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銀行業存在的財務風險與防範對策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陳翠雲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000—8772(2015)10-0051-03
一、銀行業財務風險管理內涵與意義
財務風險是指企業由於財務管理不合理導致的各項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風險。近年來,我國銀行業不斷發展,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當前,銀行業以貨幣信貸業務為主,主要以資產和負債為主要的業務對象,特別是商業銀行主要的市場職能包括信用中介、金融服務和支付中介等,都是以貨幣為經營內容,實現社會資金籌措與融通,因此,財務風險作為銀行面臨的主要風險,在銀行經營業務過程中廣泛存在,並表現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對銀行盈利能力和經濟效益均產生影響。在我國,銀行業財務風險主要包括機會成本風險、現金流量風險。機會成本風險主要是指銀行由於資金投入某個項目或者用途,失去或者放棄其他可能獲利機會而失去的潛在收益。商業銀行主要可能面臨的機會成本風險包括:股權投資機會成本風險、費用支出機會成本風險和貸款機會成本風險。現金流量風險是指由於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存量不足導致的財務風險,例如:銀行由於現金不足導致無法償還債權性籌資的風險。隨著我國金融市場不斷放開和發展,我國銀行金融產品不斷豐富,經營領域不斷擴大,業務種類和範圍逐步增加,銀行業還可能面臨包括存款支付風險和衍生負債業務支付風險等現金流量風險。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日益發展,銀行業在面臨著市場競爭的過程中,如何預測和防範財務風險,已成為我國銀行業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防範銀行業財務風險,能夠促進我國金融業穩健發展,促進銀行業深化改革。財務風險防範既是我國銀行確保正常生產經營的重要前提,又是提高我國銀行業管理水平,強化內部控制,防範金融風險的重要保證。首先,防範財務風險,能夠促進銀行業加強財務風險採取措施,優化自身管理,強化綜合實力,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從而在複雜的世界金融環境中保持不敗之地。其次,防範財務風險,不斷強化業務關鍵點風險分析,有助於銀行改善和調整自身業務,優化業務流程,充分利用各項投資機會,獲得潛在收益,從而提高銀行經濟效益。
二、我國銀行業產生財務風險的成因分析
(一)財務決策缺乏科學性
當前,由於財務決策不科學導致決策失誤現象還普遍存在,部分銀行決策者在進行財務決策時還存在經驗決策和主觀決策的情況,未充分搜集真實有效的信息,未對搜集到的信息進行全面的分析,導致財務決策不科學。部分銀行在進行決策時還存在決策流程不科學,特別是重大決策事項未經過集體討論,僅憑個人主觀判斷進行決策,使得銀行蒙受經濟損失,面臨財務風險。部分銀行還一味的將存款作為主要的工作重心,以存款指標代替科學的決策依據,甚至採取不合規的手段增加存款,再加上監督機制不完善,違章操作現象還存在,直接導致財務風險。
(二)信用風險和財務預警體系不完善
我國銀行業經營業務的主要內容包括資金信貸業務,由於借款人主觀惡意或者經營不善等原因導致無法償還銀行債務,形成呆賬、壞賬或者逾期風險的現象還大量存在。中小企業作為我國銀行的主要客戶,還存在著信用不佳,難以償還銀行債務的現象。都直接影響銀行資產質量,導致銀行不良資產比率較高,影響資金回籠,銀行資金流動性和安全性受到影響,為銀行經營帶來財務風險。
(三)資本結構不合理
根據《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我國銀行資本充足率存在最低要求。目前,我國部分商業銀行還存在資本金不足、負債規模大等現象。當前,銀行資產增長速度快速增加,遠高於資本增長速度,直接影響銀行資本充足率。同時,隨著財務體制改革,我國銀行將應收未收利息也作為收入記賬,在某種意義上增加了利潤,掩蓋了銀行的實質虧損現象。銀行資本是防範銀行財務風險的重要保證,資本充足率下降,必須導致資本結構失衡,難以防範財務風險,甚至在銀行面臨經營和破產困境時也難以為繼。
(四)內部風險控制體系建設落後
我國銀行風險內部控制體系雖然已經長足發展,但是近年來,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內部風險控制體系未隨著環境變化而變化,未形成程序化、系統化的體系。內部控制制度和規定尚分散在單位各項管理制度中。會計內部控制制度、資金內部控制制度、信貸內部控制制度等制度未有機結合,風險防範效果受到影響,資金運營效率不高。隨著消費信貸、衍生金融工具等業務的不斷發展,業務部門進行會計核算和處理的自由度較大,影響內部控制效果,同時影響財務風險防範能力。
三、銀行業加強財務風險防範對策與建議
(一)優化財務決策方式,促進決策科學化
企業生產經營成效取決於經營管理決策,科學的決策能夠幫助銀行防範財務風險,並實現企業的價值。銀行業要防範財務風險,應充分發揮企業各方面的優勢,科學配置和利用資源,化解不利因素,提高資金運用效率,促進企業價值最大化,幫助銀行發展。財務決策科學化水平的提高,能夠有效防範經驗決策和主觀決策的現象,避免財務決策失誤。因此,應不斷提高我國銀行業財務決策科學化水平,充分搜集各項經濟信息,考慮對決策可能產生影響的因素,採用定量的分析方法,建立有效的決策模型進行決策。例如,在進行銀行營業網點建設或者搬遷的決策過程中,應進行科學的可行性分析,對於採用租賃或者自購等方案的各項財務指標,包括未來營業收入增幅、成本支出、投資報酬率、投資回收期、投資凈現值進行計算、分析和比較,結合現金流水平進行判斷,選擇最優投資方案。在決策過程中,應同時考慮到各種方案的財務風險,在綜合考慮投資收益的情況下,防範財務風險,規避潛在損失。例如,銀行在進行股權投資和債權性投資的決策中,除應考慮投資收益水平外,還應考慮股權性投資可能承擔投資風險,因此採取債權性投資的方式,確保收益。又如,銀行在進行籌資決策時,應充分預測資金需要量,並對於不同資金籌集方式可能的成本進行分析,選擇成本支出低、財務風險小的籌資方式。
(二)建立完善信用風險和財務預警體系
應針對當前我國銀行業面臨的各類財務風險,建立相關的財務預警體系。應進一步加強銀行業信息化水平,以銀行的各類業務數據、財務報表、經營計劃和其他財務資料和數據為基礎,運用財務、金融管理理論,對銀行潛在的財務風險進行監控和預測,並將監控和預測結果運用到銀行的經營決策、風險控制和業績考核中去。應運用財務預警體系,建立各項切實有效的財務指標,對於各項風險信號進行識別,當出現客戶信用等級低、銀行資本充足率不足等現象,應進行實時預警,對於貸款資產質量下降、客戶償還能力降低、應收賬款風險值增加等指標預警,應根據風險形成原因和危害大小,擬定風險處理措施,制訂財務風險預案,積極防範財務風險。應將財務預警體系與評價體系相結合,互相補充,使事後評價和事前管理相輔相成。在財務風險防範過程中,應加強資料保存和財務風險防範結果的分析,對於影響範圍廣、發生頻率較高、防範難度大的財務風險進行標記,以便強化該類風險的預防。對於已採取措施進行處理的風險,應對風險防範效果進行評估,對於切實有效的風險防範措施,將相關資料進行存檔,作為日後參考。另外,應結合財務風險和銀行業環境的變化不斷更新財務預警體系,強化風險防範機制的調整。
(三)優化資本結構
資本結構是指權益性資本和債務資本的比例,資本結構是財務風險防範保障基礎。要獲得合理的資本結構,必須確定合適的股東權益與負債比例,從而發揮財務槓桿的最大作用。當投資利潤率高於負債利率時,當負債比例相對較大,可以為銀行帶來正向財務槓桿利益,反之,債務資本比例不宜過高。銀行業要充分利用財務槓桿作用,合理調整負債結構和期限,優化資本結構,強化財務風險能力。財務比率方面,應合理安排流動性財務比率,根據銀行運營具體財務指標進行調整,確保合理的流動性比率。《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已於2013年開始執行,應保證銀行資本充足率高於最低規定,確保銀行資本實力,強化風險保障,同時資本充足率應保持合理水平,防止影響銀行收益。在實際工作中,銀行應綜合考慮資本充足率和財務槓桿效應,滿足監管要求,確保運營能力,通過國家注資、盈利積累、引入戰略投資或者上市融資等方式,建立資本獲取和補充機制,合理提高資本充足率,提高財務風險防範能力。
(四)建立健全內部風險控制體系
應結合現代銀行業實際,建立健全的銀行業內部風險控制體系。應按照全行統一的經營原則,從上到下由各級財務部門負責編制各項經營計劃,包括財務計劃、業務收支計劃、資金計劃、固定資產計劃,以及相關的經營計劃,由相應層級的財務管理部門進行授權和下發,並進行監督管理。對於銀行運營過程中產生的風險進行科學的財務計劃,以利潤率為核心確定各項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從根本上化解財務風險。首先,應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確立全行的經營和運營方向,按照市場環境和競爭形勢,對本行的經營業務種類進行選擇和優化,尋求新的效益增長點,提高競爭實力,擴大盈利空間。其次,應結合銀行歷年來發展情況,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制訂各項經營業務方案,供企業決策和管理者進行選擇。應建立統一法人體制,建立全國、省、市地三級風險責任控制體系,建立相應的財務計劃機構和審查委員會,逐級劃分權限,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和審批中心。應在各級分支行建立利潤責任中心和成本控制中心,分部門進行成本控制,以客戶、員工、資金為依據進行分類核算和管理,結合業務類型將各級分支行部門劃分為管理部門、業務經營部門和輔助部門,對於涉及到業務收入的資金、信貸部門對收入、成本、費用和利潤進行考核,對於與經營不直接相關的管理部門和輔助部門對費用支出進行考核,按照費用分攤、資金劃分的方法,制訂財務計劃目標,加強各部門的財務風險管理。
四、結論
財務風險貫穿於現代銀行業經營全過程,是銀行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必然產物。市場經濟中,金融市場不斷開放和發展,我國銀行業必須將財務風險管理作為重點內容,圍繞全行的經營方向和戰略目標,優化財務決策方式,建立信用風險和財務預警體系,不斷優化資本結構,保持適當的資本充足率,建立健全的內部風險控制體系,提高經濟效益,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鄭莉莉,劉麒,姜興坤.我國商業銀行風險預警模型的構建與檢驗[J]. 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4(06)
[2] 張琳.基於VAR模型的商業銀行信用風險與經濟周期關係的實證研究[J]. 時代金融.2014(08)
作者簡介:陳翠雲(1970-),女,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會計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銀行業財務成本管理與內部控制。
(龍江銀行哈爾濱分行平房支行)
(責任編輯:王蘭爽)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