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高校心理諮詢師工作倦怠問題研究

2023年10月29日

- txt下載

楊艷華
[摘 要] 高校心理諮詢師面臨工作壓力大、角色定位模糊、職業發展受限、學習督導不連貫、轉介制度不完善等諸多問題,導致工作倦怠現象出現。針對以上問題,解決途徑主要有:建立健全管理機制,提供政策保障;組建心理諮詢團隊,獲得心理支持;建立督導制度,提升專業諮詢技能;滿足個人發展需要,提供充足的職業發展機會。
[關鍵詞] 高校;心理諮詢師;工作倦怠
[中圖分類號] B84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8129(2017)02-0097-04
現今社會越來越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高校心理諮詢師面對來自學生、學校和社會各方面的巨大壓力,身心健康都正遭受種種威脅,甚至發展成為嚴重的工作倦怠,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一、高校心理諮詢師的工作現狀
有人也把工作倦怠稱之為職業枯竭,意思是說從事相關服務行業中的人員因工作壓力過大,工作時間過長,忽視個人自身的需求從而引起的工作效率低下的狀態[1]。心理諮詢工作作為一種特殊的服務行業,需要諮詢師在工作過程中投入非常多的情感和大量的智力活動,他們時常感受到來自自己、求助者和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巨大壓力。大量研究結果表明,高校心理諮詢師已成為職業倦怠的高發人群之一。特別是近些年,大學生面臨的學習和就業等壓力逐步加大,誕生了不少校園心理危機事件,社會對心理諮詢工作的需要和期望不斷升高,高校專兼職心理諮詢師的職業倦怠也日趨嚴重,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和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產生了不良影響[2]。
二、高校心理諮詢師工作倦怠產生的原因
(一)身份界定模糊,存在多種角色衝突
心理諮詢職業是一個良心職業,具有其特定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要求。當今,不少高校的心理諮詢師不但要提供心理諮詢服務還兼任心理健康課程的教學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由於學生對心理諮詢服務的需求量不斷增加,並且來自行政上和課程上的工作任務繁瑣沉重,高校心理諮詢師被迫在各種身份中尋找平衡點,但現實情況常常會讓心理諮詢師處於被動地位[3]。
(二)職業發展前景受限,個人滿意度較低
在諮詢的過程中,第一步需要心理諮詢師與來訪者構建起穩健的、友好的咨訪關係,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幫助來訪者,這種投入一般是單方面的。心理諮詢的效果具有非顯性、滯後性和往復性的特點,尤其是在高校,心理諮詢的工作量並沒有納入學校相關量化和考核體系,心理諮詢師的工作不能計入工作量,難以有成就感。同時,高校心理諮詢師在勞動報酬、職稱晉升等方面也沒有制度保障,容易陷入職業發展困境與自我價值感低的矛盾衝突。
(三)缺乏系統的學習培訓和專業督導
高校經常會組織心理諮詢師參加省教育廳開展的相關會議和活動,這類會議能夠提供同行之間的交流,可是無法提供系統的學習機會和專業的督導。有一些專家認為,一個合格心理諮詢師的成長之路必定是一個充滿艱辛和荊棘的路程,心理諮詢師在面對專業領域諸多挑戰的同時還要面對許多原生家庭帶來的根深蒂固的、影響諮詢有效性的個人因素。接受督導是覺察和處理個人問題的重要途徑,如果缺乏這個過程就很難在專業上保持穩定發展。
(四)轉介機制不完善,超出工作能力和範疇
高校心理諮詢機構主要負責對學生進行心理諮詢,而心理治療則需要在醫院等具有相關資質的機構進行。可是,在高校諮詢工作中,我們發現神經症性問題和精神類問題也占有相當大的比重。一般情況下,心理問題嚴重的學生通常不願意主動到心理諮詢中心接受心理輔導,他們更害怕同學老師發現他們有問題,更害怕學校相關機構建議其到醫院或精神病院等專業機構接受治療。即使部分學生願意到醫院進行診斷,也不太願意接受藥物治療,更願意返回學校進行心理輔導。家長在得知學生情況後,更是傾向於依賴學校心理機構,而礙於面子等問題不願去醫院或精神病院接受治療。排查篩選出具有嚴重問題的建議往外送,有些不願意去,有的送出去相關單位不願意接收;當學生表現出精神症狀時,對於不適宜諮詢的學生進行轉介是高校諮詢的一項重要工作任務,但是學校並沒有與相關的心理治療機構建立有效的轉介機制,導致遇到能力之外的問題時無法及時將個案轉介出去[4]。這樣,高校心理諮詢師就不得不面對許多超出自身工作能力和工作範圍的來訪者,造成高校心理諮詢師壓力增大。
三、高校心理諮詢師工作倦怠的解決途徑
(一)建立健全管理機制,提供政策保障
高校應該建立良好的工作機制,明確心理諮詢師的專業身份和工作內容,保證專職心理諮詢師工作的專業性,儘量避免工作交叉和多重角色;應該出台相應的政策,建立心理諮詢師的職稱評定體系,保證心理諮詢師的工作得到相匹配的回報與支持,從而提升工作積極性,保證心理諮詢師師資隊伍的穩定。同時,建立合理有效的轉介機制,使超出心理諮詢師工作範疇的個案能夠及時轉介,保證學生能夠得到及時的治療,也保證心理諮詢師的自身健康水平。
(二).組建心理諮詢團隊,獲得心理支持
多數人誤以為,心理諮詢師是幫助他人解決心理問題的,自身不會也不可能有心理問題,或者自身可以解決出現的心理問題。但事與願違,心理諮詢師在實際工作中也會出現心理問題,而且也需要有人在出現心理問題時及時提供幫助。作為一名高校心理諮詢師,在工作遇到困難時尤其需要同事之間的相互支持和幫助。由於心理諮詢工作自身的特點,每一次個案都在體驗一個全新的過程,每一個來訪者都是與眾不同的獨特個體。這就要求心理諮詢師擁有持續而豐富的支持資源。不但需要紮實的專業知識儲備和嚴格充足的實踐訓練背景,還要通過各種方法來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因此,高校心理諮詢師應該參與到一個團結的、高效率的心理諮詢教師團隊中。心理諮詢師不僅能夠從團隊中有效地分散自己的責任,得到專業的支持和理解,還能緩解工作壓力,提高自身的職業效能感、避免挫折感,維護心理健康水平;同時也能學習到不同心理諮詢師擅長的方法和經驗,互相之間取長補短,學習到工作枯竭的有效應對方式,從而儲備更多的心理支持資源[5]。這種團隊可以由校內的同事組成,也可以由校外的同行之間組成。
(三)建立督導制度,提升專業諮詢技能
高校心理諮詢師不斷遇到各種挑戰,迫切需要督導師的定期指導,及時解決遇到的棘手問題,這樣不僅有利於心理諮詢師的個人成長,也能有效地促進諮詢效果,並防止問題的出現。定期穩定的專業督導和相關信任的督導關係,使心理諮詢師擁有固定的商量與檢討的對象;經驗豐富的心理督導師能夠指出心理諮詢師在諮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個人的未盡事宜、行為是否符合倫理;資深的督導師可以及時幫助心理諮詢師有效地解決諮詢活動中遇到的棘手問題,處理自己積壓的負面情緒,更能夠幫助諮詢師看清諮詢中引發的「情結」的問題,促進它們不斷反思和總結,是諮詢師個人成長的必備嚮導。
同時,高校心理諮詢師也可以參加一些自我成長團體,在這類小團體中,經驗豐富的團體諮詢師能夠擔當督導師,其他諮詢師作為團體成員,可以參與定期組織各種主題的團體活動。在各種活動中,心理諮詢師可以將遇到的諮詢案例在保密的前提下,與督導師進行充分討論,通過督導師的指導分析,心理諮詢師可能會發現影響心理諮詢的自身的不良因素,從而協助心理諮詢師意識到並及時處理自身存在的問題,逐漸成為更加合格、成熟的高校心理諮詢師。所以說,建立完善心理諮詢工作督導制度是非常必要而且可行的,它可以保障高校心理諮詢工作規範、健康發展,從而推動高校整體心理諮詢水平的提高。
(四)滿足個人發展需要,提供充足的職業發展機會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表明,自我實現是人的最高需求,而心理諮詢師的職業特點正好印證了這個觀點。心理諮詢師的職業發展,主要包括確立可行的職業理想與目標、提供優良的職業成長環境和強化職業的內在發展等。從心理諮詢自身的特點出發,高等院校應該在學校總體發展規劃中納入心理諮詢師的個人職業發展,確保高校心理諮詢工作健康有序的發展。學校應該定期、有計劃地組織心理諮詢師參加各類專業的學習培訓與學術交流;根據不同心理諮詢師的學歷背景和職稱特點,制定合理的培訓方案,同時保證心理諮詢師的學習培訓在實踐中得以運用。
綜上所述,高校心理諮詢越來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視,大學生也越來越離不開心理諮詢,而同時在政策、經費、師資等各方面的體制保障並不完善,這就導致高校心理諮詢師的工作壓力逐漸增大,工作倦怠情況不斷增加,專職心理諮詢工作人員流動性大,對學校心理健康的穩定性影響較大。高校如果能出台相關政策,保障心理諮詢師的合理權益,就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心理諮詢師的積極性和師資隊伍的穩定性;如果能建立合理的轉介機制,心理諮詢師就能從根源上減少工作壓力;如果能夠建立高校的工作團隊,就能使心理諮詢師獲得同行之間的心理支持;如果能提供專業的學習督導,將提升心理諮詢師的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和工作勝任力,提高職業效能感;如果能提供充足的職業發展機會,就能保證心理諮詢師得到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曾海萍,趙靜波,劉縣蘭等.高校心理諮詢師工作倦怠與勝任力的關係[J].中國學校衛生,2016,(3).
[2]鞠鑫,趙崇蓮.基於心理契約的高校心理諮詢師職業倦怠分析[J]. 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9, (10).
[3]李永慧,朱育紅,徐光興.高校心理諮詢師角色定位與職業發展研究.心理輔導[J].2013,(2).
[4]安芹,賈曉明,尹海蘭.高校心理諮詢師的專業能力及專業發展.心理科學[J].2011.34,(2).
[5]林琳.高校心理諮詢師面臨的挑戰及應對策略[J],閩江學院學報,2010,(7).
[責任編輯:譚曉影]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