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淺談農村生科學素養的提升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摘要:調查發現,在海南省,農村小學生的科學素養整體比較薄弱,小學科學教師的科學素養也普遍較低。要提高小學生的科學素養,就需要從培養小學科學教師的專業能力、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等多渠道入手,因地制宜地開發行之有效的小學科學課程,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逐步提升學生主動探究、敢於質疑、勇於創造的科學素養。
  關鍵詞:海南;農村小學;小學生;科學素養
  作者簡介:王學榮,瓊台師範學院數理系講師。
  基金項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課題「海南省農村小學生科學素養提高自己的研究」(編號:QJY1251564);瓊台師範學院校級課題(項目編號:qtjg201508)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2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0568(2018)03-0008-02
  在世界經濟和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國際經濟實力的競爭也是科技實力的競爭。近些年,隨著經濟、文化、教育的迅猛發展,我國公眾的科學素養也普遍提高,但城鄉差距較大。在對海南農村科學教育一線的調查當中,我們發現,教師不僅缺乏科學知識,還缺乏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為此,本文從多維視角對如何提升小學生的科學素養問題進行了探討與分析。
  一、提升農村小學生科學素養的必要性
  1.實現小學科學課程的目標
  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實現科教興國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小學科學課教學目標實現的必然。我國長期以來都比較重視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自開展新課改以來,科學課的設立雖然適應了新的教育體制,拓寬了小學生的科學視野,但由於諸多因素,農村小學科學教師往往難以跟上時代的步伐,學生科學素養的缺失也較為嚴重。
  《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基礎性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核心理念的科學啟蒙課程。」課程重在培養學生的求知慾、好奇心與探索精神,通過實踐學習,能科學、有效地提升小學生的基礎科學知識和技能,讓小學生學習科學、理解科學。面對海南歷史地理因素的制約及新世紀「科教興瓊」戰略的歷史機遇,如何行之有效地提升農村小學生的科學素養,彌補單一學科目標培養的不足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
  2.發展兒童的科學素質
  康德曾言,「使每個人都得到他所能達到的充分完善,這是教育的目的。」完善什麼呢?人們往往說,這就是人的各種能力的和諧發展,使我們的能力得到最充分的發展,並使之儘可能完全實現而又不相互損害。素質全面、自由、充分、有機而和諧地發展是人發展的理想佳境,可謂之健康發展。在通往健康發展的道路上,小學生的科學素質潛能需要啟蒙,這也是人自身發展的訴求。
  兒童天生就對周圍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這正是科學教育的天然基礎和優勢。兒童成長的各種心理、個性特徵都需要有一個從無至有的啟蒙過程,合時、合理地播種科學探索的幼苗,不僅有利於兒童的身心健康成長,也是國家科學棟樑成長、發展的蓬勃源頭。而小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需要崇尚科學的社會環境與優良的科學教育資源,尤其是廣大一線科學教師長期的悉心引導,不懈地耐心培養。
  二、海南農村小學科學教育現狀
  目前,雖然海南廣大農村地區都按照要求普遍開設小學科學課程,但長期的科學課程資源短缺、教師整體素質不高這一現狀,嚴重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提高,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科學教育缺席
  由於長期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農村的教育資源十分欠缺,而被認為是副科的小學科學更是形同虛設:不僅課時經常被占用,而且往往由其他學科教師兼任,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方法。在這樣的情況下,科學課就很難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探究慾望,這對當前科學課程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礙。
  2.科學教學環境缺失
  小學科學作為一門實證、探究性的課程,其教學過程往往需要依託於相應的科學實驗製作作為支撐,但海南各地農村的教育經費、資源等長期不足,未能滿足最基本的科學教學要求,這也導致農村小學生科學能力的培養比較滯後。在農村小學,教師對小學科學教育教學的長期忽視,極大地制約了農村科學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近年來,雖然海南師範院校培養出了一批批專業的青年科學教師,但是迫於就業環境的壓力,這些專業的科學教師要麼到島外尋找工作崗位,要麼轉行另謀出路,致使島內的專業科學教師流失嚴重。而在原本教學資源稀缺的農村地區,專職科學教師更是缺乏,只能由其他學科教師兼任,在這種大環境下,科學課程教學往往就難以有效的落實。
  海南農村小學生科學素養的質量關係到海南未來的發展,兒童教育是良好教育的基礎,「科教興國」的源頭在小學科學教育,「科技興瓊」的源頭亦在小學科學教育,特別是存在科教短板的農村小學教育,如何提高小學生的科學素養更是舉足輕重。在科學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啟蒙的重任還要依靠教師來擔當,需要社會環境的創設與扶持。基於目前海南農村小學條件有限,教學設備簡陋、教學資源匱乏、師資力量欠佳等諸多因素的困擾,如何有效地發展小學生的科學素養,發揮農村的優勢,優化科學課教學呢?
  三、提升農村小學生科學素養的對策
  1.加強農村科學教師隊伍建設
  小學科學課程的定位是科學啟蒙,作為科學啟蒙的導師,小學科學教師是課程資源的重要載體與實施者。要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首先必須加強建設科學教師隊伍,隨著基礎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科學教師成了決定科教改革成敗的關鍵因素。立足時代,激發兒童的天性,培養小學生的科學興趣與探索精神,專業科學教師隊伍的建設是源頭之源頭,只有深植源頭,才能有汩汩科學的源泉流入學生的心田。
  《人民日報》曾於2012年11月26日發文指出:「在一些教育界專家看來,解決農村教育問題,就需要吸引更多優秀的教師留下來。」「通過職稱晉升和績效工資傾斜等辦法,讓農村教師留得住,優秀教師下得去。」針對目前海南農村科學教育的現狀,政府及教育部門應給予相應的扶持,要通過集思廣益,打通各種教育壁壘,根據農村小學的實際教學需求,加強建設穩定的專職專業科學教師團隊。
  2.創造科學氛圍,因地制宜開發資源
  提高小學生的科學素養必須立足於科學課堂教學,必須擁有豐富的課程資源作支撐。但目前海南農村地區教育資源匱乏,科學課程的資源配備遠遠無法維持正常的課題教學所需,要進一步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只能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對農村豐富的自然資源進行開發、利用。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一手抓校內資源,一手抓校外資源:校內資源從創設科學文化環境入手,如圖片、課件、視頻等實驗素材利用、實驗活動的開展,使之形成崇尚科學的校園文化氛圍;校外資源則立足於本地的自然地理環境,農畜牧業,海島氣候森林漁場,建立各種生物檔案,進行校內外資源庫的連結與共享。由此,通過架設課內外科學知識的溝通平台,使學生可以自如地徜徉於追逐科學的樂趣中,不斷地探索新的科學知識,為小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營造濃厚的科學環境,在豐富學生科學知識的同時,也奠定了「科技興瓊」的基礎。
  小學生科學素養的提升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課堂內外兼修,海南經濟歷史條件的制約是我們的短板,但海南自身獨特的地理氣候環境、豐富的海洋資源、得天獨厚的自然人文景觀是我們的優勢。提升小學生的科學素養不應僅僅局限於課堂之內,還應走進廣闊的大自然,與其捨近求遠,不如從課堂出發,就地取材開發、利用農村的科學教育資源,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科學探索興趣,讓小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和探索天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激發,從而達到提升科學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袁運開,王順義.已開發國家科技活動教育的最新理念和實踐[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2] (英)托·亨·赫胥黎.科學與教育[M].單中惠等,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 教育部.多地盲目撤點並校致學生上學遠負擔大[N].人民日報,2012-11-26.
  [4] 教育部.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7).
作者:王學榮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