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繁殖豬群高產的管理措施(1)

2023年09月02日

- txt下載

集約化豬場生產追求的是獲得高效益。要獲取高效益,繁殖群首先應是健康的、高產的豬群。本文圍繞豬場實施的生物安全措施,後備母豬的引進和培育措施,母豬群的體況和胎齡結構、階段管理、配種管理、飼料、死亡和淘汰、疾病和藥物使用、環境控制來討論。
一.豬場的生物安全措施
  1.品種、營養和管理是集約化豬場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然而疾病又是限制養豬性能和養豬效益的主要因素;在80年代後,新的豬病不斷出現,而且通過藥物來控制疾病變得越來越困難,費用越來越高;所以通過生物安全的預防措施和改善飼養環境,正得到畜牧工作者的重視。由於疾病造成的損失,遠比防制措施花去的成本多得多。所以集約化豬場必須嚴格執行一套綜合的生物安全措施,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引入新疾病的風險。
  2.豬場的健康水平,依賴於周圍的環境。建場的選址相當重要,應遠離相鄰的豬場、屠宰場3-5Km以上。豬場之間距離增加,可減少疾病在場間傳播的風險。倘若豬場生物安全措施做得不好,總有一天,鄰場的疾病會傳到你的場。
  3.外來車輛靠近豬場,可能產生嚴重的生物安全風險。因此,在場外建立清洗消毒點,對靠近豬場的裝豬車和運料車進行清洗-消毒。通過徹底的消洗-消毒,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車輛對生物安全造成的風險。
  4.進場限制是預防疾病的有效管理措施。因此應禁止人員參觀訪問;牧場應分成生活區和生產區,進入牧場執行衛生程序是:休假回場員工在生活區隔離48小時;進入生產區應淋浴,換上牧場統一的生產區工作服;禁示所有個人用品進入生產區,眼鏡除外。進入生產區的物品應經過薰蒸。
  5.在生活區內建立公共食堂,禁止員工私自做飯;禁止肉類食品進入生活區。
  6.生產上實行分點飼養(繁殖-保育-育肥)和全進全出制度。全進全出是常用的管理制度。全進全出意味著每一單元在轉入新豬群之前,每一頭豬必須轉出該單元,然後清洗、消毒、乾燥;而且一旦組群,不再有新成員加入。
  7.控制鼠類:鼠群的活動半徑為1-3Km,是給豬群帶來新的疫病的重要途徑之一。對豬場來說,老鼠是公害,是最難控制的,很難清除,預防比滅鼠效果好,所以應設置防鼠防鳥網。
  8.做好死屍處理:坑埋,為最普遍的處理方法。但有的場主貪圖小利,淘汰給不法商販,這會帶來極大的生物安全風險,因為這些人這些車是最最危險的。這也是有些小場疫病不斷的原因之一。
  9.加強環境控制力度:飼養在舍內的豬群是沒有權利選擇空氣品質的,在每個生產階段,環境因素(溫度、濕度、通風)就需要工人來調控。圈舍溫度能顯著影響豬的生產性能,良好的通風,有助於減少豬舍有害氣體(氨氣)、粉塵、臭味等,保證豬群健康,使豬的生長和繁殖性能達到最佳,這種環境也有助於飼養員的健康。
  10.每好每一天的生物安全控制:如發現不符合生物安全的行為,要及時阻止和報告;合適的用藥;及時淘汰病豬;寄生蟲控制;不飼喂發霉的飼料;棚舍的常規清洗、消毒、乾燥等,都有利於控制豬場內部暴發疾病。
  11.定期豬群健康監測:豬群健康監測是一個集約化豬場健康管理的主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確定豬群的健康狀況有沒有變化。其方法包括日常臨床記錄、屍體剖解、屠宰檢查、血清學檢查、組織切片檢查等。
二.後備母豬的引進和培育
  1.後備母豬是一個豬場的未來和希望。引種前應考查引種場近年來的品種更新情況。一個豬場的生產水平的發揮,依賴於上一級種豬場的種豬生產性能。
  2.一個豬群建立,新豬群的引入,豬與豬之間的接觸,是豬病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根據可能帶來的風險,引種前還應考查引種場的健康狀況。若對引進種豬的健康狀況了解不清,可能將影響豬場的後續生產。因此除了提倡種源單一外,還提倡減少引種的次數。若棚舍條件允許,2年一次引進足量的後備種豬。規模大的管理強的企業,可考慮引進祖代種豬,自己培育父母代種豬,減少引種帶來的風險。
  3.後備種豬引進後,首先要隔離。隔離的目的是保護豬場原有豬群不受新引進豬群的影響。隔離應在獨立的區域進行。理想的隔離舍在場外。若沒條件,隔離舍設在場內。理想的場內隔離舍應有淋浴間。若沒有淋浴間,進出應洗手、換衣換鞋,工具與原場不交叉使用。運輸會產生應激,使後備豬抵抗力下降,到達後應加藥飲水。建議添加不是很強的藥物,否則會掩蓋疾病的發生。一般添加400ppm的土黴素或金黴素。隔離期為30天;但不少於2周。建議種豬到達後3日內不免疫疫苗,在15日後注射疫苗。是否一到達就注射疫苗,應根據豬場所在地的疫情、種豬日齡、引種場種豬出售前的免疫情況。
  4.後備種豬隔離階段完成後,進入適應階段。適應的目的是建立一致的免疫水平。在適應期,應有計劃地、限制性地接觸原來豬群的微生物。可用淘汰公豬、保育豬、母豬的胎衣逐步適應。集中接觸,可能引起疾病的暴發。在適應期,可以考慮加藥,但主要是免疫疫苗。適應期為60-120天。在適應期,後備豬在配種前除了免疫國家強制免疫外,還應注射JE,PPV,PR等;PPV應在180日齡後免疫,JE應常年免疫。
  5.後備母豬對很多疾病的免疫力還不足,所以引進的後備種豬必須經過隔離-適應階段,因此引進的後備種豬的體重要儘可能的小,一般不超過50Kg。購買50Kg左右的後備母豬的好處是離配種的時間很長,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隔離-適應,主動免疫可得到保證。
  6.後備母豬分階段培育:140日齡以前,按生長育肥豬飼養;140日齡以後,按後備母豬飼養,飼料可用哺乳料替代。後備母豬的初情期一般在165日齡,有效刺激發情的方法是定期與成年公豬接觸,每次20分鐘。注意誘情的公豬要經常更換,以保持興趣。誘情的優點是較多的後備母豬較早地進入初情期,使較多的後備母豬可在第三情期受配。
  7.後備母豬的配種目標是:日齡>210天,體重>130Kg,背膘>16mm(腰薦的、最低的,對等於2.5-3.0分),2-3個發情周期,體格合適。所以後備母豬在免疫時就建立棚頭卡,以便記載免疫次數和發情次數。
  8.為了達到初配目標,後備母豬在體重50-100Kg時應自由採食。到100Kg時每天飼喂不少於3Kg的飼料。在配種前14天飼料增加至3.50-3.75Kg,通過採食量來控制排卵量。為便於飼喂,應將初情後的後備母豬移至限位欄飼喂。
  9.培育後備母豬的重要性:後備母豬能補足空欄,保證均衡生產。在母豬配種群中,應含80%的斷奶母豬、10-15%的後備母豬和10-5%的返情母豬。若計劃後備母豬210日齡配種,購入的後備母豬為100日齡,則在110天後開始配種。所以在引種時就計劃採購多少日齡的後備母豬來補充到哪周的生產空缺。
  10.豬的改良方向由市場決定。選擇公豬重點是背膘薄、生長快、有效的飼料轉化和良好的結實度。選擇後備母豬主要是選擇其母性能力,高產仔數和斷奶重、溫順易管理、身體結實。後備母豬最少須有12個乳頭,瞎乳頭,翻轉乳頭或其他畸形的,應當予以淘汰。
  11.綜之後備母豬關注的是:種源的單一性;引進時的體重;隔離-適應措施;誘情和初配時的日齡和體重,以及配種前優飼。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