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語文優秀論文:讓作業成為學生的心頭之愛

2023年09月30日

- txt下載

浙江省溫嶺市錦園小學 朱 玲 梁國建
【摘 要】作業是鞏固教學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反饋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合理地布置課外作業是必要的。但針對小學語文作業存在的「低效高耗」,以及作業早已成了學生心目中的一項「任務」與「負擔」的實際問題,筆者認為,要提高小學語文作業的有效性,須從作業的內容、形式入手,改善學生的心智模式,由「任務」與「負擔」轉為「樂趣」。再從作業的評價入手,讓學生通過作業認識自己,反思自己,最終提升、超越自己。
【關鍵詞】作業 心智模式 超越
一、觀察反思
(一)「勤」師
冬日,我護導。五點多了,天色已暗,順教學樓一轉,見有班級還有留生,經詢問是學生沒完成作業。細查老師累得疲憊不堪,學生卻是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
(二)「勤」生
課前眼保健操鈴響。未進教室門,只見學生陸陸續續地進出於教室,問之為何?異口同聲:「上廁所」。課上細問:下課為什麼不去上廁所?答曰:做作業了。
(三)「學」與「玩」
早上:「報告老師,XXX同學作業又沒做好!」課上:「XXX,為什麼每次叫你,你都是一問三不知?」課後:「報告老師,XXX同學又不補作業,一下課就跑出去玩了!」於是特地出去搜索一下操場,只見XXX正興致勃勃地戲耍著,課間的十分鐘時間顯得彌足珍貴,直到上課鈴響了才依依不捨地走進教室。
面對作業,孩子們好無奈,好無趣。中小學生的壓力問題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人口過多,就業過難,社會競爭急劇陡增,再加上考試作為唯一的教育選撥制度,必然導致壓力層層下壓。如此背景之下,作業便成了「負」的代言,儘管我們都說「不斷給孩子加壓,是家長和老師不得已而為之的做法」。
陶行知先生提出:「解放小孩子的大腦,解放小孩子的耳,解放小孩子的手,解放小孩子的嘴,解放小孩子的空間,解放小孩子的時間。」但當這一切都被作業所禁錮之時,我們不禁自問:作業的目的是什麼?作業是一種有目的、有指導、有組織的學習活動,優質的作業才有助於學生所學知識的鞏固、深化,有利於孩子智力和創造才能的開發,才能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充滿活力,促使自己超越自己。
二、對策分析
(一)從內容入手改善心智模式──作業不是任務,能力才是目的。
愛因斯坦曾說過:「教育應當使提供的東西讓學生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來接受,而不是作為一種艱苦的任務要他去負擔。」學生對作業厭煩往往是教師布置作業時為語文而語文,作業內容簡單機械,除了讀課文就是背課文,除了寫生字就是寫詞語。不需要學生動腦思考,這樣挫傷他們對學習的積極性,更談不上創新思維的培養。
因此,設計作業的內容時,既要注意語文聽說讀寫各種能力的綜合,又要突出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實踐性,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作業的設計要讓學生學會學習為歸宿點。學生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學法,才能自己去學習,才能更好地發揮其主體作用。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