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5篇

2023年10月26日

- txt下載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5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1


  前段時間讀完了一本叫做《被討厭的勇氣》的書,書的副標題是「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最開始,我並沒有注意到副標題,吸引我的是書裡面新穎的小標題,例如「再怎麼找原因也沒法改變一個人」以及「自卑情結只是一種藉口」。這些充滿成長性的觀點正投我所好。 貫穿整本書的是心理學「三巨頭」之一的阿德勒的哲學思想,以對話錄的形式展現。書中有一智者,有一青年,智者象徵著阿德勒,青年就像是個愣頭小子,沒大沒小地不斷質問和懷疑著智者的說法。 談起心理學,很少有人會不知道弗洛伊德,稍微深入點的還會知道榮格,但是大多數人聽到阿德勒的名字都會一頭霧水。阿德勒到底何方神聖?他的中心思想是什麼?他在心理學歷史上的地位如何?這本書都給我們做了一一解答。
  阿德勒最出名的著作大概要數《超越自卑》了,傳說阿德勒其貌不揚,身材矮小,成績還不好,三歲時弟弟死在他身旁,兩次被車撞,五歲差點死於肺炎,可以說命運多舛。他有足夠的理由自卑,但他卻成為逆襲的典範,並且一直致力於幫助別人超越。 阿德勒想讓我們超越的第一道坎兒叫「過去」,精神分析療法喜歡挖掘人的曾經,將如今的心理問題一股腦地歸結於「創傷」這個藉口。一味地找原因,糾結於過去,就會陷入「決定論」,仿佛命運已被「決定」,無法改變。阿德勒甚至大膽地否認「心理創傷」,他認為,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客觀的經歷,而是我們賦予經歷的意義。這句話就像一聲棒喝,令人豁然開朗。我們的精神世界本來就不是完全客觀的,每個人對世界的解讀都不一樣,愛迪生在找到最合適做燈絲的材料之前,嘗試過一千六百種材料,而他僅僅輕描淡寫地說了句:「我只是知道了這一千六百種材料不能做燈絲而已。」這是安迪生賦予失敗的意義。一千六百次的失敗才造就一次成功,而那唯一一次的成功足以改變世界。失敗至少讓我們知道了此路不可行,如果只是賦予這樣的意義,是否會讓人更加堅強?
  阿德勒主張我們掙脫過去,聚焦於當下的「目的論」。他認為人的行為都圍繞著「目的」在運作,這個目的到底是什麼,很多時候當事人自己都意識不到。例如憤怒並不是一種失控,而是有意放縱,目的是使他人妥協。按照這個思路,「心理創傷」的概念被創造出來,是否是為了滿足「逃避責任」的目的?前兩天讀到李笑來的一篇文章,談到「英語思維」是否存在的問題,他認為「英語思維」純屬捏造,那麼捏造的目的是否可以理解為許多人因為說不好口語而編撰的藉口呢?這個觀點提供了我重新審視自己行為的視角,或許主動權一直在我們手上,我們只是一直不願承認因衝動和懶惰而闖下的禍罷了。
  阿德勒認為,如果一個人真想改變,那改變就一定能發生。有時候我們嘴上說想,身體卻往另一個方向行動,心口不一,是因為我們潛意識還不想改。改變意味著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和風險,比慘澹的現狀更可怕的是未知。所以,阿德勒的心理學是關於「勇氣」的心理學。「目的論」的核心觀點是,曾經發生的一切都對你今後沒有影響,決定人生的是當下的自己。這種過分誇大主觀能動性的調調似乎很像心靈雞湯,還是燉了很多年,都快被熬乾的那種,不過,我覺得過分強調主觀能動性,總比過分強調「心理創傷」更有現實意義吧。 阿德勒想讓我們掙脫的第二個束縛是人際關係,他甚至大言不慚地宣稱: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人際關係會帶來競爭、嫉妒以及討厭我們自己。既然不喜歡自己有這麼多壞處,人類為什麼要進化出這樣的心理機制?因為我們太害怕被別人討厭,所以必須先人一步,討厭自己,才不會在批判來臨時如此尷尬。用「目的論」解釋的話,討厭自己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在人際關係中受傷」。越懼怕受傷,就越會通過自我厭棄來逃避人際關係。阿德勒還直接指出,自卑感完全是源於我們錯誤地評價自我價值,我們無法輕易改變現實,但我們可以通過主觀詮釋來改變對自我價值的判斷。
  自卑來源於「比較」,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可以促進進步,但自卑情結則是有害的,自卑情結把自卑當成了止步不前的擋箭牌,有自卑情結的人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因為有A才做不到B。阿德勒認為,健全的自卑感來自和「理想自我」的比較,我們的自信應該來自不斷地超越自我,只要超越了過去的自己,都值得驕傲。他主張不要把人生看成是和他人的比賽,所有人都在同一個水平面上走,有的人走在前面,有的人稍後一些,但只要都在前進,就在追求卓越。 阿德勒心理學關於人的行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明確的目標,行為方面的目標是「自立」和「與社會和諧共處,」心理方面的目標是「我有能力」和「人人都是我的夥伴」。阿德勒並沒有因為人際關係是煩惱的根源而提倡放棄社交,他提出人際關係的終極目標是獲得「共同體感覺」,也就是所謂的歸屬感。歸屬感不是別人給你的,是需要自己建立的,建立歸屬感需要把對自己的執著轉換成對他人的關心,阿德勒還提出了三點具體步驟:「自我接納」、「他者信賴」和「他者貢獻」。人際關係就是把雙刃劍,一切煩惱來自於人際關係,但另一面也可以理解為,我們的幸福也來源於人際關係。 阿德勒想讓我們掙脫的第三個束縛叫做未來。
  人生由一連串的剎那組成,時間分秒流逝,往昔便如同舊夢一般不可追,也不必追,行囊太沉重,反而會壓慢我們的步伐。很多人都覺得人生是為了到達山頂,其實人生大半的時間都在「登山」的過程,如果登頂才算人生,那麼之前一大段的攀登時光算什麼呢?難道是我們「臨時」的人生嗎?書中有句話我記憶特別深:即使生命終結於此刻,那也並不足以稱為不幸,全部是完結的、幸福的人生。活著的每時每刻都是完滿的,人生也並不存在一個普適於所有人的意義,意義是自己賦予的,所有,請把聚光燈打向當下的舞台,好好享受活著的此刻。
  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很多觀點都讓我有當頭棒喝、醍醐灌頂之感,讀起來十分痛快,恨不得一晚上讀完,可讀完後,你卻希望再多讀一遍,慢慢咀嚼,讓回甘在腦中持續得久一些。判斷一本書的好壞在於這本書帶給人多少新思考和改變,我相信,等過一段時間再讀它時,又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也許我已經潛移默化的在實踐著其中的教義,會有更深的共鳴。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2


  本書以心理學家阿德勒的理論為基礎,以一位哲人和一位青年的談話展開論述,以56篇千字短文組成。
  提起心理學家,知名度最廣的是弗洛伊德吧,《夢的解析》是各大必讀書目里的常客,精神分析法在文學電影評論上被廣泛採用。相比之下,阿德勒遠沒有弗洛伊德出名,有些觀點正好是弗洛伊德的對立面。這本書並非阿德勒所著,而是兩位作者基於他的理論撰寫而成的通俗類心理自助讀物。
  阿德勒理論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反常識」,顛覆之前的認知,從一個新的角度去看待人生中的各種基本問題。
  本書語言非常通俗,因此閱讀感非常好,閱讀速度快的人,1小時就能讀完第一遍。第一遍閱讀時我習慣劃出每篇文章的中心主旨以及經典的例子,以後翻閱的時候只要看勾畫出來的重點就足夠了。
  本書論述方向主要有以下幾個:
  一 如何擺脫過去的創傷:我們的不幸是由自己選擇的,否定弗洛伊德的心靈創傷論,要從目的去看待現在的行為,而不是從過去的經歷找原因。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賦予經歷的意義。
  二 人際關係是一切煩惱的源頭:追求別人的認可,害怕被別人討厭,對他人抱有期待,是人機關係痛苦的原因,採用「課題分離」讓人際關係變得非常簡單,達到「共同體感覺」能得到幸福的人際關係。
  三 最重要的是「此時此刻」,而不是過去和未來
  寫下對我啟發最大的幾個理論:
  目的論
  目的論與「原因論」正好相反。原因論認為,人生是線性發展的。我們的現在由過去決定,是過去的心理創傷導致了現在的自己,也就有了現在常被社會輿論提及的「原生家庭」禍害論、「父母皆禍害」。
  而阿德勒的目的論否認心靈創傷的存在,一個人目前採取什麼行動、有什麼樣的行為,不是過去的「原因」造成,而是現在他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所形成的。
  高三有找過一個心理諮詢師,那時我第一次聽到原生家庭和精神創傷理論,這種原生家庭原因論很長一段時間都沉浸在「一切都是宿命難以改變」的消極心態中。第一次聽到目的論的時候,我是相當難以接受的。但是從這個角度去看問題,「改變」看起來又容易多了。心理學有很多派別,各家理論都了解一些,是有益的。
  例子s:
  一個足不出戶、無法工作、無法回歸社會的年輕人,是為了此刻「不出門」,為了不出門也能得到父母提供的衣食住資源,所以才「製造出對出門的恐懼情緒」。
  不是因為被對方的行為激怒,而是因為未掌握其他溝通方式,只知道用怒氣去震懾對方,所以才產生了「憤怒」情緒。
  不是因為過去的心靈創傷,所以導致現在的抑鬱,而是因為想獲得關注,想得到關心,想成為人群中特殊的人,所以選擇了抑鬱情緒。
  不是因為有一個無能的上司,所以做不好工作。而是因為自己無法提出更好的建議,也沒有拒絕命令的勇氣,才把責任全都推在上司身上,製造出一個無能的上司。
  這和初高中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切事物皆有其因果,原因在前,結果在後」是一個顛覆。
  目的論對常規思維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也讓我從一個新的角度看待事物。很多事情,要先被「看到」,才能有改變的可能。
  課題分離
  如果能夠進行課題分離,人生就簡單到讓人無法相信。
  一切人際關係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
  我們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而活,他人也不是為了滿足我的期待而活。因此當別人的行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時,不應該憤怒。
  辨別一件事是誰的課題的方法非常簡單:某種行為所帶來的結果最終的承擔者是誰?
  例子1
  孩子不願意學習,最終的後果是孩子來承擔。也就是說,學習是孩子的課題。而所謂「為了你著想,你必須好好學習」,為的其實不是孩子,而是為了滿足父母自身對孩子的期待,是為了滿足父母的需求。
  阿德勒理論建議採取的方法是:
  在了解孩子想幹什麼的基礎上,對他進行守護。我們只要告訴孩子,學習是他自己的課題,在他想要學習的時候,父母時刻準備著提供應有的資源和幫助,但絕不對孩子的課題進行干涉。不去命令孩子,而是幫助孩子建立起「我能夠好好學習」的自信以及能力。
  我們可以把馬帶到水邊,但是不能強迫它喝水。能夠改變自己的只有自己。
  例子2
  回報思想的束縛
  回報思想就是對他人課題的一種干涉,如果在人際關係中被回報思想束縛,就會產生「因為我為你做了什麼,所以你就應該給與相應的回報」。
  我選擇為你做了什麼,這是我自己的課題。至於你如何對待我為你做的事情,則是你的課題。
  例子3
  我和父親的關係非常糟糕,當我下定決心要修復和父親的.關係時,父親如何看待我對他的靠近,這是父親的課題,與我毫無關係,我也無法左右。發生改變的只是我自己,不應該抱著「我改變了,你就必須有所改變」的期待,不把「改變自己」當做操縱他人的手段。
  必須有人先開始,由我來開始,即使對方不合作,那也是對方的課題。
  共同體感覺
  把他人當做夥伴,並能從中感覺到「有自己的位置」的狀態,就是共同體感覺。
  共同體感覺是把對自己的執著(self interest)轉移到對他人的關心(social interest),是對夥伴持有無條件的信任。不去想「別人可以給我帶來什麼」,而是專注於「我能給別人帶來什麼」。
  啟示1 不評價他人,不表揚也不批評,而是去鼓勵。
  「你畫得很好。」「你做菜的手藝很好」。
  「表揚」也是一種評判行為。這個行為透露了位高者對位低者的俯視視角,不自覺地營造出一種「我比對方高一等」的視角。表揚和批評這種賞罰教育,背後的目的都是操縱。很容易讓對方形成「我為了得到表揚,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所以去做某事」。
  如果把反饋換成:
  「我很喜歡你的畫,它的色彩讓我想到xxxx,畫里的場景讓我聯想起xxxx,產生xxx的感覺。」
  「我很喜歡吃你做的菜,偏甜的口味讓我想到我媽媽的手藝。」
  不去評判他人,而是說出更加真誠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感激、尊敬和喜悅。
  對方也會體會到:我對共同體是有用的、有價值的,從而感到自己的價值。
  這裡也就回到了最開始的「共同體感覺」提到的:關注自己能給對方帶來什麼。
  不是想聽到對方對自己的表揚,不是為了贏得對方的認可,所以才去做這些事情。
  而是為了給對方帶去幸福感、帶去幫助,為了讓對方感到開心,所以才去做這些事情。
  啟示2 相信他人的時候不附加任何條件
  無條件地相信就是信賴。雖然有可能會遭遇背叛,但還是選擇相信,這就是信賴。
  如果把人際關係都建立在「懷疑」之上,生活中處處充滿懷疑,這樣必定建立不起積極的的人際關係。
  只有選擇了無條件的信賴,才可以擁有更加深厚的關係。
  信賴是自己的課題,至於對方要不要去背叛,則是對方的課題。我只需要考慮「我該怎麼做」。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3


  《被討厭的勇氣》終於讀完了,在讀它的過程里,我寫了好幾個萬曆的事兒,看了好幾個電影並寫了觀後感,還寫了好幾個隨筆。歷時兩個多月,才讀完。
  是它不好看嗎?
  不是的。《被討厭的勇氣》屬於那種讓我無法一口氣讀完,但也無法放下的書。
  這本書一開篇提出了「人的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的主張。
  說真的,開篇的很多內容,並不能一下子讓人產生共鳴,雖然難以說對阿德勒的主張不認可,但也難以立馬就融會貫通的說認可。
  然而,隨著閱讀的進度,書中的內容越來越深入,當論點淺顯時,反而難以理解,待論點越來越深,反而越來越容易理解了。
  特別是,遇到這本書的時候,恰逢我父親腦出血術後恢復階段。
  我從起初滿懷信心的認為父親完全可以恢復到能夠自理,到現在父親的身體完全沒有起色,我漸漸接受了父親很可能會癱瘓臥床的結果的心理過程。這本《被討厭的勇氣》給我對生活重新建立信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特別是當書中提出「課題分離」的論點。那一刻,我真的明白了,無論如何,無論我多麼愛我的父親,他所受的苦所遇到的難題,我其實根本就無法替他承受,那些都是他的課題。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會有恨不得替自己愛的人去受苦的心情。讀了《被討厭的勇氣》一書,我明白了,無論我的心情如何,他們的困難是現實發生了的,那些都是他們課題,不會因為我的苦悶而改變,於是我想與其我一直糾結在他們的課題里,導致我自己陷入苦悶的心情里,不如我先從我做起,把讓自己平靜下來,把遇到的困難做弱化處理,就當做普普通通的一件事,把生活儘量的往歲月靜好的樣態去轉變,把讓自己高興起來幸福起來當做自己的課題,這樣困難即使還存在,生活的味道也不顯得那樣苦了。
  果然,我們的生活又重新步入了正軌。即使父親的身體與健康時完全不一樣了,但是至少我們的生活又進入到了一個正常運轉的狀態,父親也並沒有表現出悲觀的樣子,很多時候還會開一開玩笑。
  《被討厭的勇氣》里提出把關注點放到宇宙中去,這個論點儘管看起來很虛,但其實正像書里說的,眼前的困難不過是「杯中風暴」,把關注點放到宇宙中,曾經的風暴不過就是微風。就像我父親的病,在眼前,它確實是一場風暴,但其實把關注點放在未來,它真的是一場微風,因為無論如何,不管是為了父親,為了母親、弟弟,還是為了我自己,我們都應該繼續好好的生活下去,不能被眼前的風暴打敗,既然父親可以樂觀的開玩笑,我更應該拿出輕鬆的姿態,不可以被眼前的風暴所困住。我知道,我父母最想看到的,其實是我們做孩子的能夠幸福。
  《被討厭的勇氣》看過半的時候,就已經非常讓人放不下了,越來越想一口氣讀完。
  書中後來的論點越來越像佛教中放下「我執」的觀點,不再執著於「我相」,不在意別人如何評價自己,而是自己去接受平凡的自己,而自己也放下對別人的控制慾念,放下對別人的課題的干涉。
  幾年前,大約從做了媽媽開始,我逐漸明白了一件事:我其實是一個特別平凡且平庸的人。
  這在曾經,尤其是青春期,是我絕對不會認同的事情,因為「天生我材必有用」嘛,仿佛我生下來就該是去改變世界的人。然而,漸漸的,我發現原來我真的真的如此的平凡,就像億萬粒大米中的一顆——誰會從自己手中的一把米粒中,找出一顆天選大米呢?
  不會的,沒有人會去選什麼天選大米,米的位置就是電飯鍋,能被幸運的吃下去,而不是成為剩飯粒子被掃進垃圾桶或者衝進下水道就已經是米盡其用了!
  當我接受了自己的平凡,我發現我的生活越來越不一樣,我越來越容易遇到各種小確幸,哪怕僅僅是拍照的時候遇到了飛鳥,也覺得開心的不得了。
  所以說,接受自己,不迎合任何人而活,也不干涉任何人而活,不陷在任何人的課題里糾結,就會發現生活真的很簡單。而生活的簡單,會讓人哪怕在困境中亦能體會到幸福感。就像父親雖然生病了,但是每周都能夠看到他,隨時可以和他通話或者視頻,這依然很讓我覺得幸福呀。我發現父親雖然消瘦了,但他略有胡茬的臉其實非常帥氣,顯得很年輕呢!所以,幸福感真的在於自己的主觀感受。
  《被討厭的勇氣》裡面雖然沒有直接提到夢想這件事,但我覺得關於人生是一條直線還是一個點一個點的剎那的問題,其實就是在說夢想。
  書里提到,人生是一個點一個點的剎那,而不是一條直線的「在路上」,它讓人「活在當下」,其實活在當下聽起來是一件很空的概念,但書裡面論述的其實非常好。
  對於人生目標這件事,根本不在於什麼遠大計劃,因為人生其實充滿了不確定性,所以把每一個當下都用盡全力的過好,也就無所謂什麼遠大不遠大的目標了,因為畢竟「越努力,越幸運」,往往好的結果常常會與有準備的人不期而遇。
  任何的眼高手低都不配談遠大目標,而真正的腳踏實地又不需要談遠大目標。所以,遠大目標在我看來,本身就是一個偽概念。
  我想大約,目前而言,《被討厭的勇氣》確實是改變我的一本書。
  我記得9月15號中午才寫了匆匆那年的那種小感嘆,傍晚就接到了父親病發的通知。然後我整個人在之後的時間裡,陷入了一種消沉悲觀的情緒里,我突然意識到今後的人生將都是減法,我不知道如何去調節自己,更不知道如何去幫助我的家人。
  《被討厭的勇氣》讓我想通了「我怎麼樣才能幸福起來」這個問題。我把我的課題和父親的課題分離開;我儘量去分析什麼是我在干涉人和什麼是人干涉我;我去把關注點抬高,放到時間線里,去產生自己的歷史眼光,去想以後的生活(我還無法去想宇宙的事情);我去尋找「最好的自己」的感覺,以便把最好的樣態放在每一天……
  我想,我不能奢求生活溫柔待我,但我可以溫柔待她,常常微笑,常常感恩,幸福感總不會離我而去的。
  《被討厭的勇氣》不是一本故事書,甚至看起來非常像一本雞湯書,但其實它自有其深刻處,我很喜歡亦非常感謝這本書,就算它是雞湯,我也要先干為敬!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4


  你相信,世界是簡單的嗎?
  你相信,所有的人際關係是簡單的嗎?
  你相信,我們面臨的很多不幸只是因為自己缺乏勇氣嗎?
  如果你對以上三個問題存疑,那麼不妨來看一看這本書 《被討厭的勇氣》。
  這本書的呈現方式是以對話的方式展開,一位青年去聽聞哲人的觀念很不理解,認為他是一派胡言,就跑去人家的府邸揚言我一定要把你辯論倒,哲人表示樂意奉陪……在坐而論道的五個日夜後,青年醍醐灌頂表示了對此種心理學的認同與尊敬,感謝後離開。
  從結構上看就像是三流影片強行happyending一樣,但也是正是這個原因才讓我在讀這種心理學偏哲學性的看似虛無縹緲的書時還津津有味,一氣呵成。大概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態,總想看看哲人是如何扳倒青年。
  哲人全書傳遞的都是阿德勒的心理學思想,看完這本書的第一反應,就是想去買《阿德勒心理學經典》拜讀。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生於1870年02月07日,逝於1937年5月28日),奧地利精神病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曾追隨弗洛伊德探討神經症問題,但也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體系的心理學家。
  關於因果,我對很多「我現在過得不好是因為以前怎樣怎樣的句式」很反感。還有之前大熱的「原生家庭論」,好像有了原生家庭這個萬能公式,你所有自認為性格上的社恐、自卑、敏感等都有所依託,所有犯下的罪過也都有理由被寬恕一樣。但每次一聽到這種抱怨的時候,我又不知道如何反駁。在他們有理有據邏輯嚴謹的和我傾訴人生的不幸,我能做的可能就只有安慰而已。
  好在這本書的主邏輯也與我的想法一致,也讓我找到了反駁他們的依據。那就是阿德勒否定「原因論」,改為「目的論」。
  你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下了「不改變」的決心。
  書中舉了一個很好理解的例子。你在餐廳吃飯時,服務員不小心把菜湯灑到你的衣服上,你大發雷霆。但事實上,你並不是「受怒氣支配而大發雷霆」,完全是「為了大發雷霆而製造怒氣」。也就是說,為了大發雷霆這個目的而製造出憤怒的感情。
  因為在你轉頭和朋友吃飯時,你憤怒的表情是會消失的。這說明人的情緒是可以被自己支配的,你把「憤怒」這個情緒單拿出來對服務員,不是因為菜湯弄髒了你的衣服,就僅僅是你想對他發火而已。
  在我過去的人生中經歷過的,也都讓我更加堅信「目的論」。比如爸媽正在吵架突然有叔叔阿姨來家裡串門;或者初中班主任正在訓我們班的時候突然接到了一個家裡的電話;再或者遇到有人插隊義正嚴辭的指責之後,也會有種有驚無險的感覺。為什麼「情緒管理」漸漸地被拿出來當話題,就是因為情緒是可以自由支配的,它甚至就是本能根本不需要教,要學的只是如何意識到自己是可以管理自己的情緒這件事。
  關於自卑,我們一般會因為什麼樣的事情感到自卑?因為自己不夠漂亮,不夠圓滑世故,不夠有能力......
  我最強烈的且持續很久的自卑情緒是因為我長得很高。作為一個身高177cm的女生,從小到大都是班裡的隊尾;和女生朋友在一起總會聽到他們說如果找男朋友是你這麼高就好了;家裡人也會時常把你當男孩子指使,好像柔弱與你扯不上什麼關係,扛幾個大箱子完全不是事;陌生人會問你為什麼不去打籃球這種話。我一直覺得這是我遇到喜歡的男生會自卑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太高了對方一定更喜歡小鳥依人的類型,所以就連試探的機會都不留給自己。
  這個情緒不太經常出現是在去澳洲讀研期間,那兩年多是我最閃閃發光的階段,它改變了我很多。比如身邊比你優秀的人劇增,對英語的態度也不再只是單單把它看成一門考試而是太想和別人聊天的必備工具,還有,就是緩解了我對身高的自卑。
  一方面是外國的大環境真的不太在意你的高矮胖瘦,另外身邊的朋友你會聽到的擇偶觀也不是只有自己以為的一種樣子,矮個的妹子們一樣會煩惱自己矮。這個自卑和焦慮在漸少人提及的大環境下慢慢消失了。
  而在這本書里,剛好看到一段,讓我完全放下了這種所謂的自卑感。他說:身高的高矮,並不是客觀上的「劣等性」,而是主觀上的「自卑感」。
  困擾我們的自卑感不是」客觀性的事實「,而是」主觀性的解釋「。
  是我自己預設了自卑的前提,而不是真的被動遭受了什麼心理創傷。
  關於獎懲,在我小學的那個時代,全球風靡一本親子教育類的書籍,名叫《告訴孩子你真棒》(盧勤)。我爸媽在這本書的影響下教育我變得特別矛盾。每次想訓我的時候,就是那種明明覺得我也不怎麼棒,但是又想依靠這種誇讚式的教育方式來引導我走上人生巔峰的表情,很滑稽。
  後來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實操難度太大,就放棄了這樣的教育理念。也幸好是這樣,可以讓我在家形成了完整的獨立人格。他們告訴我做選擇就要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而不是強迫我一定要按照他們給我選的路走。會給我分析利弊,但我自己的事情,決定權都在我。
  而在這本書中,阿德勒也是同樣反對獎懲制度。書里的哲人這樣說:
  「用「你真了不起」「做得很好」或者「真能幹」之類的話,表揚孩子的母親無意之中就營造一種上下級關係把孩子看得比自己低。人表揚他人的目的就在於「操縱比自己能力低的對方」,其中既沒有感謝也沒有尊敬。」
  看到這段的時候覺得自己真是幸運,歪打正著的沒經歷過這些馴獸師心態的家庭教育。而且阿德勒主張,化「誇獎」為「鼓勵」,在該表達感謝的時候感謝,將縱向的「誇獎」變成橫向的「鼓勵」。
  除此之外,這本書還介紹了非常完善的哲學架構,如「課題分類」、「人生謊言」「活在當下」等等觀點,都非常實用且易懂。
  我認為,心理學不該只是在你覺得自己心理有問題時才試圖找一本書改善自己的狀況,而是應該在每一次你對人的心理產生好奇時,拿起這本書。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5


  《被討厭的勇氣》是對阿德勒哲學思想的解讀,以類似《理想國》中的對話形式,通過青年與哲人之間關於人生問題的討論,對阿德勒的心理學做了很好的詮釋和示範。
  這本書通過青年和哲人五個夜晚的討論,透過生活中各種煩惱的表象,樸實平直地闡釋這些束縛產生的原因,並試圖讓我們讀者從這些束縛中解脫出來。
  第一夜
  我們的不幸是誰的錯?
  面對變化帶來的"不安"和不變帶來的"不滿",大多數人會選擇後者。同樣,面對市場競爭和更新疊代的壓力,傳統行業在轉型和戰略調整上,總顯得有點兒力不從心。
  企業過去的業績與經驗、一貫以來的工作方式、內部的改革阻力,也讓不少企業止步不前,無法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攫取新的成長機會,甚至走向衰落。改變,需要壯士斷腕的決心。改變,也是從不幸中解脫出來的第一步。
  改變不幸的第一步是要理解現狀,自己找出問題的答案。通過選擇改變的勇氣和決心,擯棄"保持現狀"的安全感,改變與世界的溝通方式,甚至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重新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掌握幸福的主動權。
  第二夜
  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
  在人際關係中,大多數人太害怕被他人輕視或拒絕、害怕在人際關係中受傷,看到身邊的人活躍幸福的姿態,容易心生嫉妒或者感到非常焦躁,進而產生一種強烈的自卑感,而選擇縮在自己的殼裡,避免與人發生關聯。適度的自卑感,如果處理得當,也可以成為努力和成長的催化劑。追求優越性,並非是要盡力超越他人甚至通過排擠他人來取得晉升,而是積極地看待自己與別人的差異,接納自己的不足,利用自己的長處,與"理想的自己"相比較,不斷前進,不斷超越自我。
  生活中尤其是網絡上,常常見到年輕人怨天尤人,用父母的社會地位、經濟能力或者兒時的經歷作為自己糟糕境遇的藉口,將自己當前的窘境歸咎於他人。比如"我因為學歷低所以無法成功"之類的"因為有A所以才做不到B"的理論,將原本沒有任何因果關係的事情解釋成似乎有重大因果關係一樣,卻根本不考慮"因為我學歷低,所以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自卑感源於我們的競爭或勝負意識,因為常常拿自己跟別人相比就會產生"優於這個、步入那個"之類的想法,自卑情結或優越感就會隨之而生。競爭或勝負意識,不知不覺就會把他人乃至整個世界當成"敵人"。而因為這種競爭關係,人一旦確信"我是正確的",就會步入權力之爭,通過發怒、責難對方,試圖讓對方屈服,想要通過獲勝來證明自己的力量。夫妻關係是如此,父母兄弟姐妹之間是如此,同事之間甚至上下級關係更是如此。如果遭人辱罵或者公然挑釁,我們不妨退一步想想對方的隱藏目的是什麼。"不由得發火"之類的話,其實是藉助發怒來進行交流,藉此讓對方屈服。一旦破除這種競爭關係,我們就能克服自卑情結;直面人生課題,不給自己找藉口,才能擺脫人際關係煩惱的擺弄。
  第三夜
  讓干涉你生活的人見鬼去
  首先我們要了解"課題分離"的概念,即把自己的課題和別人的課題分離開來,一切人際關係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而辨別究竟是誰的課題的方法非常簡單,只需要考慮"某種選擇所帶來的結果最終要由誰來承擔?"過分追求別人對自己的認可,滿足別人的期待,不想被任何人討厭,常常會扼殺我們選擇的自由。在人際關係中,自由的代價就是被別人討厭。毫不在意別人的評價、不害怕被人討厭、不追求被他人認可,如果不付出這些代價,那就不能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無法獲得自由。
  在中日韓這幾個推崇賞罰式教育的國家,幾乎所有人都會採取"滿足別人期待"這一手段,來得到別人的認可,因為做了恰當的事情就能夠獲得表揚和獎賞。對於年輕人來說,父母的認可和希望,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所學的專業和從事的工作。身邊有個朋友重點大學畢業,畢業後開了家餐館,雖然工作辛苦,但乾得特別充實,每個月也能凈盈利兩萬。但朋友的家人對他開餐館一事特別反對,認為餐飲是低級的工作,三天兩頭跑去店裡找他吵架。朋友最後迫於壓力,把餐館轉讓了出去,去當地一家小有名氣的企業干起了文員,每天鬱鬱寡歡,覺得相當痛苦。
  第四夜
  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如果說分離課題是人際關係的出發點,那麼"共同體感覺"就是人際關係的終點。對於幸福的人際關係,獲得共同體感覺極為重要,即把對自己的執著變成對他人的關心。這也就要求我們意識到自己是共同體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一味在意"他人怎麼看"的生活方式其實是只關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只有直面工作、交友、愛之類的人際關係課題,積極主動地去面對,參與和融入共同體,思考"我能給別人帶來什麼",才能在共同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獲得歸屬感。
  第五夜
  認真的人生"活在當下"
  人生中最大的謊言就是不活在"此時此刻"。人們糾結過去、關注未來,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體,自以為看到了些什麼。過去和未來根本不存在,起決定性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時此刻"。
  《尼布爾的祈禱文》里有一段很有名的話:"上帝,請賜予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給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賜我智慧,分辨這兩者的區別。"活在當下要求我們分清能夠改變的和不能改變的,通過為他人做點什麼,發掘"我有能力"的意識,更積極地與社會和諧共處,從而達成共同體感覺,賦予人生以意義。
  阿德勒的心理學,通過對簡單案例的討論,把讀者從過去、人際關係和未來的羈絆中解放出來,而且讓我們意識到,真正讓自己裹足不前的,原來正是我們自己。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