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火鍋要怎麼吃才健康不上火?

2023年10月17日 - txt下載
來源:長沙晚報 
  小雪節氣後進入冬季氣候,宅在家裡吃火鍋成為冬季宅居生活一大快事。
  火鍋口味繁多,麻辣的、海鮮的、清湯的……現煮現吃,菜肴不會變冷,一頓火鍋下肚,全身暖洋洋的。吃火鍋如何做到健康不上火?吃熱性食物要注意哪些健康事項?昨日,記者採訪了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湖南省中醫院)消化內科(脾胃病科)主任醫師張洪勤。
  注意一點 吃火鍋找個健康伴侶「涼茶」
  冬季吃火鍋既能抗寒,營養吸收較好,也有利於家人、朋友之間增進交流。「吃火鍋時為了避免上火,應儘量選擇清淡的鍋底,偏涼性的食物。」張洪勤表示,吃的過程中,最合適的飲料搭檔是涼茶、金銀花茶、菊花茶、蒲公英茶和決明子茶等,能預防上火、便秘。
  下菜的順序,應先涮煮肉類再涮煮蔬菜類,保證肉類充分煮熟;而進食步驟則應先吃蔬菜後吃肉,這樣能造成飽腹感,避免攝入過多熱性食物。涮煮食物時,要掌握好火候,煮久了會失去鮮味,破壞營養成分;若煮的時間不夠,又易引起消化不良。
  口味不要吃得太重。太麻太辣的食物,不僅會刺激口腔、食管與胃腸道的黏膜,引發充血和水腫,還易誘發一些疾病。凡是口腔炎、慢性咽炎、消化性潰瘍並慢性胰腺炎、膽囊炎等患者及上腹部做過手術的人,不宜吃麻辣火鍋。有胃癌家族史的人,也要儘量少吃火鍋。很多人「無辣不歡」,而辣一般都搭配了重油,口味相當重的麻辣火鍋,易刺激食道和腸胃,胃不好的人不宜吃辣,重油重辣重口味特別易上火,還會導致便秘。
  「吃火鍋,有的人一吃就是數小時,甚至邊吃邊聊以至通宵達旦,這樣會使胃液、膽汁、胰液等消化液不停地分泌,腺體得不到正常休息,導致胃腸功能紊亂而發生腹痛、腹瀉。」張洪勤表示,嚴重的可導致慢性胃腸炎、胰腺炎等疾病。此外,久煮的食物中致癌物質亞硝酸鹽也會增加,會增加食道癌、胃癌等的患病機率。
  切記一點 吃完菜後不要喝火鍋湯
  「吃火鍋時,有的人往往追求嫩滑可口,肉類剛熟或還有點生就吃,這樣不健康,肉類一定要涮熟。」張洪勤認為,涮煮肉類時,應涮煮至全熟才可以吃,以防肉類中有寄生蟲未被殺死。一些寄生蟲如旋毛蟲等,多寄生在豬、牛、羊及狗身上,人若吃了會在身體中穿腸入血,令身體不適。有些人吃了可發生嘔吐、腹瀉、頭痛及高燒等症狀,若進入腦中,可引發腦膜炎,重症者危及生命。
  一般來說,人的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至60℃的溫度,太燙的食物會損傷黏膜,導致急性食道炎和急性胃炎。所以,從火鍋中取出滾燙的涮食時,最好先放在小碟里晾涼後再吃。有口瘡、口腔黏膜炎症、胃部不適的人,更不宜吃過燙的食物。
  許多人在食用火鍋時,喜歡搭配冷飲或酒,其實不健康。冷飲加熱食,容易使胃腸道受損。患有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者,若將熱湯和酒類相配,雖然這些飲品容易讓身體暖和,但人一旦進入冷空氣環境後,血管易急速收縮,導致疾病復發。此外,邊吃火鍋邊喝啤酒不可取。火鍋中的肉和海鮮等嘌呤含量較高,人體在攝入過多嘌呤時,會被轉化為尿酸,而啤酒則會把轉化的尿酸運輸到關節或軟組織中,從而導致痛風。
  別把蔬菜留到最後吃。蔬菜纖維高,先吃能增加飽腹感,可減少之後攝入的肉類量。另外,湯底煲到尾聲,脂肪「濃縮」,味咸油多,蔬菜的表面積大,比肉類更易吸油,最後進食,無異於直接將油分吃進肚子。
  「吃完後不要喝火鍋湯。」張洪勤說,火鍋湯雖味道濃又鮮美,但火鍋多數是以肉類、菜蔬、菇類及海鮮為主,這些食物材料一齊煮熟後的湯,裡面含有大量的嘌呤、草酸等,嘌呤會在人體內轉化為尿酸,過多的尿酸在人體的血液、關節和軟組織中沉積,同樣易引起痛風。因此,吃火鍋時應多飲水,以利尿酸的排出。
  留心一點 衛生安全多講究更利健康
  火鍋器具要清潔乾淨。普通的銅火鍋在停用後,易生一層薄薄的綠色銅銹,這是銅與殘留水或濕氣、鍋上沾留的調料醋酸、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生化學反應後,生成的鹼式碳酸銅或醋酸銅,這些均有毒。因此,火鍋器具的清洗工作要做好,不然會造成銅銹中毒,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同時,火鍋以涮燙為主,所選菜料必須新鮮、乾淨、衛生。
  「吃火鍋時,空氣一定要保持流通。」張洪勤說,吃火鍋時要打開窗戶,讓空氣流通。倘若空氣不流通,室內缺氧,燃料燃燒會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容易使人中毒,並且往往不易發覺。如果吃火鍋的同時喝酒,可能把某些中毒症狀如噁心、頭暈、嘔吐及頭痛等誤認為醉酒症狀,重症中毒者可能會因此發生昏迷、血壓下降等。
  尤其應注意的是,許多人吃火鍋時,習慣性用自己的筷子去夾生肉片或蔬菜,熟的時候再用同一雙筷子取食,這是很不衛生的。這樣做,一則容易將病菌吃入體內,尤其幽門螺旋桿菌大多經口傳播,同樣,又容易導致一桌人交叉感染。因此,吃火鍋涮菜時,要準備專用的筷子或工具。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