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氣壓帶和風帶

2023年08月26日

- txt下載

《氣壓帶和風帶》這一課題選自人教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地理》必修一的第二章第二節,適用於高中一年級學生學習。整個說課共分為三大部分。
一、說教材
1.地位與作用
氣壓帶和風帶屬於第二章重要的一節,它在第二章中起著關鍵作用,是承前啟後的紐帶而三圈環流卻是本節重點,是關鍵之關鍵;因為三圈環流控制著各種形式的大氣運動,它的分布及變化直接影響著天氣和氣候。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理解三圈環流的形成過程。 ②掌握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規律。
(2).能力目標
①繪製三圈環流及氣壓帶風帶示意圖,培養和提高學生繪製示意圖的地理技能。
②通過立體幾何圖的講解,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
(3).德育和情感目標
通過觀察、讀圖、繪圖、概括、推理等活動使學生認識到事物是可知的、是互相聯繫的,從而有利於學生形成事物普遍聯繫的觀點,激發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
3.教學重難點:
重點
三圈環流的形成、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及移動過程。 。
難點:
1.三維空間中高空和近地面的風
2.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性移動
二、教法和學法分析
(一)說學生
由於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的是歷史與社會,很少接觸地理概念,基礎較差,再加上高一學生還沒有涉及立體幾何的知識,在空間想像能力上較欠缺,因此在教學時要製造假設,化繁為簡,層層推進,便於學生的理解,再通過多媒體的輔助教學加深學生對知識的鞏固,效果會更好。
(二)、說教法
如何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呢?那就要選擇適宜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
1.設問式教學
假設一個條件 結論一 單圈環流
假設二個條件 結論二 三圈環流
假設三個條件 結論三 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
2.通過板圖、FLASH動畫、側視圖、立體圖等方式多角度的突破三圈環流中的難點(風向和氣壓帶的季節性移動)
教學手段:多媒體和傳統教學相結合:
理由1.能充分體現直觀性原則
2.節約時間,增大容量,提高效率
(三)、說學法
學生能否學好,教師指導有很大的關係,每節書都有其不同的特點,所以每學習一節書時教師都應該給學生說明學習該節注意事項或提示。
探究式學習
創設環境、課堂模擬
板圖練習
三、說教學程序
(一)、教學過程設計原則:
1. 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原則;2.調控有序、高效和諧原則;3.簡明易懂、生動有趣原則。
(二)、具體教學過程:
1、對於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的教學,成敗在於如何指導學生邊做模型(或邊畫圖),邊理解。為此,採用以下教學程序。
依據上節課內容由於地表冷熱不均導致氣流上升和下沉運動,是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氣壓差異,從而導致氣流運動倒入新課
授課過程
(1)明確大氣環流的概念,即具有全球性的有規律的大氣運動稱為大氣環流。
(2)假設條件地球表面均勻,不考慮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組織學生開展探究學習活動1。學生會在上節課學過熱力環流的基礎上很容易實現知識的遷移,完成赤道與極地之間的熱力環流圖。得出結論形成單圈環流
(3)假設的條件 地球表面是均一的、考慮地球自轉、但不考慮公轉組織學生按活動2的要求製作三圈環流模型,讓學生親身體會高、中、低三個環流圈形成的過程。同時與學生共同完成低緯環流的製作,要把它講清楚、講透徹。中緯環流和高緯環流,放手讓學生自己完成。
(4)通過三圈環流立體圖小結三圈環流,將學生的注意力從集中在三圈環流的全部到近地面部分,總結近地面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規律:氣壓帶和風帶相間分布;南北半球對稱分布等。
(5)如果進一步考慮地球公轉,分析出氣壓帶和風的季節移動。得出結論,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最後結合板書小結,重點、難點用彩筆單獨注釋。
這節課的內容難點比較集中。難度存在於幾個方面:一是空間跨度大,二是抽象,三是運動形式比較複雜。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務必注意多利用圖、模型、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將複雜的地理事物分解,把握從簡到難、從單一到多個、從純理論到實際這樣一個分析過程。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