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現代農業的基本特徵及建設思路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李濤1,2 孫研2
(1.陝西師範大學國際商學院,陝西 西安 710062;2.西安財經學院,陝西 西安 710100)
【摘要】本文在梳理了傳統農業特徵的基礎上指出,現代農業應該是商品化的、合作化經營的農業形態,是依賴於高科技支撐並以現代農民為主導的農業形態。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實際上就是:生產目標由自給自足向以市場為導向的轉變;經營方式由分散型向合作型的轉變;技術進步方向由非技能偏態向技能偏態的轉變;勞動者由經驗型向技能型的轉變。在這一轉變過程中,政府應重點協調好市場化需求與農業供給之間的關係;積極創造條件鼓勵農戶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化經營;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促進農業生產手段的現代化;加強農業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培育新型農民。
關鍵詞 傳統農業;經濟均衡;現代農業;技能偏態型
0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問題依舊存在,由於歷史上所形成的制度與體制障礙,傳統農業生產方式仍在延續,農村的落後與貧窮、愚昧和偏僻、偏執與保守,使得城鄉差距日益加大。加強「三農」工作,著力解決「三農」問題,關係著黨和國家的全局,關係著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關係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長遠發展,也關係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和諧社會的構建。2013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全文公布,對過去十年我國的農業農村工作進行了總結,突出強調圍繞現代農業建設,充分發揮基本經營制度優越性,著力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現代農業體系。在這一新的歷史時期,我們有必要重新梳理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的傳承關係,明確政府職能,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
1 傳統農業的特徵
舒爾茨在《改造傳統農業》中指出,完全以農民世代使用的各種生產要素為基礎的農業可以稱之為傳統農業。傳統農業是一個經濟概念,從經濟分析的角度來看「傳統農業應該被作為一種特殊類型的經濟均衡狀態」。處於這種均衡狀態下的傳統農業生產實際上應該是一種在簡單再生產基礎上進行的生產方式長期沒有發生變動的小農經濟。根據舒爾茨的定義,我們可以總結出傳統農業的幾點基本特徵:
(1)農業生產投入的生產要素和技術長期內不發生根本性變化。這裡所說的根本性變化是一種內延式的增長,指在投入要素數量不變的情況下,勞動及土地的產出率得到提高。那種依靠更高效的化肥使用,或者精耕細作的生產方式所導致的土地產出增長顯然不屬於這種根本性的變化,它們依然屬於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
(2)將投入要素作為收入流的來源,人們獲得與持有這種生產要素的動機長期不變。按照舒爾茨的觀點,收入流的來源是生產要素,生產要素的價值決定了收入流的價格。昂貴的生產要素價格導致收入流的成本極高,使得傳統農業資本收益率低下,人們缺乏增加傳統投入要素的動力,即人們對於這種要素的需求偏好長期內不發生變化,因此農業生產投入的生產要素和技術才會在長期內不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3)基於上述兩個原因,傳統生產要素的供給和需求處於長期均衡狀態。因此傳統農業體現出一定的穩定性,它是一種特殊的經濟均衡狀態。對於傳統農業改造的關鍵就在於打破原本的均衡,改變傳統生產方式,激勵生產者尋找新的生產要素作為廉價的收入流來源或經濟增長源泉。
2 現代農業的基本特徵
現代農業應該是在不斷尋找廉價生產要素作為經濟增長源泉的過程中,逐步走向商業化、市場化的農業。現代農業通過生產要素的整合,加大投資(對土地投入和對農民開展教育)提高農業資本收益率,從另一個角度說也就是降低了生產要素的價格獲得了廉價的經濟增長動力。與在簡單再生產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傳統小農經濟不同,現代農業是以市場為導向,資本高投入為基礎,以工業化生產手段和先進科學技術為支撐,有社會化服務體系為配套,用科學經營理念來管理的農業形態。
2.1 現代農業是商品化的農業形態
現代農業與傳統農業不同的是它們的制度基礎。傳統農業是在自己自足的自然經濟條件下產生和發展的,農業生產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農業生產者的自我需要,只是在產品剩餘的情況下才會進行交換,市場化行為是偶然的結果。現代農業則建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生產者的生產過程都以市場為導向,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提供商品。不僅生產什麼生產多少取決於市場,就連生產過程中採用什麼樣的技術也會遵循市場原則。因此現代農業的生產方式更容易對市場價格作出反應,在價格指導下對農業資源進行有效配置。
2.2 現代農業是合作化經營的農業形態
由於傳統農業生產的目的是為了滿足自我需要,所以分散的,小規模的,封閉的一家一戶的經營方式對於傳統農業生產者而言是一種理性的選擇。面對市場的現代農業則有本質不同,市場範圍的擴大,使得交易的不確定性增強,交易風險提升,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也越來越成為市場交換的障礙。只有依靠合作化經營才能獲得足夠信息以抵抗市場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同時合作化經營也成為農業生產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資本利用率的有效途徑。
2.3 現代農業是高科技支撐的農業形態
傳統農業在生產要素和技術水平不傾向變化的情況下實現了一種均衡,這種均衡建立在傳統生產經驗的精耕細作基礎上,技術的使用也基本局限於化肥的施用及畜力與小型農機具對人力的替代上。低下的資本效率使得對於農業進行投資成為一種非理性的選擇,傳統農業發展就在這樣的技術面前停滯不前。現代農業依靠資本的高投入,使得農業技術發生質的轉變。基於轉基因、無土栽培、航天育種等高技術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農業科技使得農業發展甚至擺脫了自然條件對於農業生產的限制,大大拓展了農業發展的空間,同時也使得現代農業技術與生物技術、材料技術、轉基因技術越來越緊密地融合在一起。
2.4 現代農業是新型農民為主導的農業形態
現代農業技術的複雜性與交叉性要求有文化、懂技術、高素質的新型農民取代傳統農民成為經營主體。伴隨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過渡,技能偏態型的農業生產方式將會逐步取代非技能偏態型的農業生產方式。農業產出的增長越來越多依賴於技術的進步而非傳統經驗的累積。那些具有高文化、掌握了更多技術的高素質人才會逐漸取代老一代的農業生產者成為現代農業的主人,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的生產經營。
3 建設現代農業應實現幾個轉變
3.1 生產目標由自給自足向以市場為導向轉變
傳統農業生產主要以滿足生產者需要為終極目標,生產體系封閉與市場的聯繫很少。現代農業生產則將市場化貫穿於產前、產中、產後的全部環節,圍繞市場需求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農業生產不再是為了滿足農業生產者自身的需求,而是緊盯市場動向,以滿足市場需求為終極目標,甚至農業生產者自我需求的滿足也要依賴於市場。圍繞這種價值取向,農業生產者逐漸強化了優勝劣汰的競爭意識,在競爭中遵循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原則,堅持「以優取勝」。激烈的市場競爭也會促使農業經營者從單一的農業生產環節走出來,涉足農產品加工,農產品服務等領域,促進農業經營的「一體化」,在更長的產業鏈上配置資源,提高農業資本收益率。
3.2 經營方式由分散型向合作型轉變
傳統農業生產的自然屬性使得農業生產分散在較大的空間範圍而不與其他生產者產生聯繫成為可能。同時由於技術上的簡單化,也使得農業生產者可以僅僅依賴於自身知識的積累便能完成傳統生產,生產者之間缺乏合作的激勵。現代農業生產則是一種社會化的生產,雖然生產環節本身還依賴於自然條件需要分散在不同的空間,但是自然對於現代農業的影響也就僅限於此,更多的不確定性則是來源於市場。單個生產者在面對巨大的市場風險時合作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合作,生產者可以分享專業化利益,提高工作的熟練度。通過合作,生產者會獲得談判優勢,降低交易費用。通過合作,生產者可以整合資源,優化配置,改善農業生產大環境,同時,這種外部環境的改善會帶來外部經濟,增加生產者收入。
3.3 技術進步方向由非技能偏態向技能偏態轉變
根據技術和使用技術的勞動者技能之間的相互關係,可以把技術進步分成兩種不同類型——技能偏態型技術進步和非技能偏態型技術進步。如果新技術的使用要求比使用現有技術更高的能力,或技術使用主體必須承擔重新學習的成本,那就是技能偏態型技術進步;相反,如果某種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沒有對使用技術的勞動者的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依靠勞動者的原有技能或稟賦能力即可操作該技術,此時發生的便是非技能偏態型技術進步(郭劍雄、李志俊,2011年)。技術進步依賴於對於物質資本的投入進行,現代農業發展所必需的物質資本投入的增加需要以勞動者技能的提高為條件,並同時減少對勞動力數量的需求。這種技術進步有利於進一步打破傳統農業內部的經濟均衡,引入「廉價」(即投入產出比更高)的生產要素,降低農業部門的經濟增長的成本。
3.4 勞動者由經驗型向技能型轉變
隨著我國勞動力無限供給特徵的消失,勞動力資源逐漸成為一種稀缺資源,農業生產也將會同其它部門的生產一樣,從追逐勞動力數量投入轉變為勞動力質量投入。一方面,技能偏態型技術進步要求勞動者不能再依靠原有技能和稟賦進行生產,適應技術進步的方向,掌握與技術應用相適應的技能從事現代農業經營活動。另一方面,隨著農村義務教育的普及,年輕一代的農業從業者獲取生產技能的途徑不再依賴於口耳相傳,而是更多地來源於教育和學習。他們從老一輩的生產模式中走出來,主動學習新技術,培養新技能,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4 政府在現代農業建設過程中的作用
4.1 協調市場化需求與農業供給之間的關係
政府應在強化市場導向的同時,加強對於農業生產的引導,減少生產的盲目性所帶來的效率損失。隨著商品化程度的提高,農業部門的勞動與工業部門的勞動一樣成為了社會勞動,構成社會化分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商品化生產的盲目性容易導致農產品供給的波動。農產品屬於生產周期較長的商品,農產品的供給往往取決於上期價格,而農產品的需求卻是和本期價格相關,因此僅僅以市場價格為導向很容易造成農產品供給的周期性波動,打擊農業生產者積極性,也導致農業資源配置的低效率。政府可以通過農產品供求的信息發布,對農產品市場進行專業預測,建立預警機制對農業生產的方向加以引導。
4.2 積極創造條件鼓勵農戶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化經營
合作化經營是「小生產」與「大市場」進行有效對接的手段。我國幅員遼闊,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差別很大,經濟發展也不平衡,因此在實踐中,勞動人民因地制宜創造性地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合作化經營方式,也獲得了很多成功的寶貴經驗。但總體上而言,我們對於合作化經營的理論研究落後於實踐,許多政策法規還不完善,政府的監管還不到位,政府對於農業開展的服務遠遠不能滿足農業生產的要求。今後政府的工作方向應該按照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發展要求,引導農戶採用先進適用技術和現代生產要素,加快轉變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創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環境,採取獎勵補助等多種辦法,扶持聯戶經營、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發揮他們的示範作用,積極帶動農戶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經營,增加農民收入。
4.3 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促進農業生產手段的現代化
2012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關於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強調「把農業科技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我們要明確農業科技創新方向、突出創新重點、完善創新機制、改善創新條件。首先,繼續加大農業科技投入, 加大國家各類科技計劃向農業領域傾斜支持力度,與農業科研院所及高校聯合攻關,提高農業科技成果向農業生產力的轉換率,特別是抓好種業科技創新。其次,努力加強農業技術推廣和服務工作。科技成果在農業的推廣離不開各級農技服務,一方面我們利用現有的農業技術推廣站進行宣傳,將先進的實用技術和科技成果儘快地推廣應用。另一方面我們利用信息化平台將最新的農業科技動態帶到農戶身邊,使他們儘快了解最新的技術發展情況,並在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使用農業技術,分享農業科技成果,帶動農業現代化。最後,大力發展農用工業。積極應用現代工業成果和工程技術措施, 改善農業生產的基本條件, 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特別是發展適合家庭生產的小型機械和信息化生產設備。
4.4 加強農業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培育新型農民
農業的現代化依賴於人的現代化,現代農業的主導者必然是懂科技、會經營、善管理的現代農民。隨著沿用傳統生產方式的老一代農民逐漸退出農業生產領域,年青一代將會成為農業生產經營的生力軍。他們思想更開放,對新技術新知識的渴望更強烈,懷揣著熱情希望在土地上大有作為。然而目前我們對於農業的職業教育的開展卻遠遠不能滿足農業實踐的需要,這就要求政府一方面繼續加大農業職業教育和培訓的力度,根據當地農業生產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另一方面,鼓勵農業技術專家走進田間地頭,對農業生產者進行現場指導,還可以藉助信息化平台,實現網上實時指導,使得對於農業生產者的職業培訓貫穿農業生產的全過程,提高農業培訓的效率。
參考文獻
[1]舒爾茨.改造傳統農業 梁小民譯[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2]陶武先.現代農業的基本特徵與著力點[J].中國農村經濟,2004(3):4-12.
[3]郭劍雄,李志俊.勞動力選擇性轉移下的農業產出增長——非技能偏態技術進步與質量過剩勞動力假說及其檢驗[J].吉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學報,2011(11):100-109.
[4]李滋睿,屈冬玉.現代農業發展模式與政策需求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07(9):25-29.
[5]曾福生.中國現代農業經營模式及其創新的探討[J].農業經濟問題,2011(10):4-10.
[6]林毅夫.制度、技術與中國農業發展[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1.
[責任編輯:薛俊歌]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