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生個孩子,你才知道誰是真閨蜜

2023年10月18日

- txt下載

《英國郵報》曾做過一個千人調查,結論顯示:29歲時人的朋友最多。
我不確定這個調查的官方解釋是什麼,但從我自己的經歷來說,可能是這個年紀之後的人,都生了娃。
畢竟我當了媽媽以後,熱鬧就離我而去了,我的朋友越來越少……
所以讓我先來回顧一下,這些年來友情都是怎麼完蛋的。
01
那些未婚未育的閨蜜,
後來的我們關係怎麼樣了?
未婚未育的朋友,如今保持聯繫的已經很少了。
主要是因為有了孩子以後,我自己的時間太有限,比起打電話、見面、聊微信,我更願意將交流簡化為「點贊或評論朋友圈」,讓花費的時間更可控。
偶爾我們也會因為八卦、買買買之類原因恢復聯繫,互相都能體諒這種疏遠,也能迅速回歸閨蜜的熟稔,但也有例外。
我大學時有一個很好的朋友,嬌小玲瓏,大眼睛長睫毛,特別軟萌。
我們從大二開始一直結伴上自習直到畢業,在大四時曾分別陪伴對方度過失戀後的低潮期,甚至工作後彼此的第一個千元以上的包都是對方送的。
一切都十分美好,直到……我有了孩子。
我們最後一次見面的時候,我女兒剛一歲。
當時她對我說:「幸好你不曬娃,你要曬娃我肯定會拉黑。我現在最大的樂趣就是把朋友圈曬得各種丑娃截圖,做成表情包發『不婚不育』群。
真不知道孩子長成這樣,當爹媽的為什麼還有臉曬。」
當時如果有一面鏡子,我應該會看見自己的臉上凝固住的尷尬,因為我並非不曬娃,只是分了組(曬給家人看)。
這個朋友至今都是單身。
其實我一直羨慕她的生活,學畫畫、逛展覽、去不同的國家旅行……但是在那次見面之後,我選擇了減少聯繫,逐漸結束了這段友誼。
當媽以後,我真的沒有辦法和「厭童群體」做朋友。
02
毒舌系閨蜜,可以黑別人家老公,
千萬別黑別人家孩子
比孩子就更不能忍了。
我是結婚第五年才要的小孩。在前五年,因為我和老公各自出差都很多,大部分時間並沒有膩在一起,彼此還是在享受「偽單身」的生活。
當時身邊的一圈閨蜜都是我工作後才認識的,大家品味愛好相似,在業界混得都還行,一言以蔽之:「確認過眼神,都是有趣的人。」
那時候我常常打了雞血般在朋友間「攢局」,唱歌、泡溫泉、吃深夜火鍋、去獨居的朋友家徹夜追劇,都是我們閨蜜圈子的保留項目。
那幾年的我們真的是百無禁忌。
後來我和這圈朋友中的兩個姑娘,在幾個月內前後懷孕,我們就拉了個孕婦小群,聊天內容從「毒舌八卦」逐漸變成了「育兒資訊和買買買」。
友誼的第一次轉折是其中一個朋友因為臍帶繞頸胎停了,當時另一個朋友在坐月子,我還在待產。
胎停的這個朋友其實當時很難過,但是因為職業關係(公關/媒介)要保持很高的社交活躍度,她還是努力給大家展示自己逗逼和雞血的那一面……
坐月子的朋友以為她真沒事兒,就在群里邀請我們去她家看寶寶。
胎停的朋友小窗我:「你說她是故意的嗎?」
小群散了以後,我的寶寶也出生了。
我女兒的皮膚天生很不好,很黑,而且重度濕疹,全身的皮膚摸起來都有一種粗糙感。
當時我在保濕和防曬這兩件事情上做了很多功課,記得有一次給朋友分享了一個口碑特別好的寶寶護膚霜,
她卻說:「這麼貴你自己買吧,我家妞又白又嫩,基因好就是省錢啊!」
我清楚記得當時自己在心裡罵了一句髒話。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剛當媽媽的時候真的很敏感,
完全無法接受家人的不同意見,也無法接受別的媽媽秀優越感(哪怕是無心的玩笑)。
即使後來我逐漸對孩子之間的差異變得坦然,也認識到親媽濾鏡的客觀存在,但還是沒有主動去修復這個裂痕,閨蜜就此變成了普通的朋友。
我們百無禁忌的閨蜜團最後隨著大家結婚生子、組小群而逐漸散夥,沒有人對過去的生活表示留戀。
都說清晨的粥比深夜的酒好喝,我自己也真的從「越夜越興奮的鬼混少女」逐漸變成了「早起早睡的養生系婦女」。
03
少女變婦女,
育兒觀並不是檢驗友情的唯一標準
上班與否也會造成價值觀的巨大分歧。
生了小孩才發現,就算教育背景和消費觀念都相似,育兒觀仍然會有巨大的差異。
要不要睡眠訓練,老人喂飯要不要干涉,三歲教不教認字,在幼兒園被別的孩子抓傷臉怎麼解決……很多育兒問題都沒有辦法找到標準答案。
「和而不同」,是維繫媽媽友誼的重要原則。
舉個例子,我可以理解各種虎媽狼爸,但是不喜歡關係特別近的朋友主動傳播這種焦慮。
媽媽圈裡我有一個很好的朋友,在孩子特別小的時候,因為理念相似(儘可能多花時間高質量的陪伴孩子),我們上了不少相同的早教課,周末兩家人也常常約在一起為孩子安排活動。
有一次他們全家出去玩出了車禍,人雖沒事兒但朋友嚇壞了。
後來她給我發微信說:「我當時想,如果我們倆都沒了,就把女兒託付給你,你是我唯一放心能把孩子教育好的人。」
但是在孩子兩歲以後,她越來越關注「讀寫啟蒙」、「擇校」、「虎媽心路」、「牛娃簡歷」之類的雞血+狗血帖子,
經常會轉發給我,並進行討論;討論時她最常說的一句話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
我自覺是個比較「篤定」的人,希望孩子能在童年時睡夠、玩好。
畢竟教育付出本質上是一種消費行為,拼教育資源是個無底洞。
而且這種焦慮確實會造成時間和注意力的浪費,我不想陷入這種浪費。
除了教育目標不同,在孩子三歲上幼兒園之後,全職媽媽和工作媽媽,價值觀也會出現比較大的分歧。
以我自己的視角來說,「職場人格」會更在意外界反饋、自我形象和社會形象的一致(戲劇化版本參考唐晶);
而「主婦人格」則會更關注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戲劇化版本參考離婚前的羅子君);
沒有好壞和對錯,但和電視劇不同的是,這兩種人真的很容易話不投機半句多。
到了這個階段,媽媽們的社交就不再以「孩子的月齡」為參考坐標。
慢慢我發現,除了發小和少女時期的閨蜜,新認識的朋友想要關係更進一步,不僅需要育兒理念相似,還需要對生活品質的要求相似、對自我實現的要求也相似……
沒有人再為了年輕時的那種熱鬧而浪費時間,為了進退自如,社交開始變得務實而謹慎。
35歲,知己已難覓。
04
有了孩子,朋友圈越來越小,
閨蜜對女人越來越重要。
二十年過去了,我仍然記得初中時的那個周末,我媽天剛亮就帶著我出門,長途跋涉換了好幾趟公交車,去市郊看一個陌生阿姨。
在路上我媽告訴我,這個阿姨是她年輕時的朋友,現在過得很不好,我們這趟去送錢。
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為那一整個下午,我都安安靜靜坐在那個逼仄昏暗、又亂又難聞的小屋子裡。
聽那個阿姨絮絮叨叨地說她更年期半個月沒有停的「月事」,詳盡地形容洗不完的衛生巾;
說她的老公孩子有多混蛋,家裡有多寒酸。半輩子的委屈,似乎要一下都倒完。
我被各種成年人的話題壓得喘不過氣來。
我媽沒怎麼說話,默默聽這個阿姨說了很久,然後按照路上說好的,讓我把裝在塑料袋裡的五千塊錢放在了她家櫥櫃里。
回家的路上我中二病發作,問我媽為什麼會有這種朋友,感覺很可怕。
她摸了摸我的頭,說:「這個阿姨現在下崗了,過得不太好。」然後回憶了她們年輕時在工廠做工住一個宿舍的往事。
說起上次她們見面還是我剛出生的時候,那時我爸在外地,這個阿姨曾專門來我家照顧我媽坐月子。
不過後來兩家住得越來越遠,基本不聯繫了,直到我家改電話號碼,我媽拿著通訊錄挨個通知親朋好友,才又重新知道了彼此的近況。
多年以後「閨蜜」這個詞逐漸流行了起來,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以上門照顧月子、十幾年不聯繫還上門偷偷送一筆錢為標準,自己的身邊能有幾個真閨蜜?
現世安穩,我想比起雪中送炭,救急救窮,閨蜜對於我而言,更像是一股精神力量。
前段時間和老公閒聊起我身邊關係最密切的幾個朋友,問他哪個最漂亮?
老公求生欲很強,回答說:「都是當媽的人了,都挺婦女的,都還努著勁兒地想往年輕再蹦躂一步,有什麼好比的。」
是啊,我自己也是這樣的婦女,想當一個好媽媽,也想要事業和美貌。
可是在鋼鐵直男的老公眼裡,我們這個年齡就該認命。
所有昂貴的護膚品和健身卡,都是「自我安慰與幻覺」,至於包包和鞋子,再漂亮都沒有晚餐的那碗排骨更重要。
聊理想聊人生?
萬能結論是:「花錢要是能讓我買個耳根清凈,你就花吧。」
全世界的人都在勸已婚已育的女性要以家庭為重,我們的人生眼看著只剩下兩個大字:幻滅。
此時如果還想要抽出時間和精力為自己而活,除了閨蜜我已經找不到任何情感支持。
雖然有了小孩以後朋友圈越來越小,但剩下的真的越來越重要。
等孩子長大後有了他們自己的人生,願陪我共渡晚年的,除了老公,還有不僅是「確認過眼神,那些有趣的人」。
更重要的是,「確認過青春痘、妊娠紋和老年斑,還沒有走散的人。」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