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加強詩文背誦,促進語言積累

2023年09月30日

- txt下載

內蒙古自治區教學研究室 楊華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提出了「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階段目標」中更明確要求誦讀、背誦優秀詩文,小學階段不少於160篇(段)。這充分說明背誦這一傳統的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學習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比較建國以來出台的多份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例如,2000年制定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推薦小學階段背誦的古詩文是80篇),《語文課程標準》不但反覆強調了背誦積累的重要性,而且對背誦文章的質量、數量、甚至是篇目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和說明。其核心就是要增加小學生的原始積累。
為什麼一定要在小學階段加強優秀詩文的背誦,進行原始積累呢?
心理學家的研究告訴我們:6~13歲這一年齡段是人一生中記憶力發展的黃金時段。大概在13歲前後,人的記憶力即可到達頂點。以後的歲月只能保持卻不能超過這一頂點。一個人一旦錯過了13歲以前發展記憶力的黃金時段,不能形成知識的、情感的、經驗的豐厚積累,那將會給他的一生留下無法彌補的遺憾。至於理解力的發展,它雖同樣從出生開始,但大約在13歲以後,才有可能取得長足進步。一般的人大概在18歲以後才有可能趨於成熟。
背誦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至理名言,古往今來的許多國學大師,都具有博聞強記的特點。唐代詩人杜甫留下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千古名言。茅盾能將《紅樓夢》倒背如流,錢鍾書先生也能任人隨便從書中抽出一段,就不假思索、流暢無礙地背出來。正因為他們頭腦中存儲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識,做起學問、寫起文章來才能旁徵博引,成為一代大家。無數先賢大師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一個記憶力很強的人,他的理解力必然會相對高些,他的想像力也必然會相對豐富些,這一切都得意於背誦。
背誦優秀詩文,毋庸置疑對學生增長語文知識、發展智力、形成能力起著良好的作用,而且對學生的人格形成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近一時期,我們的語文教學由於受到這樣或那樣的干擾,背誦,特別是課堂上有指導的背誦練習,幾乎成為死記硬背的代名詞而被人們拒之門外,仿佛一提背誦就是老套做法,就是違背課改新理念,就不利於學生的能力發展。
其實,背誦本身就是一種能力。將來做學問、搞研究,學生只有積累的知識多了,才能融會貫通,才容易產生新的聯繫,形成自己的新觀點。既然背誦是一種語文基本技能,是一種特殊的記憶活動,那麼,就要求教師教會學生這種方法,通過背誦優秀詩文進行嚴格的記憶訓練,進而有效地發展學生的記憶能力。而記憶能力正是我們致力於培養的學生認識能力的一種重要能力。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