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剩餘價值與價值剩餘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載

[ 內容 提要] 本文通過量化的 方法 ,揭示出價值外的剩餘(剩餘價值)與價值內的剩餘(價值剩餘)屬於兩種不同的 社會 財富增長方式;雖然它們在社會財富的增長過程中有密切的聯繫,但二者有著各自獨特的 經濟 規律 。本文所 總結 的這些經濟規律,不但在 理論 研究 上具有一定的原創性,而且可操作性強,對實踐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它們是每個 企業 進行資本運作走向成功的「金鑰匙」;也是每個意欲致富的人進行經濟評估的「秤桿」。
[關鍵詞] 剩餘價值;生產力;市場占有率。
[Synopsis] This article reveals that the surplus outside the value (Surplus Value) and the surplus within the value (Value Surplus) belong to two different types of social wealth increment ; though they are closely related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wealth increment, each of them has its own peculiar economic law . The economic laws summed up in the article are not only highly convincing theoretically, but also very effective in thEir operations, with great guiding significance in practice. They are a 「gold key」 helpful to every enterprise in operating its capital to success, and also a 「weighing lever 」for every wealth–oriented person in his economic appraisal.
[Key expressions] labor;production capacity; market share.
一、是什麼創造了財富
人類社會財富的總量是從哪裡增長出來的?財富的來源途徑共有幾種?這些途徑的區別是什麼?各自都有哪些規律?其間的辨證關係是怎樣的?這些 問題 本是經濟學首要研究的課題。很多經濟學家和經濟學理論都曾用不同的方法企圖找到財富的真正來源,進而力圖找出經濟學基礎性的 科學 依據及其 發展 的內在規律,他們為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在理論研究上確實都做出過巨大的貢獻。但是,事實上所有的人都可以看到,各個經濟學派的理論觀點越來越趨向於遠離,分歧越來越大,而不是越來越趨向於集合。有的人說財富是資本創造的;有的人說財富是勞動創造的;有的人說土地等 自然 價值給予了人類恩惠;有的人說人的知識架起了財富的階梯……誰是誰非?讓天下多少經濟學研究者摸不著頭腦!
不管是西方的宏觀經濟學,還是微觀經濟學,涉及到財富價值的來源即社會財富的總量是從哪裡增長出來的問題時,不是裝聾作啞,就是所問非所答地巧妙繞開這個話題。惟有「邊際效用」理論,正面地探討過這個問題,但它完全以人的主觀心理的東西即「邊際需求」來作為對價值的判斷,就顯得極為牽強附會。
奧地利的經濟學家弗里德里克·馮·維塞爾說:「在需要的任何一個周期中間,同類和等量的財物所帶來的滿足的每一次追加,要被估計得較前一次為低。」 (維塞爾, 1982:第57頁)。海洛因就不是這樣。「滿足的每一次追加」,不但不會「被估計得較前一次為低」,而且還會被估計得較前一次為高。投資者對利潤的追求那更是不得了,沒有什麼「飽和點」,甚至在人死後還「死不瞑目」呢!
還有的西方經濟學家認為,自然資源乃是財富不斷在增加的源泉。乍一看還真使人覺得有道理,但是仔細一琢磨,有些問題就說不通了。地球上的自然資源並非是專為人類增加財富而存在的,自它生成的那一天起,所有的動物(包括高級動物——人類)在它面前都是享有平等權利的。也就是說,自然資源既是人類的財富,也是其它動物的財富。既然自然資源本身就是財富不斷在增加的根本原因,那麼不管它是誰的財富,是人類的還是其它動物的,它都應該增加才對,不應該只偏愛人類。
但事實上,自然資源在人類的手中會變成財富不斷積累增加,而在其它動物那裡好像一點作用也不起,甚至連它們自身也被人類歸類到自然資源中為人類所擺布。看來,財富的增加固然與自然資源有關,但人類的主動性、社會性因素占據著主導地位。
假若是勞動獨自創造了財富,這就更使人們糊塗了,好像人一生下來就會勞動。如果一個人出生之始根本不會勞動,相反還需要吸取各種有價值的東西逐漸地將一個人培養成勞動者,那麼我們看到的事實是:財富的價值首先培育了勞動,其後才是勞動再反過來創造價值。同樣,整個人類的 歷史 也是如此:當人還不成其為人——即人類的祖先同動物一樣還「不會勞動」時,是不是人類的祖先所面對的一切都是沒有價值的?人類的祖先由「不會勞動」到「會勞動」,是某種價值創造了勞動,還是「勞動創造了勞動」?
就財富的來源問題,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過。通常人們說某種經濟學是否具有科學性,在於它是以什麼樣的價值判斷為基礎:以這樣的判斷為基礎,某種經濟學就是科學的,以那樣的價值判斷為基礎,某種經濟學就不是科學的。這是因為,「各階級的經濟學家都是從本階級的『價值判斷』出發來研究經濟問題的,並得出為本階級服務的理論。」(梁小民,1984:第17頁)。這樣一來,由人的某種社會地位所決定的「價值判斷」成了「魔術棒」,讓人的主觀能動性添長了兩隻翅膀,任由它在真理的天空中飛翔:都說自己飛得高;都說自己的判斷是準確的。那衡量「價值判斷」是否科學的「價值判斷」究竟是什麼?用什麼「價值判斷」來證明這一「價值判斷」是否是科學的?
財富的來源問題不是什麼「價值判斷」的問題,它所要求的,是通過對價值的量化和 分析 所得出來的結論,總應該與客觀現實相吻合。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使某種「價值判斷」總是脫離實際,或者是總得不到實踐的鑑證,甚而至於根本無法指導實踐,那麼它即使被某些人判斷為是「正確」的,它也永遠停留在「判斷」的水平上,不會成為必須為人所尊崇的真理。如果經濟學的研究總是撇開了財富的來源問題,僅是就它的「後來過程」品頭論足,或是雖然涉及到財富的來源問題,但將它簡單化,即認為財富的來源只有一種途徑或說是一種方式,這樣的經濟學研究,就會缺乏徹底性,使經濟學變得殘缺不全甚至還引發爭議和對立。
通常我們所說的經濟增長,說的應是人類社會財富積累的增長。所謂的經濟增長,「不單是要注意到生產總值的增長,即實際國民(內)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的增長,而且要注意到人均產量的增長」(石景雲,1997:第2頁);僅此還不夠,不單是要「按人口平均的實際國民生產總值或國民收入的增長作為衡量的尺度」(王朗玲、孟慶琳,1997:第534頁),而且應該關注到國民財富的人均實際擁有量及其增加或減少的趨勢。國民財富凈值的增加,才準確地體現為經濟增長。那麼,人類社會財富究竟是怎樣增長出來的?我們通過研究發現,財富增長的方式應該區分為兩種:一種是剩餘價值的創造,另一種是價值剩餘的創穫。
二、剩餘價值的創造
剩餘價值是從哪裡產生出來的?我們以製作衣櫃為例來進行深入的分析。
如果我自己製造一個衣櫃產品用於自己消費,那麼:買木料、膠、油漆、釘等原材料共花了50元,又購買鋸、刨、鑿等必備的製作工具花了100元,共用了5天勞動時間將衣櫃製作好。假設當時的社會平均勞動力價值是每日按10元 計算 的話,那麼5天的勞動成本就是50元,合計計算這個衣櫃的總價值是(50+100+50)200元。就是說,製作這個衣櫃的總投入量是200元,而產出這個衣櫃產品的價值量也是200元,投入量與產出量是相同的。
假如,一個社會中共有100人,這100人每人都需要一個衣櫃,並且都像我一樣自己投入資金購買原材料和生產工具等,都自己親手製作且衣櫃製成後都用於自己消費,也就是所有的人都自給自足,那麼,整個社會產品成本的總投入量為:1個衣櫃產品成本200元×100個=20000元。
如圖1所示,Y代表滿足需求成本,X代表滿足社會需求數量,Z代表應付社會產品成本。Z=X×Y。
(圖1)
所謂應付社會產品成本,即是社會中每個成員各自生產相同的一單位產品整個成本投入的連續相加,因此Z線永遠是水平運行的。這樣的社會生產,由於它的總投入量與總產出量是相同的,因此不會有財富的節省,也就不會有財富的剩餘和積累。
現在,我們換一種情況,看看會出現怎樣令人驚奇的結果。
還是這100人的社會,每個人都需要1個衣櫃。這次不同的是,所有採購和生產任務都交由我一個人來完成。這樣我們再來計算一下:
(一)買木材、膠、油漆、釘等原材料。原來製作1個衣櫃需花50元,現在要購買製作100個衣櫃的原材料,總計要花5000元。其計算公式為:耗費量H1(5000元)=單位耗費(50元)×數量(100個)。
(二)耗費勞動力。原來製作1個衣櫃,勞動力耗費量是50元,現在需製作100個衣櫃,勞動力耗費量為5000元。其計算公式為:耗費量H2(5000元)=單位耗費量(50元)×數量(100個)。
由上可看出,購買原材料和耗費勞動力都屬於可變耗費(H),即:每一種資源的耗費都是隨著產品數量的增加而增加。可變耗費不見得只有原材料和勞動力兩種,其總耗費的計算公式是:H=H1+H2+H3+……HN
(三)買生產工具。原來製作1個衣櫃要花100元,實際上這套工具的使用價值不是只能製作1個衣櫃,而是能夠製作出100個衣櫃它才損耗完。這樣一來,只需買1套工具,共花100元。
經對照可發現,類似購買生產工具這樣的花費(例如購買廠房等)屬於不變耗費(U),即:在一定量的產品生產中,並不隨產品數量的增加而增加或減少而減少,是較為固定不變的。不變耗費U也可以有多種,其總耗費的計算公式是:U=U1+U2+U3+……UN
最後再來計算一下:可變耗費10000元(H)+不變耗費100元(U)=10100元。這10100元即是實付社會商品成本(用S代表),比應付社會產品成本的20000元降低了9900元。換句話說,我用10100元的實付社會商品成本耗費,創造出20000元的應付社會產品價值,且所有購買衣櫃的人實際並沒有比原先多支付1分錢。如圖2所示,這節省的9900元產品成本的耗費,就是在實付社會商品成本耗費之外所創造的剩餘價值(G)。
一些動物和人類一樣,也具有社會性。但是,惟有人類可以獨享經濟所帶來的好處,所有動物都望塵莫及。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具有社會性的動物無法在滿足需求的同時降低應付社會產品成本,也就無法創造剩餘價值。
(圖2)
我們的結論是:S=H+U;G=Z―S。創造剩餘價值較重要的經濟參數公式是U/X;X值越大,創造的G就越多。因此,創造剩餘價值的核心問題是擴大市場占有率(簡稱市場率)。
由於剩餘價值是在產品成本投入之外創造的,因此稱它為價值之外的剩餘。
就可變耗費與不變耗費而言,其中都含有不確定因素,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減少耗費。例如,我不想自己生產製作衣櫃,可以用購買勞動力商品的方法僱傭10個工人,根據他們各自的技術專長,讓他們各自只負責一道生產工序,這樣工資支出就可以實現節省。這是因為,過去每天10元的勞動力耗費量用於1個人製作衣柜上,要求他凡是與製作衣櫃有關的工種都得會,缺少哪一門技術都不行。而現在,只會鋸的工人雇3人,每人每天工資7元;只會刨、鑿、釘的工人雇4人,每人每天工資8元;只會打磨、油漆的工人雇3人,每人每天工資9元。這樣,僱傭10個工人1天的勞動力耗費量共80元。於是我們就可以計算出,製作100個衣櫃所耗費的勞動力價值總額是(80元×50天)4000元,比原來節省了1000元。另外,在購買原材料上,過去製作1個衣櫃所需的原材料須花運輸費5元,現在製作衣櫃100個,計劃應花運輸費500元,而實際上因集中運輸定會節省運費,可能只需300元就足夠了。此外,批量購買原材料還可在零售價的基礎上享受優惠批發價,按95折計算(即少收貨款5%),又可節省225元。這樣的話,僅H一項就又減少花費1425元,使生產製作衣櫃的利潤(即剩餘價值G)由原來的9900元上升到11325元。U也是如此,如果所購買的這套生產工具,由原來製作100個衣櫃即損耗完變成可製作200個衣櫃,延長了生產工具的使用壽命,豈不是又實現了新的節省?
在我們前面所舉的例子中並沒有將這些不確定因素考慮進來,就已經確確實實地創造出9900元的剩餘價值;就是說,創造剩餘價值並不依賴於這些不確定因素,使剩餘價值創造的過程不折不扣、準確無誤地體現出來。如果再將這些不確定因素考慮進來,正常的情況下,只可能使剩餘價值增多,不會使剩餘價值減少。
三、價值剩餘的創穫
價值剩餘是指一生產單位在一定量的產品生產勞動成本投入中,通過勞動力的產品延伸(即通過創造發明先進的生產工具、設備等來提高勞動生產力),而使維持勞動所實際消耗的自然價值量低於本應消耗的自然價值量,由此在保持自然價值消耗量不變的情況下,相對增加勞動產品的創穫,使其價值量在價值之內出現剩餘。
譬如,某個農民維持其生存,其半年的糧食消耗最低限需要60kg。由於當時他的勞動生產力水平低,其半年的勞動成果正好只能收穫60kg糧食,於是我們就會發現,他的價值創穫量與消耗量是相同的。這樣一種勞動創穫量與其維持生存的消耗量相同的狀況,我們稱它為「價值平衡」。一個人維持其生存以求「價值平衡」所進行的勞動,這樣的勞動量化,我們把它稱作必要勞動,它與「教科書」中所說的「必要勞動」(蔣學模,1983:第54頁)是有區別的。在必要勞動內所進行的勞動,只能保持價值平衡,不能額外創穫價值剩餘。
所謂的必要勞動,它是指一個人的勞動成果剛好只能滿足自己的生存需要,不能再多也不能再少,使勞動的總投入與勞動的總成本正好持平,相互抵消。如果勞動成果多了,那就會出現價值剩餘;如果勞動成果少了,這個人就會餓死。因此,必要勞動說的就是生存上的必要,而不是時間上的 「必要」。這是因為,原始人從早干到晚,甚至沒黑沒白,累死累活,卻有時連生存都無法保障。如果我們給原始人規定出什麼「必要勞動」和「剩餘勞動」,實在是沒有意義。因為所有的勞動時間都用上,別說仍然見不到什麼剩餘產品,甚至還餓得慌。其原因很簡單,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低,低得不成樣子。
如果我們非要將勞動與時間掛上鈎,那麼,在生產力水平低的 時代 ,其必要勞動的時間就長;在生產力水平高的時代,其必要勞動的時間就短。正如馬克思所說,「勞動生產力越高,生產一種物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就越少……相反地,勞動生產力越低,生產一種物品的必要勞動時間就越多」(馬克思,2004:第一卷,第53頁)。 低劣的勞動儘管持續的時間長,但其勞動的質量仍然是差的,可是延長了勞動時間的結果是:加大了勞動耗費,因為每天都要吃飯。為了使勞動達到一定的質量——滿足生存的最起碼的質量,低水平的勞動就不得不用延長時間的辦法來彌補,有時延長了勞動時間都不管用。由於傳統理論認為「商品的價值量是由體現在商品中的勞動量來決定的」,勞動本身的量「是由勞動的持續時間來計量的」,而勞動時間「又用一定的時間單位如小時、日等作為尺度」,(蔣學模,1983:第27頁) 從來不管維持這種勞動所必須進行的投入是多少,就使得社會勞動成本問題被忽略。
我們換一種情況看看會出現什麼不同的結果。還是這個人,他苦思冥想地通過腦力勞動生出智慧,創新性地構想出一個耕犁,並且異想天開地把犁拴在牛身上去耕地,代替了以前的木鋤頭,用加大腦力勞動量的方法提高了體力勞動的生產力,在創穫量不變的情況下降低了消耗量,或是在消耗量不變的情況下提高了創穫量。
道理很簡單,如果一邊勞動創穫,一邊消耗一空,就沒有財富的剩餘和積累,這樣的「勞動價值論」是缺乏說服力的。就是說,勞動能否創穫價值剩餘,它並不取決於「勞動」與否本身,而是取決於勞動生產力水平的高低,取決於能否通過不斷創造先進的生產工具和設備來實現勞動力的產品延伸,取決於能否在保持產品創穫量不變的情況下減少對自然價值的消耗,或是在保持自然價值消耗量不變的情況下相對增加勞動產品的創穫量。
(圖3)
如圖3所示,D代表消耗量,C代表創穫量;DY代表應該消耗量,DS代表實際消耗量。
當DS=DY時,就是一個人的必要勞動所能維繫的最低生活保障。可是,同樣還是生產創穫60kg糧食,他只需消耗30kg糧食,從而出現了價值剩餘。
這就好比,有同等價值量的某個產品,張三用落後的生產技術須用10天才能製造出來,而李四通過研究創新出一種先進的生產工具,實現了勞動力的產品延伸,他僅用3天就將同樣的產品生產出來。在這裡,李四在研究創新的腦力勞動過程中,用腦力勞動成本投入的價值量替代了另外本應投入7天的體力勞動成本價值量。也就是說,張三和李四他們在不同勞動時間的前提下,其勞動價值量的總投入是相同的,但其結果卻不盡相同:張三的勞動沒有創穫任何財富的剩餘,而李四卻能夠創穫財富的剩餘(ED)。因為李四所節省的那7天,可以說等於節省了對自然價值的耗費,或者說可以利用節省的這7天從事別的工作和勞動,可以由此創穫更多的價值剩餘。甚而至於,李四所創新出的這種先進的生產工具,所有使用它的人都能實現社會性的節省,所有個人或社會所實現的節省,都是李四腦力勞動所帶來的剩餘勞動,是創穫價值剩餘的源泉之一。
創穫價值剩餘有兩種方式:一種是ED,另一種是EC。前者用一公式表示:ED=DS < DY, 意思是價值剩餘ED等於實際消耗量小於應該消耗量。後者用一公式表示:EC=CS > CY, 意思是價值剩餘EC等於實際創穫量大於應該創穫量。這兩種方式都可以使社會財富增加。由於這一財富增長方式的總投入量與其人的勞動成本是相等的,只不過腦力勞動的投入量加大並不一定會加大對物質的消耗量,因此它屬於價值之內的剩餘。
EC是怎樣創穫價值剩餘的?舉例說,水稻本身的產量若為每畝300kg,但通過人的(腦力勞動)科學研究和科學耕種,還是這畝地,也還是付出基本相同的體力勞動,其產量可以翻一番達到600kg甚至更多,這樣一種使自然價值量增加的創穫過程,可以使財富增加。
(圖4)
同樣是勞動,從其能否創穫價值剩餘的本質上說,本是可以區分出高與低、貴與賤來的。當一個人或一個社會DY=DS或CS=CY時,就是勞動價值低賤的時候;當DS < DY或CS > CY時,其間的差距越大,這樣的勞動價值就越高貴。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