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六個月的孩子一天加幾遍輔食?

2023年09月23日

- txt下載

專業回答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兒科學會、中國營養學會等權威機構的建議,寶寶滿6個月(180天)以後需要及時添加輔食。以往,確實有建議在4~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但對於絕大多數寶寶來說,從滿6個月開始添加更合適,早加未必有好處。


滿6個月寶寶可以吃哪些輔食?


輔食添加需要注意營養豐富的輔食,如強化鐵的穀類、肉泥、魚泥、蛋黃、豆腐等。強化鐵的穀類的優勢在於,富含碳水化合物,還含有一定的植物蛋白質,同時為了滿足寶寶對鐵、鋅等的高需要,進行了強化,不足之處在於蛋白質不屬於優質蛋白質,所以還是需要給寶寶嘗試肉泥、魚泥、蛋黃等富含蛋白質的輔食,同時含有的鐵、鋅吸收率較高。


滿6個月寶寶一天喂幾次輔食?


6個月以後的寶寶,輔食每天可以安排2次,剛開始的一周,每天可以安排一次,如第一次加米粉,可以每天加1~2小勺,觀察3天,寶寶沒有不適,耐受良好,就可以逐步加量,同時可以嘗試肉泥或蔬菜泥,輔食可以從1次增加到2次,或者3次,例如中餐安排嬰兒米粉+肉泥+胡蘿蔔泥+植物油,晚餐安排嬰兒米粉+蛋黃泥+植物油+蘋果泥。或者把水果單獨添加。隨著輔食添加,一天當中,輔食應該包括穀類+禽畜肉、魚蝦或蛋類+蔬菜+水果+植物油。

輔食添加還需要注意什麼?


輔食添加一方面注意用勺子喂,另外一方面還需要逐步訓練寶寶開始用手自己吃輔食的能力,用杯子喝水等能力等。儘量讓寶寶在寶寶椅里進食輔食,就餐時應避免電視、玩具等干擾,家長不要邊逗孩子邊讓孩子吃飯。
為了方面大家了解不同月齡寶寶輔食添加的餐次、種類、奶類和輔食的分配,這兒有張表格,請收藏。


作者介紹:劉長偉,南京市兒童醫院營養醫師,註冊營養師,科普作者,編著《輔食每周吃什麼》、《不挑食長得高》、《寶寶分齡喂養指導》、《母乳喂養到輔食添加》等。2016年江蘇十大微博自媒體之一。

其他回答1


六個月的孩子吃幾頓輔食?一般六個月的寶寶一天只需要吃一頓輔食就可以了。因為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是4-6個月,所以4-6個月是孩子添加輔食的第一個階段,每天只需要吃一頓輔食就可以。



添加輔食早的孩子可能4個多月就開始添加了,稍微晚點的6個月也開始添加了,那麼寶寶添加輔食究竟應該是幾個月開始呢?具體來說,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輔食添加的時間,要看孩子具體的表現:
孩子看見大人吃東西就開始流口水,吧唧嘴;給手上遞東西能夠直接放進嘴巴里;挺舌反應消失,不會再用舌頭去頂勺子;看見吃的東西會特別著急。這些都是孩子需要加輔食的信號。
孩子的第一口輔食要怎樣來添加呢?作為新手媽媽,這個真的是個雷區,而我還不小心踩了雷。因為缺乏經驗,當時給女兒添加輔食時只看到是一段米糊就買了,結果孩子一吃就拉肚子,一吃就拉肚子,去看兒保才知道,孩子第一次添加輔食只能吃高鐵純大米米糊。同時吃多個種類的輔食,孩子腸胃不耐受就會拉肚子。而我買的是大米山藥米糊,不是純米糊導致孩子拉肚子!
剛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可以從一勺米糊,或者一勺小米油油開始,輔食的量可以逐漸增加,吃上兩個禮拜的米糊,就可以開始添加蔬菜了,菜泥一樣,剛開始吃一次只能吃一勺。一次只能添加一種菜。
孩子的輔食添加一共分為三個階段,最早的一頓,過渡到八個月的兩頓,再到一歲後的三頓,一歲到一歲半輔食要逐漸過渡到正餐。

其他回答2


這個月齡的寶寶,吞咽能力處於發展初期,進食中整口吞咽。且大部分6個月寶寶還沒有長牙,或者只長出一兩顆小牙,所以還是流質食物、泥糊狀食物比較適合,輔食的質地要細膩、柔滑,適合整吞整咽。
雖然可以開始添加輔食,但此時奶仍是寶寶的主食,輔食從1~2勺開始慢慢嘗試添加,之後再逐步加量。 添加輔食時媽媽們要注意觀察寶寶的反應和便便顏色形狀哦,建議是一樣一樣添加,一次性添加多樣的話萬一有問題,也不知道是哪個食物導致的呢。
非常適合的食物再次分享一下:
1、鐵強化米粉:單獨沖泡喂養,儘管很多食品包裝上寫著用奶粉沖泡,那只是一種營銷策略,不建議用母乳、配方奶、果汁、菜水調配米粉哦!
2、蔬菜汁、果汁:果汁要從2:1–1:1兌水調配開始,之後再給寶寶喝原汁。
3、果泥:先從蘋果、梨子、桃子,等不宜過敏的水果開始,太酸太甜的水果還不適合給寶寶吃。獼猴桃和芒果最初特別不建議哦!寶寶之前吃過後鬧了一晚不肯睡。我們最開始嘗試的是蘋果泥,有時是用勺子刮著喂,有時寶寶看見大人啃蘋果,他自己也抱著啃,哈哈現在已經可以咬一點點啦!
4、蔬菜泥:不宜致敏的食材有土豆、胡蘿蔔、南瓜、青豆、花椰菜。
輔食不要在寶寶很餓的時候吃,最好是兩餐奶之間。之前我做培訓時整理了一下,類目和餐次供你參考:
希望寶貝們都能健康成長!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