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影響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分析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載

【 內容 提要】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 經濟 實現了持續高速增長,但從可持續 發展 的角度審視這種增長,還存在許多 問題 。本文從人口素質、 自然 資源利用及環境問題三方面 分析 了 影響 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因素,並相應地提出了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構想。
【摘 要 題】可持續發展
【 英文 摘要】China"s national economy has experienced sustained rapid growth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However ,to some degree,the national economy grows at the expens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hina has also suffered from problems caused by rapid growth.This artiele analyses the thre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Chin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cluding population quality,using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some strategies are advanced.
【關 鍵 詞】可持續發展/因素分析/戰略構想
sustainable development/factors analysis/development strategies   「可持續發展 理論 」認為經濟發展應與資源保護相結合,強調人類利用生物圈的管理,目的是使生物圈既能滿足當代人的最大利益,又不對後代人滿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這一理論最早出現於1980年聯合國規劃署(UNEP)委託世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LUCN)起草的《世界自然資源保護戰略》的文件中[1]。隨著人們認識的不斷提高,對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探討越來越深入和具體,「從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可持續發展已從一開始注重生物方面,擴展到注重包括環境、經濟、 社會 等各個相關因素,並使之相互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應是生態—經濟—社會復合系統整體的可持續性發展。衡量可持續發展主要有經濟、環境和社會三方面的指標,缺一不可[1]。」在過去的20年間, 中國 經濟經歷了空前的城市化和令人矚目的 工業 化過程,其經濟增長率已經穩定在8%-9%,確立了發展中的經濟大國形象,但是,按照「生態—經濟—社會的指標」進行衡量,我們的經濟增長並不等於經濟發展,更不一定能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資料顯示,如果從GDP中扣除因環境污染造成的損失,中國經濟增長率將大大降低,甚至可能是零增長。影響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從宏觀上看有人口及其素質問題、自然資源的利用問題以及環境問題。
一、中國人口及其素質
(一)人口眾多,整體素質偏低
由於 歷史 的原因,我國人口基數大。儘管從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從而使人口的增長率得到明顯的下降,以至到1998年降到1%以下,但2001年的最新統計表明全國人口已達到12.95億,而且今後平均每年新生人口仍高達2100萬,自然增長人口達1350萬。雖然我國資源豐富,經濟增長速度較快,但按人口平均 計算 仍然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而且,應該看到,我國人口有70%在 農村 ,人口增長率下降的貢獻主要來自城市,上海已經趨近零增長,而農村,尤其是內地較貧困地區生育率仍然很高。有資料表明:1990年,全國文盲和半文盲人數達1.8億以上,農村就業人員中,文盲和半文盲近36%,據全國1%抽樣調查資料,截止到1995年15歲及15歲以上人口中文盲率達16.48%,農村(縣以下)則為19.66%。城鄉人口結構失衡,導致整體國民素質的低下,影響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項調查表明,能夠提高勞動生產率的能力,小學生為43%,中學生為108%,大學生為300%。中國 目前 的人口結構必然會影響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增長方式的改變,影響個人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湖北省農村抽樣調查隊早在1986年對湖北省農村調查發現,文化水平不同的家庭人均收入呈明顯的梯度差異,對人口本身的數量發展也有重要作用,生育率與文化的高低成反比是普遍 規律 。我們應從高生育率—低人口文化素質—低勞動生產率—高生育率的初級循環模式向低生育率—高人口文化素質—高勞動生產率—低生育率的高級模式轉變。
(二)人口問題引發的一系列經濟和社會問題
首先是糧食供給的壓力。1994年美國學者萊斯托·布朗發出了到2030年「誰來養活中國」的世紀警告,他預測屆時中國的糧食缺口將比世界糧食貿易總量還要大[2]。這種觀點儘管有些誇張,但目前我國的西南、西北貧困地區全家一年吃不上一次肉的情況的確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可見,人口增長產生了糧食供給的巨大壓力。
其次是就業壓力。農村人口比例過高,素質偏低,由於耕地面積有限,形成了大量的剩餘勞動力,而城市化進展緩慢,城市吸納勞動力的速度慢於農村剩餘勞動力的釋放速度,因此失業問題不可避免地突出顯現。
可持續發展不僅指GNP的增長,還意味著貧困、失業、收入不均等社會經濟結構的改善。而我國人口眾多,整體素質偏低,給就業、 教育 、住房、能源、 交通 、醫療保險、社會福利各方面造成很大壓力,也是許多貧困地區難以脫貧致富的重要原因,人口問題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也是引發資源和環境問題的基本原因之一。

收藏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