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導學案結題報告

2023年11月07日

- txt下載

導學案結題報告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報告與我們愈發關係密切,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那麼報告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導學案結題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導學案結題報告1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1、課題的核心概念。 「學案導學,自主探究」課堂教學模式,是在和諧教學整體建構的教學思想和建構主義、系統論教育理論的指導下,師生教學活動諸要素依據一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學生認知特點,所形成的一種穩定而又簡約化的教學結構。也就是按照什麼樣的教育思想、理論來組織你的教學活動進程,它是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學習理論的集中體現。
  2、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突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課程著眼於學生的終身學習和能力發展,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課堂著重於師生的有效教學行為,以此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些教師課堂教學效率不高,沒有理解教學內容的編排內涵,將整體化的教學內容分割成支離破碎的枝葉,師生課堂教與學出現了許多無效行為,致使許多應該在課堂完成的教學任務實際完不成,只得課內損失課外補,校內損失校外補,靠多布置課外作業來提高教學成績,加重了學生的負擔。現在中學生學業負擔過重已經成為普遍存在的教育共性問題,羈絆了素質教育的推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制約了學校的發展。
  能不能找到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或策略,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狀態下高效率的學習,使師生在課堂上高效完成教學任務,課後不布置或少布置作業,把課外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發展自己的特長和愛好,實施真正的素質教育。這一問題已經是目前我們課堂教學改革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我們進一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和教學質量的瓶頸,從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入手,激活課堂、構建高效課堂,將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而我們進行的「學案導學,自主探究」課堂教學模式研究正是幫助我們解決這些問題的良方,它研究的是課堂教學行為的問題,解決的是學生學習效率、能力培養的問題,它與新課改的精神、目標和任務是相一致的。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基礎
  (一)理論意義
  本課題依據建構主義、系統論理論發展而來,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由於學習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其他人的幫助即通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而實現的意義建構過程,因此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景」、「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屬性。而在這些問題上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與和諧教學整體建構思想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和諧教學整體建構思想強調以下問題:
  1.教學的首要任務是激發學生的潛能和積極性。整體建構教學強調一開始教師要把主要任務而不是次要任務交給學生,激發學生的潛能和責任感,因為人的潛能是很大的。
  2.和諧教學整體建構思想強調教學主要是教給學生方法。一開始不要急於學習具體的知識,而是引導學生尋找某一類教材的規律和解決這一類問題的切入點。知識是講不完的,練習題是做不完的,只要學生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和規律,就會自己去學習知識。
  3.和諧教學整體建構思想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習慣。
  4.和諧教學整體建構思想根據系統論的原理,不僅把教學過程看作是一個系統,也把教學內容看作是一個系統,要求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教材,讓知識在系統中學習和記憶。如每個學段的開始把一門學科的知識樹(知識結構圖)教給學生;每個學期把一冊教材的知識樹教給學生;每個單元的開始也把這個單元的知識結構告訴學生。每學完一節教材或一篇課文,還要及時回歸上位系統。這樣知識在頭腦中總是以系統的形式存在,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知識。
  (二)實踐意義
  運用整體建構的教學思想,教師根據整體教學設計的思想,打破單元章節的界限,將有關知識整體構建,讓學生有明確的學習任務,大大提高師生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使教師業務素質整體提高,使學生學會學習、善於學習、樂於學習,形成終身受益的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達到課堂教學最優化,從而構建高效快樂課堂,增效減負,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學生在學校里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參加各種興趣小組,全面和諧的發展,有助於有效落實國家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精神,深化課程改革實驗,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提高教學質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三、主要研究的過程
  (一)本課題所要達到的目標:通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逐步做到兩個「還給」:一是把校外時間「還給」學生,意味著少布置或不布置家庭作業;二是把課外時間還給學生,意味著少布置或不布置課後作業。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發展自己的特長,實施素質教育。
  (二)研究途徑:為保證課題研究的順利實施,我們採取四種途徑:一是每學期開學初,用一周的時間開展集體備課,整合教材,編寫導學案,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修改導學案,20xx年8月編印了22個學科的導學案;二是在總的課堂教學模式下,各學科研究出體現各學科特點的學科模式,各學科在本學科模式下研究不同課型的教學模式,如:新授課、複習課、習題課、試卷講評課、作文課、閱讀課、實驗課等各種課型;三是研究教師培訓策略。選拔悟性高的教師作為課題實驗骨幹教師,一帶一、一帶多的培訓方式相結合,保證課題實驗的優質資源。四是研究課堂評價標準。目前,我們根據國家課程標準的要求,採取五分數A、B、C、D四等級評價方式,將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和學業水平測試相結合進行評價。
  (三)研究內容:根據系統論原理,「學案導學,自主探究」課堂教學模式不僅把教學過程看作是一個系統,它把教學內容也看作是一個系統,要求學生依據導學案,在整體感知教材、理解教材的過程中,儘快找到解決某一類問題的方法和規律,做到舉一反三,提高學習的效率。不同的年段、不同的學科教學的具體模式多不同,但「學案導學,自主探究」課堂教學有一個基本的教學模式。就一節課而言,基本模式為六個環節:
  (1)明確目標:在導學案中,把學生自學的內容、方式、時間、要求、檢測方式明確出來,使學生自學有明確的目標。
  (2)自主學習:學生自學,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做好筆記,把簡單易懂的內容學會,不懂得疑難問題,標出來。
  (3)合作交流:個人不能解決的問題通過小組交流解決。小組內互相幫助,共同提高。交流的形式靈活多樣,可以是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組組合作,本環節和自主學習環節界限不嚴格。
  (4)展示點撥:通過合作交流仍解決不了的問題反饋給教師,老師視各學習小組探究情況,將疑難問題分配給學習小組,各學習小組準備後展示疑難問題,教師或學生給予點撥,或教師引導學生突破難點。
  (5)盤點收穫:教師總結歸納本課的主要內容,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形成完整的體系。
  (6)達標測試:針對教學內容,當堂測試,並由學生互批互改,或者教師邊講評邊批改,做到堂堂清、人人清。英語檢測中,要有口語練習。
  (四)研究方法
  研究過程中,主要採用行動研究的路線,運用文獻研究、觀察研究、測試研究、調查研究、經驗總結、實驗研究等方法。行動研究的路線「新問題——計劃——實施——評價反思——調整——實施——總結」。
  四、創新之處
  第一,豐富和發展整體構建和諧教學理論,突破我國基礎教育課堂教學領域關於教與學策略研究的局限性。
  第二,為課堂教與學策略的深入開展提供新的視角。為增效減負,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提供策略上典型範例。
  五、研究措施與實踐
  (一)領導重視,專家引領。學校領導一直高度關注該課題的進程,李素香校長親任課題領導小組組長,全面統籌課題的各項工作和資金保障。我們學校中層以上幹部22人,全部參加學校教改,其中,課題組核心成員9人,涵蓋了每個學科。我校領導深入教學一線,校長帶領全體領導幹部全程參與備課、聽課、評課、課題研究等,實行領導推門聽課制度常態化。為保證效果,課題組量化了聽評課的具體要求,校長每天至少聽2節課,其他領導幹部每周聽評課5-10節,校務會逐周彙報聽評課情況及教研活動效果,寫出聽評課記錄,提出存在問題和改進建議,在全校上下形成濃厚的課題研究氛圍。與此同時,我們還聘請了全國著名教育專家、全國和諧教學研究會理事長、天津教科所所長王勤教授擔任本課題的顧問,定期來學校講學,指導我校課題研究工作,引領著我校的課題實驗向縱深發展。我校課題組依託教改會客廳,將「學案導學,自主探究」課堂教學模式推向全區,此項活動得到了濱州市、區兩級教研室專家的大力支持,濱城區教研室的專家、領導長期擔任我校課題組的具體指導,全程參與了我校課題實驗的活動,為課題的順利實施提出了寶貴意見。
  (二)根據「學案導學,自主探究」課堂教學模式培訓實驗骨幹教師(即名師)。實驗骨幹教師採取一帶一或一帶多的培訓方式,由一名骨幹教師(即師傅)負責一個或兩個年級學科組的指導工作,逐步實現人人都是名師的「名師工程」。「實驗骨幹教師」的責權利很明確:一學年內指導兩名以上教師(徒弟),一學期至少聽徒弟的20節課,課後及時進行面對面交流和評價。徒弟每學期至少聽師傅的60節課,聽課之後要認真交換意見。實驗骨幹教師除有一定的經費補貼外,在外出學習、職稱聘任、幹部任用等方面都優先。為及時掌控課題研究新動向,摸准課堂問題脈搏,我們還實行名師例會制度,即課題組成員會議。每周四下午第四節課為名師例會時間,匯總一周來出現的新問題,彙報一周來跟蹤聽課的具體情況,研討具體的應對措施,同時還要安排下周課題研究的具體工作。
  (三)在實驗的過程中逐步細化出不同學科的具體課堂模式。在學校課題研究新課堂模式的基礎上,我們考慮到了每個學科的特點,因此,我們提出「有模式不惟模式」,要求每個學科組要根據自己學科的特點,探究具有本學科特點的學科模式、不同課型的模式。目前,課題組已經開發了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政治、歷史、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等十幾個科目的學科模式和試卷講評課型、複習課型等多個不同課型。
  (四)說教材畫知識樹。每學期開學前一周,學校組織全校教師通教材、畫所教學科的知識樹,每個教師把教材瞭然於胸,做到厚積薄教。實驗教師認真研究本學段的教材而不僅是所教年級教材,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設計出本學科整個學段的知識樹(知識結構圖)和每冊教材的知識樹,首先引導學生學習整個學段的知識結構和整本書的知識結構,從整體上把握教材。主要學科本學段的'知識樹和每冊教材的知識樹圖都要張貼到教室的牆上,便於學生平時學習用。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作業,課後逐步減少直至不布置作業,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發展自己的愛好特長。以上實驗的基礎上,逐步編寫出版各科的綱要信號圖集(包括知識樹)和教學模式集及典型課例。目前,已經把成功的經驗逐步推廣到北京、天津、河南、江蘇、威海、桓台等地。
  (五)細化「學案導學,自主探究」課堂模式評價標準。為使全校教師明白「學案導學,自主探究」課題研究的目標與行動的方向,並能對全體教師進行課題研究的成果作出公正客觀的評價,我校根據學校現有教育發展程度、學生生源情況、教師教育水平等實際,在課題組、教研組、備課組充分討論的基礎上,通過了清怡中學課堂評價標準。

導學案結題報告2


  一、研究的背景。
  (一)新課程要求:
  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分析、探究、實踐的基本能力。
  各學科課程標準向學科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求教師開發各種學習資源,在教學中樹立全新觀點,探究新方法、新模式,大膽改革、優化課堂,形成開放性的課堂,突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體,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發展。
  (二)本校實際:
  在不斷深化課程改革的進程中,我校和全市各校都面臨著課程改革表層化的問題,即把課程改革說在嘴上,寫在紙上;檢查時重要,課堂上不要。走進新課程可以說是「三進山城」,課程改革的推進可謂進退維谷。
  反思幾年來的課程改革,缺少科學理論支撐,形式化、簡單化的新課程的實施,在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上收效甚微;在教師專業素養提升上行之無效。學生苦不堪言,教師煩惱無盡。所有這些都違背了課程改革的初衷,課程改革行將走入邯鄲學步的怪圈。
  為適應深化課程改革的需要,從現在的課程改革泥潭中走出,使學生獲得學科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優化學習方法,培養終身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全面提高學生素養,我校決定研究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新的學習方式。
  (三)課題介定:
  經過初期的研究,我們決定以學案導學的方式做為突破口,逐步培養學生新的學習方式。
  二、研究的意義和理論依據
  近年來以各種「導學」名目出現的教學研究也不斷面世,如「目標導學」,「目標導向教學」等。這些研究在實踐中都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也引起了比較大的反響。儘管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助於提高教學效率,但從教學模式來看,並沒有觸動以講授為主的傳統的教學模式,因此學生在學習策略和學習方式上也沒有顯著的改變。學案導學是利用學案導引學生自主學習的模式也是促使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的模式。自主學習不是讓每個學生各學各的,是要激發起全體同學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去學習,並加強合作交流,少走彎路。這其中的合作交流非常重要,包括師生、生生的全方位合作與交流,但一定要儘可能的體現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此方法注重的是過程——學生在教師的科學引導下的探究與自主學習過程。知識不能通過被動灌輸和傳遞獲得,而必須通過學生主動、積極的建構實現。教師的教學實際上就是保證和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知識體系的建構。
  自主學習能力可以說是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學習的核心,它是一種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學生制定有效的學習計劃和學習策略、調節和控制各種任務行為的創造性學習活動。這裡的自主學習概念不僅強調了學生高級認知能力(元認知和自我監控)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也同時強調了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的自主控制,這就使得我們培養學生主體性的目標得到了極為具體的落實。近年來有關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研究已經使我們對學習過程有了更加本質的認識,對自主性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和價值也有了較充足的的理論依據。這也是我們之所以要提出學案導學式教學法的理論依據。
  學案是教師體現此種教育教學思想方法的載體,它不僅有著導學的作用,還有「導教」的功能。這樣,學案的作用不僅要成為溝通教與學之間相互作用的紐帶,還承擔著引導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作用,也就是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確立適當的學習目標、使用恰當的學習方法。為此,科學的編制學案,顯的極為重要,它怎樣融入新課程理念,怎樣與教材完美的結合,反映出基本知識、方法、思想的探究與學習,又怎樣以豐富且有層次的問題、知識、方法、思想體系滿足學生不同層次的需要,成為學案要承載的主要內涵。
  三、研究的目標和主要內容。
  (一)研究目標:
  1、構建適合我校學情的課堂教學模式。
  2、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和學生認知過程。
  3、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及教學質量
  4、引領師生共同走進新課程,在新課程的理念下快速成長。
  (二)研究主要內容。
  1、研究更為完善的學案導學的理論依據。
  2、以學案導學為媒介,研究真正走進新課程的具體辦法。
  3、研究學案編寫和應用於課堂教學中的總體模式。
  4、研究學案編寫和應用於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的特色模式。
  5、研究學案導學評價標準。
  6、研究學案導學階段性成果,即對教學質量產生的影響。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和原則。
  課題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實驗法、問卷法、調查法、統計法、分析法。
  課題研究的原則有如下三點:
  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教師應根據現代認識理論的成果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根據教學實際,面向全體學生,根據學生身心發展水平和認識特徵,設計以學生為主體的學案;
  實踐性原則。注重實踐探究的重要性,理論聯繫實際;
  活動性原則。以活動為中心來組織教學,以異彩紛呈的活動來構建學生的主體能力。
  五、研究過程。
  (一)學案導學實施前的準備。
  為了能使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為全體教師接受並開展下去,我校在改革伊始就在物質上、技術上、理論上、輿論上做了比較充分的準備。我們首先為我們的課改尋找到了理論依據,那就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然後我們陸續出台了統攬全局的《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改革方案》,《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實施方案》,《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操作環節》等既有理論指導又可操作的行動方案。
  這些方案的出台使每一項工作都有章可循,甚至把可能出現的問題都儘可能的預想到,在達到統一思想的前提下,使實踐少走彎路更多的避免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物質準備上我校購買了速印機,裝備了專職的印刷室;構建了標準較高的電子備課室,並為每位中層領導配備了專用電腦,結束了我校沒有多媒體教室的歷史這就使教師網上備課,微機生成教案成為可能;技術上,我們利用校本培訓,重點培訓教師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一是文本文檔的編輯技術、規範格式;二是試卷設計、試題編輯的能力;三是網上下載課件、獨立製作課件的能力。今天,海濱中學教師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完成教學任務的理念深入人心,主動使用信息技術以內化為一種需要。這些準備為我們的課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我們遇到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第一個問題就是學案題單化。解決辦法是讓全體教師理解、掌握學案的四項標準;教導處對學案的檢查與評比也堅持這四項標準;這四項標準中也要有重點,那就是看學案上有沒有可供學生閱讀的文本材料。
  第二個問題是在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講不講。我們的意見是不該講的不講,該講的要滔滔不絕地講。應該講:學習新知時必需的、學生又缺乏了解的背景知識;學生自己解決不了的知識難點;容易被學生忽視或混淆的基本概念;知識單元、教學環節之間的過渡、銜接;學生經過討論、探索也無法解決內容;學生自學未形成系統而全面的知識體系,教師需要在這基礎上加以適當的點撥、歸納、總結、概括。不應當講:學生在認真自學時;學案文本中已經闡明、學生可以看得懂的知識點;學生完全可以通過思考而領悟的知識點;學生已經掌握了的知識點等等。
  第三個問題,學案何時使用的問題,我們曾經出現過一會用,一會不用;課前用,課堂不用;課後用,課堂不用等現象。我們的解決辦法是完善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領導跟蹤聽課,加強指導;加強學案編制的監管,提高學案質量提高學案的使用價值。第四個問題,學案的教案化傾向。
  (三)形成學案編制模式與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所謂學案是指教師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經驗,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指導學生進行生動的只是構建而編制的學習方案。學案實質上教師幫助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的一種重要媒介,具有「導讀、導聽、導思、導做」的作用。而學案導學則是指以信息技術為手段,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的教學活動,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注重學法指導,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教學策略。其操作要領主要表現為微機生成學案、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學案上所承載的內容主要是「學什麼」「怎樣學」,歷經幾年的研究和探索,我們認為學案必須具備以下四個特徵:
  ①文本閱讀是特色,我們是這樣理解特色的,文本是教師經過整理,綜合多個教學素材的內容,如教材上的內容,把簡單的豐富了,抽象的具體了,模糊的清晰了,而且還要增強耐讀性和可讀性。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學習,學案上提供的文本材料使學生有了自學的內容;另外,一個人知識的獲得,終身學習能力的形成主要來自閱讀;
  ②問題探究是關鍵,教者在設計完一段文本後,接下來設計一對一、點對點的問題鏈,只有有了問題鏈,才有了學習和思考的過程,才能滲透學法。學案中問題鏈的設計,還能起到「以問拓思」的功效,幫助學生從問題的分析中掌握解題思路,把教師的學法指導落到實處;
  ③知識歸納是重點,教師要將課本上的知識、文本閱讀中體現的知識、問題鏈設計中考查的知識進行分析、重組、整理,然後歸納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呈現在學案上,供學生自學;
  ④鞏固練習是著力點,無論哪種教學改革,都不能逃開質量和升學,因此編輯高質量的練習題和作業(我校將學生課後作業整合在學案上,不再另設作業本)就顯得尤為重要。對於高質量和針對性強的習題,我們要求教師選擇的標準就是歷年中考試題和中考模擬試題。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獨立進行一些針對性強的練習,可以進一步掌握方法和培養技能,而分析解剖探索性題目,能優化學生的認知結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只有具備了以上四個方面的特徵,才能稱其為學案。這四個方面特徵也是學校檢查評價任課教學編制學案水平高低的主要標準。
  經過不斷完善,我們完成了「規範學案編制」任務。將學案編排分為四個板塊,第一板塊學習目標:根據課題知識點,結合《課標》要求,將學習目標呈現在學案上;第二板塊授課過程:授課過程包括四部分內容,①課題簡介,將課題內容以簡介的形式呈現在學案上,讓學生整體感知學習目標
  ②自主學習,把知識點概述、解題思路、學法指導,以文本方式整合到學案上來,供學生閱讀自學,以閱讀文本為依託,編排與知識點「一對一」的簡單習題,讓學生在自學完成,其目的是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為合作學習做好前期的鋪墊
  ③合作學習,以課題中綜合題型為準繩,在學案上精編新知適當結合舊知的典型習題,使學生在交流彙報與教師質疑的基礎上完成學習目標
  ④知識歸納,將本課題所學到的內容,形成知識框架,填寫在學案上;第三板塊當堂訓練;第四板塊課後作業。並制定了《海濱中學學案製作格式標準》,嚴格規定了字體、字號、頁面、頁碼及印刷要求。
  教師如何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學案,即學案導學的課堂教學模式。經過幾年的探索和不斷完善我們的具體操作是:
  ①第一環節:出示目標。由教師情境導入課題,然後指派學生閱讀學案,也可由教師參照學案講解,完成學案上的《學習目標》和《課題簡介》兩部分。
  ②第二環節:依案自學。學生依據學案,通過自學,完成學案上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中的自學任務,並帶著疑惑進入下一環節學習。
  ③第三環節:合作交流。組內交流自學心得,實現優勢互補。完成學案上的小組《合作交流》。
  ④第四環節:成果展示。以小組為單位,將自學與交流成果向全班同學進行彙報。通過全班同學互動交流的方式完成。
  ⑤第五環節:精講質疑。根據小組彙報情況,教師確定精講內容。通過教師啟發、詳講的方式完成。「講」學生存在疑慮的問題、「講」的時機可穿插於小組彙報之中,也可將小組彙報存在疑慮的問題集中解決。
  ⑥第六環節:知識歸納。通過學生彙報的形式或由教師總結
  的方式,學生將知識框架填寫在學案上,完成學案上的《知識歸納》。
  ⑦第七環節:當堂訓練。在課堂上,學生利用一定的時間,做學案上的練習題。
  對於一個課題但需要兩課時或三課時完成的我們要求教師按課題製作學案,一課題編排一份學案,還課題完整知識體系。其次,依據學案規範導學流程為:①出示目標——②依案自學——③合作交流——④成果展示——⑤精講質疑——⑥知識歸納——⑦課題訓練。再次,根據課時確定教學模塊:二課時分為自學——展示兩個模塊,第一課時完成導學流程①、②、③,第二課時完成導學流程④、⑤、⑥、⑦;三課時分為自學——展示——反饋三個模塊,第一課時完成導學流程①、②,第二課時完成導學流程③、④、⑤,第三課時完成導學流程⑥、⑦等等。採取模塊教學,解決一節課不能完成學案全部內容的問題。
  六、取得成效
  (一)形成學案製作模式。
  案編排分為四個板塊,第一板塊學習目標:根據課題知識點,結合《課標》要求,將學習目標呈現在學案上;第二板塊授課過程:授課過程包括四部分內容,①課題簡介,將課題內容以簡介的形式呈現在學案上,讓學生整體感知學習目標②自主學習,把知識點概述、解題思路、學法指導,以文本方式整合到學案上來,供學生閱讀自學,以閱讀文本為依託,編排與知識點「一對一」的簡單習題,讓學生在自學完成,其目的是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為合作學習做好前期的鋪墊③合作學習,以課題中綜合題型為準繩,在學案上精編新知適當結合舊知的典型習題,使學生在交流彙報與教師質疑的基礎上完成學習目標④知識歸納,將本課題所學到的內容,形成知識框架,填寫在學案上;第三板塊當堂訓練;第四板塊課後作業。並制定了《海濱中學學案製作格式標準》,嚴格規定了字體、字號、頁面、頁碼及印刷要求。
  (二)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和學生認知過程。
  ①第一環節:出示目標。由教師情境導入課題,然後指派學生閱讀學案,也可由教師參照學案講解,完成學案上的《學習目標》和《課題簡介》兩部分。
  ②第二環節:依案自學。學生依據學案,通過自學,完成學案上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中的自學任務,並帶著疑惑進入下一環節學習。
  ③第三環節:合作交流。組內交流自學心得,實現優勢互補。完成學案上的小組《合作交流》。
  ④第四環節:成果展示。以小組為單位,將自學與交流成果向全班同學進行彙報。通過全班同學互動交流的方式完成。
  ⑤第五環節:精講質疑。根據小組彙報情況,教師確定精講內容。通過教師啟發、詳講的方式完成。「講」學生存在疑慮的問題、「講」的時機可穿插於小組彙報之中,也可將小組彙報存在疑慮的問題集中解決。
  ⑥第六環節:知識歸納。通過學生彙報的形式或由教師總結的方式,學生將知識框架填寫在學案上,完成學案上的《知識歸納》。
  ⑦第七環節:當堂訓練。在課堂上,學生利用一定的時間,
  做學案上的練習題。
  (三)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得到提高。
  由於採取的是學案導學、自主學習的方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學習成績較以往有大幅度提高。
  (四)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讓教師專業成長更快速。
  1、教師能積極學習現代教育思想,接納和認同反映時代特徵的教育理念,不斷自我否定、揚棄、出新,從而從理論上提高自身的涵養,教學方法和課堂教學模式逐漸完善。
  2、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大大提高,在自身努力實踐新的教學方法和策略的基礎上,借鑑他人成功的方法模式,學習模式、進入模式、變更模式、創新模式,從方法模式的組合上探究教學過程的改革與創新,引起課堂模式的優化,帶來教學質量的提高。
  七、反思:
  課堂教學改革是一項工程,不會一蹴而就,它是一個過程。學案導學課堂教學也不是盡善盡美的,而海濱中學的課改更是處在初級探索階段,還有許多問題等待解決和完善,我們將在十二五教育科研中繼續研究。

導學案結題報告3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1、課題的核心概念。 「學案導學,自主探究」課堂教學模式,是在和諧教學整體建構的教學思想和建構主義、系統論教育理論的指導下,師生教學活動諸要素依據一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學生認知特點,所形成的一種穩定而又簡約化的教學結構。也就是按照什麼樣的教育思想、理論來組織你的教學活動進程,它是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學習理論的集中體現。
  2、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突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課程著眼於學生的終身學習和能力發展,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課堂著重於師生的有效教學行為,以此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些教師課堂教學效率不高,沒有理解教學內容的編排內涵,將整體化的教學內容分割成支離破碎的枝葉,師生課堂教與學出現了許多無效行為,致使許多應該在課堂完成的教學任務實際完不成,只得課內損失課外補,校內損失校外補,靠多布置課外作業來提高教學成績,加重了學生的負擔。現在中學生學業負擔過重已經成為普遍存在的教育共性問題,羈絆了素質教育的推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制約了學校的發展。
  能不能找到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或策略,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狀態下高效率的學習,使師生在課堂上高效完成教學任務,課後不布置或少布置作業,把課外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發展自己的特長和愛好,實施真正的素質教育。這一問題已經是目前我們課堂教學改革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我們進一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和教學質量的瓶頸,從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入手,激活課堂、構建高效課堂,將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而我們進行的「學案導學,自主探究」課堂教學模式研究正是幫助我們解決這些問題的良方,它研究的是課堂教學行為的問題,解決的是學生學習效率、能力培養的問題,它與新課改的精神、目標和任務是相一致的。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基礎
  (一)理論意義
  本課題依據建構主義、系統論理論發展而來,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由於學習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其他人的幫助即通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而實現的意義建構過程,因此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景」、「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屬性。而在這些問題上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與和諧教學整體建構思想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和諧教學整體建構思想強調以下問題:
  1、教學的首要任務是激發學生的潛能和積極性。整體建構教學強調一開始教師要把主要任務而不是次要任務交給學生,激發學生的潛能和責任感,因為人的潛能是很大的。
  2、和諧教學整體建構思想強調教學主要是教給學生方法。一開始不要急於學習具體的知識,而是引導學生尋找某一類教材的規律和解決這一類問題的切入點。知識是講不完的,練習題是做不完的,只要學生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和規律,就會自己去學習知識。
  3、和諧教學整體建構思想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習慣。
  4、和諧教學整體建構思想根據系統論的原理,不僅把教學過程看作是一個系統,也把教學內容看作是一個系統,要求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教材,讓知識在系統中學習和記憶。如每個學段的開始把一門學科的知識樹(知識結構圖)教給學生;每個學期把一冊教材的知識樹教給學生;每個單元的開始也把這個單元的知識結構告訴學生。每學完一節教材或一篇課文,還要及時回歸上位系統。這樣知識在頭腦中總是以系統的形式存在,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知識。
  (二)實踐意義
  運用整體建構的教學思想,教師根據整體教學設計的思想,打破單元章節的界限,將有關知識整體構建,讓學生有明確的學習任務,大大提高師生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使教師業務素質整體提高,使學生學會學習、善於學習、樂於學習,形成終身受益的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達到課堂教學最優化,從而構建高效快樂課堂,增效減負,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學生在學校里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參加各種興趣小組,全面和諧的發展,有助於有效落實國家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精神,深化課程改革實驗,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提高教學質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三、主要研究的過程
  (一)本課題所要達到的目標:通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逐步做到兩個「還給」:一是把校內時間「還給」學生,意味著少講或不講教學內容;二是把課外時間還給學生,意味著少布置或不布置課後作業。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發展自己的特長,實施素質教育。
  (二)研究途徑:為保證課題研究的順利實施,學校採取四種途徑:一是每學期開學初,用一周的時間開展集體備課,整合教材,編寫導學案,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修改導學案,二是在總的課堂教學模式下,各學科研究出體現各學科特點的學科模式,各學科在本學科模式下研究不同課型的教學模式,如:新授課、複習課、習題課、試卷講評課、作文課、閱讀課、實驗課等各種課型;三是研究教師培訓策略。選拔悟性高的教師作為課題實驗骨幹教師,一帶一、一帶多的培訓方式相結合,保證課題實驗的優質資源。四是研究課堂評價標準。目前,我們根據國家課程標準的要求,採取五分數A、B、C、D四等級評價方式,將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和學業水平測試相結合進行評價。
  (三)研究內容:根據系統論原理,「學案導學,自主探究」課堂教學模式不僅把教學過程看作是一個系統,它把教學內容也看作是一個系統,要求學生依據導學案,在整體感知教材、理解教材的過程中,儘快找到解決某一類問題的方法和規律,做到舉一反三,提高學習的效率。不同的年段、不同的學科教學的具體模式多不同,但「學案導學,自主探究」課堂教學有一個基本的教學模式。就一節課而言,基本模式為六個環節:
  (1)明確目標:在導學案中,把學生自學的內容、方式、時間、要求、檢測方式明確出來,使學生自學有明確的目標。
  (2)自主學習:學生自學,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做好筆記,把簡單易懂的內容學會,不懂得疑難問題,標出來。
  (3)合作交流:個人不能解決的問題通過小組交流解決。小組內互相幫助,共同提高。交流的形式靈活多樣,可以是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組組合作,本環節和自主學習環節界限不嚴格。
  (4)解惑提升:通過合作交流仍解決不了的問題反饋給教師,老師視各學習小組探究情況,將疑難問題分配給學習小組,各學習小組準備後展示疑難問題,教師或學生給予點撥,或教師引導學生突破難點。
  (5)反思收穫:教師總結歸納本課的主要內容,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形成完整的體系。
  (6)達標測試:針對教學內容,當堂測試,並由學生互批互改,或者教師邊講評邊批改,做到堂堂清、人人清。英語檢測中,要有口語練習。
  (四)研究方法
  研究過程中,主要採用行動研究的路線,運用文獻研究、觀察研究、測試研究、調查研究、經驗總結、實驗研究等方法。
  行動研究的路線「新問題——計劃——實施——評價反思——調整——實施——總結」。
  四、創新之處
  第一,豐富和發展整體構建和諧教學理論,突破我國基礎教育課堂教學領域關於教與學策略研究的局限性。
  第二,為課堂教與學策略的深入開展提供新的視角。為增效減負,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提供策略上典型範例。
  五、我們遇到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第一個問題就是學案題單化。解決辦法是讓全體教師理解、掌握學案的四項標準;教導處對學案的檢查與評比也堅持這四項標準;這四項標準中也要有重點,那就是看學案上有沒有可供學生閱讀的文本材料。
  第二個問題是在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講不講。我們的意見是不該講的不講,該講的要滔滔不絕地講。應該講:學習新知時必需的、學生又缺乏了解的背景知識;學生自己解決不了的知識難點;容易被學生忽視或混淆的基本概念;知識單元、教學環節之間的過渡、銜接;
  學生經過討論、探索也無法解決內容;學生自學未形成系統而全面的知識體系,教師需要在這基礎上加以適當的點撥、歸納、總結、概括。不應當講:學生在認真自學時;學案文本中已經闡明、學生可以看得懂的知識點;學生完全可以通過思考而領悟的知識點;學生已經掌握了的知識點等等。
  第三個問題,學案何時使用的問題,我們曾經出現過一會用,一會不用;課前用,課堂不用;課後用,課堂不用等現象。我們的解決辦法是完善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領導跟蹤聽課,加強指導;加強學案編制的監管,提高學案質量提高學案的使用價值。第四個問題,學案的教案化傾向。
  (三)形成學案編制模式與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
  所謂學案是指教師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經驗,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指導學生進行生動的只是構建而編制的學習方案。學案實質上教師幫助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的一種重要媒介,具有「導讀、導聽、導思、導做」的作用。而學案導學則是指以信息技術為手段,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的教學活動,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注重學法指導,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教學策略。其操作要領主要表現為微機生成學案、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學案上所承載的內容主要是「學什麼」「怎樣學」,歷經幾年的研究和探索,我們認為學案必須具備以下四個特徵:
  ①文本閱讀是特色,我們是這樣理解特色的,文本是教師經過整理,綜合多個教學素材的內容,如教材上的內容,把簡單的豐富了,抽象的具體了,模糊的清晰了,而且還要增強耐讀性和可讀性。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學習,學案上提供的文本材料使學生有了自學的內容;另外,一個人知識的獲得,終身學習能力的形成主要來自閱讀;
  ②問題探究是關鍵,教者在設計完一段文本後,接下來設計一對一、點對點的問題鏈,只有有了問題鏈,才有了學習和思考的過程,才能滲透學法。學案中問題鏈的設計,還能起到「以問拓思」的功效,幫助學生從問題的分析中掌握解題思路,把教師的學法指導落到實處;
  ③知識歸納是重點,教師要將課本上的知識、文本閱讀中體現的知識、問題鏈設計中考查的知識進行分析、重組、整理,然後歸納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呈現在學案上,供學生自學;
  ④鞏固練習是著力點,無論哪種教學改革,都不能逃開質量和升學,因此編輯高質量的練習題就顯得尤為重要。對於高質量和針對性強的習題,我們要求教師選擇的標準就是歷年中考試題和中考模擬試題。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獨立進行一些針對性強的練習,可以進一步掌握方法和培養技能,而分析解剖探索性題目,能優化學生的認知結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只有具備了以上四個方面的特徵,才能稱其為學案。
  這四個方面特徵也是學校檢查評價任課教學編制學案水平高低的主要標準。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學案,即學案導學的課堂教學模式。經過幾年的探索和不斷完善我們的具體操作是:
  ①第一環節:出示目標。由教師情境導入課題,然後指派學生閱讀學案,也可由教師參照學案講解,完成學案上的《學習目標》和《課題簡介》兩部分。
  ②第二環節:依案自學。學生依據學案,通過自學,完成學案上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中的自學任務,並帶著疑惑進入下一環節學習。
  ③第三環節:合作交流。組內交流自學心得,實現優勢互補。完成學案上的小組《合作交流》。
  ④第四環節:成果展示。以小組為單位,將自學與交流成果向全班同學進行彙報。通過全班同學互動交流的方式完成。
  ⑤第五環節:精講質疑。根據小組彙報情況,教師確定精講內容。通過教師啟發、詳講的方式完成。「講」學生存在疑慮的問題、「講」的時機可穿插於小組彙報之中,也可將小組彙報存在疑慮的問題集中解決。
  ⑥第六環節:知識歸納。通過學生彙報的形式或由教師總結的方式,學生將知識框架填寫在學案上,完成學案上的《知識歸納》。
  ⑦第七環節:當堂訓練。在課堂上,學生利用一定的時間,做學案上的練習題。
  對於一個課題但需要兩課時或三課時完成的我們要求教師按課題製作學案,一課題編排一份學案,還課題完整知識體系。其次,依據學案規範導學流程為:①出示目標——②依案自學——③合作交流——④成果展示——⑤精講質疑——⑥知識歸納——⑦課題訓練
  六、研究進度
  (1)課題準備階段(20xx年9月—20xx年7月)
  ①按照實驗研究的內容,成立課題組。
  ②分解課題,召開開題研討會,研討實驗研究方案,制訂課題實施方案,各年級部、學科教研組選定子課題,並提出可操作性的實驗研究方案。
  ③建立子課題研究組織,申報、開題與實施。
  (2)課題實施階段(20xx年8月—20xx年8月)
  ①各年級、學科教研組制定實施研究方案,展開課堂教學研究。
  ②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策略研究課題研討會。
  ③課題組定期進行研討,交流和總結實驗研究情況。
  (3)課題檢查和總結階段(20xx年12月—20xx年1月)
  ①課題研究組提交課題實驗研究情況總結
  ②課題組組織所有學科教研組對研究情況進行分析交流
  ③展示發表階段研究成果,總結課題研究成果、撰寫研究報告、論文等。根據情況對部分成功的研究課題進行推廣。
  (4)、課題研究的主要成果
  通過一年多的研究,我們認為取得了兩方面的研究成果。
  第一,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讓教師專業成長更快速。
  1、教師能積極學習現代教育思想,接納和認同反映時代特徵的教育理念,不斷自我否定、揚棄、出新,從而從理論上提高自身的涵養,教學方法和課堂教學模式逐漸完善。
  2、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大大提高,在自身努力實踐新的教學方法和策略的基礎上,借鑑他人成功的方法模式,學習模式、進入模式、變更模式、創新模式,從方法模式的組合上探究教學過程的改革與創新,引起課堂模式的優化,帶來教學質量的提高。其中1人被評為國家級優秀教師,2人獲得山西省教學能手稱號,骨幹教師2人;
  市級學科帶頭人、優秀教師、教學能手、骨幹教師、師德標兵2人,開發編印了2個學期的導學案,依託課題「學案導學,自主探究」課堂教學模式研究,整合優質資源,教師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在逐步提高,學生也在教師的成長中受益很大。
  第二,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得到提高。
  由於採取的是學案導學、自主學習的方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學習成績較以往有大幅度提高。
  七、反思:
  課堂教學改革是一項工程,不會一蹴而就,它是一個過程。學案導學課堂教學也不是盡善盡美的,而37中學的課改更是處在初級探索階段,還有許多問題等待解決和完善,我們將在教育科研中繼續研究。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