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人教版初二語文上冊同步練習及答案:短文兩篇同步練習(1)

2023年08月25日

- txt下載

每學完一個單元的時候,就要多做一些同步練習。這樣才能更有效的鞏固自己學過的知識,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人教版初二語文上冊同步練習及答案:短文兩篇同步練習(1)以供同學們學習參考!
作家簡介
周敦頤(1017~1073),宋代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字茂叔,道州營道(現在湖南省道縣)人。歷任地方官吏。晚年在廬山蓮花峰下建濂溪書堂講學,世稱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學的創始人,對宋明的哲學思想有很大影響。有《周元公集》。這篇說,是他在南康郡(現在江西省星子縣)任職時寫的。在此期間,他曾親自率領屬下在舊南康府署一側挖地種蓮,名曰愛蓮池。
劉禹錫(772~842)唐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現在屬河南省)人,自言系出中山(現在河北省定州市)。貞元進士,又登博學宏詞科。授監察御史,參加王叔文集團,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失敗後,貶朗州司馬,遷連州刺史。後以裴度力薦,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世稱劉賓客。和柳宗元交誼很深,人稱劉柳,晚年與白居易唱和甚多,並稱劉白。其詩通俗清新,善用比興寄託手法。《竹枝詞》《楊柳枝詞》和《插田歌》等組詩,富有民歌特色,為唐詩中別開生面之作。為文長於說理。又通醫學。重要哲學著作《無論》三篇,提出大與人交相勝還相用的學說。認為自然的職能在於生萬物,人的職能在於治萬物,駁斥了當時的因果報應論和天人感應說。還提出任何事物都不能逃乎數而越乎勢的命題。後期對佛教思想表現了妥協。有《劉夢得文集》。
相關常識
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頌功德的文字,後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說,是一種文體。既可以說明議論,也可以用來抒發感情,還可以敘事,都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
文章主旨
《陋室銘》通過對居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愛蓮說》中作者以具有高潔品格的蓮自比,婉曲地批判了當時趨炎附勢、追求富貴的世風,表達了自己志在賢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操守的情懷。
寫作分析
《陋室銘》
1、 托物言志,抒發抱負。
文章採用托物言志的寫法,以有仙之山、有龍之水比喻陋室,表明陋室也具有名與靈的性質,自然引出文章的主旨頌揚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的幽雅動人景色,往來的鴻儒與陋室主人縱情談笑的情形,陋室生活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行的情狀,鮮明地表現了陋室主人的精神風貌,表現了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的高尚品德,既足以見惟吾德馨,又足以明陋室不陋。用諸葛廬、子云亭類比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況表達自己的志趣和抱負,在更高境界上頌揚了惟吾德馨。引用孔子的話,隱含了君主自居之意,說明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本文借陋室反向立意抒發作者的情懷,構思新奇別致。
2、語言優美,極富魅力。
全文81字,但內容卻很豐富,有寫景,有議論,有概述,有類比,有名人軼事,有聖人言論,這固然是由於銘的文體限制,但若無鍊字之功,也是斷難寫出如此美文的。全文除末句,皆為駢句,整齊而協韻,如用名、靈、馨、青、丁、經、形、亭句末作韻腳,極富音樂性和節奏感,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
《愛蓮說》
1、托物言志,突出象徵。
文中蓮的形象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作者正是從這個整體出發,得出了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這個結論;又據這個結論將蓮比作花中的君子,使蓮具有象徵君子美好品德的意義。具體地說,出淤泥而不染象徵君子身處污濁環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隨俗浮沉的品質;濯清漣而不妖象徵君子的莊重、質樸,不譁眾取寵,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徵君子的特立獨行,正直不苟,豁達大度;香遠益清,亭亭凈植象徵君子美好的資質。所有這些象徵的內容都是通過聯想而產生的,關鍵在於要把握蓮的整體形象,然後仔細尋味;聯想愈豐富,作者心目中的君子的形象就變得愈鮮明。
2、運用對比、襯托、比喻等手法。
文章用了四個疊套式的襯托,用菊和牡丹來正襯和反襯蓮用陶淵明、世人襯托自己;用隱逸者、富貴者襯托君子用菊之愛、牡丹之愛襯托蓮之愛。以此表明作者與眾不同,主題得到層層深化。還有用隱逸者、富貴者、君子者的比喻,勾勒出優劣不同高下有別的三種形象。作者正是通過這些手法抒寫自己的抱負、嚮往和追求。
☆文言詞彙積累
1、通假字
可愛者甚蕃:蕃通繁,繁多,多。
2、古今異義
惟吾德馨(古義:美好。今義:芳香)
無絲竹之亂耳(古義:琴瑟簫笛之類的樂器,文中指奏樂的聲音。今義:絲綢、竹子)
無案牘之勞形(古義:身體。今義:樣子、形狀)
宜乎眾矣(古義:當,與乎連用,意為當然。今義:合適、適當)
3、詞類活用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名詞用作動詞,出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形容詞作動詞,成為靈異的水)
無絲竹之亂耳(形容詞用作使動詞,使亂)
無案牘之勞形(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勞累)
不蔓不枝(均是名詞用作動詞,生枝蔓,長枝節)
香遠益清(形容詞作動詞,遠播)
4、一詞多義
【名】
有仙則名:動詞,出名
則題名其上:名詞,名字
【鮮】
陶後鮮有聞:少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鮮嫩
【之】
無絲竹之亂耳: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
水陸草木之花:結構助詞,的
何陋之有:賓語前置的標誌,無實義
【遠】
香遠益清:形容詞作動詞,遠播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形容詞,指距離長
問題探究
1、怎樣看待《陋室銘》的體裁?
[解答]本文以雙句為主,且絕大多數是對偶句,因而很多人認定它是駢體文,這似乎欠妥。駢體文的雙句當用四六句,不能用雜言;又要講求聲律,有平接平,仄接仄的規定,這些特點本文都不具備。其實,本文的體裁在文題中早已點明,就是銘。銘的基本特點可以用陸機說的博約而溫潤(《文賦》)這句話來概括。博,指內容廣博;約,指文辭簡約,概括性極強;溫,氣度溫和,從容不迫;潤,語調柔順。銘之所以具有這些特點,是因為它講的是為人處世的道理,其影響不止於題銘者本人及其同代人,還將傳於後世。例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就曾將漢崔瑗所作《座右銘》寫在自己的屋壁上。李善說:銘以題勒示後,故博約溫潤。此話有理。我們今天讀《陋室銘》,也同樣可以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示。
2、《陋室銘》中的文外曲致體現在何處?
[解答]劉禹錫寫此文時,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在宮中,宦官專廢立之權,皇帝受制於家奴;在朝廷上,牛(牛僧孺、李宗閔)李(李德裕)兩黨互相傾軋不已,妒賢害能,任人唯親。在這種情況下,官僚士大夫階層大多只顧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念。劉禹錫對此深感憂慮(在他的同期作《金陵五題》中有所流露),卻又無力回天,只能採取消極的辦法,獨善其身,避而不與那些庸俗的官僚來往。在本文中,他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把自己的陋室寫得跟與世隔絕的幽居一樣,又用無絲竹之亂耳表示了他對那些人燈紅酒綠生活的鄙棄,就是這種消極情緒的反映。
3、怎樣理解《愛蓮說》中蓮的形象的象徵意義?
[解答]文中蓮的形象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作者正是從這個整體出發,得出了可遠觀而不可褻玩這個結論的;又據這個結論將蓮比作花中的君子,使蓮具有象徵君子美好品德的意義。具體地說,出淤泥而不染象徵君子身處污濁環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隨俗浮沉的品質;濯清漣而不妖象徵君子的莊重、質樸,不譁眾取寵,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徵君子的特立獨行,正直不苟,豁達大度;香遠益清,亭亭凈植象徵君子美好的姿質。所有這些象徵的內容都是通過聯想而產生的,關鍵在於要把握蓮的整體形象,然後仔細尋味;聯想愈豐富,作者心目中的君子的形象就變得愈鮮明。
2、《愛蓮說》中是怎樣採用襯托的寫法的?
[解答]襯托的運用有種種不同的情況,有時可以區分為高襯、低襯或正襯、反襯;有時則無法區分。本文中以牡丹之愛襯托蓮之愛屬於反襯,這大概沒有爭論;但菊之愛究竟屬於何種襯托,就很難說清。菊之愛有兩重含義:一是做一個避世的隱士;二是像陶淵明那樣保持獨立的人格,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從前一重意義來看,本文作者與之相反,他不贊成避世,而主張入世;從後一重意義來看,則菊之愛與蓮之愛亦似有相同之處。據此,我們不妨說作者以菊作烘托的本意也許是:避世者不染世之塵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則境界更高。至於這究竟是正襯還是反襯,大可不必去管它。
體驗對話
師問:周敦頤在《愛蓮說》中極力讚頌這種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蓮,結合古今詩文,你還能因蓮聯想到什麼?
甲生:在文學作品中,蓮一般被賦予清純、高潔、脫俗、正直、嫻靜、深情等品質。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卻歌頌了六月荷花的繁茂,讓人感到一種氣吞萬里的氣勢,一種遼闊高遠的美。
乙生:孫犁在小說《荷花澱》里有這樣一段描寫:那一望無際的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就像銅牆鐵壁一樣。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監視白洋淀的哨兵吧!在這裡荷葉暗寓了黨領導下的抗日根據地像銅牆鐵壁,而粉色荷花箭暗寓白洋淀的婦女們成長為抗日游擊戰士。
丙生:出淤泥而不染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一對相對的概念,二者常常能表現出人們對事物或人生的不同認識。
[思維點撥]對同一事物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聯想,可以拓寬我們的發散思維,培養我們的創新能力。古今詩文中以蓮為寫作對象的文章很多,因而所表達的感情也有所不同,只要打開你記憶的寶庫,插上你思想的翅膀,解答此題應該不難。以上三位同學的文化積累都較充實,思想較為深刻。
習題指津
探討與練習二:反覆品味文章的寓意,研討下列問題。
1、《陋室銘》結尾引孔子的話何陋之有,有什麼含義?試聯繫全文內容作具體分析。
2、《愛蓮說》中稱蓮是花之君子,試根據課文說說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應當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質。
3、下面幾句話都有言外之意,試做分析。
①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②牡丹,花之富貴者也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思維展示】所謂寓意,主要是指作者的志向和抱負,這是托物言志文章的核心,必須抓住這個核心,才能達到整體感知;此外,也包括對文中某些重要語句的理解。本題中前兩小題是依據整體感知的需要設計的,應作為討論的重點。後一題目的是引導同學們注意揣摩語言。
【參考答案】1、《陋室銘》的全篇旨意是從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這句話生髮而來,作者以此結住全文,顯得立意高遠,無懈可擊。但引文中略去前半句,而只用後半句,是因為君子居之的意思已經包含在全篇文章之中。結尾引孔子的話何陋之有,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況,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抱負。2、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有種種美德,我們無法盡知,而只能通過蓮的形象來探求。因此,在討論前應當指出,這是一種藝術概括方式,要善於運用聯想把蓮的形象跟君子的形象融為一體,不要搞機械的對號入座。本題切忌搞統一答案,重在培養大家的聯想力。3、①作者對官僚們尋歡作樂生活的批判態度。②作者這種寫法頗似一字褒貶,文中只說牡丹是花之富貴者,此外別無貶辭,但從宜乎一語卻可以看出他對世風的鄙視。
探討與練習三:之有時相當於他(她、它)這(那),有時相當於的,有時卻只有表示語氣的作用,沒有實際意義──後一種用法往往憑語感就可以察覺到。試用此法辨析下列各句中的之字屬於哪種用法。
①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②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③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④孔子云:何陋之有?
⑤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思維展示】設題目的是使同學們初步熟悉之的三種最常見的用法。文言虛詞的用法實質上是個習慣問題,讀得多了,養成了習慣,就不會覺得它難解。所述三種用法中的最後一種跟誦讀的關係尤為密切,例如無絲竹之亂耳,去掉之字後,句意並未變化,但讀起來就不如原句順口且有韻味;有何陋讀起來語氣就不如何陋之有那樣強烈。在誦讀中反覆品味,是解決這個難題的有效方法。
【參考答案】①的。②表示舒緩語氣。③表示舒緩語氣。④表示強烈反問。⑤它(指桃花林的奇景)。
小編再次提醒大家:多做練習題,才能提高學習成績,大家一定要牢記。希望這篇人教版初二語文上冊同步練習及答案:短文兩篇同步練習(1)可以幫助到您!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