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失業和就業問題的原因、影響及對策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載

  一、嚴峻的就業形勢及原因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就業問題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 經濟 增長始終伴隨著就業的壓力。在此期間,我國共創造了1.7億多個就業崗位,但目前的就業形勢依然並不樂觀。

  ——城鎮下崗和失業人數2000萬。2001年城鎮登記失業人數681萬,國有企業下崗職工515萬,再加上非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全國約有2000萬下崗和失業人員。

  —— 農業 剩餘勞動力約1.5億。我國的 農村 勞動力有4.7億,全國有耕地19億畝,若按每個勞動力耕種10畝地計算,需要農業勞動力1.9億,加上在鄉鎮企業就業的勞動力1.3億,有3.2億的農村勞動力被充分利用。這樣,農村還有1.5億的剩餘勞動力需要尋找新的出路。

  ——全國城鄉每年新增勞動力約700萬。我國現有 人口 12.6億,若人口自然增長率按1.1%計算,勞動力人數占人口總量的比例按50%計算,則每年新增勞動力700萬。

  綜上所述,我國每年需就業的勞動力數量為1.77億人。另外,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富餘人員至少2000萬人。這樣,我國實際上需要就業和再就業的勞動力為1.97億人。如果我國的經濟增長率按8%計算,就業彈性係數為0.13,則每年對勞動力的需要約為800萬。這樣,我國將有1.89億的勞動力處於失業或隱性失業的狀態。

  我國嚴峻的就業形勢,其根源在於勞動力的供給與需求關係嚴重失衡,即勞動力的供給遠超過需求。

  1.過大的勞動力供給。勞動力的供給量取決於人口總量和勞動力占人口總量的比例即勞動參與率。我國的勞動參與率,1952年僅為36.1%,以後不斷提高,到1993年已超過56%,1998年達到56.8%。這不僅高於發展中國家,如印度1993年勞動參與率為43%,而且也高於已開發國家,如美國1990年勞動參與率為40.2%。同時,我國又有12.6億之多的人口。最多的人口加上最高的勞動參與率,為我國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供給。如果勞動參與率按56%計算,12.6億人口可提供的勞動力數量約為7.1億。

  2.有限的勞動力需求。勞動力要變成現實的生產力,生產出滿足人們需要的物質產品,必須要與一定的物質要素相結合。如果可利用的物質要素的數量不能滿足勞動力與之結合的需要,一部分勞動力就會因無法與物質要素相結合而不能進入生產過程,從而使其處於閒置狀態,即出現了勞動力失業的問題。而一定時期內能夠與勞動力進行結合的物質要素的數量,總是一定的,這就決定了經濟運行對勞動力的需求是有限的。如果現有的勞動力供給超過需求,則必然發生勞動力失業。

  實際上,我國的國民經濟運行一直承受著勞動力供給過剩的巨大壓力。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這些過剩的勞動力,在農村表現為農業生產上的低效率甚至無效率勞動;在城市則表現為企業擁有過度的冗員。由於統收統支的 財政 體制和需求過剩的短缺 市場 ,企業的冗員問題並不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改革開放以來,統收統支的財政體制被逐漸打破,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也由財政統負盈虧變為自負盈虧。企業冗員開始對生產經營活動產生影響,但由於短缺市場的存在,其冗員還不會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隨著短缺市場的消失並進而出現供給過剩,一些企業便開始出現微利甚至經營虧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出現困難。這時,企業冗員便成為生產經營活動正常進行的負擔甚至障礙。消除冗員、減輕負擔便成為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自1992年以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每年不斷增加,尤其是三年脫困期間,下崗人數急劇上升。與此同時,國有企業的職工人數卻迅速減少,1996年國有企業職工為5549萬人,到2000年則減少到4265萬人,年均減少6%。

  由供給過剩導致的需求約束是市場經濟的特徵之一,也是市場經濟的宏觀 環境 。企業只能學會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而不是改變這樣的環境。問題是我們現在的市場需求約束還不能說是正常的市場需求約束,它是由於改革中因市場機制不健全和資源配置不合理而導致的一種低水平的需求約束,是企業自身改革不到位所造成的。我國的企業改革採取的是放權讓利的改革思路。在需求過剩的市場環境驅使下,已經取得生產經營自主權的企業並沒有注意通過企業制度的創新來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而是利用取得的自主權和手中的留利盲目擴大生產規模以爭奪過剩的市場需求。因此,過剩的市場需求便成為企業生存的基本條件。這種盲目 投資 必然造成低水平的重複建設,生產出一些質量不高、附加價值低的產品,從而造成大量的產品供給過剩,但與此同時,一些市場需要的產品,企業卻無力生產。因此,對這些企業來說,過剩的市場需求消失,其生存的基礎也不再存在,其結果必然是陷入困境。而這些陷入困境的企業又絕大部分是中小企業,相對於大企業來說,由於這些中小企業有更多數量的職工,因此造成大量的職工下崗。

  再看農村勞動力的需求。改革開放以來,由於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經營責任制,農業生產率大幅度提高,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問題凸現出來。由於城市就業的壓力,讓農民進城來實現農業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已不現實。所以,當時採取以發展鄉鎮企業的方式來轉移農村的剩餘勞動力,並且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到1993年鄉鎮企業吸納的農村剩餘勞動力達1.23億。但在以後的幾年中,由於對污染嚴重或造成資源浪費的小 機械 、小造紙、小水泥、小鋼鐵、小煤礦、小礦山實行停產關閉,加之一批鄉鎮企業因宏觀經濟環境變化而虧損倒閉,因此,通過發展鄉鎮企業來轉移農業剩餘勞動力的速度明顯下降,到2000年,在鄉鎮企業就業的農村勞動力為1.28億,比1993年僅增加500萬,平均每年只增加約72萬人。通過發展鄉鎮企業,採取「離土不離鄉」來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效果正在減弱。因此,近幾年來,每年都有幾千萬的農民大規模外出流動,為自己過剩的勞動力資源尋找出路。

  就在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大量增加和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等待轉移的同時,國民經濟對勞動力的需求卻在下降。自1996年以來,對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已由控制總需求以防止經濟的過快增長轉變為刺激總需求以提高經濟增長速度。經濟增長速度超過兩位數的時代已經過去。同時,就業彈性也在下降,1986—1990年為0.33083;1991—1995年為0.10643;1996—1999年為0.1157。就業彈性以後雖然可能會上升,但不會有大的變化。在增長速度和就業彈性均下降的情況下,對勞動力的需求必然下降。

  三、失業對我國經濟和 社會 穩定的影響

  (一)對經濟的影響。

  1.經濟運行面臨通貨膨脹的風險。為最大限度的就業,必須要保證一定的經濟增長率。而我國經濟運行卻面臨著需求不足的矛盾,為刺激總需求,中央政府採取了積極的 財政政策 ,以發行 國債 用於基礎設施建設來擴大總需求,進而拉動經濟增長。據國家 統計 局測算,自1998年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以來,其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1998年1.5個百分點,1999年2個百分點,2000年1.7個百分點,2001年1.8個百分點;這4年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合計為7.0個百分點。如果按經濟增長一個百分點可吸納就業人數100萬計算,4年的積極財政政策共解決了700萬人的就業問題。但財政也為此付出了很高的代價,這4年共發行國債5100億元,相當於每解決一個人的就業問題,財政就要背負約7.3萬元的 債務 。到2001年末,財政債務總餘額已達16000億元,占當年GDP的16.7%,是當年財政收入的97.7%。2002年財政預算赤字仍高達3098億元,這樣到2002年末,財政預算債務餘額將接近2萬億元,屆時將超過當年的財政收入。2萬億的債務,若按2%的年息計算,其債務負擔每年就為400億元。因此,巨額的財政債務將成為財政的沉重負擔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