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大連核雕莊河剪紙技藝入選首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

2023年08月06日 - txt下載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共14類383項傳統工藝項目入選。大連市國家級非遺項目大連核雕、莊河剪紙技藝名列其中。該目錄重點選取了具備一定傳承基礎和發展前景,傳承人群較多,有助於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形成國家或地方品牌的傳統工藝項目,並適當向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能夠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擴大就業的項目傾斜。
大連核雕有了傳習所
大連核雕源於民間吉祥藝術,它寄託著民間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2014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核雕製作的難點在於由於每個桃核的紋理和凹槽都不一樣,其質地、密度、硬度、彈性也都不同,所以在核雕創作中只能順勢進行。最初要依照桃核表面的紋理來進行大框架的構思。在創作中,還要根據桃核內部隨時可能出現的暗孔來調整過程。整個製作過程是一個邊思考、邊創作的過程,並無固定的章法可循。核雕製作沒有一個固定的手法,也沒有固定的畫法和技法,需要隨著桃核的形狀的變動而變動。
大連核雕代表性傳承人韓志耀自幼師承家藝,其依據明代《核舟記》的文字記載,創作出「核舟」,結束了世人「只聞其文道其神,未見其物數百年」的歷史,並在此作品的基礎上,重新創作加大了工藝難度,八扇窗進行鏤空處理,詩刻在船背上,艙內加刻了吹簫人、書童、客人等,人物達9人之多,比原核舟多出4人,作品中的3毫米茶壺心中空,且蓋可以開啟,壺腹與壺嘴相通,比文獻記載的「核舟」更加完善,該作品獲「山花獎」「民間工藝銀獎」。
如今,大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將大連核雕引進學校,建立傳習所,將核雕技藝更好的傳承發展下去。
莊河剪紙多次進校園進社區
莊河剪紙歷史悠久,《莊河縣誌》記載「剪紙藝術,很早即流傳於民間廣大婦女中」,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莊河剪紙沿襲了古老的傳統樣式和表現手法。在平視構圖、平面造型、鏤空效果和連接關係,以及強調裝飾、講究紙感刀趣等基本形態上,保持了傳統剪紙的共性特徵。其產生和演繹過程,受當時社會政治和宗教等文化影響,依附特定生活環境及民間習俗而存在,表現題材與內容集中反映出民間百姓祈福納祥、祛邪避災的願望。特別在時令節日、婚喪壽宴、生男育女、居家生活裝飾中顯得格外突出。
韓月琴是莊河剪紙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曾獲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2007年大連市為韓月琴家族頒發大連地區首個「剪紙之家」牌匾,2012年被命名為「莊河市剪紙基地」,2013年被大連市文化廣播影視局命名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莊河剪紙韓月琴家族剪紙傳承基地」。
莊河剪紙多次參與大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舉辦的「非遺進校園進社區」活動,並在市非遺中心的推廣下,走進藍城小學等多所學校,建立莊河剪紙非遺傳習所,讓剪紙傳承充滿活力。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