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採茶戲與客家人的淵源

2023年08月06日 - txt下載
客家先民,駐足贛南,墾荒種茶,長期勞動生息中不僅創造了豐富的物質財富,同時創造了自已喜愛的贛南採茶戲,客家人獨特的性格特徵與精神需求決定著採茶戲的藝術形式和表現內容。客家人的興盛與變遷帶來了採茶戲的繁榮與發展。採茶戲與客家人相依為命、生存繁衍。
早期,一部分漢人自北向南遷移,先後來到贛南稱為客家人。
贛南山區,氣候溫暖,雨水充足,土地肥沃,交通閉塞,優越的地理環境是客家先民駐足的良地。贛南是較早的客家聚集區與聚散地,也是當今客家人的大本營之一。全區18個縣(市)均屬客家,除贛州市及信豐嘉定鎮外其他基本為純客縣。700多萬人口95%是客家人。客家人以其勤勞勇敢的精神開闢了贛南這塊古老的山地,在創造了豐富物質財富的同時又創造了自已的精神財富--贛南採茶戲。
贛南採茶戲俗稱"燈子戲"、"茶籃燈",亦名"三腳班"。她貼近生活的戲劇內容、幽默風趣的喜居風格、短小精悍的"三角班"體制,運用矮子步、扇子花、單袖筒及模仿動物形象的表演藝術,活潑明快、優美抒情的民歌體音樂,配以勾筒正反弦與民間鑼鼓的伴奏形式,加上頭帶一把抓(羅帽)、身穿三花衣、腰系白堂裙、腿穿燈籠褲的獨特服飾,構成了贛南採茶戲濃郁的鄉土氣息和鮮明的地方風格而深受客家人民的喜愛,成為祖國百花園中一朵奼紫嫣紅的山茶花。
客家先民落戶贛南山區"靠山吃山",他們在山上墾荒種茶。茶業不斷發展,至清代名茶盛行,列為貢品的有贛縣"儲山茶",會昌"盤古山茶",而最具代表的要算安遠的"九龍山茶",九龍山因此而成為當時遠近聞名的茶區。客家人一邊採茶一邊唱著茶歌。最早的茶歌有"十二月採茶歌"。從正月順次唱到十二月的叫"順採茶",從年尾十二月唱到年頭正月的叫"倒採茶",唱春夏秋冬的叫"四季茶"。
隨著茶歌的傳唱與發展,客家人加上採茶、摘茶的動作,藉以當時盛行茶區的馬燈、龍燈和獅舞形式,發展了載歌載舞的茶籃燈。茶籃燈的出現很快被客家人所接受,每逢年過節或茶山開市均以茶籃燈助興而倍受歡迎。隨後,在茶籃燈的基礎上客家藝人根據上山、進坑、過橋的動作,結合茶山勞動的情節,配以鋤頭、茶籃、手巾為道具,把原來十二個茶女,二個男隊首的"十二月採茶歌"縮減為二女一男,女的為大姐、二姐,男的叫茶童,並由原來的一唱眾和改為載歌載舞,姐妹對唱,茶童手搖紙扇,插科打諢的小戲《姐妹摘茶》;與此同時,根據客家兒童生活情趣為內容的編有一個以大姐、二姐、三郎子戲耍板凳的小劇叫《板凳龍》,就此,"兩旦一丑"的三角戲在明朝末年從茶籃燈的母胎中脫穎而出。二十世紀中期統稱為採茶戲。
客家人的性格特徵、精神需求和生產形式決定著採茶戲的表現內容與藝術形成。客家人熱愛勞動,從事茶業勞作,傳統採茶劇有《南山耕田》、《打豬草》、《撿田螺》、《盤花生》、《阿三打戲》、《九龍山摘茶》、《姐妹摘茶》劇目;客家人熱愛生活,嚮往愛情,傳統劇目有《俏妹子》、《俏同年》、《釣蟲另》、《老少配》、《滿妹子添喜》;客家人為養家餬口常出外經商,傳統劇目有《上廣東》、《賣雜貨》、《賣花線》、《送哥賣茶》;客家人勤儉持家,反對嫖賭和吸洋煙,傳統劇目有《大勸夫》、《四姐反情》;客家人常以手藝謀生,傳統劇目有《補皮鞋》、《補缸》、《補磁碗》;客家人樂觀開朗,性格幽默,傳統劇目均為喜劇,詼諧的語言和運用眾多的諺語,歇後語和採用正話反說來達到喜劇效果,如"十二月的蛤蟆--難開口","一個人打線--連累別人","頭上的虱子--明擺著","三個指撿田螺--包穩"和明明是罵人卻說"你發財發到死,走路看不到後腦殼",明明被人踩一腳而又痛又氣卻說"一隻腳五個腳趾拿你踩出四個丫叉來了"。
客家人長期居住山區,從事摘茶勞動,他們從中提煉出採茶戲獨特的矮子步、扇子花、單袖筒這一表演藝術,如根據上山腿蹲、挑擔肩壓的形體動作創造的矮子步成為採茶戲表演藝術的基本形體動作與舞姿,其雙腿前蹲,腳跟提起,趾尖落地,向前移動,藝人形象地概括為:獅子頭、老虎背、鯉魚腰、狗牯尾、猴子跳架拐子腿,行如蝴蝶走如水"。根據摘茶時,客家茶農一手摘茶,一手需用扇子不停地扇風,這樣才能使茶葉不燙而確保茶末純真。創造的扇子花廣泛運用於採茶劇舞台,時而不鞭,揮弋千里;時而成筆,書寫繪畫;時而為茶籃,時而又成鋤頭,運用自如,變化無窮。藝人把扇花形態歸納為:"過頭象葵花,落地滾西瓜,平舞似流水,左右如月掛"。根據摘茶時用右手採摘,左手持手巾時而擦汗水,時而遮日頭,時而作茶籃盛茶,藝人創造性了單袖筒,成為採茶劇獨具的服飾。說它獨具是因為單袖筒不同於古曲戲中的水袖,其一,採茶劇是男角穿戴而不是女旦;其二,是固定在左手而不是雙手。單袖筒運用舞台,表現各種情緒,如龍鳳飛舞則為喜,拂袖而去定是怒,揚頭遮臉是為羞,垂手而立乃是悲,上下舞動以示樂,揮袖飄揚為再見,靈活多變,形象易懂,藝人總結為:"站時吊馬腳,揮動像狗履,遊走如蛇過,龍頭又鳳尾"。
採茶戲小丑的表演動作是根據茶山動物摹仿而成,更具特色,如"另子撒尿"、"猴子洗臉"、"蜻蜓點水"。"懶貓抓癢"、"雞公啄米"、"畫眉跳架"、"烏龜扒沙"、"老鷹展翅"、"狗牯擺尾:等為小丑刻畫人物,表現內容注入了新鮮血液,因此有人說贛南採茶劇是"三角成劇,小丑當家"。小丑獨特而形象的表演藝術成為採茶劇特具風格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數百年來,贛南採茶劇演的是客家事(內容),穿的是客家衣(服飾),說的是客家話(方言),唱的是客家歌(茶歌),跳的是客家舞(表演),從而伴隨客家人勞動生息,代代相傳。
客家人的興旺與變遷帶來了採茶劇的繁榮與發展。清乾隆年間後,贛南戰事平穩,生產發展,客家人發展到頂峰,如《客家學概論》(謝萬陸著)載: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寧都客家人增至355985人,與以前相比翻一番。于都縣至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增至8600戶,78050人;至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增至46850戶,359550人。興國縣至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達到28117戶,126475人。此時,贛南採茶劇出現有"長日演來三角劇,採茶歌到試茶天"的乾隆年間(見清乾隆江西鉛山詩人陳文瑞《南安竹枝詞》和"滿面煙灰十指黑,出看採茶也入魔"的嘉慶年間(見《信豐縣誌》卷十五,藝文"四")及"琵琶斜撥月琴張,月下爭看窈窕娘"的光緒年間(見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長寧縣誌》燈劇竹枝詞)。三個鼎盛時期。採茶劇班社由少到多,由娛樂型到職業化,由農村進入城市官府,贛南各地一時處處是"採茶歌聲滿城鄉"的繁榮景象。
清光緒年後一段時間,由於贛南戰事頻繁和政府的"平暴"、"驅流寇"及"禁演採茶淫戲"榜文,使至大批客家人先後離開贛南逃生於閩、粵、湘、桂及東南沿海地區,採茶戲隨之流傳,其流向路線大至有四:
(一)向東北,經武夷山脈流向閩西的寧化、建寧、邵武、光澤,進而傳至贛東、贛中各縣;
(二)向東南,出閩西"經漳州一帶,傳至台灣,成為歌仔戲形成的基本因素"(見《中國戲曲志·福建卷》綜述部分);
(三)向西南,經粵東、粵北,爾後進入桂南。粵東曾盛行採茶戲,"從此業者,多屬贛南客族中的放蕩少年"(見羅香林《粵東之風》書)。廣東的和平、五華、新豐、翁源、連平、南雄、始興、曲江、仁化、英德等地均有贛南採茶戲班出入;桂南玉林、欽州、梧州和南寧一帶的採茶戲同贛南採茶戲有著不可分割的淵源關係;
(四)向西北,經萬安、遂川沿羅霄山脈向贛湘交界處流動。上述地區皆可找到贛南採茶戲的"遺言"、"蹤跡"。
客家人的變遷,加速了贛南採茶戲的傳播與普及。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