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新生兒瀰漫性皮膚肥大細胞增生症31例臨床觀察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劉洪君
瀋陽第七人民醫院皮膚科,遼寧瀋陽 110003
[摘要] 目的 對新生兒瀰漫性皮膚肥大細胞增生症進行臨床觀察。方法 總結該院新生兒科收治的瀰漫性皮膚肥大細胞增生症的31例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臨床研究觀察。結果 經皮膚科、腹部B超、組織病理等檢查診斷後確診為該病病症,給予抗組胺藥物與抗炎藥物治療後症狀明顯消退,治癒有效率為90.32%。治療前後的血液檢查指標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該病發病後及時用藥治療,降低對新生兒肝脾器官及皮膚的損害,臨床療效較好,但還需對預後進行長期觀察研究。
[
關鍵詞 ] 新生兒;瀰漫性皮膚肥大細胞增生症;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 R7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07(c)-00108-02
[作者簡介] 劉洪君(1978.3-),男,黑龍江大慶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皮膚科常見病如銀屑病。
瀰漫性皮膚肥大細胞增生症多發於新生兒患者中,發病原因至今不明[1]。發病後新生兒皮膚呈現類似皮疹的症狀,由於對該病的了解較少,常與其他皮膚病症混淆,誤診、漏診幾率較高[2]。而該病發病後還會引起其他器官、系統的病變,但一般為良性,通過治療大部分新生兒是可以痊癒的,而極少數患兒為惡性疾病,較難有效治癒,有時還需手術切除治療。為對新生兒瀰漫性皮膚肥大細胞增生症進行臨床探討。2012年4月—2013年5月期間該院新生兒科收治的瀰漫性皮膚肥大細胞增生症的31例患兒的臨床資料,對其進行臨床病症診斷、治療的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總結該院新生兒科收治的瀰漫性皮膚肥大細胞增生症的31例患兒,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女性患兒為12例,男性患兒為19例,體重為3 483~4 034 g,測得平均體溫為(36.84±2.83)℃。所有患兒母親為初產婦,患兒為足月剖宮產分娩,出生後第1天皮膚出現輕微暗紅色的斑疹的患兒為14例;出生21~34 d後,所有患兒的腹背、胸前、軀幹部位出現紅色丘疹,隨後迅速蔓延至全身,且在溫暖環境下患兒皮膚瘙癢加劇難以忍耐,出現潮紅,皮膚表面有明顯的抓痕。但所有患兒並未出現暈厥、便血、噁心、腹痛等不良症狀。根據母親表述證實,排除了孕期濫服藥物、接觸放射性物質或毒物等致病條件,無此類病症家族史,父母身體均健康。
1.2 方法
所有患兒入院後立即進行多方面檢查,皮膚科檢查後得出,患兒皮膚處可明顯看見淡黃色或淡紅色的苔蘚化丘疹和色素沉積,且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在患兒四肢或頭皮的部位出現黃豆粒大小的血袍、水皰,皰液清亮,但有些由於瘙癢抓破後出現結痂。之後對患兒進行骨髓細胞學檢查、腹部B超等檢查,通過實驗室檢查血液後得出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數值、血小板計數等並進行記錄。確診後給予賽庚啶與曲安西龍藥物治療,口服賽庚啶藥物,3次/d,2mg/次;曲安西龍藥物,口服4~12 mg,1次/d。直到病情好轉後停藥,若出現的皮膚肥大細胞瘤呈孤立性,可運用手術的方法進行切除。
1.3 療效標準
痊癒:確診並接受治療後,皮損現象得到完全恢復或恢復90%以上,肝脾腫大消失。顯效:確診並接受治療後,皮損現象明顯恢復或恢復到75%以上,肝脾腫大明顯消失。有效:確診並接受治療後,皮損現象基本恢復或恢復40%-60%以上。無效:確診並接受治療後,皮損現象未能消失或恢復25%以下。
1.4 統計方法
採用spss14.0統計學軟體對數據進行分析,所得計量資料採用t檢驗,計數資料採用χ2檢驗。
2 結果
通過對患兒骨髓細胞學的檢查,發現有細胞核的細胞較為活躍,骨髓粒細胞系統中主要為中杆狀細胞。細胞核的成熟度、形態等未出現異常[3]。對皮損組織的病理進行檢查後得出,真皮內血管的周圍出現大量肥大細胞的侵潤現象,細胞核為卵圓形、圓形,見圖1。腹部B超檢查得出所有患兒肝臟腎臟等器官出現明顯的腫大現象。根據以上檢查結合臨床病症,確診患兒為該病病症,見圖2。經賽庚啶與曲安西龍藥物治療後,再次對血液的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數值、血小板計數進行檢查,治療前後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根據治療標準,治療有效的患兒為28例,無效患兒為3例,治癒有效率為90.32%。見表2。有3例患兒服藥期間產生輕微的口乾、嗜睡等不適症狀,但用藥一段時間後,不適症狀得到緩解。
3 討論
皮膚性肥大細胞增生症的病症形態與其他皮膚病變疾病較為相似,在臨床診斷中常出現誤診現象。根據該疾病皮損的狀態分型除瀰漫性外,還可分為持久性、單發性、大皰性、色素性這5種類型[4]。瀰漫性類型較為少見,成人與新生兒均可發病,但新生兒或<2歲的嬰幼兒發病率較高,且脾、肝常常出現腫大現象。有研究表明該疾病與遺傳、家族史毫無聯繫,是由多種病理性機制產生的疾病[5]。發病後在患兒皮膚上可出現結節、丘疹或出現輕微水皰症狀,呈瀰漫性的分布。與色素性相比發病年齡較早,大多在出生後1 d或1歲之前就可發病。該研究中患兒在出生34 d後皮膚組織病變加重,首先在軀幹、胸前出現丘疹和水皰症狀,迅速蔓延到身體各處。入院後可明顯看到患兒頭部有水皰破潰後留下的結痂,經血液診斷後得出,血小板計數超出正常範圍值較多,有必要留院進行骨髓等詳細檢查診斷[6]。B超診斷後患兒的肝脾器官均出現腫大現象;皮損檢查出現大量侵潤現象,最終確診為該病。立即給予患兒口服賽庚啶與曲安西龍藥物,有效的改善患兒臨床症狀。賽庚啶藥物為抗組胺類藥物,同時對抗膽鹼也起到一定作用。曲安西龍為一種激素類藥物具有抗炎的作用,與同類型的抗炎藥物相比,抗炎效果更強,出現的鈉瀦留現象較輕,口服後能被患兒更好吸收[7]。該藥物還可給予注射給藥,藥效一般可維持較長時間。但由於該研究的患兒均為新生兒年齡較小,控制藥物劑量防止用藥過量出現意外狀況。本次研究中,給予藥物治療後,有效率為90.32%,與其他相關研究結果比較,患兒臨床症狀與治療結果基本一致。由於該研究的患兒中並未出現孤立性的肥大細胞瘤,所以不需要進行切除手術[8]。運用賽庚啶與曲安西龍藥物治療該病,具有較好的療效,但還需對預後進行長期觀察研究,以表明此類藥物對該病治療的長久性。
綜上所述,該病患兒在發病後及時對症治療,大大降低新生兒肝脾器官及皮膚的損害。
[
參考文獻]
[1] 馬東來,王家璧,劉躍華,等.皮膚肥大細胞增生症的臨床病理和誤診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誌,2002(6):810-811.
[2] 皋嵐湘,藺會雲,李琳,等.肥大細胞增生症臨床病理學觀察[J].診斷病理學雜誌,2011,17(1):23-24.
[3] 李玉梅,李楠,徐巍,等.新生兒系統性肥大細胞增生症1例[J].中國當代兒科雜誌,2011,10(10):148-149.
[4] 成玲,朱彥波,雷衍蔚,等.新生兒瀰漫性皮膚肥大細胞增生症一例[J].中華圍產醫學雜誌,2011,9(1):67-68.
[5] 盧桂玲,肖尹,王慶文.新生兒瀰漫性皮膚肥大細胞增生症1例[J].臨床皮膚科雜誌,2011,32(3):149-150.
[6] 雷漾,鄭和義,方凱.新生兒瀰漫性皮膚肥大細胞增生症1例報告[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誌,2012,21(11):187-188.
[7] 朱慧敏.1例瀰漫性肥大細胞增生症嬰兒的護理[J].中國臨床護理,2010(6):543,545.
[8] 程小紅,江春華.新生兒金葡菌性皮膚燙傷樣綜合徵1例報告[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27):191.
(收稿日期:2014-04-20)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