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閨蜜分手後就長胖的人,可能只是「情緒飢餓」

2023年10月24日 - txt下載
摘要:閨蜜分手後就長胖的人,可能只是「情緒飢餓」有些女生分手後胃口特別好。這兩件事本不應該劃等號,也有人分手後由於傷心過度反而滴水不進的。
  很久沒聯繫的閨蜜突然發來一條信息:我分手了。
  我愣了一下,回過神來,心想:鬧分手都鬧了快一年的時間,分了就分了唄,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沒過幾秒,又發來一條信息:我又變胖了。我認真想了想,可她本來就不瘦啊,這個問題還蠻嚴重的。然後,我給她回了一條信息,問她現在多重。
  讓我驚訝的是,她居然150斤了。
  閨蜜小時候就是個小胖墩兒,這並不是由於基因的遺傳,而是因為她真的太喜歡吃了。
  上大學那會兒,半夜裡,大家只要有誰突然嘴饞想吃東西了,去找她准沒錯,她的書桌下有個白色的收納箱,裡面全是各種各樣好吃的零食。
  什麼是情緒性進食?
  據說,有些女生分手後胃口特別好。這兩件事本不應該劃等號,也有人分手後由於傷心過度反而滴水不進的。
  不管怎樣,這兩種狀態都是極為不好的。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情緒性進食Emotional Eating」,意思就是,你吃東西時,並不是因為餓才吃,僅僅只是為了發泄情緒。
  當受到某種情緒的刺激時,就會忍不住想吃東西。這樣一來,食物被當作了某種負面情緒的補償,而不是為了滿足身體本能的需要。
  零食是一種很治癒的東西,我們從小就愛吃,偶爾用零食治癒自己也並無不妥。
  可如果發現自己一天裡大多數時間都在吃,並且是在不餓的情況下,尤其是在心情低落的時候,那就要特別注意了,你很有可能是情緒性進食的先兆。
  如果不及時加以控制或找別的發泄途徑,久而久之,長胖是板上釘釘的事兒了。


  據心理學家分析,人在情緒低落的時候,特別喜歡吃含糖量和熱量很高的食品,比如冰激凌甜品,或者薯條和可樂。
  這是因為當我們在吃甜品和高熱量食品時,大腦里的多巴胺神經元立刻被激活,由此讓人感到興奮和快樂。
  並且,這種感覺會上癮,上癮之後的結果是越吃越想吃,而身材越來越豐滿。
  另外,還有小部分人容易產生「情緒性進食」的原因是小時候的心理缺失導致的。
  比如童年經常被批評和打罵,長大之後就會有自卑感,稍微經歷一些不順利的事情就容易產生自暴自棄的負面心理,從而用暴飲暴食來對抗消極情緒。
  所以,很多時候,你並不是因為餓了才吃,而僅僅只是因為吃東西能給你帶來心理的滿足感,或者吃東西的時候能讓你感到放鬆,能暫時緩減不確定因素帶來的焦慮。
  胡吃海喝真的好嗎?
  食物就像魔鬼一樣讓人充滿了誘惑,現在的人們生活節奏這麼快,人人馬不停蹄往前追,生怕掉隊。
  有時因為工作太幸苦,壓力太大,就想用美食來犒勞自己。常聽人調侃:沒有什麼問題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不爽時就出去猛吃一頓就好了。


  這樣吃吃喝喝的感覺的確很爽,當時是得到了極大的心理滿足,問題是這種「情緒性進食」一旦激活了體內的多巴胺神經元,即從吃這件事中獲得了快樂之後,大腦就會把這種快樂的記憶儲存起來。
  下次只要見到美味,大腦里的記憶立刻被激活,甚至有些人只要想起美味就會按耐不住想吃。
  當這種吃的快感成了一種習慣之後,離肥胖就不遠了。
  據美國的科學家發現,相對於正常體重的人來說,肥胖者更容易受到負面情緒的衝擊,肥胖人士(BMI≥30)患抑鬱症和焦慮症的可能性顯著增加。
  最為致命的是,肥胖引發的情緒問題反過來促使你用吃東西來療愈自己,這樣惡性循環的結果可想而知。
  如何吃,才能不胖?
  除了某種特殊體質的人,相信很少有人每天大吃大喝還不長胖的。美國印第安納州立大學心理系教授Jean Kristeller寫過一本很有意思的書,書名叫做《學會吃飯》。
  書中談到他的一位朋友,因為太胖而無法穿自己喜歡的衣服而感到很煩惱,於是狠下心來控制飲食,狂減30斤之後,終於可以穿上自己喜歡的衣服了。
  不過,一個新的問題出現了:她每天都在權衡「能吃什麼,不能吃什麼」的問題。
  事實上,什麼時候吃?怎麼吃?遠比吃什麼重要多了。


  方法一:明確吃的原因
  很多時候,我們吃東西是很盲目的,想吃就吃,這樣很容易喪失自我控制,越吃越多。在進食之前可以先自問一下:我是不是真的餓了?
  我們進食的原因有很多,第一種是生理飢餓,這是身體缺乏能量時產生的重要訊息,這種飢餓感是天然的,餓了理所當然要吃,而處於這種狀態之下進食也是最健康的。
  第二種是心理飢餓,只要看到、想到或聽到食物,就誘發想吃的渴望。比如看到朋友圈曬出的美食圖片,想起小時候的一道菜,就會特別有進食的慾望和衝動。
  另外一種是想要被安撫的飢餓,比如在壓力、悲傷、憤怒、焦慮等不好的狀態之下,很多人會把高熱量食物作為自我撫慰的工具。
  其實,每一次進食都是一種選擇,如果懂得區分的話,在進食之前仔細分辨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飢餓感。
  如果是後兩種情況,可以先問一個問題:我真的需要吃嗎?堅持這麼做,久而久之,便可以養成一個良好的進食習慣。
  方法二:培養正念飲食法
  如果實在沒有辦法明確吃的原因,可以試試正念飲食法。
  想像一下,如果可以不必經過反覆掙扎,不必放棄最喜愛的食物,不必擔心一旦開始吃就停不下來,這將會是多麼美好和自在的事!
  這能實現嗎?正念飲食法是可以引導你達到這個境界的。
  正念是忽視個人的經驗,將專注力放在有價值的事物上。在進食時專注於當下,慢慢享受進食的過程和對食物的體驗。


  比如吃一個橘子時,可以用手專心地剝開橘子的皮,感受它剎那間溢出的汁液,聞聞它散發於空氣中的清香,將全身的味蕾打開。
  然後取出一瓣橘肉,放入嘴裡緩慢地咀嚼。全神貫注地體驗當下的每一個動作,直到它幾近液化,通過食道吞咽下去為止。
  在這個正念飲食的過程中,可以用心體驗食物的曼妙清香,這既是對食物的尊重,也是對自身的一種修行。
  正念飲食非常好的一方面在於,我們完全可以吃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不用太顧慮脂肪含量和卡路里等因素。
  正念飲食的要點是專心致志地吃,認認真真地吃,慢條斯理地吃,把我們的味蕾充分打開,全然地享受食物的美味和吃的過程。
  正是因為讓眼耳鼻喉過足了癮,所以,很少會有吃得太多或吃得過飽的狀況。相反,只有狼吞虎咽才會吃撐。


  方法三:改變飲食模式
  移動網際網路火速發展的今天,給我們帶來了太多的自由,邊看劇邊吃飯,或邊刷手機邊吃飯已經成為很多人的常態。甚至覺得左手一隻手機,右手一袋零食的日子才是人間極樂。
  事實上,這種習慣是非常不健康的,如果你正在減肥,那麼這樣的生活方式對你的目標一點幫助也沒有,可能還會適得其反。
  還有一種情況是一年有360天都在外面聚餐,像這樣的社交達人如果不胖只能說是天生的。一堆人在一塊兒吃吃喝喝,有說有笑,特別容易吃撐。
  如果你正在為了保持身材而減肥,那麼,儘量減少聚會或者聚會時控制飲食才是王道。
  寫在最後
  在民以食為天的國度,成為一枚妥妥的吃貨,並不是什麼令人慚愧的事。
  不過,能吃和會吃是兩回事。
  會吃,往往能帶來健康和美麗;能吃只會給身體帶來傷害,變胖之後還會徒增煩惱。因此,儘量成為一個會吃的人吧。
  你只有把吃飯當回事,身材和健康才會把你當回事。


  - THE END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