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鄉土中國讀後感600字

2023年08月19日

- txt下載

《鄉土中國》是當代社會學家費孝通創作的社會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948年。《鄉土中國》對中國基層的鄉土社會進行了細緻而深刻的描述和分析,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鄉土中國讀後感600字十篇,歡迎參閱。

鄉土中國 讀後感一
費孝通先生在序言里就直接說了,他寫《鄉土中國》的目的就是介紹「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並且他從實際出發,介紹了鄉土社會人們的生活、知道、人情、禮俗血緣、道德等的特點,讓讀者從實際中理解了鄉土人們的內心世界。
費老在第一章就提出了鄉下人的「土氣」,鄉下人向土地討生活,和土地分不開,以農為生的人們,世代定居是常態,遷移是變態,也就是論語說的「生於斯,死於斯」。並且鄉土社會的生活是富於地方性的,在城裡絕對看不到這樣的現象,這個是「土氣」特色,也是一種習俗。
接下來費老又講了文字下鄉,他說文字只是傳情達意的工具,講究文法、藝術,但是在面對面的鄉土社會中是沒有必要的,有著空間和時間上的阻隔,在鄉土社會中,他們有著自己的「行話」有著「無言勝似有言」效果,鄉土社會中的文盲,並非出於鄉下人的「愚」而是鄉土社會的本質。並且鄉下人沒有文字的需要。
費老也講到了差序格局在中西方的對比中,西洋的格局是團體,就像捆火柴一樣綁在一起,而中國則是家庭,就好比丟了一塊石頭在水裡,盪出一層一層的波紋,具有伸縮的能力,有著「人情冷熱、攀關係、講交情」的特點,而西洋的就是權力問題,作者說人何人往來所構成的網絡中的綱紀,就是一個差序,也就是倫。
作者還講了家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的內容,我覺得這都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所導致的,我們的奉行的是儒家文化,講的是「和氣、禮治」,人情世俗的常態。
最後作者還講到了血緣與地緣、慾望和需要、名實的分離,血緣是身份社會的基礎,而地緣是契約社會的基礎。名實之間的距離跟著社會變遷速率而增加,但是在鄉土社會中變遷的速率是很慢的。
這本書用對比的手法進行敘述,很容易讓讀者了解,並且也舉了許多事例,很貼近人們的生活,容易接受。
鄉土中國 讀後感二
每次拜讀費老的文章,他那樸實無華的文風總是讓我連連稱讚。其實,一個人的文風,也就顯示了一個人的閱歷。當你經歷過了人生的各個階段,體驗過人生的酸甜苦辣,你自然就不會用煽情的華而不實的文字去表達你的觀點,抒發你的感情。雖然我說出上邊的話顯得不那麼讓人信服,但是這些真的是我在讀了不同作者的文章之後的想法,率性而發。
還是進入正題吧,《鄉土中國》是學術界公認的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代表作,這可能也是老師極力推薦這本書的原因之一吧,畢竟多讀點經典是對我們的學習大有益處的。而且這本書給我帶來了極大的感悟。 第一點,「這裡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裡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通篇看下來,在我看來,「鄉土中國」是在中國存在了幾千年的深受傳統文化影響的鄉土社會。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穩而慢變是它的特點。特別說明的是「穩而慢變」,該書全篇大多依據於此,鄉土社會是非常穩定的,人民是固定在土地上的,鄉土社會是漸變的,而且變化的速率是非常慢的。
開篇提到鄉土社會的本色,「鄉土」。「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的」,從宏觀上論述了中國社會的鄉土性。所說的「土」,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種地是他們的最普通的謀生辦法。而且,「土」也成了我們的傳統,鄉土社會的人們不論在哪,都離不開泥土。從中原走出去的人們,到了草原,還是以種地為生。「土是他們的命根子」,這也導致了「我們的民族確是和泥土分不開了」。如文章所說「以農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徙是變態」,人民固定在他所種植的那塊土地上了,並且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殖,一代又一代,只有當這塊土地過於飽和了,才會有人離開。「土」固定著人,這是鄉土社會穩定的一個重要原因。看看我們現代社會,國家提出「十八億畝耕地紅線」是為了什麼?因為土地是固定著人,使社會安定的重要介質。雖然沒有工作,但是種著這塊地,最起碼能保證溫飽
鄉土中國 讀後感三
《鄉土中國》我沒有讀之前心裡就想鄉土中國是一種以怎麼樣的形式反映出來的當時的時代背景,當我讀完了《鄉土中國》之後給我的答案是腦袋裡出現一幅畫面裡面有的父親和母親辛勤勞動的背影和我家鄉父老鄉親他們在田地里播種辛勤勞動的畫面呈現在我的眼前,淚水悄悄的滑落下來打濕了我的衣服我開始想家人以及家鄉的人民和山山水水了。雖然農村沒有像城市那麼的繁華但有寧靜清新的空氣有樸素人民,燦爛的微笑待人友善,他們懂得珍惜生活和努力創造財富。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給我們打開了認識中國農村的一扇大門。
有人也許以為這本書寫的早了,對於現在的情況很不實用,我覺得倒不是。這本書的理論價值到現在還閃爍著光輝。至少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讀過哪本社會學的著作在理論和語言上勝過這本薄薄的小書。
有人認為費孝通在這本書最主要是提出了,"禮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這兩個概念。我倒是覺得他的成果是把鄉土中國的根子挖出來了,指出來為什麼我們最近百年的變遷會如此之艱難。
何為鄉土中國?它的特性是什麼?先生在第一篇已經很好指出來了。比如他就說中國鄉下人多,"土"就是他們的特性,當然土氣不是貶義詞,靠土地謀生的鄉土社會很大程度是很穩定的,即使戰亂遷移的也不是社會的主流。他也順便比較和美國的不同,指出我們是聚村而居,並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離,結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會圈子。同時村落裡面大家都是特別熟習,就成了沒有陌生人的社會。在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法律其實處於次要的可有可無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大家重視是信用而不是法律。當然在我們現在這個處處都成了陌生人的社會,土氣就成了罵人的話,那些禮俗也逐漸被法律所代替。
他在談論文字下鄉的問題裡面,他認為,在鄉村社會很大程度上是不需要文字的,經驗的傳播往往是手把手的教,在一個地區住的幾百年,世世代代面臨的問題很大程度都是一樣的,解決的辦法都是一樣,不需要什麼理論,什麼創新。當然先生在這兩篇文章裡面分析很多,也很深刻。
"差序格局"是費先生的獨創,在書中,他打了個比方,將西洋的"團體格局"和中國的"差序格局"區分開來:西洋的社會有些像我們在田裡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捆,幾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里都屬於一定的捆、扎、把;而中國的社會格局不是一捆一綑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通過這個比喻,費先生把中國傳統社會的特點形象具體地表現出來了:
鄉土中國 讀後感四
我是來自鄉村的孩子,對自己的家鄉有著深厚的感情,這份感情或許就是《鄉土中國》中描述的,由那份鄉土本色灌溉澆築而成的吧。
在《鄉土中國》一書中,費老從普通鄉下人的「土氣」入筆,一反常人對「土氣」這個詞的藐視,稱讚「土」字用得精當,因為中國傳統社會的小農經濟依靠的正是土地。
也正是因為有了「土」的滋養,才有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才有了聚村而居、與世無爭的傳統生活,才有了中國人生生不息的傳統文化根源。
鄉土社會的本質不是別的,正是這種「土氣」。
此等的精闢見地,如果沒有一種流淌在靈魂深處的傳統文化意識以及鄉土中國情結,恐怕是很難抒發出來。
《鄉土中國》所透露的正是這種對本民族文化的認識,或者說是對傳統文化的社會學層面的解析。
《鄉土中國》談論了民族歷史、文化對個人根深蒂固的影響。
差序格局更為深遠的影響仍然是對中國人行為方式、道德觀念的傳統導向,「公私不分」、「私人道德」盛行,在現代化的今天也不能說是完全消解。
而這對於市場經濟的發展、現代化的轉型,無疑是起著消極的作用。
根據自身的理解,本書的第一篇介紹的是背景,描述了中國的鄉土本色,也就是中國的特殊性。
何為鄉土中國,它的特殊性是什麼?本篇寫得非常透徹。
比如,作者說中國鄉下人多,「土」就是他們的特性,沒讀過本書的人或許以為這土氣是貶義詞,但是,其實正是因為靠土地謀生的理想使鄉土社會是那麼的穩定,即使戰亂遷移的也不是社會的主流。
費先生也順便比較鄉土中國和美國的不同,指出我們是聚村而居,並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離,結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會圈子。
同時,村落裡面大家都是特別熟悉,就成了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在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法律其實處於次要的可有可無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大家重視的是信用而不是法律。
鄉土中國 讀後感五
費孝通先生說,「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
從古至今,農民人口在社會總人口中比重是很高的,農民對社會的進步發展也作出了極大貢獻。
作為一名從農村走出來的學生,我感到無比驕傲。
以前對自己生活的村子沒有太多感想,在讀完《鄉土中國》後再去回想,鄉土社會果然都是大同小異的。
在農村生活,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廣袤的土地養活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小的時候跟隨父母到田裡去播種或者收割,印象最深的是刮開蓋好的薄膜種玉米籽,再就是在秋收時節抱麥子。
在北方,割麥是農活里最苦最累的活,農民割麥的姿勢用「面朝黃土背朝天」來形容最恰當不過,母親心疼我,沒有讓我割過麥穗,於是我開始找尋新的「營生」——挖苦菜。
現在想來,土地真的好神奇,你播種它會生長,你不播種它也生長。
苦菜就是那種自然生長的植物,挖它並不費事,田地里到處可見,不一會兒就能挖一小筐,帶回家後用水淘了就能吃。
「非典」那年,母親不信任小賣部的菜種,我就天天出去挖,那段時間家裡足足吃了一個月的苦菜。
在鄉下,生活好像不用怎麼花錢,吃的自己都可以種,家家戶戶都有一口井,梨樹、沙棗樹什麼的也都有,柴火有葵花杆子和玉米棒棒,逢年過節的時候買些糖果、穿件新衣裳就是了。
可見,土地孕育了多少生命,人們聚村而居確有一定道理。  費孝通先生分析說,中國農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說來有下列幾點:一、小農經營每家耕地的面積小,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與耕地不會距離得過遠;二、因水利灌溉的需要,他們聚在一起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
鄉土中國 讀後感六
一千個讀者意味著一千個哈姆雷特。此篇言論所及,不過也是那些將我敏感觸發的事物。或喜或忿,惟願你一笑揭過。
很久以前,一行身披毛髮的人脊部微彎著在叢林中尋找食物,蒼莽不見天日。途遇幾隻猴子,它們盪著長臂在盤根錯節的大樹之間跳躍。猴子們的眼中滿是奇異的色彩,也許是在疑惑眼前與自己形貌相似的生物為何在地面直立行走。而地面上的這行人在搜集野果的罅隙里,偶爾目光掠過藤蔓上掛著的猴子,也是充滿了不屑與輕視。
狂風驟雨說來就來,當駭人的雷電在空中奏鳴作畫時,山洞裡的一群人瑟瑟發抖得聚集在一起,惶恐地望著天空。燃燒著的火堆驅散了一些大雨帶來的寒意,火堆里的幾塊野獸骨頭早已炙烤得發黑。
叢林裡此時可不平靜,方才悠哉享受時光的猴子們突然慌了手腳。雨水猛地砸落下來,劈頭蓋臉地給了猴子們不大不小的教訓,老猴子引導著小猴子在藤蔓間翻轉騰挪。無論是選擇了直立行走的人還是棲息在樹上的猴子,在大自然的暴力面前都露出了生靈所共有的畏懼。
暴雨過後,人們一如既往的輕蔑,猴子一如既往的疑惑。
許多年了,那些猴子和那些人都似乎消失,似乎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裡。人類的聚集效應是不可避免的,因而會產生複雜的社會關係。城裡人笑話鄉下人落後老土,鄉下人卻也在腹誹城裡人不辨菽麥。圍城裡的世界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朝著他們所期望的方向飛速改變。圍牆之外的鄉下呢,這裡的人們保有著「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的傳統觀點。即使由於人口壓力大,流失離開的青壯年也多是思想跟隨潮流嚮往城市生活者居多。就這樣,城市者愈加城市,鄉村者愈加鄉村。
達爾文的進化論告訴我們,同一種生物由於地理隔離會漸漸得產生生殖隔離。一堵圍牆把本是同根生,本都歸屬於大河流域的人們隔得老遠,不是距離,而是思想。那麼,城裡人與鄉下人觀念的漸行漸遠就變得無可厚非。
鄉土是一個最基本的起點。中國自古是一個糧食大國,世世代代總有一些人耕種在土地上。而這些人中,也總有一些世世代代作息在這片傳自祖輩的土地上。時代如何發展,這一方鄉土卻是不會湮沒。城裡人是鄉下人開枝散葉的果,這句話也許講的不好,但卻是切中肯綮。
有人講,曾看到中國人在適宜放牧的大草原上墾地耕種。我想那個中國人應當不是城裡人。這樣判斷並非有什麼鄙薄之見,而是在於反映觀念決定人的行為模式。鄉下人守著鄉土生存,生活長久地保有著一種安穩性。最貼近大自然的生活,讓他們有了最節約生命的生活方式。智慧的東西往往發揮作用長久而緩慢。這是帶著思維框架的城裡人所無法理解的,故而稱之為「土」。「土」是那些真正的鄉下人最寶貴的品性,就像城裡人所謂的「尊嚴」。
在鄉村社會,最少有用處的就是文字。祖祖輩輩面臨的問題幾乎不會發生變化,幾本厚厚的手札是決計比不上言傳身教。鄉下的房屋都是平鋪開來,很少有矗立的層式結構。屋前屋後一嗓子就可以相互聯絡,這不是圍城裡空間封閉的巢穴式住宅,聲波不會四處碰撞反射不必擔心引起共振坍塌。
也曾看到過鄉村不需要創新的說法。我對此不執一言。傳統的婚喪嫁娶與西
洋的婚紗教堂孰優孰劣?是坐在咖啡館裡啜飲一杯咖啡還是在夕陽下躺在老藤椅上品一壺老茶?存在即合理。創新意味著斥陳。當機械化操作遍布農田的時候,那份穿越了數千年的悠遠風情是不是也在無奈嘆息。鄉村是固執的,鄉村不接受創新。
城裡的人如今最缺乏的是歸宿感。這樣講也許是有點兒唯心主義。其實一個人在哪裡生活過的時間久了,自然就會產生依戀與讚頌。條條框框極具幾何特色的城市建築群,也許那些稜角在城市人的眼裡能夠泛出溫潤的光。可有時依舊敵不過鄉下乾瘦的枯枝。
說白了,城裡人不懂得鄉下人的土,鄉下人不明白城裡人的醉。
中國是從鄉土中誕生的,那麼不管如何進化如何發展都總會帶著一些鄉土色彩。這是褒揚。一個沒有歷史沒有過去的產物是何其可怕。鄉土中國特色的還是它的差序格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完全是不斷變化的,像一顆石子丟進水激起了層層水波。石子是你,水波是你的人際關係。這種東西在中國生活得久了就會自然明白,不可言傳也不得言傳。
城市最終要回歸鄉村。只是現階段城市和鄉村的發展模式偏差很大,城市愈加陌生,鄉村也變得不完全純凈。不管是身為城市人,還是鄉村人,都應當正視自己的身份。所不了解的,永遠不要去輕易訴說。就像不確定性原理,世界上從來沒有人能看清楚真相。
行文到了結尾,你也許會說這不是一篇規範的讀書筆記。但我覺得,我所言的正是我閱讀《鄉土中國》的切實感悟。世上本沒有標準,怯於探索與墨守成規誕下了一套邏輯化產物。
開卷有益。只要閱讀,必有所獲。
鄉土中國 讀後感七
很偶然的機會,在網上看到有人對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這麼評論:「這本書雖然是社會學入門級讀物,卻有著深厚的理論素養作為支撐;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鄉土濃濃的氣息,沒有了讓人忘而卻步的拗口難懂的理論術語,讀後確有萬條萬縷瞭然在胸的豁然開朗感。」是這段頗高的評價使我萌生了對《鄉土中國》的興趣,果然,讀畢,感觸良多。
它包括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著私人的道德、家庭、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名師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等方面展開敘述,生動地描繪出鄉土中國的基本概況。
《鄉土中國》開篇第一句「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正如費老先生所說的,中國的基層社會的確具有濃濃的鄉土味。這裡的「鄉土味」並不是都市人眼中給鄉下人冠上「沒認識多少字、聽到汽車喇叭鳴不知道往左還是往右的」的愚昧,而且經過實踐證明,鄉下人的學習能力並不比都市人差,只是對於知識和城市生活規律的需要沒有都市人強烈。我們都知道,傳統的中國社會是建立在能夠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基礎上的,傳統中國社會的封閉性和保守性制約了中國人民尤其是基層人民思維方式、思想文化的發展。再加上鄉土社會是一個社會變遷速度十分緩慢的社會,人民已經習慣了鄉土社會裡安穩的生活,以致於不能適應其他快速變遷型的社會,這個才是「鄉土社會」之所以「鄉土」的原因。
費老認為「如果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只有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語言和文字都是表情達意的一種工具,但是這並不是的工具,在鄉土社會裡,人們有屬於自己的語言和交流方式,有時候大可以不必使用文字,表情、動作、聲音都是人們獨特的交流方式。除非鄉土社會的本質改變,要不然,文字下鄉進程將會相當緩慢。
在社會結構上,《鄉土中國》深入淺出地把社會分為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和中國傳統社會的「差序格局」。團體格局指的是個人間的聯繫靠著一個共同的架子,先有這個架子,而互相發生關聯;而差序格局則是一個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費老還作了一個有趣的比喻,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都在水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遠,越推越薄,而所謂倫,也就是從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發生社會關係的那一群人里多發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當代中國社會又何嘗不是鄉土中國中的「差序格局」,在辦事的時候,人們總是先找關係。正是這種社會關係的性質導致了許多「走後門」的現象,在官場上也導致了很多的貪腐的現象。這一個比喻淺顯而又深刻,在看待人的私心問題上,讓我感觸至深。
當代社會所強調的德治依舊是源於鄉土社會的「禮治秩序」,「維繫著私人的道德」需要靠個人的內在克制來遵守,於是很多應該遵守的規則便成了「禮」,「禮是公認合適的行為規範。」當代社會應該是一個法治社會,但是「禮治」依然存在。在農村,遇到矛盾的時候都是請一些長者或人士來評評理,實在調解不了才選擇訴諸於法律手段。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無訟」的社會。
在一成不變的鄉土社會裡,保守封閉的特徵形成了「無為政治」和「長老統治」的現象。即使是在當代的民主社會,人們依舊不重視自己的權力,敷衍地對待選舉活動,對政治大事也不聞不問。只有當自身利益受到威脅時,才會尋求政治或者法律上的庇護。在鄉土社會中,長老的生活經驗是最為豐富,因此長老具有性,年輕一代對長老只可惟命是從。
雖然鄉土社會的社會變遷速度慢,但是鄉土社會畢竟不是一成不變的,當舊的社會制度不符合實際情況、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時候,「名實分離」的情況就會出現。「名」是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是不可以輕易改變的,所以人們只好依舊採用這個「名」而在實際的操作上採用自己的那一套「實」。這可能也折射出傳統中國人們保守封閉的特點。
寫到這裡,不禁感嘆費孝通先生孜孜不倦,敢於探索的精神,雖然《鄉土中國》的創造時間離現今已經65年,但是這本書里所研究出來的理論依然是經久不衰,對於傳統中國的基層社會本質看的如此透徹。我還要把這本著作精讀幾次,加深自己對鄉土社會的理解。
鄉土中國 讀後感八
費孝通先生在序言里就直接說了,他寫《鄉土中國》的目的就是介紹「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並且他從實際出發,介紹了鄉土社會人們的生活、知道、人情、禮俗血緣、道德等的特點,讓讀者從實際中理解了鄉土人們的內心世界。
費老在第一章就提出了鄉下人的「土氣」,鄉下人向土地討生活,和土地分不開,以農為生的人們,世代定居是常態,遷移是變態,也就是論語說的「生於斯,死於斯」。並且鄉土社會的生活是富於地方性的,在城裡絕對看不到這樣的現象,這個是「土氣」特色,也是一種習俗。
接下來費老又講了文字下鄉,他說文字只是傳情達意的工具,講究文法、藝術,但是在面對面的鄉土社會中是沒有必要的,有著空間和時間上的阻隔,在鄉土社會中,他們有著自己的「行話」有著「無言勝似有言」效果,鄉土社會中的文盲,並非出於鄉下人的「愚」而是鄉土社會的本質。並且鄉下人沒有文字的需要。
費老也講到了差序格局在中西方的對比中,西洋的格局是團體,就像捆火柴一樣綁在一起,而中國則是家庭,就好比丟了一塊石頭在水裡,盪出一層一層的波紋,具有伸縮的能力,有著「人情冷熱、攀關係、講交情」的特點,而西洋的就是權力問題,作者說人何人往來所構成的網絡中的綱紀,就是一個差序,也就是倫。
作者還講了家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的內容,我覺得這都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所導致的,我們的奉行的是儒家文化,講的是「和氣、禮治」,人情世俗的常態。
最後作者還講到了血緣與地緣、慾望和需要、名實的分離,血緣是身份社會的基礎,而地緣是契約社會的基礎。名實之間的距離跟著社會變遷速率而增加,但是在鄉土社會中變遷的速率是很慢的。
這本書用對比的手法進行敘述,很容易讓讀者了解,並且也舉了許多事例,很貼近人們的生活,容易接受。
鄉土中國 讀後感九
《鄉土中國》我沒有讀之前心裡就想鄉土中國是一種以怎麼樣的形式反映出來的當時的時代背景,當我讀完了《鄉土中國》之後給我的答案是腦袋裡出現一幅畫面裡面有的父親和母親辛勤勞動的背影和我家鄉父老鄉親他們在田地里播種辛勤勞動的畫面呈現在我的眼前,淚水悄悄的滑落下來打濕了我的衣服我開始想家人以及家鄉的人民和山山水水了。雖然農村沒有像城市那麼的繁華但有寧靜清新的空氣有樸素人民,燦爛的微笑待人友善,他們懂得珍惜生活和努力創造財富。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給我們打開了認識中國農村的一扇大門。
有人也許以為這本書寫的早了,對於現在的情況很不實用,我覺得倒不是。這本書的理論價值到現在還閃爍著光輝。至少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讀過哪本社會學的著作在理論和語言上勝過這本薄薄的小書。
有人認為費孝通在這本書最主要是提出了,"禮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這兩個概念。我倒是覺得他的成果是把鄉土中國的根子挖出來了,指出來為什麼我們最近百年的變遷會如此之艱難。
何為鄉土中國?它的特性是什麼?先生在第一篇已經很好指出來了。比如他就說中國鄉下人多,"土"就是他們的特性,當然土氣不是貶義詞,靠土地謀生的鄉土社會很大程度是很穩定的,即使戰亂遷移的也不是社會的主流。他也順便比較和美國的不同,指出我們是聚村而居,並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離,結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會圈子。同時村落裡面大家都是特別熟習,就成了沒有陌生人的社會。在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法律其實處於次要的可有可無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大家重視是信用而不是法律。當然在我們現在這個處處都成了陌生人的社會,土氣就成了罵人的話,那些禮俗也逐漸被法律所代替。
他在談論文字下鄉的問題裡面,他認為,在鄉村社會很大程度上是不需要文字的,經驗的傳播往往是手把手的教,在一個地區住的幾百年,世世代代面臨的問題很大程度都是一樣的,解決的辦法都是一樣,不需要什麼理論,什麼創新。當然先生在這兩篇文章裡面分析很多,也很深刻。
"差序格局"是費先生的獨創,在書中,他打了個比方,將西洋的"團體格局"和中國的"差序格局"區分開來:西洋的社會有些像我們在田裡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捆,幾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里都屬於一定的捆、扎、把;而中國的社會格局不是一捆一綑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通過這個比喻,費先生把中國傳統社會的特點形象具體地表現出來了:
首先是執行私人道德。"私"的毛病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實在是一個較為嚴重的弊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物上霜"就可以顯現這點。而在西洋的團體格局中,道德的觀念是建立在團體和個人的關係上的,團體是超於個人的存在。其次是判斷標準的隨機性。中國社會富於伸縮的社會圈子會隨著勢力的大小而變化,對於不同的環境和人事,自然就會有不同的對待方法,我們往往講的是攀關係,講交情。而西洋社會將的是權,社會對每個人是公道的人對人遵守的是一樣的規則,就是要互相尊重權利,而團體對個人也必須保障這些個人的權利。再次就是模糊的社會組織的界限。比如在書中提到的關於"家庭"的概念,在中國,"家庭"這詞是含糊得很,可以是自己和太太,可以是加上孩子,還可以是加上其他的伯叔侄子之類的。而在西洋社會,"家庭"就是指他以及妻子,未成年的孩子,明確得很。最後就是社會結構的層次化。中國的傳統社會向來就是階級社會,上下級關係的明確規定,使得社會層次分明,鄉土中國的社會網絡是由等級差別的。而在團體格局中,人是平等的,是被一視同仁的。
中國傳統的鄉土社會在向工業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城市化的過程中受到了很大的衝擊。禮治秩序的全面打破,血緣和地緣的分離,劇烈的社會變遷,使得人們不再圈定在一定的範圍內,而是更加迅速地流動,這就導致了更多的鄉土本色被花花世界所淹沒。
當然,中國的本質還是鄉土的,即使她從"農業大國"到"工業大國"。中國人骨子裡的私德是不會一下子消失的,卻反而有一種加重的趨勢,社會上盛行的"各走各路"的風氣使得這個社會更加地冷漠。中國的五千年文化是孕育於農業文明中的,中國人身上的"泥土味"是不會失去它的香氣的,所以老有一些"城市人"在那裡鄙視"鄉下人",那就有點可笑了。以上是本人看完《鄉土中國》後的一些想法,其實看完《鄉土中國》之後有許多的感想,但又不足以成文,所以只將能成文者呈現出來了。
鄉土中國 讀後感十
這是一整部論述性的作品,從前對於「書」的印象是裡面有許多故事,是有情節的。如今是頭一次接觸論文式的書,本就陌生說理,讀起來確實吃力。它的每句話都是要理解的,因此,只有在平心靜氣時用最冷靜的思維才讀的進去。我個人認為對於這樣的書只讀一遍是收穫不夠的,有讀了一遍前幾章,發現了其中的框架,也能結合整本書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句中要表達的意思,因此,對於現在初級水平的我,對於書中一切只能算作淺談。
佩服書中的說理,文字在鄉下是否有作用本就很難論說,但作者通過將城裡教授的孩子和鄉下孩子對比清晰地讓人理解:城裡人只熟悉城裡的事物,正像鄉下人只熟悉鄉間一樣,鄉下人會在城裡因為無知受到嘲笑,城裡人同樣也會在鄉下遇到不認識的事物,雖然沒人嘲笑他們,但說彼此「愈」確實沒有根據。城裡孩子學得好成績高,但捕蚱蜢不如鄉下孩子,這都是平等的,文字在鄉下不如在城裡普及就像城裡人不懂農家知識一樣是很自然的。於是要想文字下鄉,文字在鄉下也起到了作用,就要加快轉型,充分而有力。
無論是根據書中論述,還是從實際出發,中國都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國家,一個淳樸敦厚,有著黃土一作文般品德的國家。中國人自身帶著幾分「土氣」,沉穩,老實,沒有心計,中國人是含蓄的,他們面對困難,首先想到的是「克己」,這種傳統在鄉土社會中繼承,傳承至今。
曾經的鄉土社會已經不復存在,正逐漸向著「浮士德式發展」。在當今中國,許多新型思想衝擊著就有的傳統,這是鄉土社會面臨的機遇,保持就有的優良傳統的同時吸收新的文化,加快轉型,這是當務之急。
按照作者對禮治的定義,中國社會仍是禮治的社會,和諧社會,一直被奉為主流,道德與法律相協調。平常的生活中很少涉及觸犯法律的事,正是由於禮治思想的準繩約束著,法律只是現代社會的標誌,肅然也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卻不如道德觀念深入人心。作者認為人治有時能取得不治而治的效果,這正是人治有著「懸疑叢與」「罰疑從去」的靈活功能。
總體看來,中國人是安土重遷的,是由道德維繫的,是有秩序的,中國人的觀念深入日常生活,隨處總想播種,僅用一句「我」辨別身份,諸多細節,充斥著生活。作者說這本書算不得是定稿,也並不能說是完稿,很有道理額。它記錄了一個時代的中國社會,指引著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更提醒著我們明確自己的身份像土一般。


收藏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