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淺談所得稅會計準則在應用中的一些難點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載

【論文摘要】2006年財政部頒布的新所得稅會計準則引入「暫時性差異」,要求企業統一採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這與目前我國多數企業現行的所得稅會計處理方法有很大差異,如何應用新會計準則成為多數企業面臨的難題。
【論文關鍵詞】暫時性差異;時間性差異;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損益表債務法
  Abstract:The new income tax standard issued in 2006 requires balance sheet to adopt liability method. It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temporary differences to measure differences. Differences are prominent between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the popular income tax accounting adopted in most Chinese enterprises. So how to implement the new standards will be a problem to which most enterprises have to face up.
  Key words:temporary differences;timing differences;balance sheet liability approach;income a/c debt method
  
  2006年我國財政部發布的新會計準則體系中,《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以下簡稱新準則)借鑑《國際會計準則第12號——所得稅》,廢止了應付稅款法等我國現行會計事務所採用的方法,要求企業統一採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資產負債表債務法要求企業從資產負債表出發,通過比較資產負債表上列示的資產、負債按照會計準則確定的賬麵價值與按照稅法確定的計稅基礎,對兩者之間的差異分別確認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與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負債與遞延所得稅資產,並在此基礎上確定每一會計期間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1]。可以看出,對暫時性差異的理解、確認、計量及其對所得稅影響的會計處理,是新準則所得稅會計處理的核心問題。
  
  一、暫時性差異的含義
  
  新準則在引入資產和負債計稅基礎概念的基礎上引入了暫時性差異的概念,所謂暫時性差異是指資產負債表內某項資產或負債的賬麵價值與其按照稅法規定的資產或負債計稅基礎之間的差額[2]。由於資產的計價金額隨著時間的推移將逐步費用化,會計核算上的資產計價金額與所得稅法上資產計價金額之間的差異,從資產的整個使用期間來看將逐步消失,所以這些差異都是暫時性的,不存在永久性差異。如果存在暫時性差異就表明資產或負債將在未來期間導致所得稅流入或流出企業,資產負債表債務法要求將這一影響確認為資產或負債。
  
  二、暫時性差異與時間性差異的區別
  
  《企業所得稅會計處理的暫行規定》(1994年)、《企業會計準則——所得稅會計(徵求意見稿)》(1995年)及《企業會計制度》(2001年)(以下簡稱舊制度)中規定企業可以選用的三種所得稅會計處理方法包括損益表債務法,它以損益表為基礎,強調時間性差異的形成與轉回及其對所得稅的影響。時間性差異,是指由於稅法與會計制度在確認收益、費用或損失時的時間不同而產生的稅前會計利潤與應納稅所得額的差異[3]。暫時性差異與時間性差異相比都能夠在未來期間轉回,差異對所得稅的影響金額均需遞延或分配到以後各期,但是兩者之間還是存在顯著的區別。
  (一)核算理念不同
  會計界對收益理解由「收入/費用觀」轉變為「資產/負債觀」,是促使損益表債務法發展為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重要原因。時間性差異正是基於「收入/費用觀」,側重從收入和費用角度分析會計利潤和應稅所得之間的差異,反映的是某個期間內的差異,根據其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僅反映了對所得稅費用的本期影響額。而暫時性差異是基於「資產/負債觀」,側重於從凈資產變動的角度分析會計利潤和應稅所得之間的差異,反映的是資產負債表日累計差異金額,根據其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分別代表實際預交的所得稅資產和應交的所得稅負債,更加符合資產和負債的含義。例如:某項固定資產,原價為100萬元,預計凈殘值為零,計稅確認的折舊費每年20萬元,財務會計確認的折舊費每年25萬元。從時間性差異角度分析: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別產生的時間性差異為5萬元。從暫時性差異的角度分析,第一年底:固定資產賬麵價值為75萬元(100萬元-25萬元),固定資產稅基為80萬元(100萬元-20萬元),累計暫時性差異等於5萬元(80萬元-75萬元);第二年底:固定資產賬麵價值為50萬元(75萬元-25萬元),固定資產稅基為60萬元(80萬元-20萬元),累計暫時性差異等於10萬元(60萬元-50萬元),第二年實際發生的暫時性差異為5萬元(10萬元-5萬元)[4]。
  (二)核算範圍不同
  由於損益的變動必然導致凈資產變動,所有影響損益的會計事項都會在資產負債表中反映出來,因此基於資產負債表確認的暫時性差異包括舊所得稅會計規範中所稱的所有時間性差異,還包括其他因對資產或負債進行直接調整而產生賬面金額與其稅基不一致的非時間性差異,以及會計上雖未作為資產和負債確認,但按照稅法規定可以確定其計稅基礎而產生的計稅基礎與其賬麵價值之間的差異等。它能直接反映對未來稅收的影響,可以促使企業對報告日的財務狀祝和未來現金流量做出更加恰當的評價,提高預測價值。
  
  三、暫時性差異的確認和計量
  
  (一)計稅基礎與暫時性差異
  在確認暫時性差異時,必須要先正確理解計稅基礎這一概念。計稅基礎是在資產負債表日,根據所得稅法的規定所確認的資產或負債的金額。一項資產的確認意味著該資產的賬麵價值在未來期間將以流入企業經濟利益的形式收回,新準則第五條規定,資產的計稅基礎就是指企業在收回資產賬麵價值過程中,稅法上允許抵扣該經濟利益的金額,即該項資產在未來使用或最終處置時,稅法允許作為成本、費用或損失於稅前列支的金額。在資產的初始計量過程中,一般情況下資產的賬麵價值等於其計稅基礎。在資產的後續計量中,由於稅收制度的改革和財務會計獨立性的增強,資產的賬麵價值與計稅基礎會因為稅法和會計準則規定不同而產生差異。一項負債的確認意味著該負債的賬麵價值在未來期間將通過體現經濟利益的資源從企業流出來清償,新準則第六條規定,負債的計稅基礎,是指負債的賬麵價值減去未來期間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予抵扣的金額。從準則應用指南的解釋來看,諸如短期借款、應付款項等一般負債項目的確認和償還並不影響當期損益和所得稅的計算,因而負債的賬麵價值通常情況下與計稅基礎是一致的。兩者產生差異的因素主要源自計提費用所形成的非現實負債,如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售後服務等原因確認入賬的預計負債、對外提供擔保預提的或有負債等。
  (二)目前常見的暫時性差異
  根據差異對未來期間應稅金額影響的不同,暫時性差異又分為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如果資產的賬麵價值比計稅基礎高,或是負債的賬麵價值比計稅基礎低,會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兩者的差額作為未來期間應納稅所得額應計算交納所得稅,從而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要將其確認為一項遞延所得稅負債。如果資產的賬麵價值比計稅基礎低,或負債的賬麵價值比計稅基礎高,會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兩者的差額可抵減未來期間應納稅所得額,表現為支付的所得稅額減少而使經濟利益流入企業,要將其確認為一項遞延所得稅資產。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的計量,資產負債表債務法要求按預期收回該資產或清償該負債期間的實際執行的稅率計量。如果預期實現或清償年度的稅率尚未正式公布,則應採用已公布的稅率計量,不預測未來稅法或稅率變動。
  根據差異的內容,暫時性差異包括兩類情況:一是指資產或負債的賬麵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之間的差額。如B企業固定資產賬面餘額50萬元評估增值5萬元,尚可折舊年限為5年,則會計當期計提的折舊為11萬元,但按照稅法認定可計提的當期折舊只能是10萬元,也即其賬麵價值為55萬元,但計稅基礎只有50萬元,從而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二是指未作為資產和負債確認的項目,按照稅法規定可以確定其計稅基礎的,該計稅基礎與其賬麵價值之間的差額。比如,自行開發並依法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會計上將確認前的研發費用直接進入當期損益,但按稅法的規定無形資產要按開發過程中的實際支出計價,將來再逐期攤銷,即稅務部門允許在未來期間作為抵扣項目的金額,與零賬面金額間的差額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中國 http:// 編輯整理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