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光緒初年俄商偷運磚茶傾銷蒙古地區問題考述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載

光緒初年,俄商偷運磚茶非法傾銷蒙古地區。這種磚茶是以紅茶末為原料,用先進的機器設備壓制的。比 中國 山西商人運往蒙古地區銷售的、用綠茶和茶梗製作的質量要好。由於俄商是偷運,逃避了納稅,降低了成本,擠占了華商在蒙古地區的市場份額,所以形成了市場壟斷。這種行為直接違反了《中俄陸路通商章程》的相應條款,損害了中國的利權,造成了華商的歇業,並使一大批民眾生活陷於困境。清中央政府在處理俄商偷運磚茶 問題 時,不能吸納天津海關地方官員的正確意見,措置失當,致使蒙古地區商業利權損失殆盡, 歷史 教訓深刻。
    一、清政府以條約限制俄商在蒙古地區貿易
  中俄商務惟恰克圖互市最早,伊、塔兩城則定自咸豐紀元,余以陸路最稱煩瑣。陸路者指恰克圖至天津一路而言。同治元年(1862)中俄雙方簽署的《中俄陸路通商章程》共計二十一款。清政府限制俄商到蒙古地區貿易的政策系統體現在該章程中。整個章程還暗含著清政府寓「收」於「放」之中的對俄外交原則。因此,該章程第十款規定:「俄商在它口販買土貨運津回國,除在它口按照各國總例繳納稅餉外,其赴天津應納一復進口稅,即正稅之半……方准起運恰克圖不再重征,並飭令遵照第三款之路而行,沿途不准售賣……」總理衙門的成立,將對俄關係的處理提升至國與國的高度,這是從中國方面來說的。因為過去兩國之間的文書往來,雖然也以國君相稱,但中國方面是以理藩院來處理對俄關係的。從清政府方面來看,把對俄交涉當作了處理與藩屬的關係。同治元年總理衙門簽署的《中俄陸路通商章程》,是該衙門剛成立就簽署的最重要的一個文件。因此,要用一種非常的眼光來看待這個文件。在清政府看來,對俄陸路貿易系專指天津至恰克圖一線。因此,對天津、通州、張家口三處俄商經過的重要地點徵稅非常重視,特別是俄商購中國土貨進天津轉恰克圖回國,要在天津繳復進口半稅,表現了其對俄政策中「收」的重要一面。由此連帶規定了中俄陸路通商貿易的行走路線,嚴格限制俄商在該行走路線兩側地區沿途售賣中國土貨,特別限制在蒙古地區售賣。因為這不僅關係到華商的利益,而且關係到滿蒙關係和蒙古地區的安定問題。應俄方的要求,該章程允許俄商進境後,可以到蒙古地區去出售俄國商品,但必須是小本生意。簡言之,中國方面的立場是明確的,即俄商從中國購買的土貨,如茶葉,不准轉售於蒙古地區,須經恰克圖直接運回俄羅斯。章程規定,當俄商購買的中國土貨啟運時,需向天津海關領取執照,按稅則完納稅款,將貨物粘貼印封,以便經過各關查驗。天津海關道所發執照已經填明該商納稅情況、貨物駝只數目、或車載,或馬馱,以免假冒。俄商從天津運土貨回國,須經過通州、東壩、張家口、庫倫、恰克圖一線出境,回俄羅斯,不准由別處繞越[1](《總署為俄商攜貨由津至恰克圖行走路線及有關規定致俄使照會》,咸豐十一年八月十三日)。俄商回國經過買賣城時,應將天津海關道所發執照呈驗,無誤方被放行。然後由清政府駐買賣城官員將回收的執照匯總,交總稅務司。天津海關道所發執照相應的票根,同樣上交總稅務司,由總稅務司比對查驗,以便了解俄商所販土貨是否全部運回了俄羅斯。俄方根據自己的利益,簽署了《中俄陸路通商章程》,也為進一步修改章程打下了伏筆。
  同治四年(1865)十二月,俄駐華公使提出議改陸路通商章程各節。其要點為:免徵天津復進口半稅;在蒙古地區貿易取消「小本營生」的限制;辟張家口為自由貿易口岸;其意全在蒙古市場。對此,總理衙門的答覆是:「查小本營生一節,舊章專指在蒙古地方貿易,並非准到張家口售銷,原因體恤小本俄商,俾其就近貿易,得獲利益。今既欲作大宗,又欲將蒙古地方未經售銷貨物,赴張家口貿易,則非邊界小本營生可比,其行走道路及納稅章程,均應逐層定議,未便先將此層刪去,致令窒礙愈多。至天津復進口半稅一層,本王大臣前已言明相讓,以恤商情。雖於稅課有虧,亦不肯再有他議。可照貴大臣所擬,先免此復進口稅,其餘仍暫照舊章辦理。至彼此所商,如刪去小本營生及張家口不拘成數,並恰克圖納稅領照等情,統行展緩二年,於限內會同詳細妥商,庶時日從容,章程可期妥善。」[1](《總署為俄使議改張家口銷售及刪去小本營生事致俄使照會》,同治五年正月十一日)同治五年(1866)三月初一日,清政府單方面實行免徵俄商天津復進口稅,拒絕了俄使的其他要求。清政府的意圖很明顯,即儘量縮小俄國在蒙古經貿活動的範圍,限制其在蒙古地區的 影響 力。其實,復進口稅的減免,反而增強了俄商對蒙古地區的滲透力。

收藏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