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關於西藏的導遊詞

2023年10月23日

- txt下載

關於西藏的導遊詞
  作為一位盡職的導遊,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導遊詞,導遊詞是講解當地的基本情況,介紹風土人情的文章。那麼應當如何寫導遊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西藏的導遊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西藏的導遊詞1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雅魯藏布大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與珠穆朗瑪峰咫尺為鄰,近萬米的強烈地形反差,構成了堪稱世界第一的壯麗景觀。各位遊客,你們知道嗎?大峽谷長504千米,平均深度為2268米,最深處達6009米,過去曾經被稱為世界之最的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長370千米,最深處達2133米,秘魯的科樂卡大峽谷長90千米,最深處達3200米,都比不上我國的雅魯藏布大峽谷。
  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水千姿百態,從固態的萬年冰雪到沸騰的溫泉;從涓涓細流、簾簾飛瀑到滔滔江水,真是奇特極了!大峽谷的山也有一番來歷,從遍布熱帶雨林的山脈到直入雲天的皚皚雪山,讓人感覺如神來之筆。觀賞大峽谷的遊客們,你們可知道,大峽谷的發現是我國幾代科學家長期艱辛努力的結果,可見大峽谷的發現是多麼的重要!大家快看,在那一坡面上,從高到形成了九個垂直自然帶。不同高度的自然帶呈現出不同的景觀,好像是凌空展開的一幅神奇美麗的畫卷。而且大峽谷還被稱為「植物類型博物館」「動物王國」和「青藏高原的江南」。在這裡,可以見到許多珍貴的花卉和各種野生動物。
  各位遊客,我們可以預料,在本世紀,雅魯藏布大峽谷必將成為世界人民關注的一個熱點。
  雅魯藏布大峽谷真不愧世界第一大峽谷。

關於西藏的導遊詞2


  阿里地處西藏的西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的屋脊」或「西藏的西藏」的稱謂,這裡地形獨特。該地區湖泊眾多,人煙稀少,有眾多美麗絕倫的的雪山,且險峻多姿,氣勢磅礴;有著數不清的湖泊和走不到盡頭的寬闊草原,各種高原珍奇動物和名貴的植物讓您博覽世界而不知疲倦。
  被佛教信徒視為「世界中心」的神山崗仁波欽和聖湖瑪旁雍措不管您以何種角色去審視,都會產生一種無形的肅穆和敬畏。還有古格王國遺址、托林寺、斑公湖自然風景區、鳥島、科加寺、獨特的地貌扎達土林、東嘎皮映洞窟壁畫、「古象雄文化」以及具有500年歷史的「普蘭國際市場」等,都宛如一顆顆璀燦的明珠,讓您顧盼流連。這裡有四條著名的河,即獅泉河、孔雀河、象泉河和馬泉河,分別是印度河、恆河、薩特累季河、雅魯藏布江的源頭。
  在這片大約30萬平方公里遼闊的高原上生存著六萬六千多位藏族同胞,主要從事牧業和半農牧業。阿里地區共有七縣一鎮,獅泉河是阿里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這裡的海撥高達4200米,距拉薩1587公里,距新疆葉城1085公里,空曠的大地上,幾十里不見人煙。
  西藏是世界的屋脊,而阿里則是屋脊上的屋脊。儘管阿里的海拔非常之高,路途異常艱險,補給不足,交通不便,但它奇特的高原風貌勢不可擋地吸引著無數探險者們去征服它、體驗它、欣賞它。如今阿里越來越成為到西藏旅遊,或者說時尚旅遊中最熱門、最時尚的一程。

關於西藏的導遊詞3


  格爾木市,位於柴達木盆地的南部邊緣,南毗崑崙山脈,是一座新興的工業交通城市,因建於戈壁灘上而顯得別具一格。格爾木本是蒙古語,意思是河汊多的地方。這裡海拔2780米,周圍地勢廣闊而平坦。1952年,跨越世界屋脊的青藏公路,從西寧修到了格爾木。來自四面八方的英雄的開拓者和建設者們,在河水漫流的格爾木河畔扎
  下了第一頂帳篷和工棚。從此,沉睡和荒寂了千萬年的格爾木,在建設者們的炮聲、錘聲和腳步聲中甦醒了,開始出現勃勃生機。不久,這裡出現了一個帳篷城市,後來又建起許多簡易的住宅和窯洞。經過近50年的建設,在這片一窮二白的土地上,展現出了一幅錦繡的圖畫。在眾多設計美觀大方、建設新穎精良的高樓大廈之中,新建的格爾木火車站十分引人注目。它的總建築面積165000多平方米。車站中心的候車大廳,可容納20xx多名旅客候車。位於城西阿爾頓曲克的格爾木飛機場,可以降落大型客機。如今,要到格爾木去,從蘭州乘飛機,或從西寧乘火車,或從敦煌坐汽車均可到達。現在格爾木市人口有10多萬,城區面積10平方公里,成為青海省的一個新興城市。格爾木北接河西走廊,南連西藏,西至新疆,處於我國西部的中心位置。富饒的柴達木盆地擁有豐富的高品位旅遊資源。因此,格爾木市應充分憑藉其在旅遊資源與區域位置上的優勢,發揮其在青海西部旅遊中心及我國西部地區重要遊客集散地的作用。
  格爾木市:西部旅遊樞紐及重要集散地,青海西部旅遊發展中心,重點發展崑崙文化、鹽湖風光及鹽工業主題旅遊。其市區範圍內有被譽為「大漠英雄樹」的胡楊林保護區;有充滿民族風情的蒙古族草原帳篷度假村;還有較具發展潛力的溫泉水庫。在轄區範圍內有被世人譽為萬山之祖,道教尊崇的聖境──崑崙山;有世界第二、中國第一大鹽湖──「察爾汗鹽湖」,鹽湖上特有的「萬丈鹽橋」,「鹽海玉波」等景觀在國人心目中極富盛名。在格爾木市唐古拉轄區有著名的長江源頭--各拉丹冬雪山,青藏要隘唐古拉山口等。其西北地區還有世界最大的雅丹風景地貌群,鄰近大漠古城──敦煌,有高原野生動物樂園──神秘的可可西里無人區。這些無一不是極富魅力的絕品旅遊資源。格爾木市地處我國西部,315國道、109國道交匯點,青藏鐵路一期也通車至此。此外,世界屋脊汽車探險旅遊線、馬可·波羅旅遊線,南絲綢之路旅遊線等幾條跨省精品旅遊線也通過本市。

關於西藏的導遊詞4


  朋友們,你們今天來到的是黃教六大寺之首--甘丹寺。
  甘丹寺全稱為喜足尊勝洲,也譯為兜率天極樂寺。位於拉薩東面達孜縣境,距布達拉宮47 4公里。旺波爾山位於拉薩河畔南岸,山形南北走向,稍微向東。甘丹寺就建造在旺渡爾山巒的山坳里,海拔3800米。相傳,一日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和弟子們正籌劃選址建寺時,一隻過路的烏鴉突然叼走了他頭上的帽子。只見它在空中盤旋了幾圈,將帽子丟在半山腰上。他趕緊和弟子們追尋到這個地方,並以為這是佛的旨意,當即選定為甘丹寺址。一年之後,氣勢恢弘的甘丹寺拔地而起,1410年2月5日,宗喀巴主持了甘丹寺的開光大典,並擔任了第一任甘丹赤巴。經歷了95代赤巴的經營,形成了規模宏大的建築群。在鼎盛時期,甘丹寺占地面積達1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為7 75萬平方米。寺內主要建築有措欽大殿、宗喀巴寢殿、羊八犍經院、宗喀巴靈塔祀殿。絳孜扎倉以及夏孜扎倉、23個康村、20個密村。
  現在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宗喀巴大師,宗喀巴是西藏最著名的宗教改革家,被稱為藏傳佛教史上力挽狂瀾式的人物。他於公元1357年出生於現在青海省湟中縣宗喀地方,原名羅桑巴。藏族民眾為表示對他的尊崇,不願直呼其名,而尊稱他為宗喀巴。14世紀末,西藏佛教各教派相互爭鬥,戒律廢弛,僧侶腐化,宗喀巴進行了宗教改革。他建立新寺,創立法會,廣收門徒,創建了格魯派,而成為一代宗師。他所倡導的以顯密雙修、嚴格加持為特徵的格魯派影響深遠,受到藏族人民虔誠信仰。他還撰寫了《菩提道次第廣諭》和《密宗道次第廣論》,系統地論述了佛教顯密兩宗的要旨,概括了他的全部宗教體系。而使格魯派成為西藏占統治地位的教派,以至15世紀以後的歷史和格魯派的歷史密不可分。甘丹寺的建立被視為西藏佛教格魯派創建的標誌。
  我們現在參觀的是甘丹寺最大的經堂措欽大殿。該殿,寬43.8米,深44.7米,有大柱108根,可容納3300名僧人同時誦經。殿中有宗喀巴的五獅金座,殿內主供的是未來佛強巴佛、宗喀巴等鎏金銅佛。殿後左側有一小殿,門額上有一組「兜率天」(佛教中傳說的未來佛彌勒的宮殿)的雕塑,塑造技藝極其精細逼真。小殿內有宗喀巴靜坐的禪床及純金汁書寫的全套《甘珠爾》和《丹珠爾》藏文大藏經。殿內的設置、供器、裝飾等物均系明代文物。大家請看大殿中有一根很奇怪的大柱,懸離地面有一掌厚的距離。這根大柱還有一段神奇的傳說。相傳,在修建甘丹寺時,為了使大殿更加牢固,宗喀巴大師決定在大殿中間立一根大柱撐住殿頂,可是找遍拉薩地區也找不到那麼高大的樹木。
  後來,在西藏東部的原始森林裡找到了大樹。於是,宗喀巴便派人去砍伐.砍時大樹直流血,大家非常疑懼。樹砍倒後,便往回運,作業中住宿時大樹卻不見了,找時又見大樹長在原地。他們再次把樹砍倒日夜不停地運,終於運到了拉薩甘丹寺。打磨好後豎在大毆正中,但是大柱不肯支撐而離地一掌。從此,甘丹寺朝佛的人都要摸一摸柱底,以祈禱吉祥。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宗喀巴寢殿,這是宗喀巴和歷任甘丹赤巴起居、修習密法之所,始建於1409年。殿內主供文殊菩薩和尊勝佛母、大白傘蓋佛母等。大家看文殊菩薩身色杏黃。肩有經卷,梳高髻戴花冠,長發披散垂在肩旁,袒露上身佩環戴釧,體態婀郫多姿;尊勝佛母,她有三面八臂,額上生有一眼.梳高髻戴花冠,左邊的是紅色的,右邊的是藍色的,主臂兩手分別托著金剛杵和繩索,左側第一隻手上揚,第二隻手持一弓,第三隻手托一隻諍瓶,瓶中生一朵花卉;右側第一隻手托著一尊小化佛,第二隻手特一支箭,第三隻手掌向外作如願印;大白傘蓋佛母,她身著臼色,三頭三眼,有無數隻手臂,主臂左手持金剛杵,右手拿一柄白傘茸,每隻小手臂都生有一隻眼睛,手中持有鈎、索、箭、弓、杵,腳下密集了無數人物、飛禽、走獸、游魚。另外,殿內還設有黃教修習密法的本尊壇城。由於殿內保存有宗喀巴及歷任甘丹赤、巴用過的衣物,因此叉名「存衣殿」。
  接下來我們參觀的是羊八犍經院,這是一處有名的古蹟,高4層,面積800平方米,於1409年興工建造的。殿內後牆有巨石一塊,相傳是從印度羊八犍地方飛來,所以得名為羊八犍。大家請看,神殿內主供吐旺慈誠瑪觀音化身像、鎏金銅像及壇城。1610年第四世班禪加蓋金頂。往裡走這是護法神殿,供奉的是大威德金剛塑像,這是有9頭、牛面、3隻眼睛、34臂、16個腿、藍身擁妃的塑像。旁邊供奉的有護法神當欽曲傑、大黑天以及桑旺堆巴帕魯不動佛32尊,吉祥輪樂魯意神像62尊、瑜伽本尊金剛13尊及3座壇城。這些壇城都是鎏金銅製造,其中神佛像皆系白銀鑄造,塑制精細,裝扮得盒碧輝煌,加上四周漂亮優美壁畫,滿室高懸的幢、幡裝飾,華麗的柱體粱枋,滿目琳琅,目不暇接,猶如進入龍宮寶殿。
  現在請隨我來到經院南面,牆上一組壁畫,是當年宗喀巴的得意門生克主傑畫的佛像和佛本生故事,筆甚流暢獨到。克主傑後來成為班禪一世,他的手筆自然是稀世珍寶。
  我們現在前往宗喀巴靈塔殿,這裡也是羊八犍經院的最高層。公元1419年10月25日,宗喀巴在赤妥康圓寂,遺骸保存於銀塔之中。後由固始汗之孫洛桑旦增以青海地區所屬的一年稅收換成黃金,全部包裹於靈塔塔身.並飾以各種名貴珠寶,使其成為一座極其富麗的金塔。我們在靈塔殿的北牆角看到的這塊石頭,深受推崇,據說這塊石頭是從印度飛來的,所以叉稱「飛來石」。
  現在我紿大家介紹一下,寺中髂了上述重要建築之外.還有大量的僧房和康村,圍繞扎倉分布。扎倉是寺院下面的經學院.甘丹寺有兩大扎倉,即夏孜扎倉和絳孜扎倉。康村的建築一般由小經堂、僧居、廚房、倉庫組成。此外,甘丹寺中還設有九個辯經場,以適應春、夏、秋、冬四季法會和平時辯經的需要。因時間關係.我們就不一一觀看了。
  另外,甘丹寺內珍藏有清乾隆帝所賜盔甲和明永樂皇帝所蜴錦緞繡唐。盔甲嵌金銀珍寶,是乾隆皇帝於公元1757年作為對黃教始祖宗喀巴的供奉賜給西藏的,頭盔上面還用漢、滿、蒙古、藏四種文字作了說明,是一件具有極高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的珍品。錦緞繡唐是明朝永樂皇帝贈賜給大慈法王釋迎益西的,共有釋迦牟尼佛、十八羅漢、四大天王等繡像的錦緞24幅,太慈法王返藏後立即轉奉給上師宗喀巴。這些繡像,每年藏曆六月十五要展示3周,稱「甘丹繡唐節」。藏曆六月十五清晨,全寺僧眾誦。戒布薩」後,再舉行「會供法會」(俗稱「傳小召」),由16名青年僧人抬著26米長、lO米寬的釋迦牟尼像的大唐卡迎至展佛台展出,半小時後收起送回羊八犍神殿珍藏,然後取出錦緞繡唐24幅讓四眾朝佛瞻仰,同時演出藏戲、歌舞,節日氣氛十分濃厚。
  甘丹寺不僅薈萃了大量建築與藝術珍品,無論在宗教、政治方面、建築方面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在文化太革命期間,由一於混亂,曾殘遭破壞,成為一片廢墟,從1980年開始,國家相繼撥款予以修建,1987年,第十世班禪將原藏於該寺的國家特級文物、純金書寫的整套《甘珠爾》經和十六尊者錦緞、唐卡佛像等鎮寺之寶,由北京迎請回該寺保管,受到各界群眾和寺僧的熱烈歡迎。現在甘丹寺已恢復了原有的模式,重新聳立在汪渡爾山。
  參觀完甘丹寺,大家對西藏最大的教派--格魯派有了比較深刻的了解了吧。再見!

關於西藏的導遊詞5


  藏語稱「喜噶次」,意為「如意莊園」,位於拉薩以西250多公里的年楚河和雅魯藏布江匯合處,海拔3800米,面積3875平方公里,總人口8.2萬,是西藏第二大城市和宗教中心。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以藏族為主,有漢、回、蒙古、滿等13個民族。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歷史上稱日喀則地區為後藏,而日喀則為後藏的首府,是日喀則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和交通的中心,也是歷代班禪的駐錫地。
  日喀則是西藏境內色彩最豐富的地區。既有遼闊的草原牧場,也有肥沃的河谷良田,還有茂盛的亞熱帶叢林和高海拔的冰雪世界。
  日喀則一帶氣候溫和、日照充足、農業發達,以糧食、油料、畜牧、蔬菜為主,是「西藏的糧倉」之一。日喀則的工業有地毯、服裝、皮革、鐵器、木器、金銀加工業、民族工藝品等6大行業。土特產有藏毯、卡墊、銀碗、銀包木碗等。日喀則以扎什倫布寺、夏魯寺等著名寺院名世。今天日喀則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公路交通四通八達。旅遊者從日喀則西行可至阿里,南去可到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和尼泊爾,北往直達那曲,東至拉薩、山南。
  古老的日喀則歷史悠久、文化發達。著名的江孜白居寺、薩迦寺、平措林寺、覺囊寺和帕拉莊園,以及面積達3萬多平方公里的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均分散在它的周圍。一年一度的扎什倫布寺展佛節、跳神節,夏魯寺的西姆欽波節和藏戲演出,均以其獨特的風格享譽於世。
  日喀則以其古老的文化、雄偉的寺廟建築、壯麗的自然景觀、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西藏最有吸引力的旅遊勝地之一。

關於西藏的導遊詞6


  中國西藏雅魯藏布大峽谷大峽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峽谷。大峽谷核心無人區河段的峽谷河床上有罕見的四處大瀑布群,其中一些主體瀑布落差都在30—50米。峽谷具有從高山冰雪帶到低河谷熱帶雨林等9個垂直自然帶,彙集了多種生物資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種類的2/3,已知哺乳動物的1/2,已知昆蟲的4/5,以及中國已知大型真菌的3/5。
  在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兩個世界之最:一個是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一個是世界最深最長的河流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大峽谷。高峰與深谷咫尺為鄰,近萬米的強烈地形反差,構成了堪稱世界第一的壯麗景觀。
  雅魯藏布大峽谷江河床平均海拔在3000千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它的下游圍繞喜馬拉雅山東端的最高峰,形成一個奇特的馬蹄形大拐彎,在青藏高原上切割出一條長504千米的巨大峽谷。峽谷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處達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峽谷。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和秘魯的科爾卡大峽谷,曾被列為世界之最,但他們都不能與雅魯藏布大峽谷大峽谷一爭高下。
  雅魯藏布大峽谷大峽谷,映襯著雪山冰川和鬱鬱蒼蒼的原始林海,雲遮霧涌,神秘莫測。大峽谷的水,從固態的萬年冰雪到沸騰的溫泉,從涓涓細流、簾簾飛瀑到滔滔江水,真是千姿百態。大峽谷的山,從遍布熱帶雨林的山脈到直入雲天的皚皚雪山,讓人感覺如神來之筆。
  大峽谷的奇異景觀還體現在生物的多樣性上,在同一坡面上,從高到低形成了九個垂直自然帶。不同高度的自然帶呈現出不同的自然景觀,猶如凌空展開的一幅神奇美麗的畫卷。在這裡,可以見到從寒冷的北極到炎熱的赤道分布的動植物。許多珍貴的林木和花卉生長在人跡罕至的地方,各種野生動物攀援穿梭其間,真不愧」植物類型博物館「和」動物王國「的美譽。

關於西藏的導遊詞7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熱拉雍仲林寺。
  熱拉雍仲林寺在日喀則南木林縣境內,位於奴馬鄉玉拉傑桑山腳處,距日喀則市90公里。寺院周圍林木環繞,氣候宜人,環境幽靜。熱拉雍仲林寺是西藏四大苯教寺廟之一,由江袞·達瓦堅贊建於公元7世紀藏王松贊干布執政時期。
  在參觀熱拉雍仲林寺之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苯教。「苯」作為一種早期高原先民的信仰觀,形成年代非常久遠。「苯」是指人對於自然萬物最初的較為朦朧的認識總和,其核心內容包括「鬼、神、精靈、魂魄、命數、運道」等,一切與精神層面相關的東西。苯教沒有獨立的教義、典籍、廟堂及系統理論,其觀念及內容是通過苯教巫師以占卜、祈禱、咒語、幻術,以及種.種特殊的儀軌加以表現。
  辛饒米沃且,是苯教的第一位凡間創始人。傳說這位祖師是以五色光的形式從天而下,借凡間父母之體受孕而生。辛饒為苯教制定了系統完整的理論和教規,不斷建立和完善了相應的經典、廟堂等。為區別於早期的苯,辛饒所創的被稱為雍仲苯教。
  苯教把宇宙分為三層:最高層是天神居住的地方,住著天神六兄弟和他們的眷屬,創世主是天神「什巴」;中層是人居住的地方;下層是神魔鬼怪凶煞居住的區域。為了解決天神、人、魔鬼之間存在的矛盾,就產生了巫師,也就是苯波。所以其神話的固定模式也就是:神界與魔界對立,神終戰勝魔。為旅遊者所熟知的瑪尼堆、風馬旗以及望果節等以祭把土地、驅除冰雹、鬼邪等的儀式節慶,都不同程度地帶有苯教色彩的特徵。
  公元10世紀左右,西藏原始宗教苯教與傳人西藏的佛教為爭奪宗教統治地位,發生了曠日持久的爭鬥。此後,苯教作為「落敗方」並未就此退出雪域,其所敬畏和供奉的山湖神及眾多精靈,也仍被不同地區的藏族人所朝拜。藏曆新年和「望果節」是藏族最隆重、熱鬧的兩個節日。藏曆除夕,人們在自家的大門口用石灰粉畫上象徵吉祥、永恆的萬字符號,相傳源於西藏原始宗教苯教。「望果節」是藏民在收割之前預祝農作物豐收的節日,已有1500年的歷史。「望」意為「田地」,「果」意為「轉圈」。這個節日的緣起,是苯教教主根據苯教教義,帶農民繞田地轉圈,求「天」保佑豐收。
  由於歷史原因該寺曾被毀壞。目前大經堂已基本按原118根柱子的規模修復。現在我們來到杜康大殿,也就是大經堂,這裡面積為800平方米,上下兩層,規模宏大,令人費解的是,佛教寺院中的兩部大藏經《甘珠爾》和《丹珠爾》也成了這裡的重要藏書。大殿兩側有「甘珠爾殿」和「丹珠爾殿」。我們在寺里見到轉經人的轉經方向和手持轉經筒的轉輪方向與佛教的方向完全相反,也就是所謂「苯教逆轉非佛門之道」之說。
  佛殿面積為80平方米,殿內供奉的主要佛像有約8米的銅質鎏金度母(卓瑪)、金剛橛普巴佛、苯教祖師頓巴辛饒;約12米高的銅質續金勝利佛、念美·喜饒堅贊、江袞·達瓦堅贊以及用金、銀、銅製成的五靈塔、純金供燈等等。
  我們從杜康大殿拾級而上來到環形長廊:有僧人的「修行室」,有保存法器的「內庫」,有供奉佛像的「佛堂」,有收藏經版的「印經版藏室」。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雍仲林寺的重要殿堂通追拉康,「通」意為見,「追」是解脫。通追拉康面積為80平方米,殿內有一對銀燈和一個曼陀羅,各用70個銀元製成(1993年鑄造),壁畫中央為江袞·達瓦堅贊的畫像,四周是苯教祖師頓巴辛饒的千佛像;靈塔殿,有40多平方米,供有江袞·達瓦堅贊的靈塔,高5米,據兌用了兩公斤黃金包嵌;還有四川阿壩州送來的千尊頓巴辛饒和本尊及菩薩的唐卡,並設有該寺住持的寶座;修行殿,供奉的是護法神,還有一座江袞·達瓦堅贊的銅質鎏金小靈塔,塔內珍藏著江衷·達瓦堅贊的手、足及法器。
  每年藏曆十二月二十九日,該寺舉行驅鬼跳神儀式。熱拉雍仲林寺的參觀就結束了,再見。

關於西藏的導遊詞8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林芝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林芝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東南部,位於北緯26°52′~30°40′,東經92°09′~98°47′之間,內與昌都、那曲、拉薩、山南等地市相鄰,東面及東北部與雲南省、昌都地區相連,外與印度、緬甸接壤,邊境線長達1006.5公里。林芝總面積約11.7萬平方公里。聚居著藏、漢、回、怒、門巴、珞巴、獨龍納西、土家、僳僳等十多個民族及尚未確定民族成份的僜人,總人口19.5萬人,其中藏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0%以上。
  林芝氣候宜人,資源豐富,素有「西藏江南」之美稱,全地區宜農面積45萬畝,現有耕地面積28萬畝;草場面積436.48萬畝,其中可利用的草場面積78.8萬畝。林地面積264萬公頃、森林覆蓋率46.1%。水能蘊藏量8200萬千瓦,可開發利用的達3300萬千瓦。
  林芝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氣候宜人,水資源豐富,素有「西藏江南」之美譽。雅魯藏布江從這裡經過,規劃中的拉林鐵路也將經過這裡。林芝地區所有山脈都呈東西走向,北高南低,海拔高低懸殊,平均海拔3100米。雅魯藏布江從林芝地區朗縣進入,在米林縣迎面遇上喜馬拉雅山阻擋,被迫折流北上,繞南迦巴瓦峰作奇特的`馬蹄形迴轉,在墨脫縣境內向南奔瀉而下,經印度注入印度洋。熱帶、亞熱帶、溫帶及寒帶氣候並存的多種氣候帶,形成了林芝地區奇特的雪山和森林的世界。
  【名稱來源】
  林芝是藏文尼池(nying khri)或『娘池』(nyang khri)一詞音譯而來的。解放後,測繪隊的同志根據當地的物產特點,把「尼池」寫作「林芝」並運用運用至今。藏語「娘」是指娘氏家族,同時也是指吐蕃時期的「娘」氏「東岱」;「池」是指吐蕃時期的「池」氏「東岱」(千戶),是這兩個東岱的合稱。林芝不僅具有享譽中外的自然美景,而且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人文景觀,早在吐蕃時期,這一代就有「工噶布」、「塔布」及「娘布」等氏族、部落活動,至今在林芝縣境內有著名的「第穆摩崖石刻」碑文,是林芝悠久歷史和豐富人文景觀的例證。另外,著名的本教神山「比日」也在林芝,吐蕃第一個贊普即聶赤贊普的傳說也與林芝有關,第七代直貢贊普及其後代的歷史傳說也與林芝有關。
  林芝有人稱她是西藏的瑞士,也有人稱她是西藏的江南,林芝卻遠遠勝過瑞士或江南。她就是人間的香巴拉!
  【自然資源】
  林芝獨特的氣候條件和自然環境,這裡與西藏其他地方不同,溫暖濕潤,年降雨量650毫米左右,年平均日照為2022.2小時,無霜期為180天,因此,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林芝的森林面積約為264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46.1%,為中國第三大林區,西藏森林的80%都集中在這裡;活立木儲積量8.82億立方米,是全國最大的原始森林區。廣袤的原始森林蘊藏了豐富的林業資源和林下產品及珍奇動植物資源。整個林芝地區由南向北,幾乎集中了從海南島到北極地區的各種植被,現已發現和證實的就有3500多種。墨脫國家級動植物保護區、察隅慈巴溝珍稀動植物保護區,波密崗鄉針葉林保護區,林芝巴結古巨柏保護點等,就集中反映了林芝地區林業資源的基本特徵。雪山、深谷、森林,構成了林芝與眾不同的自然景觀。遠山雪峰突立,陽光映照下,無數銀光在藍天下閃爍;接近峽谷處,山巒起伏跌宕,縱橫交錯,林海茫茫,松柏參天,滿目清翠,層林盡染;山腳,一片片金黃色的油菜花飄香百里,引來群蝶飛舞,真是一幅「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美妙山水畫。神奇的大自然,在西藏高原的東南部嵌上了一顆「綠色明珠」。林芝的森林原始景觀保存完好,高原挺拔的西藏古柏、喜瑪拉雅冷杉、植物活化石「樹蕨」以及百餘種杜鵑等等應有盡有,素有「天然的自然博物館」、「自然的綠色基因庫」之稱。其中布裙湖一帶還是傳說中野人經常出沒的地方。
  地區地處藏東南雅魯藏布江下游,平均海拔3100米,海拔最低的地方僅僅152米,氣候濕潤,景色宜人。地區首府八一鎮位於尼洋河畔,是該地區政治、經濟及文化中心。
  林芝是門巴族、珞巴族等少數民族的聚居地,他們的生活習慣及宗教信仰皆保留著濃厚的傳統色彩,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情。古老的傳說、淳樸的民俗與氏族、村寨的圖騰崇拜、宗教神話聯繫在一起,給這些古老的民族、遙遠的居地籠罩上了一層原始而又神秘的色彩。古老的傳統文化以及藏傳佛教和本地興起的本教的盛行,使林芝擁有著名的寺院等人文景點,與南迦巴瓦峰、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巴松措以及察隅、波密等獨特的自然風光構成了豐富多彩的旅遊景觀。
  林芝以世界上最深的大峽谷著稱於世,並有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垂直地貌分布,異常豐富的植被及野生動物資源,山高水長,人力難及,原始自然風貌保存完好,是世界僅存的絕少為人類所涉足的凈土之一。
  【行政區劃】林芝市轄巴宜區、工布江達縣、米林縣、墨脫縣、波密縣、察隅縣、朗縣。
  【歷史沿革】
  林芝,藏語意為「娘氏家庭的寶座或太陽的寶座」。
  林芝古稱工布,歷史非常古老,可以追溯到西藏的史前時期。20世紀70年代,尼洋河邊發現了一批新石器時代的人類遺骨和墓葬群,考古表明早在4000-5000年之前,林芝地區已有人類從事刀耕火種的農業,過著相對定居的生活。出土文物中的網墜、箭頭,還說明這裡的人們不僅在古代的尼洋河、雅魯藏布江而且在已被這些河流襲奪的古湖泊水濱從事農業,也兼從事漁業。專家研究認為他們應屬於一個大的部落以至部落聯盟或族體,並將他們稱為林芝人。在藏東南地方,林芝人和林芝文化是具有相當代表性的。
  關於林芝的歷史,最早的文字記錄見於工布第穆摩崖石刻上。該石刻位於林芝縣門日區廣久雍仲增村附近,面向西南,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字跡仍然清楚。上面記載了這樣一段歷史。
  雅隆部落的第一代首領聶赤贊普,從波密來到工布的強妥神山,從這裡開始他的雅隆部落首領生涯,前後共經歷七世,全駐蹕於藏南青瓦達孜宮。公元1世紀前後,因雅隆部落君臣之間發生權力爭鬥,第七代首領止貢贊普被殺,他的兩位王子聶赤和夏赤逃回工布地區。後來弟弟夏赤從工布返回雅隆,成為雅隆部落的第八代首領布德功傑,而哥哥聶赤則留在工布地區成為工布人的首領,開始了工布土王的沿襲。石刻中說:「工布王族系肇一於王兄」,「永不令外姓為工布王,只命工布王之子孫世襲。」這塊摩崖石刻是8世紀藏王赤德松贊(?-815)頒賜給工布王的盟誓文書,並勒石為紀。此後許多年工布地區都由工布王統治。
  到了薩迦時期和帕竹時期(13-16世紀),林芝地區成了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的勢力範圍。17世紀甘丹頗章政權成立,林芝地區被分封為阿沛、江中、甲拉等幾家地方首領的領地,不久又劃分成立了則拉、覺木、雪卡、江達等宗。而波密地方,長期為土酋噶朗德巴統治,處於割據狀況。
  1931年,西藏地方政府將林芝波密地方劃為波堆、波密兩宗,墨脫地區改為墨脫宗。
  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實行民主改革,1960年1月成立塔工專署,同年2月改設林芝專區,專署駐林芝縣。將拉綏溪、古如朗木傑溪、加查宗、朗宗、金東溪劃歸山南專區。原屬昌都地區的嘉黎宗、傾多宗、易貢宗、曲宗劃入林芝專區。以德木宗西部與覺木宗東部、則拉崗宗東北部合併設林芝縣(駐尼池村);以白瑪桂(包括金珠、珞堆卡)設墨脫縣;以則拉崗的西南部設米林縣;以江達宗設工布達縣(駐江達村,即太昭);以雪喀宗和覺木宗西部設雪巴縣(駐雪巴村);以嘉黎宗設嘉黎縣;將傾多宗、易貢宗、曲宗合併設波密縣(駐紮木)。林芝專區轄林芝、墨脫、工布江達、雪巴、波密、米林、嘉黎等7縣。
  1961年米林縣遷駐東多村。1962年工布江達縣遷駐介德。
  1963年10月撤銷林芝專區,將林芝、墨脫、工布江達(駐介德)、米林(駐東多村)4縣劃歸拉薩市領導;嘉黎縣劃歸那曲專區;波密縣劃歸昌都專區。撤銷雪巴縣,大部分劃歸工布江達縣,一部分劃歸林芝、嘉黎2縣。
  1986年2月1日,林芝地區行署正式恢復,下轄林芝、米林、工布江達、墨脫、波密、察隅、朗縣7個縣,共有55個鄉鎮,614個行政村。
  1997年,面積117000平方千米(實際控制面積76000平方千米),人口14萬。地區行政公署駐林芝縣八一鎮。轄林芝、工布江達、米林、察隅、墨脫、波密、朗縣7個縣。(數據根據《政區大典》)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林芝地區總人口158647人。其中:林芝縣38960、工布江達縣24971、米林縣18047、墨脫縣9699、波密縣26748、察隅縣25939、朗縣14283。
  2005年10月9日,民政部批准(民函[2005]268號)林芝縣人民政府駐地由林芝鎮遷至八一鎮。
  2015年,《國務院關於同意西藏自治區撤銷林芝地區設立地級林芝市的批覆》:一、同意撤銷林芝地區和林芝縣,設立地級林芝市。二、林芝市設立巴宜區,以原林芝縣的行政區域為林芝市巴宜區的行政區域。
  林芝市氣候概況
  林芝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東部和北部分別與昌都地區、那曲地區相連,西部和西南部分別與拉薩、山南兩地市相連,南部與印度、緬甸兩國接壤。
  喜瑪拉雅山脈和念青唐古拉山脈由西向東平行伸展,東部與橫斷山脈對接。這種北高南低的走勢,東南低處正好面向印度洋開了一個大缺口,順江而上的印度洋暖流與北方寒流在念青唐古拉山脈東段一帶會合駐留,造成了林芝地區的熱帶、亞熱帶、溫帶及寒帶氣候並存的多種氣候帶,形成了這裡奇特的雪山和森林的世界。
  三大山脈雄居於林芝地區的西、北、東、三方,地形呈北高南低的走勢,東南低處正好面向印度洋、太平洋形成一個大峽谷,兩大洋的暖流常年魚貫而入,形成了林芝地區特殊的熱帶濕潤和半濕潤氣候,年降雨量650毫米左右,年均溫度8.7℃,年均日照2022.2小時,無霜期180天。

關於西藏的導遊詞9


  山南是指岡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以南地區,橫闊420公里,縱長329公里,總面積8萬多平方公里的地域。沿西南方向逶迤的喜瑪拉雅山脈將不丹、印度與山南分隔。山南北跨雅魯藏布江曲水大橋達拉薩,溯江而上往西可至日喀則,相反則抵達西藏平均海拔最低的地區--林芝。
  山南海拔3600米,氣候溫和,屬典型的高原河谷平原地區。岡底斯、喜瑪拉雅等高大山脈的巍然夾峙,使得此地降水頗豐,氣溫也不似藏西、藏北那般嚴寒。橫貫于山南中部的雅魯藏布江正處中游,江面開闊,支流眾多,寬十數公里、長几十公里不等的河谷多有分布。河谷兩側山地的高處是牧場,腰部是森林,谷底及河口則是肥沃的農田,最適宜於青稞、蕎麥、小麥等高原農作物生長,是歷史悠久的人類聚居區和農業發達區,自古享有「西藏糧倉」之美譽。
  山南地區以澤當鎮為地區中心,山南地區下轄12個縣,現有藏、漢、回、門巴、珞巴等民族共29萬多人口,其中藏族占98%。
  山南是西藏自治區最富庶、歷史文化淵源最深厚的地區。由高地農業文明發展壯大而起的吐蕃王朝便是自山南興起的,因此,山南又被稱為西藏文明的發祥地並兩度成為西藏史上的統治中心。群峰、湖泊、溫泉、河谷組成了山南獨特的地理風光,雅礱河風景名勝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這裡有吐蕃王朝時期留下的藏王陵墓群、西藏第一座寺廟--桑耶寺、雍布拉康、昌珠寺等著名的古寺、文化遺蹟。悠久歷史留下的豐厚的文化遺產以及神秘的宗教文化使山南成為旅遊者嚮往之地。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