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陰陽五行」對故宮建築布局的影響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杜 娟
(西北大學 哲學與社會學學院,陝西 西安 710127)
摘 要:《周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倫理實踐的根源,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中國的傳統建築也深受易學思想的影響。以傳統宮殿建築的代表--故宮,陰陽五行思想深入其中。以《周易》思想為根基,追蹤故宮建築中所深寓的哲學意蘊,探究中國傳統建築的思想根源和卓異品貌,對當前中國建築文化的守護和發展來說,當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 :易學,陰陽;故宮
中圖分類號:B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596(2015)01-0085-02
中國哲學,源遠流長。縱觀中國古代哲學的發展歷程,大體可以分為先秦百家之學、秦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清代樸學這樣幾大階段。先秦哲學是中國哲學的發端,為中國哲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公元前11世紀的殷周之際,《周易》古經成型,《周易》古經中出現了中國哲學所特有的陰陽觀念和變易觀念,對後世哲學與文化藝術產生了深厚的影響。中國哲學的基礎是陰陽五行學說,陰陽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結晶,歷朝歷代對它遵循不悖,宮殿建築是最典型、最集中地代表。中國傳統建築蘊含著最豐富的哲學理念,要領會它的豐富內涵,必須首先分析其哲學基礎。

中國哲學的核心問題是天人之學,也是中國哲學的根本特徵。莊子說:「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天人關係,實則是人與自然的關係,易學最早強調人與自然的協調統一,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特徵,其中蘊含著對宇宙人生全面而深刻的把握。《周易》是最能體現中國文化的經典,它認為世界萬物是發展變化的,其變化的基本要素是陰和陽,《周易·繫辭》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世界上千姿百態的萬物和萬物的千變萬化都是陰陽相互作用的結果。如《說卦》:「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剛柔,故《易》六位而成章。」乾為純陽之卦,坤為純陰之卦,乾坤是陰陽的總代表,也是陰陽的根本」。《易緯·乾鑿度》中說:「乾坤者,陰陽之根本,萬物之祖宗也。」乾、坤是《周易》中最重要的兩卦,也是《周易》陰陽辯證法的基礎。
作為傳統文化代表之一的中國傳統建築——故宮,其發展也受到易學思想的深刻影響。故宮,也稱紫禁城,作為明清兩代的宮城,全部宮殿分「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由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組成的中軸線和中軸線兩旁的殿閣廊廡組成。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殿為主,前面有太和門,兩側又有文華、武英兩組宮殿。從建築的功能來看,外朝是皇帝辦理政務,舉行朝會的地方,舉凡國家的重大活動和各種禮儀,都在外朝舉行。內廷是皇帝后妃生活的地方,包括中軸線上的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和兩旁的東西六宮等宮殿群組成。內廷位於紫禁城的後部(北部),包括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是帝後居住的地方,這組宮殿的兩側有居住用的東西六宮和寧壽宮、慈寧宮等;以及分布在內廷各處的四座御花園。宮城內還有禁軍的值房和一些服務性建築以及太監、宮女居住的矮小房屋、宮城正門午門至天安門之間,在御路兩側建有朝房。朝房外,東為太廟、西為社稷壇。宮城北部的景山則是附屬於宮殿的另一組建築群。

故宮的建築基本上是附會《禮記》《考工記》及封建傳統的立志來規劃的,為體現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利,顯示莊重威嚴的氣概,採用了突出中軸線,主要建築由南北縱深發展,次要建築則嚴格對稱地布置在中軸線兩側的手法。故宮這樣的布局是與陰陽宇宙觀密切相關的。過景運門、乾清門、隆宗門的一條東西中軸線講宮城分為前後陰陽兩區,外朝為陽,內廷為陰。外朝建築布局疏朗,氣勢雄偉,體現陽剛之美;內廷建築布局嚴謹,內檐裝修纖巧精美,體現陰柔之美。外朝前三殿在陽區,最前端是太和殿,「太和」二字出自於《周易》中的:「保合太和,太和殿是舉行大典的地方,在外朝中是「陽中之陽(太陽)」。保和殿位於前三殿最後,是「陽中之陰(少陰)」,太和殿與保和殿中間是中和殿,「中和」取自《禮記·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是陰陽之和,故稱「中和」,是「中陽(陽明)」。《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三大殿名稱中均有「和」字,是為體現天地陰陽和諧,萬物有序,國泰民安。
內廷宮寢為陰區,乾清宮、交泰殿及坤寧宮為後三宮。在《周易》八卦中,乾即天,坤即地,乾清、坤寧兩宮法相天地,「天地定位」前者為「陰中之陽(厥陽)」,後者為「陽中之陰(太陰)」,兩宮之間的交泰殿,是「中陰(少陰)」,體現天地交泰,陰陽平和。乾清、坤寧兩宮名源自《周易》乾、坤二卦。按乾坤卦的解釋,「乾」是天的代表,《彖傳》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象傳》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是地的代表,《彖傳》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象傳》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乾清」、「坤寧」可寓意為天地清寧,天下太平。交泰殿名稱出自泰卦,泰卦由乾卦和坤卦合成,乾上坤下,乾內坤外。《彖傳》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共志同也,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象傳》曰「天地交泰,後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古人說,天地不變而萬物不生,天地交泰可使四時運轉,萬物滋生。天為陽,地為陰,天地之道即陰陽之道,天地交泰,陰陽和合,萬物有序寓意其中。
故宮在色彩應用上,它反映了五行學說的思想。宮牆,殿柱等屬喜慶之物用紅色,在五行體系中,紅屬火,屬光明正大。屋頂用黃色,黃色屬土、屬中央,皇帝必居中。皇宮東部屋頂用綠色,屬東方木綠,屬春,是皇子居所。皇城北部的天一門,牆色用黑,北方屬水,為黑;平民建築中的門戶、立柱等也用黑,其又為「恐",象徵著對君主的誠惶誠恐。單體建築中,也因性質的不同而選用了不同的顏色,藏書的文淵閣,用黑牆、黑瓦,黑為水,可克火,利於藏書。二層的文淵閣內,上層為通問一大間,下層分隔為六間,體現「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易經》思想。天安門至端門不栽樹,意為南方屬火,不易加木。明清北京帝都,可以說是完全在風水理論指導下規劃建設的。都邑的選址,既是與中國風水大勢相合相順;全城布局取象於天、地、人三才齊備;一條貫穿南北,統領全城的「中軸線」。使明清北京城成為世界上最具文化特色的都城之一。城市形制的確立,不光要靠已有的規定,更需要結合都城的客觀需要。從都城的位置幾經遷移,以及明清北京城城牆的平面形狀均為不完全的圓形,中軸線東移近200多米,可見一斑。

中國古代建築布局規劃的理念、方法始終受到政治制度、社會經濟、科技發展及其傳統文化的強烈影響。明清故宮的規劃建設,是奉承了「法自然,尚和諧」的規劃理念,及《周易》《尚書》《禮記》《考工記》《孫子》《大學中庸》等古代著名典籍的深刻影響。宮殿營造所堅守的中軸線便是「天人合一,象天設都」這一理念高度抽象表達的方式,在建築空間布局規划上得到了最完美的體現。
參考文獻:
(1)董仲舒.春秋繁露[M].北京:中華書局,1983.
(2)禮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梁海明譯註.易經[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4)陳鼓應.莊子今注今澤[M].北京:中華書局,1983.168.
(5)程建軍.中國古代建築與周易哲學[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6)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M].北京:中華書局,1994.
(7)劉敦楨.中國古代建築史[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4.
(責任編輯 徐陽)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