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老年性內側半月板后角損傷的診治

2023年09月26日

- txt下載

 膝關節疼痛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嚴重 影響 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引起膝關節疼痛的原因很多,內側半月板后角損傷是常見原因之一,本院自1998~2005年對103例年齡≥60歲的內側半月板后角損傷的患者,進行內側半月板部分切除,取得了較好的 治療 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和 方法
  1.1 研究 對象 本組103例患者中男35例,女68例,雙膝關節3例,左膝37例,右膝63例,年齡60~73歲,平均(687±53)歲。膝關節內翻畸形、外側半月板損傷、骨壞死、對稱性骨性關節炎不在其中。
  1.2 方法 本組中26例患者有膝關節扭傷史,30例在日常活動行走中有輕微的扭傷史,47例則無明顯的外傷史。走平路時71例(689%)無不適之訴,23例(223%)有時有不適感,但休息後可以緩解,9例(87%)走平路時就有不適。有91例﹙883%﹚患者上樓有疼痛感,82例﹙796%﹚下樓有疼痛,78例(757%)下蹲站起時出現疼痛,疼痛的嚴重程度和活動的頻率成正比。31例(301%)時常有絞鎖,62例(607%)有時有絞鎖。查體時關節有輕度腫脹30例,73例無明顯腫脹,過度屈膝時膝關節疼痛占95%,內側關節間隙有壓痛占98%,Mcmuray試驗97%陽性,股四頭肌萎縮36%。103例患者術前都進行膝關節立位X線平片, 87例患者進行MRI檢查,其中53例(515%)內側半月板3度損傷,30例(291%)1~2度損傷,20例(194%)未見明顯損傷。所有患者都進行關節鏡手術,術後當天進行患肢的踝泵訓練,第2天開始進行肌肉的等長鍛鍊及無痛情況下的膝關節伸屈活動,術後第3天可進行抗阻肌肉鍛鍊,扶拐部分負重。半月後逐步完全負重。平均隨訪時間為23周(6~30周),並對膝關節術前術後進行Lysholm[1]膝關節評分。
  2 結果

  本組103例均進行關節鏡手術,術中證實為內側半月板后角損傷,半月板游離緣有退變,故給予內側半月板后角切除或半月板部分切除。根據Outerbridge[2]法對相應的脛骨內側和股骨內髁軟骨進行評估,53例(515%)為1度損傷,12例(117)2度,38例(369%)為3~4度損傷。術前1~2度Lysholm膝關節評分為70%,術後872%;術前3~4度Lysholm膝關節評分63%,術後881%。本組患者術後關節絞鎖症狀完全消失,疼痛症狀有明顯改善。
  3 討論
  3.1 老年性內側半月板損傷的臨床特點和特徵 隨著年齡的增長,半月板水分的減少,其脆性增加,由於內側半月板活動度小,再加上老年人肌力下降,膝關節穩定性較差,當老年人在正常的膝關節伸屈或旋轉活動時,內側半月板后角在股骨髁和脛骨平台的擠壓、撞擊下將會出現損傷,因此很多學者[3]認為老年性半月板損傷最常見的是內側半月板后角。老年性的內側半月板后角損傷在臨床上有其特點:(1)多無明顯的外傷史,也缺乏膝關節損傷後的腫脹。(2)大多數患者在走平路時無不適或有時有不適,但休息後可以緩解。(3)患者多數主訴在上下樓、半蹲、起立和坐下時疼痛,改變膝關節活動方向時也會疼痛,有時會出現機械性的的卡壓症狀。(4)查體時內側關節間隙後方明顯局限性的壓痛,Mcmuray試驗陽性,膝關節過屈時疼痛加劇,但股四頭肌萎縮不明顯。(5)X線攝片見內側關節間隙無明顯狹窄和骨贅,MRI有時可以見到半月板內有高密度的改變。
轉貼於論文聯盟 http://www.lwlm.com

收藏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