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我國加工貿易產業梯度轉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喬平平 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長期以來,我國東部地區集中了絕大部分的外貿加工企業,而中西部地區由於地處內陸,產業配套水平較低、運輸成本相對較高,其加工貿易所占的比例很小。近些年來,隨著區域經濟發展的不斷深入,東部地區的環境承載力已達上限,土地、水電等資源和能源價格持續上漲,發展加工貿易的比較優勢不斷弱化,而中西部地區在資源、勞動力供給上的比較優勢日趨突出,呈現出承接加工貿易產業梯度轉移的巨大潛力。
因此,無論是為了保持我國貿易優勢,還是為了發展區域經濟,加工貿易產業從東部到中西部地區的梯度轉移都非常必要。深入研究如何做好加工貿易產業的梯度轉移,這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
一、我國加工貿易產業梯度轉移現狀分析
(一)加工貿易布局發生較大的變化
我國的加工貿易產業之前一直處於以東部沿海地區為主,中西部地區為輔的不均衡局面。隨著加工貿易產業由東部向中西部的逐步轉移,我國外貿的區域布局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從2006年到2013年,上海、廣東等地的外貿總額在全國外貿總額中所占的百分比均呈現了下降趨勢:上海從2006年的12.92%降至2013年的10.61%,廣東從2006年的29.95%降至2013年的26.23%,兩地分別下降了3.72和2.31個百分點(見表1)。為了調整和優化我國的加工貿易產業結構,使其更加合理、有序、高效,加工貿易產業的梯度轉移勢在必行。
(二)中西部地區成為產業梯度轉移的重點承接地
為了適應國內經濟結構的調整繼而順應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我國分三批先後確定了44個加工貿易產業梯度轉移的重點承接地:2007年11月公布了9個承接地,即湖北武漢,江西南昌、贛州,河南新鄉、焦作,湖南郴州,山西太原,安徽合肥、蕪湖;2008年4月公布了22個承接地,即山西侯馬經濟技術開發區,湖南益陽、永州、岳陽,河南鄭州、洛陽,湖北襄樊、宜昌,陝西西安,江西吉安、上饒,安徽安慶,黑龍江哈爾濱,內蒙古包頭,四川成都、綿陽,重慶,廣西南寧、欽州,寧夏銀川,海南海口,雲南昆明;2010年11月公布了13個承接地,即廣西北海、梧州,吉林延邊,遼寧錦州,福建龍岩,新疆石河子經濟技術開發區,江西宜春,四川德陽,安徽巢湖、馬鞍山,湖北荊門,湖南常德、衡陽。截止到目前,為了更有效地推進本地區承接東部地區的加工貿易產業梯度轉移工作,各個承接地仍在陸續出台一系列相關的配套措施。
(三)中西部的外貿總量有了質的改變
我國中西部地區的外貿成交量因為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而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一些加工貿易產業梯度轉移的重點承接地,包括四川、重慶、陝西、雲南、江西等地區,其外貿總額在全國所占的百分比均呈現上升趨勢:重慶從2006年的0.31%提高到2013年的1.65%,陝西從2006年的0.30%提高到2013年的0.48%,雲南也從2006年的0.35%升至2013年的0.62%,江西從2006年的0.35%上升至2013年的0.88%。由此可見,產業轉移帶來了較為明顯的外貿增長趨勢。
從當前的發展情況來看,我國加工貿易產業的梯度轉移存在以下特點:一是承接的產業除了勞動密集型產業之外,部分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也包含其中;二是轉入企業大部分是「部分搬遷」,少數為「整體搬遷」;三是產業轉移的重要驅動力是民營資本和外資;四是產業轉移的投向地與來源地較為集中。
二、我國加工貿易產業梯度轉移中存在的問題
(一)產業轉移承接地產業配套能力不足
我國加工貿易產業的商品進出口主要針對海外市場,產業梯度轉移承接地只有具備一定的產業配套設施和條件如物流、交通、信息等,才能實現從進料加工到成品出口。目前,東部沿海地區的相關產業配套率已達到96%以上,而中西部地區的產業配套率還不到30%。衡量一個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重要指標就是產業配套率,對加工貿易產業來說,更是如此。較高的產業配套率不僅可以降低加工貿易生產、研發成本,而且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從而降低總成本。相對於東部地區,中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水平仍較為落後,承接產業轉移的一些工業園區遠離城市中心,採購機器設備、原材料的渠道受阻,缺乏相應的配套生活環境。因而總體看來,中西部地區亟待完善和建設產業配套體系,發展產業集群,提高產業配套水平,從而提高加工貿易產業轉移承接力。
(二)產業轉移承接地加工貿易的層次和水平不高
目前,中西部地區的加工貿易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如礦產品、農副產品、紡織品等,而機電、電子等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技術密集型產業較少。2012年,中西部地區大中型企業中有研發能力,開展科技活動的企業總數是3651家,占比24.6%,相比2006年,比重下降16.5個百分點。整體而言,中西部的加工貿易層次偏低,加工貿易企業的盈利空間狹窄,嚴重阻礙了先進技術、管理模式和資金的引進,難以發揮外商投資企業先進的管理和技術的「外溢效應」。中西部地區的加工貿易企業多以代設計和代加工為主,缺少自主品牌,核心技術、和自主智慧財產權,導致產品的利潤率和增值率較低,處於產品價值鏈的末端。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一些企業和品牌被淘汰出局。2013年中國500強品牌中,有85個來自西部地區,比2005年減少9個。中西部地區的加工貿易產業缺乏帶動性強的配套協作的龍頭企業,加工產業鏈短,加工深度不足,處於「單一工序、一進一出」的階段,不能有效地促進產品更新換代和產業升級。
(三)產業轉移承接地的加工貿易生產成本和物流成本增加
加工貿易的最顯著特點是兩頭在外,大進大出。加工貿易產業由東部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關鍵問題就是物流。我國物流基礎設施16%分布在西部,30%分布在中部,54%分布在東部,因而物流成本從東部到中西部會顯著增加。目前,海洋運輸仍然是國際貿易最主要的運輸方式,由於中西部地處內陸,雖然現有的交通網較為完善,但對加工貿易而言,無論使用何種運輸方式,高昂的國內物流成本仍會導致交貨周期延長、運輸成本增加。降低成本是企業獲取利潤的主要途徑,而物流成本是東部的加工貿易企業遷入中西部後的經營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工貿易企業如果認為中西部的經營成本過高,對內遷就會持觀望態度。
(四) 產業轉移承接地的生態環境惡化
產業轉移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中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惡化。一些高排放、高耗能產業大量轉移到產業准入門檻較低的中西部地區,由此帶來了嚴重的污染問題。從2004年到2011年,中西部地區鋼鐵、煤炭、有色金屬、造紙、化學等產業產值分別增長1760.4%、907.3%、781.2%、448.5%和521.7%,由此給中西部地區帶來的廢氣排放量增長191.1%,固體工業廢棄物增長146.3%,能源消耗量增長70.6%。中西部地區如果不考慮可持續發展,繼續承接污染嚴重的項目,勢必會加重生態環境負擔,阻礙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促進我國加工貿易產業轉型升級和梯度轉移的對策
(一)以加工貿易產業梯度轉移為契機,發展新型加工貿易
當前,我國的加工貿易產業以全球價值鏈為基礎,以外資為主導。這種基於全球價值鏈的外資主導下的加工貿易,使我國始終處於「微笑曲線」低端,難以突破技術落後的局面和擺脫技術依賴地位。要想改變這種狀態,我國應以加工貿易產業轉型升級和梯度轉移為契機,發展以國內價值鏈為基礎的新型加工貿易。具體來講,要充分發揮我國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不同區域的比較優勢,將全球價值鏈的研發、生產、技術和營銷等環節「國內化」,引導西部地區承接原材料供應、加工組裝等末端生產環節,中部地區承接少量研發、關鍵零部件製造、集成等中間價值環節,東部地區承接研發、設計、品牌等頂端技術環節。
(二)加快中西部地區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
2013年,我國66.1%的進出口商品通過水路運輸,水路運輸也是我國加工貿易進出口商品使用最廣的運輸方式,東部沿海地區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交通基礎設施的不完善會阻礙外商進入非沿海地區,高昂的物流成本也會給本就獲利微薄的加工貿易企業帶來極大的成本壓力,同時也會影響報關和交貨效率。因此,我國一方面要提高中西部地區的運輸效率,加快高速公路和鐵路建設;另一方面要在中西部建設一批保稅倉庫和保稅物流園區,增加出口加工區的物流功能,做好工業園區的規劃,改善投資硬環境。
(三)提升中西部地區加工貿易產業的配套體系
目前我國44個加工貿易產業轉移重點承接地的產業集群程度較低,中西部地區和東部地區應當優勢互補,建立一批特色鮮明、設施功能完善的工業園區。因此,中西部的加工貿易產業轉移承接地要鼓勵當地資本發展相關配套產業,同時引入上下游的配套產業,提高產業集群水平以引入東部地區的重點加工貿易項目。要提升加工貿易產業的相關配套體系,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要從產品或產業出發,加強產業內的協作團結,有效引導承接地與轉出地之間的對接,減少區域間的無序甚至是惡性競爭,務實改革,營造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2)要在產業內外持續提升政策體系、加工製造、人力資源、融資體系、同行及相關企業的整體配套水平,形成以龍頭企業為核心的配套企業群;(3)要倡導企業向下延伸物流產業鏈,向上發展零部件產業鏈,以滿足加工貿易產業鏈整體發展的需求。
(四)提高產業集聚水平,加強轉移承接地的園區建設
我國加工貿易產業梯度轉移的重點承接地總計44個,大多數承接地主要依靠海關特殊監管區、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等重要平台和載體來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和承接產業轉移。如江西省總計94個工業園區(開發區)在2013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631.43億元,投產企業達7569家,是2008年的3.2倍;園區招商實際到位資金達到1486.66億元,是2008年的28.7倍。再有江蘇省在互惠互利、優勢互補的基礎上,以項目合作、產業對接為重點,通過南北共建開發園區,使蘇北地區加快承接產業梯度轉移,蘇中地區提升加工質量,優化加工貿易產業結構,蘇南地區推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現在江蘇的開發區集中了大約70%的加工貿易,吸納了全省實際到賬外資的75%以上,成為江蘇省內加工貿易產業梯度轉移的重要載體和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重要平台。由此看來,我國應加強政策引導,在現有的44個轉移重點承接地大力推廣承接地與轉出地「共建園區」的做法,加快承接地的海關特殊監管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的基礎條件和設施建設,提高承接地的產業集聚水平,推動承接地加工貿易的集約化發展。
(五)充分利用內資,發揮民企在加工貿易轉型升級中的作用
江西省在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方面的實踐表明,我國的民營企業在推動加工貿易產業轉移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我國應著重政策引導,積極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努力推進減輕企業負擔、稅收優惠、金融促進等方面政策創新,在給予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在進出口資質、技術、資金、人力等方面一定的支持和幫助,轉變長期以來加工貿易以外資為主導的局面,同時也要為個人創造良好的創業環境,鼓勵個人創業,更好地為我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服務。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