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德運之爭與遼金王朝的正統性問題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載


  提要:遼、金兩朝在接受華夏文明之後,都以正統相標榜:遼承晉統,金承宋統,並企圖為其正統論尋找德運的依據。蒙、元一代,圍繞著宋遼金三史的纂修義例 問題 ,展開了激烈的正統之辨。明代士人普遍否認遼金正統,紛紛重修《宋史》,其旨趣不在於訂訛補闕,而在於另創義例。在清代,宋遼金正閏之爭本當是一個頗有忌諱的話題,但當清朝統治者從北方民族王朝立場轉向 中國 大一統王朝立場之後,最終也否定了遼金正統。遼金王朝的正統性之爭,從一個側面彰顯了近千年來華夷觀念的演變軌跡。
  關鍵詞:遼金 正統觀 德運 華夷觀念
  自秦漢大一統王朝形成以後,正統問題便成為中國傳統 政治 學說中的一個永恆話題。一百年前,梁啟超在《新史學·論正統》中 總結 出歷代正統之辨的六項標準,其中之一是「以中國種族為正,而其餘為偽也」。[1]遼、金王朝的正統性之爭,自始就是與種族問題糾纏在一起的,它從一個側面彰顯了近千年來華夷觀念的演變軌跡。
一 契丹王朝之正統論與德運說
  遼朝雖然始終堅持草原本位,但自從燕雲十六州漢地入遼後,文化的融合已是大勢所趨。契丹人對漢文化的認同,一個明顯的標誌便是華夏正統觀念的形成。[2]遼代前期,契丹人以「蕃」自居,自外於「中國」。遼朝人中國意識的覺醒,大致是興宗以後的事情。自重熙年間起,遼朝開始以北朝自稱。重熙二十一年(1052年)遣使於宋,「其國書始去國號,而稱南、北朝」。[3]道宗大康七年(1081年)《蕭孝恭墓誌》,首行稱「北朝大遼國……蕭孝恭墓志銘」。[4]遼代中晚期石刻中,常見「南瞻部州大契丹國」[5]或「南贍部州大遼國」[6]的說法。按照佛教的地理概念,中國屬於四大部洲中的南瞻(贍)部洲,鄭樵說:「釋氏謂華夏為南贍部洲。」[7]唐宋石刻中以南贍部洲指稱中原王朝的例子比比皆是。遼人既自稱為南贍部洲,則是自比於華夏之邦。遼道宗的言行最足以說明契丹統治者從「夷」到「華」的文化立場的轉變。道宗曾作有一首《君臣同志華夷同風詩》。[8]《松漠記聞》卷上記述的一個故事更是常為人們津津樂道:「大遼道宗朝,有漢人講《論語》,……至『夷狄之有君』,疾讀不敢講。則曰:『上世獯鬻、獫狁,盪無禮法,故謂之夷。吾修文物彬彬,不異中華,何嫌之有!』卒令講之。」這實際上就是金、元 時代 人所竭力張揚的「中國而用夷禮則夷之,夷而進於中國則中國之」的華夷觀念。[9]契丹人傳統的青牛白馬故事反映了本民族根的意識,而道宗末年修成的耶律儼《皇朝實錄》卻「稱遼為軒轅後」,[10]無疑是對華夏文化的明確認同。
  五德轉移說是華夏正統觀的核心因子,遼朝的德運觀念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咸雍元年(1065年)《耶律宗允墓誌》云:「我國家荷三神之顧諟,乘五運之靈長。」[11]但今存遼代 文獻 中並沒有關於本朝德運的任何記載。金章宗泰和間討論德運問題時,秘書郎呂貞幹等人有「遼以水為德」之說,[12]這是 目前 遼、宋、金文獻中有關遼朝德運的惟一明確的信息。馮家昇先生認為:「金章宗去遼未遠,呂貞幹所云『遼以水為德』,必甚可靠。」[13]除此之外,清代學者還曾舉出一個新的論據,道光四年殿本《遼史》在卷五三《禮志》「臘辰日」條下有一段考證文字說:「按《五德運補》曰:『遼以水德王。』又按《魏台訪議》曰:『王者各以其行,盛日為祖,衰日為臘。水盛於子,終於辰,故水行之君,以子祖辰臘。』按本《志》以辰為臘,可見遼用水德。」《五德運補》一書未見著錄,估計是明朝人的著述,其「遼以水德王」的說法亦當源自《大金德運圖說》。問題是「臘辰日」的記載是否能夠證明遼為水德說?《遼史》卷五三《禮志六》「嘉儀·歲時雜儀」的原文是這樣的:「臘辰日,天子率北南臣僚並戎服,戊夜坐朝,作樂飲酒,等第賜甲仗、羊馬。國語謂是日為『炒伍侕尀』。『炒伍侕』,戰也。」《遼史》卷五一《禮志三》「臘儀」條也有類似的記載。根據這些 內容 來看,臘儀很可能是契丹傳統禮俗,以十二月辰日為臘,與五德終始說「水德子祖辰臘」[14]的說法不過是一個巧合而已。通檢《遼史》,可以發現《太宗紀》會同八年(945年)十二月已有「戊辰,臘,賜諸國貢使衣馬」的記載,《禮志》則謂自穆宗應曆元年(951年)以後,以臘儀為常儀。要知道,在太宗和穆宗時代,遼朝根本就不可能有什麼華夏正統觀念,可見其臘儀與五德確實是沒有關係的。
  儘管「遼以水為德」說僅有金代文獻中的一條孤證,但所幸的是,我們可以通過遼朝中後期的正統之爭識破其中的玄機。大約從興宗時代起,遼朝開始以正統相標榜。正統之爭是由遼太宗得自後晉的所謂秦傳國璽引起的。《遼史》卷五七《儀衛志三》曰:「會同九年,太宗伐晉,末帝表上傳國寶一、金印三,天子符瑞於是歸遼。」自秦漢以降,人們習慣上視秦之傳國璽為正統王朝的象徵性符號,「天下之人,遂以為帝王之統不在於道而在於璽,以璽之得失為天命之絕續,……而五季更相爭奪,以得者為正統」。[15]遼朝前期因尚無華夏正統觀念,據說曾打算將此傳國璽送還宋朝,《後山談叢》卷五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前世陋儒,謂秦璽所在為正統,故契丹自謂得傳國璽,欲以歸太祖,太祖不受,曰:『吾無秦璽,不害為國。且亡國之餘,又何足貴乎!』契丹畏服。」[16]遼朝中期以後,契丹統治者逐漸意識到這枚傳國璽的價值,於是開始拿它大做文章:「聖宗開泰十年,馳驛取石晉所上玉璽於中京;興宗重熙七年,以《有傳國寶者為正統賦》試進士。」[17]據宋人記載,「仁宗朝,有使虜者,見虜主《傳國璽詩》云:『一時制美寶,千載助興王。中原既失守,此寶歸北方。子孫宜慎守,世業當永昌。』」[18]這就是遼朝正統論的理據所在。
  其實遼朝得自後晉的這枚傳國璽實為晉高祖石敬瑭所鑄,而並非真正的秦璽,宋人於此多有辨析。[19]周太祖廣順三年(953年)二月,「內司制國寶兩坐,詔太常具制度以聞」,太常寺所上奏疏對石晉傳國璽的來歷作了詳細交待:

  晉主奉表歸命於虜王,遣皇子延煦等奉國寶並命印三面送與虜王,其國寶即天福初所造者也。延煦等回,虜王與晉帝詔曰:「所進國寶,驗來非真傳國寶,其真寶速進來。」晉主奏曰:「真傳國寶因清泰末偽主從珂以寶自焚,自此亡失,先帝登極之初,特製此寶。左右臣僚備知,固不敢別有藏匿也。[20]

由此看來,遼朝統治者對所謂傳國寶的真偽理應是心知肚明的,但為了與宋朝爭華夏之正統,不惜拿這枚偽璽大做文章。
  這件事情給了我們一個重要啟示,遼朝的正統論是建立在承石晉之統的基礎之上的。金朝末年的修端明確主張:「遼自唐末保有北方,又非篡奪,復承晉統,……終當為《北史》。」[21]又《輟耕錄》卷三引楊維禎《正統辨》,也有「議者以遼承晉統」的說法。若以遼承晉統為前提,上文談到的遼朝德運就可以得到一個圓滿的解釋。在宋遼金時代,對五代以下各朝德運的通行解釋是:唐為土德,「朱梁篡代,……不可以為正統」,故列入閏位;後唐「中興唐祚,重興土運」;此後石晉為金德,劉漢為水德,郭周為木德,趙宋為火德。[22]遼朝既以承晉統為其正統論之理據,必定自認代石晉金德為水德,這樣就等於否定了宋朝的正統性,使宋之火德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基於這種考慮,我相信金人所稱「遼以水為德」確是事實,儘管由於遼代史料極度貧乏,我們今天已經看不到遼朝人關於本朝德運的第一手記載。
  對於遼朝的正統論,宋人肯定是不屑一顧的。歐陽修《新五代史》將遼朝打入《四夷附錄》,曾引起遼人極大不滿,[23]這就是宋人的華夷觀念。澶淵之盟後,宋人甚至對兩國往來國書互稱南、北朝都不能接受:「始,通和所致書,皆以南、北朝冠國號之上。將作監丞王曾言:『古者尊中國、賤夷狄,直若首足。二漢始失,乃議和親,然禮亦不至均。今若是,是與之亢,首足並處,失孰甚焉。狄固不可啟。臣恐久之非但並處,又病倒植。願如其國號契丹足矣。』上嘉納之。」[24]雖然澶淵之盟規定兩國皇帝以兄弟相稱,但宋人骨子裡始終視遼朝為夷狄之邦,豈能容忍與之「首足並處」?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遼朝遣使賀乾元節,其國書「稱北朝而去契丹號」,宋人認為遼朝「意以自尊大」,亦託辭拒絕。[25]
  自金代以後,對遼朝的正統性普遍持否定態度。在《大金德運圖說》所列歷代王朝德運圖中,根本就沒有遼朝的位置;同書引章宗泰和二年(1202年)十月二十五日尚書省上奏說:「遼據一偏,宋有中原,是正統在宋。」關於金人的宋遼正統觀,下文將作出具體闡釋。

收藏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