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河蟹的形態特徵與生活習性

2023年08月30日

- txt下載

1.棲居。河蟹在一生中有個發育時期:卵、蚤狀幼體、大眼幼體、幼蟹和成蟹。在不同發育時期,河蟹棲居習性也不同。在蚤狀幼體階段,河蟹需要生活在半鹹水或海水的環境里,過著浮游生活。蚤狀幼體變為大眼幼體後,河蟹即進入河蟹苗階段,此時能離開海水環境,在淡水水域中生活。從大眼幼體變態為幼蟹後,一直至成蟹,河蟹的主要生活方式為底棲穴居。
河蟹喜歡棲居在江河、湖泊的泥岸或灘涂的洞穴里,也喜歡隱匿在石礫和水草叢中。在潮水漲落的江河中,河蟹洞穴多位於高低水位之間。而生活在湖泊中的河蟹,洞穴比較分散,常位於水面之下。河蟹的洞穴一般多呈管狀,略為彎曲,底端不與外界相通。穴道深處常有少量積水,使洞中保持一定濕度。洞口形狀不一,有扁圓形、橢圓形、半圓形等。洞口直徑在2-12厘米,洞穴長度在20-80厘米,有的可達1米以上。穴道與地面之間有10。-20。的傾斜。
河蟹的掘穴能力很強,短則幾分鐘,長則數小時或一晝夜,就可掘成一穴。掘穴的位置,一般選擇在土質堅硬的陡岸,岸邊坡度為1:0.2或1:0.3。從幼蟹時期起,河蟹就具有掘洞穴居的生活習性。這在自然界中,這也是一種防禦敵害和適應環境的方式。例如,河蟹潛伏在洞穴中,可以躲避一些鳥類(鷺、鷗等)或老鼠等的襲擊,也可在嚴冬季節防寒取暖。
2.食性。河蟹是雜食性動物,偏愛動物性食物(如魚、螺、蝦、蚌、昆屋蟲、腐肉、蛙及蝌蚪等),並殘害同類,對腐臭的動物屍體尤感興趣。但在天然水域中,河蟹易獲得的食物為水草,此外還有蔬菜和禾苗等。河蟹一般白天隱蔽洞中,夜晚出來覓食。採食主要靠1對螯足,第二對步足有時也協同螯足捧住食物遞到口邊。
當食物至口邊時,河蟹的口器就自行張開,食物先被傳到螃蟹的3對顎足,再遞至l對大顎和第一對小顎,由大顎和小顎磨碎,通過很短的食道送入河蟹的胃中。食物在河蟹胃和腸中被消化吸收,最後形成糞便從肛門排出。河蟹吃食多在水下進行,食物多時可吃得過飽,食物少時,可幾天甚至十幾天不吃食,也不會餓死。一般,河蟹的胃內常呈飽滿或半飽滿狀態,在穴中冬眠時,河蟹基本上不再攝食。溫度對河蟹的攝食有直接影響,當水溫在15℃以上時。河蟹的胃中食物飽滿;水溫10℃左右時,河蟹胃中的食物呈半飽滿狀:水溫在10℃以下時,河蟹代謝功能減弱,很少進食,越冬時則蟄伏洞中不進食。
3.爭食與格鬥。河蟹貪食,還有搶食和格鬥的天性。特別是人工養殖條件下,放養密度大,易發生互相爭食和格鬥。為避免和減少格鬥,以防止同類相殘,可採取以下措施:多點、均勻投飼;動物性和植物性飼料合理搭配;保護剮蛻殼的軟殼蟹(如增加水草的數量)。
4.感覺與運動。河蟹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比較發達,其中以視覺最為靈敏,主要靠l對有柄的複眼。河蟹的嗅覺也較靈敏。此外,河蟹身上還有許多具有觸覺功能的剛毛,在身體各部中,以腹部觸覺最為靈敏。
河蟹的爬行,以4對步足為主,偶然也動用螫足。起步時,河蟹先以一側的步足抓住地面,由對側的步足在地面上伸直起來,推動身體斜向前方前進。河蟹不僅善於爬行,而且還具一定的游泳能力。
5.自切與再生。當河蟹受到機械損傷或敵害攻擊時,常在附胺的基節與座節之間的關節處切斷,這種現象稱之為自切。自切是河蟹保護自己,逃避敵害的有效方法,是長期適應自然界生存競爭的結果。河蟹自切以後還可再生新足,新足雖比原足細小一些.但仍具有原足的功能。
6.對溫度的適應。河蟹對溫度的適應範圍較大,l℃-35℃時都能生存但對高溫的適應能力較差,在30℃以上的水域中,穴居的比例大大提高;特別是蟹種,如長期在30℃以上的水域中生活,就容易發生性早熟。因此,池塘小水體養蟹,夏季必須採取降溫措施(如栽植水草、提高水位等)。
7.對光線的適應河蟹喜歡弱光,畏強光。晝伏夜出,在夜間依靠嗅覺和1對複眼在微弱的光線下尋找食物。漁民就利用河蟹喜歡趨弱光的特點,在夜間採用燈光誘捕,使捕獲量大大提高。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