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中職生基礎漢語教學應重視的問題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伊力哈木·克里木
(新疆廣播影視學校新疆烏魯木齊830000)
摘要中職學生漢語教學要取得好的效果,一方面要遵循語言教學的規律,重視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和正確的交際行為,較好的發揮漢語的交際功能;另一方面,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在注重語言能力的同時,不能忽視語言的文化內涵,能夠展示出優秀文化傳統、現代科學知識以及所蘊含的思想意識和價值取向。
關鍵詞 中職生 漢語教學 重視交際功能 重視文化內涵
基礎漢語是中職學校針對少數民族學生開設的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近幾年,新疆在義務教育階段的雙語教育取得了較好成績,少數民族學生的漢語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但由於中職學生自身的基礎薄弱,招收南疆三地州(喀什、和田、克州) 學生較多,中職學生的漢語教學往往不盡如人意。針對這一現象,我覺得中職少數民族學生漢語教學應重視以下兩個問題。
一、夯實基礎,抓好「五多」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教學的本質就是培養聽、說、讀、寫及語言運用的能力。少數民族語言教學作為語言教學的範疇,也不例外,所以漢語教學應該首先注意語言的交際功能。
1.多聽。聽是語言教學不可缺的環節,學習任何一門語言首先要聽懂。漢語是表意文字而非拼音文字,對少數民族學生而言,聽明白、聽準確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所以教學中首先讓學生做到掌握漢語拼音,教學的難點是聲調的學習。漢語的聲調具有區別意義的作用,也是拼音文字不具備的特點,四聲準確才能聽準確。其次,要注意漢語的同音詞的特點。
多聽就要把聽的訓練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安排在每堂課上,反覆訓練;聽的內容由淺到深,循序漸進,比如,先從聽字、詞入手,到聽句子,再到聽短文。為了語音的規範性,老師最好製作音視頻資料,讓學生多聽。同時老師課後要有聽的訓練作業。
2.多說。說是對語言的具體運用,也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的最好體現,教學內容豐富可以充分調動學生說的主動性。
如何說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根據學生的情況,設置說的內容。一是針對課文中的詞語,造句說話;二是複述課文的主要內容;三是看圖說話;四是創設日常生活、學習的教學情境。只教學生孤立的字、詞和句子,而不告訴學生在什麼場合、什麼情境下使用,那麼學生所學的東西就是死的,不能轉化為實際的語言交際能力。要使學生能夠真正地學好漢語,學了能有實際用處,就必須通過一定的語言情境,比如創設問路、購物、點餐、借書等語境,讓學生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理解和掌握。
多說漢語不能只限於課堂,鼓勵和引導少數民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說漢語,克服由於漢語不好而不好意思說的現象,讓他們能夠儘快張開嘴巴,時時說,,處處說,,儘快學到一些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漢語,提升學生學好漢語的自信心。
3.多讀。讀的教學設計應該有兩個層次:一是朗讀,二是閱讀。在一年級第一學期主要以朗讀為主,對教材所涉及的字詞和課文要反覆讀,同時還可以由老師或學生領讀,學生齊讀等方式。成語「書聲琅琅」就是對朗讀的最好詮釋。到了第二學期,隨著漢語知識和相關知識儲備量的增,要慢慢增加閱讀短文,閱讀內容以故事性和記敘性為主。另外,老師要安排一些自讀課文,分為課內自讀和課外自讀兩部分,內容選擇那些既有文化含量,又有時代氣息、與學生生活接近的課文。這樣,既體現時代精神,又讓學生明白漢語與現實生活的關係,感到學了有用。
4.多寫。寫是貫穿漢語教學全過程的活動,學生一接觸到漢語就離不開漢字的書寫。寫漢字首先要掌握漢字的基本知識,漢字的筆畫、筆順、偏旁、部首、結構等知識。由於維吾爾語、哈薩克語等語言的書寫習慣與漢語截然不同,所以少數民族學生寫漢字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筆順問題,那麼規範書寫漢字便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了。聽寫是掌握漢字的最好方法,老師每節課都要安排聽寫,以便學生更好更多地掌握漢字。
隨著漢字詞彙量的增加,老師應安排造句和一些短文的寫作,短文的寫作應該是日常實用文體和記敘文體,比如請假條、通知或記敘一件事情等,培養語言運用能力。
5.多練。多練是將漢語基本知識轉化為語言運用的一種方式。
漢語的聽、說、讀、寫都離不開練習和訓練。老師教學中必須有課堂練習和課後練習的要求,並進行檢查和落實,以鞏固練習或訓練的效果。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老師可以增加練習或訓練的量,將練習分為必做和選做,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總之,聽、說、讀、寫、練要五項並重,聽說的同時兼顧讀寫,讀寫的同時也不放棄聽說,練是對聽、說、讀、寫的鞏固和提升。五項之間互相補充,互相促進,只有這樣,才能夯實基礎,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質。
二、漢語教學要突出文化內涵
漢語教學屬於語言教育範疇,但無法迴避解讀漢語所蘊含的文化及思想意識。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學生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不單純把漢語作為工具,還必然涉及思想意識、文化傳統等因素,具有很強的人文色彩。從這個意義上說,漢語教學中的文化內涵是非常廣泛的,從基本的字詞句篇到語言積累、思想感情、道德修養、高尚情操、健全的人格以至於思維品質、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等,都包括其中。漢語教學雖然應該以語言技能的訓練為主,但也不應該忽視,而應該突出和重視文化內涵。我們在教學中要讓學生了解所蘊含的科學知識、生活方式、風俗習慣、行為規範、道德體系和價值取向等。以《新編基礎漢語》教材為例,具體談談。
1.傳遞正能量。教材選編了大批的充滿正能量的人物和事件。人物如孔繁森身上的忘我工作、毫不利己、艱苦奮鬥的精神;海倫.凱勒身殘志不殘,熱愛生命、克服困難的頑強精神;聶耳是一名敢於揭露黑暗,給人民帶來光明和希望的音樂家;阿凡提是一位不畏強暴、風趣幽默的傳奇人物,是維吾爾民族智慧的化身等。事件如課文《堅強的妻子》中的妻子承擔生活重壓,幫助雙目失明的丈夫開辦了盲人按摩所;《無人監考》中的中職學生信守承諾,沒有監考老師的情況下也不作弊等等。這些正能量的傳遞,陶冶情操,催人奮進,讓學生一次次地享受了精神大宴。
2.傳播科學文化知識。課文中有許多篇目是介紹科學知識的。
如課文《新疆的地理》《火柴的來歷》《綠色植物的好處》《太陽靠什麼發光發熱》等,向學生系統地介紹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方方面面的知識,讓學生得到了更多知識的洗禮。
3.弘揚中華美德和文化。中華民族有著幾千年的文明史,中華美德和文化源遠流長,生生不息。反映中華美德,如課文《司馬光的儉樸美德》《名人尊師》《大公無私》等,濃縮了中華民族勤儉節約、儉樸生活、尊老愛幼,尊敬師長、任人唯賢、不謀私利等美德,這些行為規範,讓學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反映中華文化,如課文《漢字》《四大發明》《萬里長城》《中國瓷器》等,介紹了中華文化的精髓,深感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學生深深感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和做中國人的驕傲。
今天,社會已進入信息化時代,人與人的交往更加廣泛。隨著交往的增加,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風俗、不同的道德觀念等等都會發生碰撞,產生影響。而且,信息文化已不再是某一個地區、某一個民族、某一個國家的所有,而是具有全球意義。因此,漢語教學承擔著更重要的任務,要讓學生具有高度開放的意識,要能尊重不同文化風俗習慣,能夠吸收和借鑑好的東西;要讓學生認識到外面的世界,了解到社會的變化,並接納和吸收有利於自己生存、發展的有益的知識和文化。
參考文獻
[1]王本華.關於少數民族漢語教學的若干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02 年第11 期.
[2]趙國棟等.新編基礎漢語[M].烏魯木齊:新疆教育出版社.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