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詩經《皇矣》原文、翻譯及鑑賞

2023年09月10日

- txt下載

皇矣上帝,①    上帝光焰萬丈長,
臨下有赫。②    俯視人間真明亮。
監觀四方,③    洞察全國四方事,
求民之莫。④    瞭解民間疾苦狀。
維此二國,⑤    想起夏商兩朝末,
其政不獲。⑥    不得民心國危亡。
維彼四國,⑦    思量四方諸侯國,
爰究爰度。⑧    天下重任誰能當。
上帝耆之,⑨    上帝意在岐周國,
憎其式廓。⑩    有心擴大它封疆。
乃眷西顧,   於是回頭望西方,
此維與宅。   同住岐山佑周王。

作之屏之,   砍掉雜樹辟農場,
其菑其翳。     枯枝朽木全掃光。
脩之平之,     精心修剪枝和葉,
其灌其栵。   灌木叢叢新枝長。
啟之辟之,     開出道路闢土地,
其檉其椐。   除盡檉椐路通暢。
攘之剔之,   剔去壞樹留好樹,
其其柘。   留下山桑和黃桑。
帝遷明德,   上帝衛護明德主,
串夷載路。   犬戎敗逃走倉皇。
天立厥配,   上天立他當天子,
受命既固。   政權鞏固國興旺。

帝省其山,   上帝視察岐山陽,
柞棫斯拔,   柞棫小樹都拔光,
松柏斯兌。   松柏直立郁蒼蒼。
帝作邦作對,  上帝建立周王國,
自大伯王季。  太伯王季始開創。
維此王季,     這位王季好品德,
因心則友。   對兄友愛熱心腸。
則友其兄,     王季熱心愛兄長,
則篤其慶,   他使周邦福無疆,
載錫之光。   天賜王位顯榮光。
受祿無喪,     永享福祿保安康,
奄有四方。   統一天下疆域廣。

維此王季,     這位王季真善良,
帝度其心,     天生思想合政綱,
貊其德音。   他的美名播四方。
其德克明,     他能明辨是和非,
克明克類,   區別壞人和善良,
克長克君。     堪稱師範好君王。
王此大邦,     在此大國當君王,
克順克比。   上下和順人心向。
比於文王,   到了文王接王位,
其德靡悔。   人民愛戴德高尚。
既受帝祉,   既受上帝賜福祿,
施於孫子。   子孫萬代綿綿長。

帝謂文王,     上帝啟示周文王,
無然畔援,   不要暴虐休狂妄,
無然歆羨,   莫羨他人當自強,
誕先登於岸。  先據高位路康莊。
密人不恭,   密人態度不恭順,
敢距大邦,   竟敢抗拒周大邦,
侵阮徂共。   侵阮襲共太猖狂,
王赫斯怒,   文王勃然大震怒,
爰整其旅,     整頓軍隊去抵抗,
以按徂旅。   阻止敵人向莒闖。
以篤於周祜,  周族福氣才鞏固,
以對於天下。  民心安穩定四方。

依其在京,  周京軍隊真強壯,
侵自阮疆。    從阮班師凱歌揚。
陟我高岡,  登上岐山遠瞭望,
無矢我陵,  沒人敢占我山岡,
我陵我啊;    高山大陵莽蒼蒼;
無飲我泉,    沒人敢飲我泉水,
我泉我池。    清泉綠池水汪汪。
度其鮮明,  規劃山頭和平原,
居岐之陽,  定居岐山面向陽,
在渭之將。  緊靠渭水河邊旁。
萬邦之方,  你為萬國作榜樣,
下民之王。    天下人民心嚮往。

帝謂文王,    上帝告訴周文王,
予懷明德,  美好品德我讚賞,
不大聲以色, 從不疾言和厲色,
不長夏以革; 遵從祖訓依舊章;
不識不知,  好象不知又不覺,
順帝之則。    順乎天意把國享。
帝謂文王,    上帝又對文王說,
詢爾仇方,  團結鄰國多商量,
同爾兄弟;    聯合同姓眾國王;
以爾鈎援,  用你大鈎和戈刀,
與爾臨沖,  臨車衝車赴戰場,
以伐崇墉。  討伐崇國削殷商。

臨沖閒閒,  臨車衝車聲勢壯,
崇墉言言。  崇國城牆高又長。
執訊連連,  捉來俘虜連成串,
攸馘安安。  割下敵耳裝滿筐。
是類是禡,  祭祀天神祈勝利,
是致是附,  安撫殘敵招他降,
四方以無侮。   各國不敢侮周邦。
臨沖茀茀,  臨車衝車威力強,
崇墉仡仡。  崇國城牆高又長。
是伐是肆,  衝鋒陷陣士氣旺,
是絕是忽,  消滅崇軍有威望,
四方以無拂。 各國不敢再違抗。


【注】 ①皇: 光明偉大。②赫: 明亮的樣子。③監: 視,視察。 ④莫: 通瘼,疾苦。⑤二國: 指夏、商二朝。一說:二為上之誤,上國指商朝。⑥獲: 得 ⑦四國: 四方各國。⑧究: 尋究。度: 謀度。⑨: 耆: 通惜、指,意向。⑩式廓: 規模。一說,式: 用。廓: 大。式廓即因而加大。眷: 眷念。西顧: 注意西方,指注意歧周。宅: 居住。句意為上帝與周王居住在一起。意即上帝保佑周王。作: 通 斫,砍伐。屏: 屏除。栵 : 斬而復生之樹、檉 : 木名,又名西河柳、觀音柳。據: 木名,又名靈壽木。攘: 攘除。剔: 挑選。 : 木名、 即山桑。 柘 : 木名, 即黃桑。 明德: 有明德之人,此指太王。串夷: 即昆夷、又稱犬戎。載:則。路: 通露,失敗。配: 輔佐。句意為天立君王以輔佐上帝。固: 堅固、鞏固。省: 視察。柞 : 木名,即柞櫟。棫 :木名,即柞。兌: 直。作: 建立。對: 配: 指輔佐上帝的君主。大伯: 太王的長子,即太伯。王季: 太王的少子,即季歷。此外,太王還有次子仲雍。太伯、仲雍為使季歷繼承王位,逃往吳地。太王死後,季歷繼位。因: 借為姻。姻心: 親熱之心。篤: 厚、多。慶: 福。載: 乃、就。錫: 賜。光: 光榮。奄: 包括。 貊 : 通莫,傳布,傳播。類: 指善惡的種類。比:通俾,服從。比: 及,到。悔: 恨。祉: 福。施 : 延續。畔援: 通盤桓,徘徊不前。歆羨: 羨慕。誕: 發語詞。岸: 高岸,比喻有利地位。密: 古國名,在今甘肅靈台縣西。距: 通拒,抗拒。大邦: 指周。阮: 古國名,在今甘肅涇川縣。徂: 到。共: 古國名,在今甘肅涇川縣北。赫: 大怒的樣子。按:抑制,阻止。旅: 通莒,古國名。篤: 鞏固。祜: 福。對: 通遂,安。依: 憑藉。京: 高丘。陟 : 登。矢:陳,陳兵。度: 計算,計劃。鮮原: 地名,在今陝西咸陽縣東。歧: 歧山。陽: 山的南面。將: 旁邊。方: 法則,典範。懷: 歸向、趨向。明德:指文王之美德。以: 與。色: 嚴厲的臉色。不長: 不尊尚。夏: 夏楚,體罰學生的工具。革: 鞭革,體罰犯人的刑具。句意為不崇尚棍棒、皮鞭,即不靠暴力建立自 己的威信。不識不知: 不知不覺。詢: 謀劃,商議。仇方: 鄰國。鈎: 兵器、似劍而曲。援: 戈上的橫刃。臨: 從上面攻城之戰車。沖: 從旁邊攻城之戰車。崇: 古國名,在今陝西西安灃水縣西。墉: 城牆。閒閒:強盛的樣子。言言: 高大的樣子。訊: 俘虜。連連。接連不斷的樣子。攸: 所。馘 :被割下的敵人的左耳,用以計功。安安: 從容不迫。類: 祭天。禡: 祭馬神。致: 招致。附: 通拊,安撫。茀茀:強盛的樣子。仡仡: 同屹屹,高聳的樣子。肆: 通襲。忽: 消滅。拂: 抗拒。

本詩是周人五篇開國史詩中篇幅最長的一篇,有兩條明顯的線索貫串全篇: 一是事件發展順序的歷史線索,一是宗教觀念滲透於詩中所形成的思想線索。兩條線索密切交織,使篇幅雖長而不散,頭緒雖多而不亂。
就歷史線索看,本詩主要寫了以下史實: 古公亶父遷岐營建,打敗犬戒; 王季修德進業,廣有四方,國勢迅速壯大; 文王討伐不恭的密、崇,周終於成為天下無敵的萬邦之首。可以看出,本詩與《大明》一樣,也是以周民族自太王至文王這段歷史史實為反映對象,不過在取材上各有側重而已。如果說《大明》重在寫王季、文王的婚姻和家庭,那麼本篇則是重在反映亶父至文王征服敵國,「王此大邦」的政績。
就思想線索看,皇天無親,唯德是鋪的思想如同一條紐帶內在地將全詩緊緊地聯繫起來。周人認為自己注意德行修養,敬事上帝,一定會得到上帝的嘉惠而代天行治。作為全詩思想總綱的第一章充滿了神秘的宗教觀念: 「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觀四方,求民之莫。維此二國,其政不獲……乃眷西顧,此維與宅。」他們認為代商而有天下是上帝的意志,人間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改變這一現實。這種思想觀念在以下各章中時有流露:敘公劉事則是「天立厥配,受命既固」; 敘王季事則是「維此王季,帝度其心」; 敘文王事則更進一步,先後三次出現「帝謂文王」,似乎文王具有無限的神靈,可以直接與上帝通話,代表上帝的意志。這種對於聖王的神化從主觀上壯大了周人的力量,使他們對於自己的事業充滿了自豪和信心。
歷史的敘述反映了作為人類童年藝術的史詩的重要特徵,而神學說教則體現著奴隸主階級的階級意志。人類童年藝術的傳統和奴隸主階級的思想意識給這首史詩打上了特定的時代烙印。
本詩在敘述史實方面富於變化,它不是一般地敘述太王、王季、文王的歷史經歷,而是選擇他們每一個人最突出的史實加以表現。如太王則寫其開闢周原,王季則寫其與兄弟之間的手足之情,文王則寫其征伐敵國。這樣既突出了各自的特點,符合歷史的真實; 從詩歌角度看,又各有面貌,一章一個天地,整個詩歌呈現出規模宏闊,綽約多姿,變化中而有統一。
由於在內容上各章之間差異較大,形成了章與章之間過渡上的跳躍之感。雖然如此,但並不顯得突然,而是氣脈貫通,銜接自然。如前四章寫亶父、王季事,而後四章寫文王事,因而形成第四、五章之間的大間隔。為了克服這一點,第四章在敘述王季事後寫道: 「此於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於孫子。」很自然地引出文王。下章之意於此章出之,如同探馬、斥候,給人帶來千軍萬馬將到的消息。
此詩語言富於表現力,不但能夠準確地傳達其意,而且能夠巧妙地傳達其神。第六章寫文王警告敵人不得侵擾,特色十分鮮明: 不但在 「高岡」、「陵」、「阿」、「泉」、「池」等字之前統統加上物主代詞「我」而且特別將「我陵」、「我泉」加以重複,使人感到義正詞嚴,寸土不讓,活現出一個嚴正堅毅,凜然難犯的詩歌形象。末章寫伐崇之戰,形容戰車、城牆,連用重言,有聲有色,形象鮮明。寫亶父開發岐下更為別致: 它不去具體描繪勞動的過程和場面,而只是將有關的八個動詞如「作」 、「屏」、「修」 、「平」 、「啟」 、「辟」 、「攘」、「剔」並列排出,並在中間嵌入不同的樹木之名,便使周人艱苦卓絕,英勇奮鬥的精神躍然紙上。這樣寫既省去很多繁細的描述,又給人留下想像的空間,因而更加耐心尋味。另外,寫同一個勞動過程竟連用了八個表示不同動作的動詞,充分展示出二千多年前語言的豐富性。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