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中藥泥灸護理在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中的應用

2023年11月12日

- txt下載

摘 要:目的 觀察中藥泥灸護理在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中的應用。方法 以82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1∶1分組法將其分為2組,其中對照組41例給予疼痛等常規護理和康復訓練指導。觀察組41例給予常規護理+中藥泥灸護理,4周後比較2組護理效果。結果 VAS比較,2組護理後均下降(P<0.05),觀察組比對照組低(P<0.05)。觀察組疼痛消失時間比對照組短(P<0.05)。2組Lequesne比較,護理後均降低(P<0.05),且觀察組Lequesne低於對照組(P<0.05)。結論 中藥泥灸護理可減輕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疼痛,縮短疼痛消失時間,防止病情進一步加重。
關鍵詞:骨痹;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藥泥灸;疼痛情況; Lequesne指數;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Mud Moxibustion Nursing in Knee Osteoarthritis
CHU Bingnan
Operation Room, Jiamus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mud moxibustion nursing in knee osteoarthritis. Methods 82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according to 1∶1 grouping method. 41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pain routine nursing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guidance.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41 cases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Chinese medicine mud moxibustion nursing. After 4 weeks, the nursing effect of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VAS decreased in both groups after nursing(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time of pain disappearanc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5). The Lequesne of both groups decreased after nursing(P<0.05), and the Lequesn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Chinese medicine mud moxibustion nursing can relieve the pain of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shorten the time of pain disappear, and prevent further aggravation of the condition.
Keyword:bone bi-disease; knee osteoarthritis;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nursing; Chinese medicine mud moxibustion; pain condition; Lequesne index;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確,普遍認為與肥胖、年齡、遺傳因素及外傷等有關。患者表現為膝關節疼痛腫脹、活動不利。該病常見於中老年患者,且隨著年齡增長患病率增加。調查顯示40歲人群患病率在10%~17%,60歲達50%,75歲以上高達80%[1]。若不及時治療可導致膝關節功能障礙,運動能力喪失等。目前臨床治療多以藥物和理療為主,再輔以有效的護理干預以達到預防和控制其發生髮展的目的。中藥泥灸是中醫康復中獨具特色的護理技術,具有安全,對皮膚刺激性較小、使用方便,可隨意貼敷身體的任何部位、作用強,含有多味中藥可有效祛除機體的風、寒、濕、熱、毒等優勢,在臨床護理上應用廣泛。筆者為探索中藥泥灸在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護理中的應用,收集了82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的臨床資料,通過觀察發現對緩解患者疼痛,促進患者康復有良好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病例主要源自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中醫院。病例收集時間為2019年12月—2021年12月。研究對象在入組前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按照1∶1分組法將82例患者分為2組。2組性別、年齡及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 診斷標準
西醫診斷標準根據《骨關節炎診治指南(2018版)》[2]:(近1個月內)膝關節疼痛反覆發作;X線檢查顯示患者存在關節腔隙變窄,關節邊緣有骨贅,軟骨下骨硬化或囊性變;中老年患者年齡≥40歲;有晨僵,且時間≤30 min; 患者活動時有骨摩感或骨摩擦音。中醫診斷標準根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和《22個專業95個病種中醫診療方案》[4]:膝關節疼痛,痛處固定,局部有僵硬感或麻木,患處腫脹,活動不利,苔白等。
表1 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例,%,x¯±s)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經檢查符合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中西醫診斷標準;②年齡<78歲;③精神良好,具備較好的閱讀、理解、溝通能力;④均屬自願參與。排除標準:①泥灸部位皮膚破損或有皮膚過敏史;②存在嚴重心腦血管嚴重疾病、重症糖尿病等;③膝關節存在嚴重畸形;④對蠟泥過敏;⑤無法積極配合。
1.4 方法
1.4.1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和康復訓練指導。包括①疼痛護理:評估患者疼痛情況,根據疼痛程度給予對應的護理干預,如遵醫囑給予止痛劑,或患側肢體制動等。②用藥護理:密切觀察患者在使用非甾體抗炎藥過程中的不良反應,指導患者對胃腸道刺激較大的藥物應在飯後服用。③其他護理:囑患者注意膝關節保暖,忌風寒;肥胖者需減肥,避免超重加重關節負擔;適當藉助拐杖、助步器等輔助活動;勞逸結合,避免長途奔走、久站等;控制不良情緒,保持良好心態;④康復訓練:待患者疼痛緩解指導患者進行肌力訓練、關節活動範圍訓練、身體適應性訓練等。主要包括直腿抬高、膝關節屈伸肌群等速訓練、仰臥位屈膝蹬單車訓練等,每次5~10 min, 每天2次,每周5 d, 持續4周。
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給予中藥泥灸護理。將白芥子、藏紅花、桑寄生、雪蓮花、透骨草、羌活、伸筋草、當歸、狗脊、川芎、乳香、雞血藤、杜仲等多味藥材研磨成粉,與火山能量泥和蜂蠟混合攪拌均勻。取上述適量藥泥置入陶瓷容器中,微波爐高火加熱2~3 min至糊狀,攪拌成膏狀後均勻塗抹患肢處,範圍上至梁丘、血海,下至陰陵泉、足三里等。並用保鮮膜覆蓋,治療巾固定,30 min泥灸冷卻後取下。每天1次,每周5 d, 持續4周。在中藥泥塗敷過程中需測試泥溫,溫而不燙後方可。在此期間囑患者及時複查。
1.4.2 觀察指標
於護理前、護理後觀察下述指標包括:①疼痛情況。運用疼痛評估常用工具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患者疼痛情況,同時囑患者記錄好疼痛消失時間。②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病情程度(Lequesne指數)。Lequesne由晨僵、壓痛、行走能力、運動能力等6個欄目組成。最高分23分,分數愈高病情越嚴重。
1.4.3 統計學方法
數據經Excel表格整理,spss 20.0軟體分析,(x¯±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率(%)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疼痛情況
VAS比較,2組護理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後均下降(P<0.05),觀察組VAS比對照組低(P<0.05)。2組疼痛消失時間比較,觀察組比對照組短(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VAS和疼痛消失時間比較 (例,x¯±s)
2.2 Lequesne
2組Lequesne比較,護理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後Lequesne降低(P<0.05),其中觀察組低於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Lequesne比較 (分,x¯±s)
3 討論
歷代醫學典籍中無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病名,但諸多文獻中有類似此病的記載,如「鶴膝風」「骨痹」「痿痹」「痿病」「歷節」等。其中「骨痹」與此病最為相似。《黃帝內經》云:「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素問·長刺節論》篇指出:「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骨髓酸痛,寒氣至,名曰骨痹」。此病的主要病機在於年老體弱,臟腑(肝、脾、腎)虧虛,筋骨失養,外加外傷、膝關節慢性勞損使筋骨不堅,風、寒、濕、熱等外邪乘機侵襲,使氣血不暢,經絡痹阻,不通則痛,久之成痹,患者出現肢節疼痛、麻木、重著、屈伸不利等。
中藥泥灸是在傳統蠟灸和溫敷療法的基礎上延伸出來的一種新型實用技術,由中藥粉末、火山泥、蜂蠟等配置而成,集熱療、經皮給藥和穴位刺激為一體。通過加熱後外敷於患處,藉助熱力可將中藥的藥效透過皮膚和肌肉腠理帶至病灶處,以祛除外邪,調節氣血陰陽。此外,其溫熱刺激效應還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痙攣,促進瘀血的吸收。正如清代徐大椿所撰的《醫學源流論》所提及:「使藥性從皮膚入腠理,通經貫絡,較之服藥尤有力,此致妙之法也」。中藥泥灸加熱後為液體狀,冷卻後為膏狀,具有較強的柔韌性,相比艾條灸、隔物灸、雷火灸僅針對某一點穴位施灸來說,施灸範圍更大,可敷滿整個膝關節,避免了因穴位選擇不當而導致的療效偏差[5]。相對隔藥餅灸、中藥熱敷包而言,可完全貼合膝關節處皮膚。此外,本研究所用中藥泥灸集合了多味行氣活血、疏風散寒、通絡止痛的藥材,可有效緩解患者不適,如伸筋草既可疏風散寒,又可舒筋活絡;雞血藤活血通絡;透骨草可加快經絡氣血運行;桑寄生有補益肝腎、強健筋骨、祛除風濕的功效;狗脊既能補肝腎而強筋骨,又兼祛風濕;乳香被《名藥別錄》列為上品,可活血止痛;當歸被《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補血兼行血;杜仲補肝腎、祛風濕;川芎為「血中氣藥」,可通周身血脈,亦可祛散外風;藏紅花活血化瘀;雪蓮花《綱目拾遺》指出其可治一切寒症,《柑園小識》認為其有助陽道。鄒生燕等[6]學者認為中藥泥灸具有多重作用,包括火山泥的紅外線作用、中藥的藥力作用、微波加熱的熱力作用,多重作用協同疊加,可加快新陳代謝,緩解骨膜、肌腱等組織所受壓迫,增強機體免疫力,從而振奮氣血、散瘀通絡,調節陰陽。現代醫學證實,中藥泥灸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滑膜炎症有抑制作用,可減輕炎症刺激對軟骨的破壞,從而改善患者疼痛、僵硬等[7,8]。故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中藥泥灸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減輕患者病情程度。本研究顯示護理後觀察組VAS比對照組低(P<0.05),疼痛消失時間短於對照組(P<0.05),Lequesne低於對照組(P<0.05),與黃金懷等[9]結論一致。
綜上所述,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使用中藥泥灸護理有助於緩解患者疼痛,改善膝關節功能,提升疾病臨床治療效果,是一種值得推廣應用的中醫護理手段。
參考文獻
[1] 王精明,王愛平.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運動治療護理方案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誌,2019,54(3):458-462.
[2] 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骨關節炎診治指南(2018 版)[J].中華骨科雜誌,2018,38(12):705-715.
[3]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67-70.
[4]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改司.22 個專業 95個病種中醫診療方案[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0:129-130.
[5] 袁理.蠟泥灸聯合康復訓練治療早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21,16(10):180-182.
[6] 鄒生燕,段紅梅,趙曉倩,等.中藥泥灸聯合擀筋棍刮痧在寒濕痹阻型肩周炎患者中的應用[J].上海護理,2022,22(1):10-14.
[7] 盧永保,李彥傑,任錕,等.蠟泥灸聯合康復訓練治療早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20,26(5):686-687,691.
[8] 劉麗,姚芡芡,余佳棲,等.少陽生骨方中藥泥灸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效果觀察[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0,6(6):46-49.
[9] 黃金懷,李秋燕,周小華,等中藥混灸聯合運動療法對膝骨關節炎患者的干預效果研究(小,護士進修雜誌, 2020,35(17):1616-1619.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