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經濟學正義(一)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載


目 錄
引言
一 人類的奮鬥目的
二 民富和國富
㈠ 民富的含義
㈡ 國富的含義
㈢ 民富和國富的關係
三 生產和消費
四 貨幣
五 價值與價格
㈠ 價值、定價
⒈ 價值的含義
⒉ 定價的方法
⒊ 商品價值的構成
㈡ 價格
㈢ 價格與價值的關係
㈣ 虛貨幣、實貨幣
㈤ 贏虧的計算
㈥ 交換價值
㈦ 公有制下的定價原則
六 商品經濟
㈠ 經濟基礎
㈡ 貧富分化的根源
⒈ 貿易掠奪
⒉ 剝削
⒊ 貿易掠奪與剝削的區別
㈢ 捐稅
㈣ 借貸
㈤ 企業的收入
㈥ 企業贏虧的計算
㈦ 企業收入的來源
㈧ 商品的生產規律
七 計劃經濟
㈠ 什麼叫計劃經濟
㈡ 為什麼要建立計劃經濟
㈢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㈣ 計劃經濟的經濟基礎
㈤ 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㈥ 計劃經濟的管理措施
八 關於無業和失業
附文一 幸福論
附文二 警惕「經濟全球化」的陰謀
附文三 中國的金光大道
【引言】:略作喘息之後,近來物理學上又有人開始興奮地鼓吹:「物理學大廈已初告完工,餘下的工作只是稍微地修補。」這樣過早地誇下海口固然不是好事,不過經濟學上至今連敢這樣想的人都沒有,就更不是好事了。說起經濟現象,沒有比它再奇怪的了,它是人製造出來的,可是人就是弄不清它究竟是什麼東西,最多偶爾能窺其一斑罷了。通觀經濟學的歷史,可以說從來都沒有一天安寧的日子。從威廉?配第(Petty William)和皮埃爾?布阿吉?貝?(Boisguillebert Pierre),到亞當?斯密(Smith Adam)和大衛?李嘉圖(Ricardo David),到馬爾薩斯,到馬克思,再到凱恩斯等等的各大門派就如同盲人摸象,天天爭鬥不休。這個人剛把對手打倒,自己還沒站穩,又被後面的覷個破綻,一腳踢翻在地。學習者頭一天剛拿到張三的「這個說」,還沒弄明白是怎麼回事,第二天又得扔了,開始學習李四的「那個論」,令人無所適從,勞而不獲。可想而知,用這樣的經濟學來指導經濟建設,怎能不象瞎子帶路一樣,東一頭西一頭地亂撞?而且由於在經濟學上歷來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所以經濟學就好似橡皮泥一樣,經常被一些陰謀家隨意地捏來捏去,為他們倒行逆施作開路先鋒,失盡了經濟學的光彩。什麼時候經濟學才能徹底搞清楚經濟規律,脫離「猜想」的尷尬境地,成為一門象其它學科一樣不受人左右的、具有錚錚鐵骨的真正學問,來正確地指導經濟建設呢?這一天終於來到了。現在呈現於各位親愛的讀者面前的這門經濟學,繼馬克思的努力,澄清了政治與經濟的關係;接著又從消費者的需求、生產者的目的、人的本能反應出發,緊緊抓住商品的價值這根主線不放,避開虛貨幣和價格的干擾,順藤摸瓜,終於找到了經濟活動的本質規律,使經濟學上長期遺留下來的各種疑難問題霍然冰釋,且為共產主義理論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從此,經濟學就可以結束無休止的爭鬥,一洗過去的恥辱,也可以驕傲地向世人宣布:「經濟學大廈已初告完工……」各位親愛的讀者,如果您讀了本經濟學之後,能把書一扔,說一聲:「哎,原來經濟學就這麼簡單!」那麼本作者的意圖也就達到了。為了和其它經濟學相區別,本經濟學就暫稱為《經濟學正義》,其它經濟學統稱為「傳統經濟學」。最後,本作者要鄭重聲明:⒈雖然「文為時而作」,本經濟學難免沾上時代的氣息,但它不帶任何政治色彩,既不偏向社會主義,也不偏向資本主義,純粹是站在公正的立場上,以科學的態度來探索真理的;⒉本作者斗膽面向全世界人設下經濟學擂台,如果誰能提出一個經濟學上的問題而本經濟學或本作者不能解決的,雖然本作者不闊綽,但是本作者願拿十萬圓作酬謝!
【提要】:本經濟學首先澄清了政治與經濟之間一直很迷惑人的關係,指出了物質追求是人的根本追求,政治是為經濟服務的,資產階級所玩弄的脫離了經濟平等的政治平等只是一件華麗的外衣;並因此繼承了傳統經濟學中的「物質生產基礎論」,確立了經濟學的兩個基礎:即「物質生產基礎論」和「民富與國富(或社會富裕)的關係論」。本經濟學還繼承了傳統經濟學中的「勞動時間價值論」,建立了「貨幣欠條論」,糾正了傳統經濟學中對貨幣和價格的本質認識以及對剩餘價值計算、對贏虧計算的錯誤之處;揭示了商品社會中比剝削隱藏得還深的資本家發財致富的另一個秘密――貿易掠奪,使資本增值的兩個來源??剩餘價值和貿易掠奪價值一下子暴露無遺,並揭示了貿易掠奪和生產過剩是企業破產的根源及企業破產的必然性。為了使大家能清楚地認識商品經濟的弊病,本經濟學還特意詳細闡述了商品經濟的致命弱點――各行各業的相互制約及消費對生產的反制約。最後還闡明了無業和失業產生的根本原因、解決辦法以及計劃經濟的優點、管理措施。因為本經濟學是抱著對傳統經濟學進行修改和補充的目的寫出來的,而且也由於篇幅的限制,所以凡是傳統經濟學中正確的東西及一些細枝末節,如商品的概念、資本、通貨膨脹等,本經濟學則沒提及或一筆帶過。
【關鍵詞】:民富與國富 消費周期 貨幣欠條論 貨幣的發行 虛貨幣 實貨幣 價值 價格 交換價值 贏虧的計算 貿易掠奪 剩餘價值的計算 商品的生產規律 計劃經濟
一 人 類 的 奮 斗 目的
人類的奮鬥目的是什麼?資本主義者說:目的是使人類社會文明進步;共產主義者說:目的是實現共產主義。這兩種答案都不正確――前者是為了掩蓋剝削壓迫的本質;後者則沒說到根本。那麼人類的奮鬥目的究竟是什麼呢?且看我慢慢寫來。
要知道人類的奮鬥目的究竟是什麼,先要知道兩個問題――人活著是為了什麼,有什麼意義?答:人活著還是為了活著,沒有任何意義。人為了活著,必須滿足四個需求:吃、穿、住、用。滿足了這四個需求後,還有第五個需求:玩――旅遊、娛樂等。所以,人類的奮鬥目的只有五個――吃、穿、住、用、玩。人類發展科技、改造自然、相互侵掠爭鬥的最終目的還只不過是為了自己吃穿住用玩得好一些;統治階級制訂法律、傳播封建迷信和麻痹思想的目的也只是為了自己吃穿住用玩得安穩一些。
吃穿住用玩都要消耗人類的勞動成果,這些勞動成果就叫消費品。消費品的產量決定了消費者對消費品的占有率,這個占有率表示的是能夠獲得滿足的人的比例。消費品的產量越大,消費者對消費品的占有率就越大,獲得滿足的人就越多。而消費品的產量則取決於生產力的大小,而生產力的大小又取決於科技。隨著科技的進步,生產力在不斷增大,獲得滿足的人也就越來越多。是不是隨著科技的進步、生產力的增大,將來總有一天人人都能得到滿足而達到共同富裕呢?不能。因為隨著科技的進步,生產力雖然在增大,但同時新產品也在出現,人的慾望會隨著新產品的出現迅速膨脹,生產力永遠都趕不上人類的慾望,消費品對全人類來講,永遠都是有限的,永遠都沒有「物質極大豐富」的時候,所以也就永遠都沒有人人都能得到滿足的時候,除非有一天停止開發新產品了。例如,一百年前,對於納涼用具,人的最高追求也不過是一把製作精美的扇子,但是就連這個小小的需求那時都很難滿足,沒能達到人手一把。不過,可以想像,隨著生產力的增大,總有一天這個需求是能滿足的。然而,就在這個需求還沒滿足的時候,電風扇又出現了,許多原料和生產力又轉移到電風扇上去了,人也轉而去追求電風扇了,社會上一下子又需要幾億台電風扇。而電風扇只能一台一台地生產,所以在剛開始時,只有極少數富人才用得起,大多數的窮人只能眼巴巴地望著。但隨著電風扇的增加,得到滿足的人也就越來越多。可是,還沒等電風扇進入家家戶戶的時候,空調又出現了,有電風扇的人又開始向空調努力,對電風扇已不屑一顧了;沒有電風扇的人則更是翹首企足。這真和登泰山差不多,只不過這是沒有頂的。再拿當今的需求來說,當今人的最高需求就是飛機、轎車、別墅、遊輪等,反正只要是當今最好的,全有,這才能叫完全滿足。然而,好東西的產量畢竟是很低的,所以能得到這種完全滿足的人極少,其餘的人都處在不同程度的貧困狀態,都在向這個目標奮鬥。可是,過若干年後,當這些東西進入尋常百姓家的時候,那時的尋常百姓已經激動不起來了,因為那時更好的東西已經出現了,這些東西不過是富人的殘羹冷炙。那時擁有飛機就象今天擁有自行車是一樣的垂頭喪氣,因為那時富人已經可以經常開著不知什麼東西到廣寒宮裡去喝桂花酒了。所以說,不管到什麼時候,不管科技進步到何種程度,不管生產力有多發達,都只能有一部分人滿足,不可能實現共同富裕。不僅科技的進步、生產力的發展不能實現共同富裕,反而還拉大了貧富差距。古時候,窮人和富人,不過是草扇和綢扇的差距,今天卻變成了草扇和空調的差距了。當然,以上都只是針對私有制社會說的。
從上兩例可以看出,之所以始終有人不能滿足需求,是因為不管在哪個時代,不管哪一類消費品,都有高、中、低檔之分。例如,在當今社會,交通類的,高檔的有飛機、轎車,中檔的有摩托車,低檔的有自行車,再低檔的就是天生的兩條腿;食物類的,高檔的有山珍海味,中檔的有雞魚肉蛋,低檔的有窩頭野菜。消費品檔次的差別標誌著人的貧富,人人都以得到高檔消費品為最高目標。然而,高檔消費品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和生產力,它們的產量是很有限的,所以自然就有很多人得不到滿足,處於貧困狀態。
既然高檔消費品受眾人的關注,而且又是很有限的,那麼應怎樣分配呢?自古以來就有兩種主張。一種主張是競爭,誰爭到歸誰,別人不准眼紅;另一種主張是平均分配,即按照貢獻的大小、需求的多少進行相對的平均分配,有人不服也不行。以這兩種主張為基礎,人類自然就產生了針鋒相對的兩大派,一派主張私有制,如國民黨;一派主張公有制,如共產黨。由於受各自理想的驅使,這兩派的階級鬥爭永遠都不能停止――在私有制社會裡,窮人為了平等,要進行鬥爭;在公有制社會裡,能人為了不平等,也要進行鬥爭。
高檔消費品是很少的,怎樣進行平均分配呢?這也應當弄清楚。因為經常有人說:平均分配,就是把一輛轎車拆散,你拿一隻軲轆,他分一塊玻璃。這是對公有制的誣衊,或者是絕對平均主義的流毒。實際上,正確的做法是:在高檔消費品剛問世時,公有制社會應當禁止對它們的生產,或者只生產極少量的用於獎勵有功之人,省下的原料及生產力用於生產中、低檔產品,以滿足更多人的需求。例如,兩噸鋼鐵只能造一輛轎車,只能滿足一個人,但可以造一百輛自行車,可以滿足一百個人。但是這不等於說公有制社會就不生產這些高檔消費品了,它要時時刻刻為生產這些高檔消費品作準備。什麼時候原料的產量及生產力都達到要求了,什麼時候再大張旗鼓地生產。不過,這時它們已只能算中檔的了,因為更高檔的新產品又已經問世了。所以,實際上,公有制社會只生產中低檔產品,不生產高檔產品。公有制社會是不應該讓產品更新換代過快的,一是制度不允許,二是不利於節約。
二 民 富 與 國 富
富國富民是我們常提的口號,可是,究竟什麼叫民富,什麼叫國富,它們又有什麼關係,從目前各國的做法以及傳統經濟學的理論來看,這些問題並沒有弄清楚。世人基本上把它們混為一談了,以為民富就是國富,國富就是民富。其實它們是完全不同的,但它們也有聯繫。那麼它們有什麼區別,又有什麼聯繫呢?這個問題在經濟學上是至關重要的,若不把它弄清楚,經濟學就不配叫經濟學,談不上對經濟建設有正確的指導作用。
㈠民富的含義
上面說過,人活在世上,就是追求吃穿住用玩這五個方面的滿足,只有這五個方面都滿足了,或者說至少要滿足前四個,而且必須是長久的滿足,不是只痛快一時,才能稱得上富裕,否則就不富裕。所以,民富指的就是人民長期擁有充足的消費品,使吃穿住用玩各種慾望都得到滿足。例如,有一個人,當他餓的時候,米飯、饅頭、雞魚肉蛋任他挑;冷的時候,厚的、薄的、棉毛皮緞任他選;住得寬敞明亮,生活用品一應俱全,這不叫富裕叫什麼?如果他天天忍飢受凍,各方面都是死努硬湊乎,或者顧此失彼,不叫貧窮又叫什麼?
然而,這裡說的富裕很少有人能實現。實際上,與之相比,幾乎每一人、每一家或每一個群體都處在程度不同的貧窮狀態。怎樣衡量它們的貧富程度呢?單個人或單個家庭的貧富程度,要從它們占有的消費品的種類、數量及檔次上去衡量;一個群體的貧富程度要從該群體中的消費單位對各種消費品的平均占有率上去衡量。什麼叫消費單位呢?答:對某種消費品來說,至少要擁有該種消費品的一份才能滿足需要的生活固定的人群,就叫該種消費品的消費單位。例如,電視機一家至少要有一台才能滿足需求,所以電視機的消費單位是家庭;鞋一人至少要有一雙才能滿足需求,所以鞋的消費單位是個人;假設拖拉機一個村至少要有一台才能滿足需求,那麼拖拉機的消費單位就是村。
第一節中已談過,一個群體中的消費單位對消費品的平均占有率受生產力的制約。除此之外,它還和消費周期以及壞損速度有關。什麼叫消費周期呢?答:某種消費品的消費群體,全部更新該種消費品一遍所需的時間就叫該種消費品的消費周期。在數值上它等於該種消費品的平均壽命。例如,假設中國每年電視機的產量是一千萬台,電視機的平均壽命為十年,那麼第一年就有一千萬戶擁有電視機,電視機的消費群體就是這一千萬戶;到第二年又增加了一千萬戶,電視機的消費群體增為兩千萬戶。一直到第十年,電視機的消費群體就達到了一億戶。可是到第十一年,社會上雖然又生產了一千萬台電視機,但這時電視機的消費群體卻不再擴大了,因為這時第一批用戶的電視機已壞,這批電視機全部用於補充消耗了。而且從此以後,電視機的消費群體將不再擴大,固定為一億戶。它們每年對電視機的需求量為一千萬台,全部更新一遍需十年,這十年就是電視機的消費周期。消費周期對於消費單位對消費品的平均占有率影響很大。還接著上例來說,在上例中,電視機的消費周期為十年,消費群體為一億戶。若再假設中國共有四億戶人家,那麼對電視機的平均占有率就是25%,可是如果把電視機的平均壽命提為二十年,那麼在同樣的條件下,平均占有率可達50% 。
什麼叫壞損速度呢?答:在一個消費群體中,某種消費品在單位時間內的壞損量即為該種消費品的壞損速度。其值等於一個消費周期前,該種消費品在單位時間內的產量。在上例中,第一年生產的電視機要到第十一年才壞損,壞損量等於第一年的產量,故在第十一年電視機的壞損速度為一千萬台/年。壞損速度同樣也影響消費單位對消費品的平均占有率。在某一年中,若壞損速度低於產量,占有率將增大,否則將減小。
從上例還可以看出,當一種新產品剛剛問世時,社會對它的平均占有率增加得很快,可是當一個消費周期過去之後,增加得就很慢了,這是因為這時有相當多的一部分產品要用於補充消耗。所以在比較兩個國家或兩個地區人民生活水平的增長速度時,不能光看數字,還要看它們各處在什麼時期。
這裡還要順便就消費群體講幾句。每種消費品都有自己的消費群體,消費群體的大小與消費品的產量和消費周期成正比。所以越是高檔消費品,其消費群體越小。可是,別看這些消費群體小,社會上大量的原料及生產力都被它們消耗了,致使社會財富很難積累,永遠有許多人處在貧困狀態。
㈡國富的含義
什麼叫國富呢?因公有制國家與私有制國家不同,故把它們分開來談。
在公有制國家裡,在經濟建設方面,政府有三大任務:一是給人民提供生活用品;二是國防建設;三是公益事業。政府要完成這三大任務,必須生產出充足的消費品(這裡的消費品是廣義的,包括生活用品、軍用品、生產和運輸設備等)才行。而要生產出充足的消費品,必須有充足的原材料才行。只有國家擁有充足的原材料,才能生產出充足的消費品源源不斷地提供給消費者(這裡的消費者也是廣義的,包括人、軍隊、工廠等),滿足它們長期的需要,它們要什麼就造什麼,要多少就造多少。例如,部隊需要更新裝備,政府馬上就能生產好送過去;道路需要改善,鋼筋、水泥立即調齊,很快就鋪好了;老百姓需要汽車,抓緊建幾萬條生產線,一眨眼就造出來了。相反,如果國家的原材料很有限,那就要窘態百出嘍!顧了百姓,就顧不了軍隊;顧了生活,就顧不了教育;顧了東部,就顧不了西部;顧了張三,就顧不了李四;面面都顧,就等於面面都不顧。再假設到了極點,國家一點原材料都沒有,那就成了真正的窮光蛋,想幹什麼都不可能。如果老百姓叫喊:「我們要汽車」,政府只能說:「很抱歉」;部隊強烈要求:「我們要武器」,政府只能回答:「先湊乎湊乎再說吧」;學生說:「我們要紙筆」,政府只好推脫:「請耐心等一等」。什麼叫貧窮?這就叫貧窮!可見,原材料的多少就決定了國家的貧富。國家有原材料,什麼都好辦;沒有原材料,什麼都辦不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國富毫無疑問應當是指國家時時刻刻都有充足的原材料。就此,毛主席曾說過一句話:「一個糧食,一個鋼鐵,只要有了這兩樣東西,就一切都好辦了。」真是至簡至真。試想想:假設現在我國年產糧食十億噸,年產鋼鐵二十億噸,我們還怕什麼呢,我們還有什麼要求不能滿足呢?
消費品是用原材料製造的,自身就包含著原材料,它們的多少能不能作為國家貧富的標誌呢?不能。因為消費品一旦被生產出來,馬上就要到消費者手裡,而一旦到了消費者手裡,就象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一樣,政府已經無權支配它們了,而且它們也很快就要被消費者消耗掉,不管它們有多少,都等於沒有。例如,生米一旦被煮成熟飯,就意味著它快要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如果想把它長期存放,是不允許的;如果再想用它來生產米粉,是不可能的。即使某些消費品自生產出來後始終都被鎖在倉庫里,或者某些消費品的壽命很長,沒有很快被消耗掉,可是,由於它們包含的原材料都已固定在它們自身上了,不可能再有其它的用處,故它們仍和不存在一樣。例如,在某一年末,當政府把最後一批鋼鐵投入生產,製造出來一批汽車後,突然發生戰事,急需一萬輛坦克裝備部隊,可是再到哪兒去弄鋼鐵呢?雖然剛製造出來的那批汽車身上包含著大量的鋼鐵,但是卻不能挪去製造坦克,不到萬不得已,不能拆東牆補西牆。這時國家如果有一批現成的鋼鐵,該有多好。可見,消費品只對消費者有用,對國家、對政府一點用處都沒有。只有原材料才對國家和政府有用。政府手裡只有時時刻刻都攥著充足的原材料,或者時時刻刻都預備著一批用於應急,才可以遊刃有餘,遇變不慌。
既然原材料的多少決定了國家的貧富,那麼國家的收支也就只能從原材料的產與耗上去看。國家生產多少原材料就收入多少,消耗多少原材料就支出多少。
㈢民富和國富的關係
到這裡,大家對民富和國富的含義都應該明白了,那麼它們有什麼關係呢?前面已經說過,要使人民富裕,國家非有充足的原材料不可,所以國富是民富的基礎。反過來,人民富了,國家必然要消耗許多原材料,國家就會窮下去。這時國家如果能及時生產出那麼多原材料補充過來,倒還顯不出來;如果補充不了,就到「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地步了,這樣人民的富裕也就只能是那麼一陣子,沒有多大意思。所以說,民富定使國窮,民富是國富的障礙。這就是民富與國富的關係。它們的這種關係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按照通俗的話說,就是鍋里有飯碗里滿,碗里有飯鍋里干。原材料的數量越少,這個矛盾就越明顯。「人民富了,就可以多繳稅使國家富起來」,這種財富倒流的歪理今天實在害中國不淺。碗里的飯如果需要往鍋里倒的話,不如當初就少盛一點。究其起因,是因為有不少人是在私有制社會裡長大的,賺錢、繳稅等觀念已在他們心中紮下了根,到了公有制社會,自然就要把這些陳舊的東西往公有制社會上套,卻不知「舟已行矣」!
私有制國家的情況和公有制國家的情況完全不同。在公有制國家裡,財富完全由國家掌管,私人一無所有,生活用品全靠國家發放。當然這裡指的是純粹的公有制國家。而在私有制國家裡,財富完全掌管在私人手裡,一無所有的是國家和政府,國家和政府每花一分錢,都得向私人伸手,所以私有制國家的貧富是由稅收的多少決定的。上面說的「人民富了就可以多繳稅使國家富起來」,在這裡能講通。因此,私有制國家的國富與公有制國家的國富含義不同。那麼,是不是在私有制國家裡原材料的多少就沒有意義了呢?不是的。在私有制國家裡,原材料的多少仍然決定著人民的貧富,並且還決定著國家的貧富。但是因為原材料是分散在私人手裡的,也就是說,是分散在社會上的,所以,對原材料數量的含義不好用一個名詞來表達。基於此,這裡就暫時把私有制國家裡擁有充足的原材料叫社會富裕。這個社會富裕和公有制國家的國富的含義是相似的。在私有制國家裡,社會富裕就能使人民和國家富裕,反過來,人民和國家富裕,就會使社會貧窮。不過,這樣說與大家的語言習慣不太相符,所以這個名詞只是暫時使用。
三 生產和消費
生產的目的是消費。有人說:「不,商品生產的目的是交換。」其實,交換的目的還是消費,所以生產的最終目的都是消費。
生產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原材料的生產,一類是消費品的生產。原材料的生產是創造財富的過程,而消費品的生產則不創造財富,只相當於把雞蛋煮熟。
原材料的生產使國家(或社會)富裕;消費品的生產使國家(或社會)貧窮,但使人民富裕;消費使消費品減少,使人民貧窮。這是生產和消費對民富和國富(或社會富裕)的影響。
懂得了民富和國富(或社會富裕)的關係以及生產和消費對民富和國富(或社會富裕)的影響之後,就很容易知道應當怎樣調節生產和消費的關係來使人民和國家(或社會)儘快地富起來。
一個國家內的原材料的來源有兩個,一個是自己生產,另一個是從外國掠奪。這兩個來源的量加起來,就是這個國家內的原材料的總產量。當原材料的產量大於消費品的產量時,國家(或社會)積累的原材料就越來越多,國家(或社會)的機動性也就越來越大,這就表明國家(或社會)越來越富;當兩種產量相等時,國家(或社會)的貧富就始終保持在同一個水平上,這就是我們常說「掙一個,花一個」;當消費品的產量大於原材料的產量時,不僅要把原來積累的原材料耗盡,而且接下去還要借債,這就表明國家(或社會)越來越窮。對公有制國家來說,這三種情況都有可能必須出現,所以不能籠統地說,哪種應該,哪種不應該。但對私有制國家來說,由於商品經濟規律要求消費量必須與生產量相等,不存在積累原材料的情況,所以通常只有第二種情況出現。然而,這並不等於說人民和國家的貧富也始終保持在同一水平上,因為它除了與消費品的生產速度、消費周期有關外,還與壞損速度有關。這在第二節中己進過了。
當消費品的生產速度大於其壞損速度時,消費單位對消費品的平均占有率將增大,也就是消費群體將增大,這就表明人民整體的生活水平在提高。以此類推,當消費品的生產速度等於其壞損速度時,人民的整體生活水平不變;當消費品的生產速度低於其壞損速度時,人民的整體生活水平將下降。
生產與消費對民富與國富(或社會富裕)的影響總起來可用圖一表示。在這個圖中,泵1表示原材料生產廠,泵2表示消費品生產廠,閥門A表示政府對消費品生產速度的調節, B處的流速表示消費品的壞損速度(也可以叫消費速度)。
鑒於民富和國富(或社會富裕)的特殊關係,政府應當特別慎重地對待生產量和消費量之間的比例問題。什麼時候該增加消費量,什麼時候該降低消費量,政府應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調節,既要讓人民和國家(或社會)都能儘快地富起來,又不能讓它們產生太大的矛盾。那麼什麼時候應當增加消費量,什麼時候應當降低消費量呢?下面就談談這個問題。由於在私有制國家裡,生產量和消費量是受經濟規律制約的,政府無權過問,所以對私有制國家的情況此處就不談了,以後將在第六節里再細淡。此處只就公有制國家來淡一淡。
雖然原材料的生產使國家富裕,消費品的生產使國家貧窮,但是政府也不能只顧國家富裕,而捨不得生產消費品,這樣老百姓就不滿意,會影響他們勞動的積極性,況且原材料也是不能久放的。反過來,政府也不能一味遷就老百姓,討他們的歡心,拚命地生產消費品,甚至不惜借債,也要好好惦量惦量自己的實力。所以公有制國家如何正確處理生產和消費的關係,使國民經濟快速而穩定的發展,是一門不小的學問。對一家庭來說,也是這樣。在一個家庭里,家長如果對支出控制很嚴,孩子們定會毫不理解地罵他是守財奴,但是如果家長光想陶醉於孩子們盲目的歡呼聲中,飄飄然地不管三七――二十一,掙一個花兩個,則又成了敗家子。最後錢花光的時候,更要受孩子們的埋怨,不容易兼顧。富人家裡覺不著,但在窮人家裡,這個矛盾是很突出的。大小一理也。
一般來說,如果國家的原材料已經積累得差不多了,而且原材料的生產力(泵1的流速)也很發達了,足以長期供應消費品的生產(泵2),這時政府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增加消費品的產量。因為不久就會有同樣多甚至更多的原材料補充過來,國家不會窮,這樣政府就有能力保持住消費品的這個產量,把它們源源不斷地提供給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富足長久。如果原材料雖然已經積累很多了,但是原材料的生產力還不發達,這時就不能冒然提高消費品的產量,只能把這些原材料用在刀刃上。因為一提高消費量,這些原材料很快就要用完,而這些原材料一用完,後面的又補充不上來,就必然造成短缺,這樣國家就保持不住消費品的這個產量,消費者的富裕也就只能是那麼一陣子。這就和一個窮人把房子、土地都賣了,到高檔飯店裡大吃大喝一頓是一樣的沒意思。而且消費者的胃口一旦被吊起來,再一突然斷線,他們的怨氣會更大。中國正在吃這個虧。1980年以前,中國曾經通過發行票證,提倡「越窮越光榮」等多種手段來控制人民的消費,確實積累了一批原材料,但是那時原材料的生產力依然很低,所以政府一直都沒敢輕易動它。然而自1980年工業普遍實行了經濟體制改革之後,輕工業得到迅速發展,自然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迅速提高,可惜,好景不長,就那麼一點原材料哪夠用的,很快就告磬了,許多工廠都緊缺原料,政府不得不靠借債來應急,後來借債不濟就「吸資」,「吸資」不濟就「入世」,一直殘喘到今天,真是難為它了。
借債,對一個國家來說,也是不能避免的。不過,借債也講究原則,不能說借就借。借債的一般原則是:只可用於生產原材料,不可用於生產消費品。一個窮國如果資源很豐富,病根就在生產力不發達上,就可以借債購買設備、技術等開發資源,但是就是不能用它買吃的、買玩的,建什麼高樓大廈、園林美景。還有一點要注意,一定不能與外國合夥開發,有你的一半也有它的一半,這樣的生意做不得,除非你的資源無限;除非你是一個想普渡眾生、願拿自己的血肉喂蚊蟲的大慈善家;除非你是一個「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朝無酒蒙頭睡」,一切吃了用清,不替後代著想一點的混子。當然,與外國合夥開發比自己單獨開發要快得多,所以就富得快,一開始是滿誘惑人的,可是這麼做,實際上是拔苗助長,不會長久,和上面說的把房子、土地都賣了,到高檔飯店裡大吃大喝一頓的那位的行徑一樣。就拿中國來說,如果把江南那一半賣了,江北那一半肯定很快就能富起來,可是我們能這麼做麼,又能富多久呢?同樣,如果我們把地下那一半賣了,地上這一半雖然也很快就能富起來,但我們能這麼做麼,又能富多久呢?一個窮國如果資源又很貧乏,這個國家可以說是瞎子害眼――沒治了,永遠都富不起來,除非去掠奪。但掠奪也需要本錢,「空手道」的不行。需要本錢就得借,這種借債也算作用於生產。當然,原則也有例外的時候。假設有一個國家窮到連吃的、穿的都沒有,老百姓饑寒交迫,都快要死了,這時就必須借債,買來原材料生產吃的、穿的,或者直接買來吃的、穿的,以解燃眉之急。這和小家庭過日子的道理也一樣。比方說,有一戶人家,窮得連一粒糧食都沒有了,這家人借錢買吃的,誰都不能說什麼。可是如果這家人雖然比較窮,但是溫飽還不成問題,然而他們卻借錢買大魚大肉猛吃猛喝,買汽車遊山玩水,就是些地地道道的敗家子。不過,如果他們買汽車是做生意的,不管結果是賠是賺,都算是走正路的。
還可能有一些無賴一樣的國家,雖然很富,但是它們也借債。它們借債不是為了用,而是有意放在那裡閒著,目的是阻礙其它國家發展。不過,這屬經濟戰術上的事,另當別論。
四貨幣
(作者說明:傳統經濟學之所以會誤入歧途,主要原因是它們都把貨幣的本質搞錯了。為了消除各位讀者心中的痼疾,使貨幣的本質得到重新認識,本節不厭其煩地對貨幣最可能的起源作了闡述。這是使經濟學步入正軌最關鍵的轉折點。)
本來,民富與國富、生產與消費它們之間的關係是很簡單明了的,跟貨幣沒有任何牽扯,經濟學也簡單得稱不上什麼學問。可是自打貨幣從半路上殺進來之後,古往今來各門各派的經濟學都把它也拉進來,致使問題就變得異常複雜起來,於是經濟學也就儼然成一門很高深的學問了。問題之所以會變得異常複雜,是因為以往的經濟學家們,據我所知,除了大衛?李嘉圖(Ricardo David)之外,都把貨幣的本質弄錯了。他們普遍認為「貨幣天然是金銀,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這個觀點不妨叫「貨幣等價物論」。那麼這個觀點錯在哪裡呢,它是怎樣產生的呢?
因為貨幣產生以後,貨幣插入了商品交換之間,使原來的物物直接交換變成了商品――貨幣――商品的間接交換,可是貨幣要插入商品交換之間參與交換,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交換雙方都願意接受才行,所以以往的經濟學家們認為,貨幣要插入商品交換之間參與交換,只有一條途徑,即:「貨幣本身就是商品,且能表現其它商品的價值,」於是就產生了「貨幣等價物論」。然而,以往的經濟學家都沒有想到,貨幣要參與交換,還有另外一條途徑,即貨幣以欠條的身份代替商品參與交換,這就是本經濟學要闡述的「貨幣欠條論」。可是這個觀點又見得正確嗎?要徹底弄清誰是誰非,最好還是讓我們一起回到原始社會,親眼看一看貨幣最有可能、最合理的起源吧!
假設我們所處的是原始社會的末期,那時產品的種類已有很多,商品交換已很普遍,但還沒有貨幣,還處在物物交換階段。物物交換非常麻煩,不一定一次就能交易成,有時需倒換幾次才行,把貨物帶來帶去很不方便,於是就有人開始動腦筋了。
這一天,有個織布匠叫張三的,想用一匹布換一口袋小麥吃,但他又不想把布扛到市場上去,或者是他沒有現貸,因此他就想了個法子,拿自己家特有的一樣東西作信物到市場上去交換,或者在一片龜甲上刻上「一匹布」的字,並把龜甲砸成兩半,拿其中的一半到市場上去交換。到了市場上,碰到個想拿小麥換布的,叫李四,他就要用那半片龜甲或那個信物換一口袋小麥。當然要跟李四講明:「以後拿這半片龜甲(或這個信物)就可以到我家換一匹布。」李四肯定不願意。所以這次交易能成功的條件有三個:⒈這兩個人必須相識,或有中人介紹;⒉李四知道張三是個織布的,家境富有,確實能支付起一匹布;⒊李四知道張三一貫很守信用。有了這三個條件,這次交易才能成功。第一次明顯要費不少口舌。當李四把龜甲或信物拿回家後,到需要做衣服穿的時候,他就可以拿著龜甲或信物到張三家去換布。如果他不急需衣服穿,而是急需鐮刀、鋤頭用,他就可以拿著龜甲或信物到鐵匠鋪找朱五去換。當然朱五也不會同意,所以這次能不能交易成功,也取決於朱五對張三和李四的了解程度。同時,朱五還要到張三那兒去核對,李四拿的龜甲或信物是不是他給的,能不能換一匹布?當查證屬實後,這次交易又成功了。後來,朱五就拿著龜甲或信物到張三家裡換了一匹布用,這一輪交易就算完結了。張三把龜甲或信物收回後,可以銷毀,也可以保留起來,下次使用。往後,張三每次交換都用龜甲或信物作替代,一次比一好用。原來他給僱工的報酬都是用實物支付的,這時也一律改用信物或龜甲支付。工人拿著信物或龜甲,可以到張三家去換東西,也可到市場上去換。什麼時候需用什麼時候去,要多少換多少,格外方便、靈活。隨著使用次數增多,人對它越來越熟悉,願接受它的人也越來越多。最後,不管是誰,不管他了解不了解張三,只要見到這樣的信物或龜甲就給貸。這時,這種信物或龜甲就可算作貸幣了。再後來,又有幾家大戶跟著仿效,於是市場上就同時有幾家的信物或龜甲在流通,又產生了新的不便――各家的不能通用。例如,有人拿楊六家的信物或龜甲到張三家去換布,張三不同意,這人沒法,只得去找人兌換。為了解決這個麻煩,幾家經過協商,各家的信物或龜甲可以通用,然後各家再交涉。再後來,經過發展,各家都採用了統一的信物或龜甲,上面不註明實物及數量,改成統一的單位,於是真正的貨幣就誕生了。接下來,隨著對貨幣數量和質量要求的提高,又出現了專門別造貨幣的工廠。誰需要貸幣,誰就到它那兒租借,用完後要悉數歸還,並付租金,它就靠這個生活。這種情形一直持續到現在。
回過頭去,再看看一開始張三使用過的信物或龜甲,就可知道這樣的信物或龜甲就是現在說的欠條。因為人家手裡拿著他的信物或龜甲,就說明他欠人家一匹布。所以說貨幣起源於欠條,其本質就是欠條。
從貨幣的整個使用過程來看,貨幣的一生分為四個階段,即:製造――發行――流通――銷毀或終止流通。
1.製造。貨幣在統一之前,都是各家製造各家的;統一之後,由專門的工廠製造。對製造量的限制不嚴,但要夠使用,多一些無妨。
⒉ 發行。貨幣製造出來後,不能直接使用,需經過發行之後才能使用。貨幣不經過發行就使用,和假幣沒什麼區別,可以把它列為假幣。請大家注意:這裡說的貨幣的發行與我們通常說的貨幣的發行不同。我們通常說的貨幣發行是指貨幣被製造出來後,政府把它發到銀行或者銀行放貸,而這裡的貨幣發行是指商品的主人賦予貨幣以商品的實質,用它代替商品進行交換或者用它來支付報酬、償還債務等的行為。例如,織布匠張三指明信物或龜甲就代表一批布,用它來代替一批布進行商品交換,使信物或龜甲在市場上流通起來,這才叫發行貨幣。對於貨幣的發行,其中有幾個要點要搞清楚:
① 只有商品的主人才有貨幣的發行權。物物交換就是拿商品換商品,你一無所有就換不到別人的商品。貨幣參與交換,只是使交換更方便、更靈活,並沒有破壞物物交換的這個原則,所以只有你手裡有商品才能發行貨幣,你沒有商品就沒有資格發行貨幣。而且,從一開始張三發明貨幣的前提條件來看,如果他家裡沒有布作擔保,別人肯定也不會接受他的貨幣。然而,要是真出現了沒有商品而發行貨幣的情況,會造成什麼結果呢?假設張三發行的信物或龜甲在市面上已使用得很順利之後,他的織布坊倒閉了,家裡的布也賣光了,但他仍然拿信物或龜甲去換東西,假使他換的還是李四的小麥。李四看信物或龜甲很熟悉,而且他還不知道張三家裡已無布,於是就很痛快地把小麥換給了張三,然後李四再到朱五那兒去換鐵器。可是當朱五到張三家去換布的時候,張三隻好閉門謝客,朱五也只好大罵一場而去。朱五為什麼換不到東西?根源就在張三的欺詐。張三家的小麥是怎麼來的,是交換來的嗎?不是,是騙來的。所以,沒有商品而發行貨幣,這種貨幣就是空頭貨幣,它的介入,破壞了「一物換一物」的交換原則,純粹是「空手道」式的掠奪行為。在貨幣統一之前,誰發行了空頭貨幣,眾人都可以直接找到他的頭上,可是在貨幣統一之後,誰發行了空頭貨幣,究竟是政府還是哪一個私人,就不好找了,所以這樣的貨幣照樣流通不誤,但最後市場上必然要多餘一批貨幣出來,引起貨幣貶值,甚至造成有人拿錢買不到東西,守著一大堆錢凍餓而死。既然沒有商品就無權發行貨幣,那麼顯而易見,在私有制社會裡,政府也無權發行貨幣。同樣,銀行也無權發行貨幣。銀行只是貨幣的倉庫,銀行發放貸款是租借行為,貸款者將錢花出去才叫發行貨幣。如果政府和銀行用剛製造出來還沒經過私人發行的貨幣購物或發放工資,就和上面張三的行為一樣,屬於欺詐,要引起貨幣貶值。政府購物和發放工資只能用稅,銀行購物和發放工資只能用利息。
② 在等價交換的前提下,全社會對貨幣的需要量至多為待售商品價值的一半,故不需每個商品的主人都發行貨幣。通常,誰急需購物誰發行貨幣,但是他要考慮他的商品是否暢銷。
③ 對每一個貨幣發行者來說,他發行的貨幣量必須和他的待售商品量相當,也就是說,貨幣和商品之間一定要保持一一對應的關係。例如,在等價交換的前提下,某人有價值為100元的商品,他就只能發行100元的貨幣;他發行100元的貨幣,就必須有價值為100元的商品,或不久之後就能製造出來填補也可。
⒊ 流通、銷毀或終止流通。當貨幣從發行者手裡出去,在市場上流通一圈又回到發行者手裡後,如果貨幣是他自己製造的,就要把它銷毀或留作下次有了商品後再發行使用;如果是借貸來的,應將它歸還。總之,該批貨幣已完成了使命,應終止其流通。
綜上所述,可知:貨幣是代替商品進行交換或支付的信物,它是商品的代表,它的本質是欠條。貨幣就是貨幣,不是商品,沒有價值,更不是一般等價物。
那麼,「貨幣等價物論」又錯在哪兒呢?我姑且不說用一般等價物參與交換比物物直接交換還麻煩,它只是以往的經濟學家們為探究貨幣的起源而臆造出來的,就假設歷史上真出現過一般等價物,而且還假設是羊,那麼金銀能取代羊成為一般等價物嗎?
乍一看,這只是某人一句話的事,或者是瓜熟蒂落的事,所以一直都沒有引起以往經濟學家們的注意,從而就使上面的那個錯誤結論名正言順地坐上了真理的寶座,最終導致了經濟學上疑難重重。因此,對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絕不能忽視。它就和幾千年、幾萬年來天經地義的「蘋果落地」也很不天經地義一樣,從這裡入手,就可以發現另一片新天地。
金銀和羊不一樣,羊的肉可以吃,皮可以穿,它能滿足人的最基本的兩個需要,因此,用羊作為一般等價物,不管怎麼說,大家都還能接受。而金銀呢?在當時什麼用處都沒有,最起碼對普通老百姓是這樣,所以,如用它作為一般等價物,肯定沒人願意接受。還是讓我們設身處地地來想一想吧。假設你處在那個時代,在金銀成為貨幣之前,某一天,你拿一口袋小麥到市場上去想換點什麼。這時突然有個人冒冒失失地拿一大塊金子要和你交換,你能同意嗎?你肯定得先想想,你要金子有什麼用,墊桌子腿?所以,你肯定不會同意。只有那個人給你說明用那塊金子可以換其它商品,你才有可能同意,不過,這時金子的實質已經是欠條了。因此說,金銀自然而然地取代羊成為貨幣是不可能的。金銀成為貨幣的途徑只有兩條:一是官府或民間常將它作為信物使用,遂逐漸演變成貨幣;二是政府強制使用。可是這兩條途徑,不管是通過哪一條,金銀的本質都是欠條。第一條就不說了,單拿第二條來說,如果金銀是一般等價物的話,就不存在強制使用的行為,傳統經濟學上也是這麼認為的。
既然貨幣的本質是欠條,所以凡是不易偽造、便於攜帶、久藏不壞、易表示多少的東西都可以作為貨幣,並不是非金銀不可。因此貨幣天然是金銀的觀點也該修改了。況且,現在使用的紙幣、硬幣和即將廣泛使用的電子幣,都符合貨幣的四個條件,它們都是很合格的貨幣,比金銀還要合格,所以用它們徹底取代金銀是很有必要的。那麼,紙幣、硬幣和電子幣比金銀好在那裡呢?第一,紙幣、硬幣和電子幣由國家統一製造,統一管理,不經過發行,不會進入市場。但是金銀很難管理。無論是誰,從地下挖出個金元寶出來,或者偷偷摸摸到深山老林里掏座金礦,挖出來金子,都可以直接拿到市場上買很多東西,爆發起來。這些金子都沒經過發行,會對市場造成不良的衝擊。這可不是可以忽略的個別現象。自從金銀成為貨幣之後,幾乎都是這樣進入市場的。然而,好就好在金銀的產量很低,而且市場的緩衝能力都很大,每年有一些金銀非法進入市場,市場很快就會把他們消化掉,不會受多大影響。金銀之所以能久居貨幣的寶座不下,受眾生的膜拜,主要原因就是產量低。如果它們的產量也象煤炭、銅鐵的產量那樣突飛猛進,市場早就被衝垮了,它們也早就被撤職了。第二,金銀的流通量不穩,隨著科技的進步,金銀的作用逐漸被挖掘出來,如做耐腐蝕材料、特殊的導線,這就要造成金銀在流通過程中,有一部分可能要被消費者截留,從而退出流通領域,使流通量小於發行量,影響市場交換。紙幣、硬幣、電子幣又都沒這個缺點。所以它們都是比金銀還好的貨幣,讓它們徹底取代金銀是完全應該的。而傳統經濟學卻不承認它們是貨幣,把它們說成是貨幣符號,純粹是為了遷就貨幣原來的那個錯誤概念,這在科學上是不應該的。該徹底砸爛就要徹底砸爛,要象相對論砸爛經典物理的老框框一樣,這樣科學才能有飛躍。
因為貨幣的本質是欠條,所以發行貨幣不能違背打欠條的原則。打欠條有什麼原則呢?答:不能超過自己的償付能力,更不能耍「空手道」欺騙人。這點前面其實已經講過,此處不在羅嗦。然而,世上什麼樣的角色都有,所以違則發行貨幣是難免的。不僅私人有這麼做的,政府更厲害。因此,用貨幣參與交換,方便是方便,就是有風險,忽而貶值,忽而作廢,總不如物物交換實在。不過,政府如能對自己和私人嚴格約束,會好得多。
以上講的都是關於私有制社會裡的貨幣,公有制社會裡的貨幣和它大體上相同,但略有下面三點區別:
⒈ 發行者不同。在公有制社會裡,財富都被政府掌握,一無所有的是私人,故貨幣的發行權在政府手裡,由政府發行,由政府收回。
⒉ 發行量不同。公有制社會實行的是供給制度,不是交換制度,故貨幣的發行量必須與待分配的消費品的價值量相等。發行量不合適,將造成幣值不穩。
⒊ 作用不同。在私有制社會裡,貨幣是交換的媒介,在私人與私人之間起作用;在公有制社會裡,貨幣是供給的媒介,在政府與私人之間起作用。
最後給大家說明一點:本節主要只是建立了「貨幣欠條論」,並沒有對「貨幣等價物論」進行直接批判,因為這還要用到後麵價值的知識。所以如果您看了本節之後,還有點搖頭,對「貨幣等價物論」仍戀戀不捨,那就請您硬把「貨幣欠條論」記下來。到後面您會感到,從此開始,經濟學的研究就好比倒吃甘蔗――漸入佳境。
五價值與價格
(作者說明:本經濟學是從2000年9月份動筆的,在動筆之前,我以為「勞動價值論」已成定論,所以就沒加說明,直接將它繼承。但今年自我到網上轉了之後,我才知道原來現在對價值的爭論還是很激烈的,有「技術價值論」「資本價值論」「機器價值論」「心力勞動價值論」「創新價值論」等。之所以會出現這麼多新論,我以為是這些理論的創立者們還沒有真正理解傳統經濟學中價值的作用,也沒把價值與財富分開。財富是物質,能看得見,也能摸得著,但價值是附著在財富上的勞動時間,既看不見,也摸不著;財富越多越好,但價值並不一定是越多越好。本經濟學仍堅持傳統經濟學中的「勞動價值論」。當讀者們看到第六節的貿易掠奪之後,您就會知道「勞動價值論」是多麼正確了。)
㈠ 價值、定價
當兩種商品,例如小麥和斧頭進行交換,應按怎樣的比例呢?值得慶幸的是,經濟學界的前輩們找到了商品交換的原則――等勞動時間交換[1],給我們後人省了不少力。知道了這個原則,我們就容易找到商品生產者贏虧、貧富的原因了,所以,這在經濟學上是最大的功勞。
⒈ 價值的含義
傳統經濟學中,把價值定義為: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這個定義太抽象,而且不易給價值定量,所以本經濟學把它做了適當地改動。是怎樣改動的呢?
既然商品要以等勞動時間來交換,那麼我們就應當先把各種商品消耗的必要勞動時間表示出來,然後才能交換。例如,當用斧頭換布時,必須先知道一把斧頭消耗多少時間,一尺布消耗多少時間,然後才能確定一把斧頭應換幾尺布。怎樣表示勞動時間呢?
如果直接用時間來表示, 如一把斧頭耗8小時,一尺布耗4小時,這樣太麻煩。經濟學上是用貨幣來表示的。這個用貨幣表示的商品消耗的必要勞動時間,就叫價值[2]。如一把斧頭耗8小時,就稱其價值為8元;一尺布耗4小時,就稱其價值為4元。對此大家務必要明白,價值實質就是時間,只不過在這裡時間的單位是元、角、分,而不是時、分、秒。知道了這一點,就不難理解價值的含義了。有了價值這個概念後,商品交換的原則――等勞動時間交換就可以改叫等價交換。最後還要明白一點:傳統經濟學中有價值和價值量兩個概念,本經濟學取消了價值,只保留了價值量。同時因為價值量不太符合語言習慣,所以將「量」字去掉,改為「價值」,因此本經濟學中的「價值」同傳統經濟學中的「價值量」相同,是有大小的。
⒉ 定價的方法
明白了價值的含義之後,我們就可以把所有商品的價值都確定下來,然後進行交換,這就是給商品定價。商品的種類成千上萬,怎樣給它們一一定價呢?很簡單,只要隨便規定一個標準工日的價值,就可以根據各種商品所消耗的標準勞動時間,給它們一一定上價。例如,假設規定一個標準工日用1元來表示,而且再假設生產一噸煤要10個標準工日,則一噸煤的價值就是10元(沒記入原材料及設備成本,下同);如果生產一噸鋼要100個標準工日,則一噸鋼的價值就是100元;如果生產一輛汽車用了兩噸鋼和50個標準工日,則一輛汽車的價值就是250元。
這裡說的標準工日指的是在一個經濟封閉的區域(與外界無貿易的區域)內,一個具有全區域內所有勞動者平均勞動能力的人(標準人),按所有勞動者每天平均的工作時間(標準天)正常工作一天。簡單地說,一個標準工日就是一個標準人工作一標準天。每個標準工日生產的商品均是等價的。例如,有一個標準人(當然是全才),讓他種地,他平均每天可產小麥五斤;讓他打柴,他每天可打一百斤;讓他捕魚,他每天可捕十斤,那麼這五斤小麥、一百斤柴、十斤魚的價值就都相等,可以互換由此類推下去,就可把各種商品的價值及交換比例測試出來。話雖這麼說,可是事實上這樣全才的標準人是找不到的,也很難讓他一一去試驗,所以,從簡單起見,可以忽略勞動者之間的各種差異,認為不同行業的一個工日的價值均相等,用這個工日來代替標準工日,然後再用單位產品平均消耗的勞動時間來定價[3]。這個時間不妨也叫社會必要勞動時間[4]。例如,可以認為農業上的一個工日和挖煤的、織布的、煉鋼的等所有行業的一個工日的價值都相等,都可以統一用1元來表示。假設全區域內一斤小麥平均要消耗0.2個工日,則一斤小麥的價值就為0.2元;假設一噸鋼平均消耗100個工日,則一噸鋼的價值就為100元。
由於商品消耗的勞動時間可以統計出來,所以在經濟學的計算當中,可以認為價值是已知量。又由於生產力的大小和資源的多少都在不斷地變化,所以商品消耗的必要勞動時間也在變化,因此商品的定價應經常調整。
⒊ 商品價值的構成
上面對於價值的計算,均沒計入原料成本,或者認為原料上自產的,而且也沒計入設備折舊。實際上,設備折舊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多數生產者的原料都是購買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商品的價值是由設備折舊價值、原材料的價值及生產者新創造的價值構成的,如圖二所示。設:C=設備折舊價值+原料價值,那麼商品的價值構成可用公式表示為:
商品的價值 = C + 新創造價值……………………(1)
舉個例子來說,某織布廠的機器設備及棉紗、染料等原料都是購買的,這些東西都有自己的價值,它們的價值都是原來各自的生產者創造的,是個已經確定下來的量。假設該廠織一匹布要消耗棉紗100斤,價值為10元;消耗染料10斤,價值為3元;消耗設備的價值為1元,再假設織這樣一匹布,整個社會平均要消耗兩個工日,兩個工日的價值為2元,那麼
一匹布的價值 = [ 1 + ( 10 + 3 ) ] + 2 = 16 元
㈡ 價格
雖然價值規律要求商品交換要以價值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即根據價值來定價格,但是實際上沒有做到,而且也是不可能的。在價值這個概念出現以前,人根本不知道有價值這個東西,商品交換全是憑感覺進行的。賣方覺得「這樣賣合適,我有賺頭」,買方覺得「我需要,我能買起」,於是買賣就成功了。價值出現之後,它也只是躲在書本里,買賣雙方均沒有人去考慮商品的價值,再說他們也不可能知道商品的價值是多少[5],商品買賣仍按老習慣來進行。況且生產者生產的目的是賺錢,他們總要把價格抬得高高的,直到賣不出去時才慢慢往下降,結果就造成價格與價值大多數都不相符。這時就不能很死板地把價格仍然看成是價值的貨幣表現了,應把它們分開,不能混在一起。既然不能把價格看成是價值的貨幣表現,那麼價格又是什麼呢?因為商品之間是以價格為依據進行交換的,所以價格體現了各種商品間的交換關係。一種商品的價格高,它能換到的其他商品就多,反之就少。例如,若每把斧頭的價格為1圓,每斤小麥的價格也為1圓,那麼一把斧頭就可以換一斤小麥。當每把斧頭漲為2圓時,一把斧頭就可以換到兩斤小麥。可見,價格反映的是商品的交換能力,只不過這個能力是用貨幣表示的。所以價格是用貨幣表示的商品的交換能力。這就好比物體的長度是用「米」表示的,商品的交換能力是用「圓」表示的。
價格雖然是用貨幣表示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在貨幣出現以前,商品沒有價格,那時的價格是由對方表現出來的。例如,用一隻羊換50斤大米,那麼一隻羊的價格就是50斤大米,50斤大米的價格就是一隻羊。所以,在貨幣出現之前,價格應定義為:一個單位的某種商品換取其它商品的數量。在貨幣出現之後,也可以這麼認為。例如,有一個人的一隻羊賣了40圓錢,他用這40圓錢買了50斤大米,就可以認為這隻羊的價格是50斤大米。而傳統經濟學卻認為商品交換的雙方表現出來的是對方的價值,這是錯誤的。怎麼這麼巧,偶然的一次交換,或者是每一次交換,都能把對方的價值表現出來。
弄清楚價值與價格的含義之後,我們再回過頭去解決第四節遺留的一個問題:歷史上有沒有出現過等價物?對於這個問題,大家首先要知道,商品的價值是由它消耗的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不是靠它的交換對象表現出來的。商品一旦被生產出來,它的價值就確定了,不會隨著交換對象的變化而變化。例如,假設有一口袋大米價值是40元,那麼當它與一隻羊交換時,它的價值仍是40元,不是表現為一隻羊的價值;換了一個地方,當用這口袋大米換兩隻羊時,它的價值還是40元,也不是表現為兩隻羊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