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詩經讀後感800字

2023年11月14日

- txt下載

詩經讀後感 篇1


談《詩經》中的《白駒》
《白駒》這首詩,有人認為殷人尚白,大夫乘白駒,為武王餞送箕子之詩;有人認為是王者欲留賢者不得,因而放歸山林所賜之詩;有人認為這是一首有關朋友離別的詩……究竟是因為什麼讓人們對這首詩捉摸不透呢?
全詩四章分為兩個層次,在詩中也有較為明顯的不同。前三章為第一層,主要寫的是客人還未離開主人就極力挽留。說到挽留,古代挽留客人的方式有很多種。據《漢書》記載,「投轄於井」就是當客人要走的時候,主人將客人車上的轄投於井中,使車不能行走,藉此把客人留住,而和此詩不同。在《白駒》中,主人想方設法地拴住馬,不讓馬遠去,顯而易見主人並不想讓客人離去,主人希望貴客在他家多待一陣子,也通過主人千方百計延長賓客在他家的歡樂時光以體現他對賓客們的熱情好客和真誠淳樸。
「爾公爾侯,逸豫無期?慎爾優遊,勉爾遁思。」印證了主人不僅苦心挽留客人,而且還勸他謹慎考慮出遊,放棄隱遁山林、獨善其身、享樂避世的念頭。整個第三章,作者採用間接描寫,通過對主人的心理描繪以反襯客官的形象特徵。客人的才能可以為公為侯,但生逢亂世,既不能匡輔朝廷又不肯依違,只好隱居山林。而客官的身份與主人的勸誡相映襯,感觸更深。本詩的末章即為第二層,是對主人對已離去的客人的回憶。「生芻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爾音,而有遐心」客官還是離去了,主人的勸誡沒有得到允諾,為此讓主人抱有遺憾。於是便希望客官能夠再次光臨,雙方保持聯繫,清晰地刻畫了「不可因遠居而疏遠了朋友」的理論,對客官的不舍和思念都體現在了言語中。
從整首詩來看,運用了重章疊句和反覆詠嘆的藝術形式,詩意一步步遞進引出來抒發表達情感。整首詩內涵豐富,情感鮮明,充分體現了主人對客官的不舍以及對客官的挽留,這種情境也與現實相似,也說明的《白駒》意義明確,將現實情況記於詩中來表達主人的質樸。

詩經讀後感 篇2


為惡定難善終——淺論《碩鼠》
《碩鼠》選自《詩經·魏風》,是一首古代勞動人民的悲歌。
「碩鼠」意為大老鼠。本詩第一句便直奔主題,「碩鼠碩鼠,無食我黍!」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許吃我種的黍!悲傷而急切的呵斥,洋溢著農人心中無盡的悲痛。「三歲貫女,莫我肯顧。」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卻對我不照顧。農人對碩鼠的仁慈和碩鼠對農人的殘酷形成鮮明的對比,愈發凸顯出農人的悲憤。「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最終,農人終於忍無可忍,大聲疾呼:沒有你們的地方才是我們的樂土!為了強化這種情感,農人運用「賦」的手法,又將這個意思重複兩遍,達到了一唱三嘆、迴環往復的效果。
讀罷全詩,滿紙悲憤之情撲面而來。其實,農人痛斥的何止是老鼠!那搜刮民脂的宦官鄉紳,不正像這碩鼠嗎?普通的老鼠不過要些米黍,而地主官員們的苛捐雜稅,要的卻是老百姓的命啊!窮苦百姓辛辛苦苦勞作一年,卻被地主搜刮殆盡,剩下的糧食都不足餬口。農人春種的時候,地主在家裡玩樂;農人夏忙的時候,地主在家裡玩樂;農人秋收的時候,地主倒曉得要出來了,出來剝削,出來搜刮!到了冬藏的時節,地主家裡堆積如山的糧食、米黍和不計其數的綾羅綢緞確實藏得好好的,而農人的家裡呢,有什麼可藏的?一把破梨,一頭瘦牛,一間陋室,有什麼可藏的?左右不過是要了一條老命罷了!
古代勞動人民受壓迫的悲苦人盡皆知,而《碩鼠》一詩的優秀在於它不僅發出悲鳴,還提出反抗。「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好一個逝將去女」!長期的壓迫必將燃起百姓的怒火,而星星之火足可以燎原!這把火,從秦末的陳勝吳廣大起義,一直燒到了民末的解放戰爭,終於燒出了一片嶄新的天地!
行筆至此,想起齊白石的一首題畫詩《蟹》:「處處草泥多,行到何方好?昨日見君多,今日見君少。」這首詩用以諷刺蠻橫殘暴的日寇,與《碩鼠》的思想頗為相似。最終,無論是好吃懶做的碩鼠,還是橫行霸道的螃蟹,都被推翻了。人終於戰勝了權。
《碩鼠》開創了農民反抗精神的先河,並為後世人們所傳頌。這首詩以淺顯易懂的語言讓我明白:為惡定難善終。在大是大非面前,需始終存一顆悲憫之心,須知惡定有惡報。

詩經讀後感 篇3


尹木南風
高三
有一本書,作者佚名,內容豐富,名曰《詩經》。
第一次認識《詩經》是通過曹操的《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它所表達的是曹操的求賢若渴。通過課下注釋我才知道它出自《詩經》,其原句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與曹操用它來表達的感情不同,它本身表達的是戀人之間的念念不忘和想思。當時的我自認為《詩經》就是關於男女愛情的詩歌集。後來我們學習了《詩經》裡面的《蒹葭》、《關雎》,也都關於愛情。「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耳熟能詳。我通過詩歌仿佛看到了那時河畔,男子對愛情的大膽而又浪漫的追求,為追到心愛的女子,下足了功夫,若是放在現在,仍不過時。
後來一首《採薇》打破了我的自以為是,它仍是浪漫的,但它不單單只表達愛情,還有戰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當年出征的戰士,今日歸還,所憾離家多年,早已物是人非,令人傷感非常。
出自對《詩經》的興趣,我通過《詩經》的實體書籍了解了一些關於它的具體信息。那時我才知道《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它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而這些詩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它除了愛情,戰爭,還有頌歌,祭祀,社會習俗等等。
《詩經》大多詩歌意境優美,「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能讓人瞬間身臨其境,仿佛自己就是那個在風雨交加的早晨懷人的女子,忽然看到心心念念的人,再惡劣的天氣也影響不到自己的好心情,怎麼能不高興呢?
投桃報李源自於《詩經》「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單單純純,你贈予我,我也要贈予你。禮尚往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這裡講的將不再是禮物本身的價值,更多的是它表達的意義,也是友誼的升華。
若你下定決心要讀一本書,那就讀《詩經》吧,有趣,易懂,浪漫至極。

詩經讀後感 篇4


《鄭風·叔于田》賞析
《鄭風·叔于田》並不是很引人注目的篇章,但若論其藝術成就,此詩當可與那些最優秀之作相頡頏。它的成功之處,除了運用《詩經》中常見的章段復沓的布局外,還在於運用設問自答、對比、誇張的藝術手法。
《鄭風·叔于田》三章句式結構全同,與其他採用復沓結構的《詩經》篇章一樣,有一種迴環往復的音響效果,同時也因為復沓而起到了一種加深印象的效果。而這種復沓是有變化的復沓,各章各句替換幾個字,既保持韻律感,又深化了主題。
《大叔于田》和《叔于田》兩首之間的名字只差了一個字,內容和結構確是不同。《大叔于田》可謂鋪張揚厲,畢現其風韻神采。首章寫他「執轡如組,兩駿如舞」。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說:「執轡如組,非謂如組之柔,謂如織組之經緯成文,御眾縷而不亂,自始至終秩然,能御眾者如之也。」意思是,叔駕馭四匹馬拉的車,技術嫻熟精鍊,兩側駿馬,奔馳飛進,躍動如舞。後兩章,略去了關於駕車的描繪,著力狀寫兩服兩駿。筆墨詳略得當,凸顯了叔高超的駕馭技術。那麼《叔于田》便是粗淺勾勒,能見叔的輪廓骨架。設問自答、對比誇張是其獨具個性的特色,在「洵美」的基礎上寫出了「叔」的仁、好、武三個優點。吳闓生《詩義會通》說:「案,故撰奇句而自解釋之,文章家之逸致也。」對此妙筆青眼有加。一正一反,直陳與疑問並舉,主要就在於以突奇峭快的筆墨引出下文「不如叔也」這一結論。而「巷無居人」、「巷無飲酒」、「巷無服馬」的誇張描寫,則將眾人「不如叔也」的平庸與「叔」「洵美且仁」(「且好」、「且武」)的超卓兩者間的反差強調到極致。二者的側重點不同,所用的寫作手法也自然不同了。
《叔于田》的寫作手法是極具有參考價值的,詩的末句在「不如叔也」一句已將主要內容交代完畢之後逸出一筆,不僅使主題更為充實,也使對「叔」的誇張描寫顯得有據可信。在現代文的寫作中也可以運用,使得文章的內涵更加豐富,突出主題,這也是我們學習《詩經》的重要意義之一。

詩經讀後感 篇5


析《詩經》中的「楊柳」
在我國古代詩詞中,「楊柳」是一個情思纏綿的常見意象,含有這一意象的名篇佳句數不勝數、俯拾即是,「楊柳」一詞最早於先秦時期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便有這樣的名句:戌邊將士們綿綿不盡的思歸之情在隨風搖曳的楊柳里被展現得淋漓盡致。而後又有了「那「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堪傍楊柳,飛絮滿鄰家」「曾栽楊柳江南岸,一別江南兩度春」,「楊柳」在古詩詞中逐漸成為了思念、留戀等細緻情感的象徵。
「楊柳」獨特的文學意向,要從「柳」字說起。
一方面,「柳」與「留」字音相似,故常常暗喻離別之悲情,如「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借清冷的柳來襯托與戀人難捨難割、前途渺茫空洞之悲。另一方面,柳絮飄忽不定,常作遣愁的憑藉,《青玉案》中「若問閒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幾句,通過對暮春柳絮飄的描寫,抒發作者所感到的「閒愁」,由上文寫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悵惘情景,含蓄地流露其沉淪下僚、懷才不遇的感慨,實抒悒悒不得志的「閒愁」。
《送別》里,「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楊柳折盡花飛盡,借問行有歸不歸」中的柳抒發了作者送行遠行之人戀戀不捨的心境。折柳送別的風俗可以追溯回漢代,古人贈柳,不僅因與「留」字音相似,更是因為柳樹速長,將它送友意味著無論漂泊何方都能枝繁葉茂,而纖細柔軟的柳絲則象徵著情意綿綿。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依依楊柳,美好春色留人沉醉,卻是黯然離別之際;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何是征夫回鄉之時。《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在談到「意象」時指出:意象是融入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或者是藉助客觀事物表現出來的主觀情意,「柳」作為一個客觀的物象,詩人在將其納入自己的作品中時,融入了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學理想和自己的情感。於是,緣「柳」抒情的詩作也就紛紛地飄入我們的世界,我們不得不驚嘆於古人們高雅的審美情操。
當然,緣柳抒情並不是古人的專利。當歷史的煙雲離我們漸漸遠去的時候,「柳」卻仍在詩人們的筆下翩翩起舞,如徐志摩《再別康橋》「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