜類楊揚等[13]的研究表明羽裂蟹甲草揮髮油主要成分為α-姜烯、大氂牛兒烯D、α-蒎烯、順式丁香烯、芳樟醇、β-月桂烯、順式β-羅勒烯和順式羅勒烯酮,這些均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尤其對酵母菌、革蘭氏陽性菌作用更強。
  2.1.4 黃酮類梁英等[14]在研究黃芩中黃酮類化合物的藥理作用的時候提到其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乙型鏈球菌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2.1.5 醌類陳秋東等[15]報道決明子中蒽醌類成分對葡萄球菌,白喉桿菌,大腸桿菌等有抑制作用。
  2.1.6 其他Guiyou Cui等[16]對山麻杆的葉和枝進行提取,得到一種化學結構為異鼠李素-3-O-β-D-木糖苷的化合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螢光假單胞菌、對抗生素敏感的桿菌以及一些黴菌,如白色念珠菌、黑麴黴素、紅色毛蘚菌有一定抑制作用,MIC為50 μg/ml。趙晨曦等[17]報道,丁香揮髮油中含有兩種化學成分(丁子香酚和石竹烯),通過體外抗菌實驗表明這兩種成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十分敏感,對大腸桿菌和枯草桿菌敏感。
  2.2 中藥代謝產物的抗菌作用另外,有些中藥經腸道厭氧菌分解後的代謝產物具有較強的抗菌活性。嚴梅楨等[18]報道黃芩湯代謝產物對分別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感染引起的偽無菌小鼠死亡有明顯保護作用,而黃芩湯對由該兩種菌引起的偽無菌小鼠死亡均無明顯保護作用。
   3 中藥的聯合抑菌作用
  3.1 中藥聯合中藥常常由多種藥材組成,在此過程中也顯示了藥間協同現象。復方雙花口服液(金花、穿心蓮、連翹、麻黃、辛夷等)體外試驗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乙型和甲型溶血性鏈球菌等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9]。盧芳國等[20]研究了12個中藥復方的抗菌作用,發現由麻黃、杏仁、甘草、黃芩、魚腥草等組成的方劑抑菌效果最為明顯。
轉貼於論文聯盟 http://www.lwlm.com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