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試論我國非政府組織的中國特色

2023年08月26日

- txt下載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非政府組織(NGO)在世界許多國家都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發展。下面是編輯老師為大家準備的我國非政府組織的中國特色。
進入21世紀,轉型國家非政府組織的發展,更成為國際學術界關注的焦點。與我國在這方面理論研究的滯後相比,近些年來中國的非政府組織卻呈現出猛烈的發展勢頭:從扶貧、民主選舉到保護生態、救死扶傷,非政府組織活躍的領域越來越廣泛;在面對諸如下崗、震後救援與重建等突出社會問題的時候,非政府組織發揮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與此同時,非政府組織發展過程中產生的諸多問題也使人們日益認識到簡單地套用西方的理論與管理模式是不適用於中國的。對於中國非政府組織與國情相契合的獨特之處應該有明確的認識,這將有助於我國對於非政府組織的管理與引導。
(一)國際學界對非政府組織的界定。
非政府組織,英文為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縮寫為NGO。非政府組織並非某一個特定組織,而是一個介於政府體系和市場體系之外的龐大的社會組織體系,又稱為第三體系或第三部門(相對於第一部門的政府和第二部門的營利部門而言)。按照《聯合國憲章》第71條的規定推定的含義,非政府組織是指在國際範圍內從事非營利性活動的政府以外的所有組織,包括慈善機構、援助機構、青年團體、宗教組織、工會、合作協會、經營者協會等等。這一含義僅是聯合國對在國際範圍內活動的非政府組織所使用的,不能適用於普遍意義上的第三體系或第三部門。[1](P3)有學者指出它屬於非營利組織(Non-profit organiza-tion),它的收入用於它所關注的公益事業,是志願者組織(Voluntary organization)、慈善組織(Phi-lanthropy organization)、免稅組織(Tax-exempt sec-tor)。實際上,非政府組織這一社會體系,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甚至在同一國家內,有著不同的稱謂。
對此有學者指出,非政府組織作為一個概念確有其含混之處,它以否定性或排斥性表述指代一個包容性極大的組織空間;但學界在使用這一概念時,除強調其與政府的相對關係以外,又暗涵著一些特定的判斷,因而使得這一概念在研究中具有了可操作性。這些判斷基本是針對非政府組織的某一方面特徵而言的,因而在不同的研究者那裡,非政府組織概念又與另一些相關概念具有連帶性和替代性的關係。一般來說,在研究中,學者是將這些概念不加區分地使用的。如非營利組織(NPO)、非政府公共部門、非政府公共組織、非營利部門、第三部門、獨立部門、民間組織、社團、非國家部門等等;有的學者甚至將這一體系稱為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P3),這其中很少有或根本沒有明確的理由。有學者甚至認為,雖然每一個詞彙都是從一定的文化中產生的,其使用可以追溯到特定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環境,但是關於非政府組織的詞彙卻錯綜複雜,找不到簡明的分辨辦法。
(二)我國非政府組織及其相近概念。
在我國,人們習慣於將社會團體、民營非企業組織、基金會、慈善團體等看成是非政府組織的組成部分。現在(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成立以後)官方一般將非政府組織稱為民間組織。下面是非政府組織與幾組相近概念的比較。
非政府組織(NGO)與非營利組織(Non-Prof-it Organization簡稱NPO):NGO和NPO是從兩個角度來說明這類組織的性質,這兩個概念都是中國近年從西方引進的,對他們的內涵和外延以及概念的解釋目前還沒有形成共識性的看法。從概念運用的歷史沿革來看,NGO主要是指發展中國家裡以促進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為己任的組織,因此是一個比NPO窄得多的概念。從主辦的角度看,中國的NPO可分為政府舉辦與民辦兩類,所以它比NGO的範圍要寬泛些。(P16)NGO和NPO這兩個概念是從不同的角度對民間社會組織所做的稱謂,這兩個概念之間沒有嚴格的界限。NPO的概念要比NGO概念包括的範圍更廣泛,如果要強調某一類民間組織與政治性組織的區別,我們就可以用NGO這一概念;如果要強調某一類民間組織與營利性的企業的區別,我們就可以用NPO這一概念,但這也要視不同國家的情況與人們的習慣而定。這兩個概念和社會團體經常交替使用,業內人士認為沒有本質區別,只是稍有差別。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