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思想品德課若干問題的探討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載

學校德育工作是一項社會性的複雜的系統工程。構建學校德育新體制,需要學校、社會、家庭方方面面攜 手協作,密切配合。作為小學德育工作的有機構成部分的思想品德課在德育系統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和起著獨 特作用。為進一步深化思想品德課教學改革,加快我校實施「愉快教育」的步伐,完成歷史賦予的重任,根據 我們實踐體會,就思想品德課的地位、功能和教學規律問題略談淺見,與同行研討。
一、思想品德課在小學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和功能
(一)思想品德課在小學德育系統工程中的地位
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關於改革學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論課程教學的通知》中,對思想品德課在學 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地位和作用已作了原則性的規定。嗣後,《中共中央關於改革和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通 知》、《思想品德課教學大綱》以及國家教委召開的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會議對此問題都作了具體闡明。同時 ,國家教委還集中力量編寫了系列教材。遺憾的是,在貫徹落實過程中,有的人口頭上承認它的重要性,但在 實踐中卻把它作為軟任務;有的教師厭教,因而影響學生厭學;有的教師未能正確處理好思想品德課與班主任 、少先隊工作的辯證關係,往往把思想品德課這門具有特殊地位的學科當作為班主任工作服務的工具,處於從 屬地位。這就極大地貶低了它應有的地位和削弱它的德育功能。在加強小學德育工作的今天,我們應站在歷史 的高度,以面向未來的戰略眼光重新領悟中共中央有關德育工作的指示和思想品德課的地位作用。
思想品德課是學校德育的重要途徑。所謂「重要途徑」,既不是唯一途徑,也不是一般途徑。而是占有重 要地位。眾所皆知,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是學校素質教育目標的有機構成部分。削弱德育就不能全面貫徹 黨的教育方針。實現德育目標多途徑、多渠道。除思想品德課教學外,還有班主任工作、少先隊活動和各學科 教學等等。這些基本渠道既相互聯繫又有區別,彼此相互促進密切配合,共同為實現德育目標服務。但是,必 須看到思想品德課在諸渠道中處於特殊地位和起著其他途徑所不能取代的獨特作用。思想品德課以課堂教學為 基本形式,遵照自身的教學大綱,以比較系統的道德觀點、道德觀念,直接地向小學生進行共產主義思想品德 教育;每一個道德觀點、道德觀念的教育都是一場「陣地戰」、「攻堅戰」,像釘子入木那樣,牢牢地在學生 頭腦中紮根,並引導學生相應地轉化為良好的行為習慣。班主任和少先隊工作著重及時抓住學生現實思想和行 為進行教育,靈活性強但欠系統。各學科教學雖含有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僅從本學科特點出發,適當地聯繫學 生思想實際,沒有象思想品德課那麼直接、系統。可見,思想品德課的特殊地位、重要途徑不是人們主觀的臆 造,而是有著不容否認的客觀依據。
還要強調指出:思想品德課設置是小學教育社會主義性質的一個重要標誌。把它作為一門學生思想品德奠 基課程列入教學計劃之中,就是為了更有效地實施素質基礎教育,為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各級各類人才 和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奠定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礎,為培養21世紀所需要的社會主義勞動者奠定思想基礎 。目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也很重視在小學開設不同名稱的道德課,所不同的是,它們是資本主義思想體系的基 礎,而我國的思想品德教育則是社會主義道德的組成部分。那種把思想品德看作是一種軟任務,將它貶低為為 班主任工作服務的一種手段,無疑是扭曲了思想品德課本來的真實面目。
(二)小學思想品德課的教育功能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功能是事物作用於他物的能力,即系統作用於環境的能力。同任何事物一樣,思想品 德課的教育功能是固有的,具有客觀實在性。人們只有充分認識其本身固有的內在的功能,才能在對學生思想 品德課的教學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收到預期效果。思想品德課作為學校的一種教學活動,它與任何學科教學 一樣,具有全面育人的功能,但由於思想品德課在學校德育中的特殊地位,在實現教學的全面育人功能中它又 承擔著自身固有的獨特功能。《思想品德課教學大綱》規定:思想品德課「對引導學生從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 想品德和文明行為習慣起著奠基作用。」這是思想品德課最顯著、最突出、最主要的功能。現實表明,小學是 民族素質的基礎教育。學校的全部教育、教學活動,都是為了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具有良好 的心理素質和健康體魄,促使全體學生整體素質和個性特長得到協調充分的發展。對思想品德課教學而言,更 為重要的是:「教育學生初步具有「五愛」的思想感情;初步養成關心他人、關心集體、認真負責、誠實、勇 敢、勤勞、節儉等品德和文明禮貌、遵守紀律等行為習慣;初步具有辨別是非美醜善惡的能力」。總之,《思 想品德課教學大綱》規定的思想品德課教學的功能,既是客觀現實的反映,歷史賦予的重任,又是時代的要求 。
二、思想品德課教學過程的特殊規律和運用
(一)思想品德課教學的特殊規律
規律是事物發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繫。任何事物都按其本身固有的客觀規律運動 著,人們想問題、辦事情必須尊重客觀規律,否則就會碰釘子、受挫折,甚至遭到客觀規律的懲罰。思想品德 課教學同樣必須遵循教學過程的客觀規律,才能確保教學質量,發揮其應有的獨特作用。
思想品德課教學過程是系統內部諸要素以及與他系統之間複雜的矛盾運動的過程。教與學之間是這一過程 的基本矛盾。這對矛盾的開展和解決一刻也離不開教學載體--教材。在教師主導作用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 觀能動性,達到學生提高道德認識;在此基礎上內化為道德情感;進而形成道德觀念,相信真理性的教材內容 ;然後在教師指引下通過學生主觀努力,把道德認識、道德觀念轉化為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由此可推斷出: 知、情、信、意、行諸要素的相互促進、相互轉化,是思想品德課教學過程固有的特殊規律。
知,是指認知、知識、知道。這個「知」,對於思想品德課來說就是道德認識。情,是指情感,是指人們 對事物愛憎的態度和體驗。它是在學生認知的基礎上所內化的道德情感。積極情感的形成,不僅深化了認知, 而且有利於轉化為信念。信,即相信,相信教材真理性的道德觀念、道德觀點,是知、情的「合金」。這是道 德認識轉化為道德行為具有關鍵的一環。信念的萌發既加深道德認知,增強道德情感,又將成為付諸行動的強 大推動力。意即意志,是有目的有意識地行動的一種能力,是知、情、信轉化為道德行為的一種精神力量。行 ,即行動、實踐。在堅強意志支配下,將道德觀念、觀點付諸實際行動,形成知行統一。這是衡量思想品德課 質量高低的根本標準。可見,知是情感的產生、發展和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基礎;情是道德認識轉化為行動不 可缺少的心理活動的環節;信是以知、情為基礎所形成的較為堅定的道德觀念,是學生道德規範形成的核心。 行是歸縮、目的、立腳點。意志是學生提高道德認識、培養道德情感,直至形成良好品德和文明行為習慣的不 可缺少的必要條件。當學生有了堅定信念和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反過來又促進道德認識的提高和道德情感的深 化。可見,知、情、信、意、行諸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促進是思想品德課教學過程不可抗拒的客觀規律。
既然思想品德課教學過程是一個複雜的矛盾運動過程,它必然受著諸多客觀規律所制約。如注意規律、認 識規律、直接知識與間接知識相統一等規律同樣支配著思想品德課教學。因此,教師在處理教材,選擇教法, 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指導學生道德行為都必須胸中有全局,站在理論的高度,全方位地把握教學規律,方能勝 利地完成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歷史使命。
(二)思想品德課教學規律的具體運用
規律深藏於事物內部,看不見,摸不著。但人們可以通過實踐認識它、利用它。教學實踐表明,「激情、 悟理、導行」三部曲(或三步驟)是思想品德課教學過程特殊規律的具體運用和體現。
1、激情。激情指的是激發情感。是學生萌發學習興趣、內驅力啟動的必備前提和基礎。人們常說,興趣 是最好的老師。孔夫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當學生學習興趣盎然,心情 振奮,心扉敞開,內驅力啟動,學習動機必然易於確立。同時,少年兒童具有好奇心、追求新穎感、渴求新知 識的心理特點。用「愉快教育」手段撞擊童心,必然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學生注意力。因此,教學伊始,應精心 設計,創設童心情境,展示教學目標,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教學實踐證明,創設情境因人、因教材特點而異, 形式多種多樣。小品、講故事、直觀演示、教師有聲有色的講述、組織學生閱讀教材、電教手段等都是行之有 效的好形式。如講授「怎樣穿著才算美」一課,先由兩個學生分別扮演學生珍珍和她表姐如何教她打扮去參加 「怎樣穿著才算美」的討論會的小品。矛盾由此展開,全體學生身臨其境,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從樂趣中開 始探求美的道德觀念。
2、悟理。悟理即領悟真理。要求學生提高道德認識,並內化為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念,明確觀點,初 步能分清是非善惡美醜。為達此教育目標,教學過程中必須依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設置若干個 問題(矛盾)逐層推進。即把矛盾作為一根紅線貫穿於教學過程始終,形成激疑一求疑一解疑的過程。如,在 《珍珍穿著》的小品演完後,教師逐個出示下列問題,組織學生討論。①珍珍的打扮美不美?②為什麼說珍珍 表姐的打扮用在珍珍身上就未必美?③鮮艷、時髦能不能與美劃等號?④小學生的穿著打扮怎樣才算美?怎樣 不算美?這些問題象投石激浪,學生情情驟增,舉手爭先發言。教師從中因勢利導,適當點撥,間中穿插音樂 伴隨穿著表演。最後教師歸納板書「質樸、自然、大方」,並略加解釋。矛盾展開至解決,高潮迭起,學生思 維始終處於緊張、興奮和歡樂之中。從而讓學生在愉快體驗中獲得「穿著美」的道德真理。
悟理是教學過程重要步驟,抓好了有利於導行奠定紮實基礎。從我們教學實踐正反兩方面看來,需要注意 四點:第一,要有趣味性。教學中的趣味性,既是少年兒童心理特徵的需求,也是「愉快教育」的手段和目標 的需要。因此,教師的設疑和語言表述以及引用材料要能引起學生的興趣。第二,要有科學性。趣味性必須以 科學性為基礎,否則為趣味而趣味,投學生不健康的所好是一種低級庸俗的表現。科學性要求:①知識、觀點 要正確。②事例要科學準確。③事實與觀點應吻合。④設置的問題要規範,符合時代精神和學生接受能力。⑤ 板書內容要與教學目標、課題相一致。第三,要有針對性。就是要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不論是設疑、解 疑,還是引用材料都應從學生思想實際、知識經驗的實際出發,做到有的放矢。若脫離學生的實際,不僅無助 於學生思想認識的提高,也難以開拓學生思維,師生雙邊活動難以進行。教學上「啟而不發」,教師唱獨角戲 ,往往是由此而產生。第四,要有教育性。教育性即思想性,這是本門學科的本質屬性和內在要求。在宏觀上 ,可根據形勢要求和學校每月思想教育中心調整教材順序;還可適當增刪教學內容。在微觀上,充分挖掘教材 思想性,增強教育效果。如講授劉伯承率領紅軍過彝族地區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時,應升華到中國共產黨民 族政策的高度。同時,教師應以深厚的無產階級感情感染學生,薰陶學生,做到動之以情,情理交融。
3、導行。導行就是在悟理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道德行為。這是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根本目的和落腳點。「愉 快教育」不僅要求寓教於樂,寓學於樂,從樂學中求發展,而且通過學生自己勤學獲得真理,享受著成功的歡 樂。倘若缺乏道德行為的體現,必須導致理論脫離實際,學用脫節,成為空洞的說教,那就會喪失本門學科的 生命力,違反設置這門學科的初衷。
如何指導學生道德行為?我們著重從下面幾方面入手。
第一,運用觀點,辨析是非。思想品德課基本上是一節課灌輸一個道德觀點或觀念。在悟理的基礎上,針 對學生現實思想、行為或社會生活中「熱點」問題,組織學生議論,運用剛學過的道德觀點來進行辨析,分清 是非、美醜、善惡。讓學生明白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為什麼要這樣做,而不該那樣做。以此來規範自己的 道德行為。
第二,課後檢查,深化導行。根據每堂課講授的道德觀點,提高相應的行為要求(有時採用書面作業形式 )。經過一、二周,採用簡便形式或在一堂思想品德課講新內容之前的幾分鐘組織彙報,做對的給予肯定,不 足之處再提出要求,教師適當做好記錄,作為評定成績的一項依據。
第三,客觀評從,鞏固成果。學業成績考試是教學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思想品德課教學目標不僅體現在 課堂教學和課後檢查督促上,而且還應體現在考核評價上。目前思想品德課對學生學習質量的評價。只重書面 考分,不管運用,不管行為表現,久面久之,勢必導致學生為了應付考試單純背條文,學用分離的惡果。因此 ,改革這種弊端,構建客觀合理的評價考試製度和實現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相結合的考核方法,是 本門學科本質屬性及其特殊規律的客觀要求。只有實施知行結合的學習質量評價,才能體現思想品德課教育目 標的真實面目,達到鞏固成果的目的。這項改革任務艱巨,目前尚在探索中,我們將讓它開花結果。
概括地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篤之以倍,煉之以意,導之以行」,就是思想品德課教學成功的奧秘 。
本文在撰寫得到廣州教育學院曾劍予副教授的悉心指導。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